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488282 上传时间:2021-0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谈谈我班行为习惯的一点做法 黄河路小学 柴艳芳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把知识传授和习惯养成作为两大工作主题。这里我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谈一谈我的一点做法。一、树立统一的信念,并加以强化任何行为的进行都需要有人的动机和需求支配,良好的动机、需求要有积极的信念才能产生。因此在开学之初,我就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出我班的目标:孩子们自己民主管班,四四班要成为优秀的班集体。并通过身边的例子让学生明白:每个人身上的精神力量是无限强大的,只要你想做到,就会做得到。从而使生

2、树立“四我以班级为荣,四班以我为荣”的信念。这个信念是班里孩子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正误的判断依据。我在处理班务时常把它挂在嘴边,让它成为一种信念植入到孩子思想里,而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二、制定行为准则和激励评价制度,并且不断修改、完善。习惯形成的过程人们通常分成三个层次,最低层次就是不自觉阶段,要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因次树立目标、信念后,我引导学生以此讨论制定了详细的行为准则,也就是适合班级特点的班规,又根据班规制定了每周“星级学生”考评细则。这些“星级学生”的名单,通过校信通会每周通报给家长朋友,使家校联合起来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我发现班规及激励评价制度中有的要求不够具

3、体或缺少制约当前行为的条例,就要及时修改。如课间操的“木头人游戏”,就是在习惯养成过程中产生的行为,而班规中只是制定了“课间操出操整齐、有序,好的奖励1星”, 通过实践,发现不够具体,对现在的行为也不起作用。因此班规就改为:“木头人”做得好加1星,做操规范加1星。评价制度也以“星级考核”与校信通结合为主,以教育在线班级帖中的“周末盘点”为辅,多方位、多手段,比较全面地激励评价学生。三、有计划地进行习惯培养,每个月都有习惯培养主题。 根据班级情况和学段特点确定习惯培养主题。如我刚接这个班时,发现学生上课精神面貌不佳,松松散散,小动作多,不会听讲;一张嘴读书就是唱读;集体责任感不强,没有为班级服务

4、的思想。于是前两个月班级习惯主题是:能坐端正认真听讲;杜绝唱读;只要自己努力,人人都能做个小班干。接着我又发现学生卫生意识不强,又培养和“日本孩子比保持”的卫生习惯。后来又继续培养了:做好“木头人”的有序做操习惯;作业条抄写规范、家长每日评价,作业完成率百分百的习惯;听、背、默“零错误”的习惯;发生矛盾时,顾全大局自己处理的习惯等。需要说明的是:前边每养成一个习惯,就自动成为一项班规,在以后每一天,这个习惯都将会被很多次的行为重复。这就是习惯形成的第二个层次把不自觉行为变成自觉行为,要经过反反复复,多次重复以后才能实现。这个过程仍需要外力监管,比如班规。四、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形成过程的心理干预

5、在习惯养成过程中,孩子接受程度不同,重视程度自然不同,方法效果也不同。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养成良好习惯,我们就要进行强有力的心理干预,使孩子都能达到一定程度的重视。如清洁厕所卫生,开始时很多同学不情意,有些也不会打扫。通过做思想工作使学生明白这是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自己在享受他人提供的服务时就应为他人提供服务,同时在班上形成为他人劳动光荣的氛围,并且多次指导,使学生多次实践使之会劳动,愿劳动。又如养成“卫生保持”保持习惯时,有些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地面上仍有他想不到的纸屑等细小杂物。每当这时,孩子总一脸失落。这时我们就要进行心理干预,鼓励孩子:别人能做到,你也能做到。帮助分析有琐碎杂物

6、的原因,指导做法:不要撕小纸屑,以免风吹落地;桌上物品摆放整齐;课桌里摆放整齐有序,不放零散的琐屑杂物,保证轻微晃动,不会有东西掉落;离开座位时习惯检查地面等。这样一来,孩子保持习惯就做得好了。五、发挥榜样示范作用,鼓励学生做个有意志的人我时时处处,经常对我班习惯养成比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们好的方面学习,这样同学有了身边的榜样示范,觉得自己也能够向他们一样优秀,于是就不断地纠正自己的不良好行为,不断地重复好的行为,最后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需要对意志的培养,有了坚强意志是学生克服不良习惯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树立榜样时,我更注重表扬这些孩子背后的坚强意志。如表扬张丹妮同学一学期来作业从不拖拉的良好习惯时,我着重分析了她的上进心、责任感及持之以恒完成作业的决心,让孩子们从内心认识到榜样的付出,并受到激励产生要不怕困难养成习惯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