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六章).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02895 上传时间:2021-03-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六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六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六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六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六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六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学教程习题参考解(第六章).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热学教程习题参考答案第六章 习 题6-1. 有人声称设计出一热机工作于两个温度恒定的热源之间,高温和低温热源分别为400K和250K;当此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2.510cal时,对外作功20 kWh,而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恰为两者之差,这可能吗?解:此热机的效率应为 ,故当热机从高温热源吸热cal 时,能提供的功为cal,同时向低温热源放出热量为cal。这样,倘若本题所设计的热机能够实现,它对外的作功值 kwh cal 显然超过了此卡诺热机可能的最大输出功 cal,所以设计这样的热机是不可能的。 习题6-2图6-2设有1mol的某种单原子理想气体,完成如图所示的一个准静态循环过程,试求:(1)经

2、过一个循环气体所作的净功;(2)在态C和态A之间的内能差;(3) 从A经B到C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答:(1)314 J;(2)600 J;(3)1157 J)解:如图所示,1mol单原子气体完成的是圆形准静态循环过程。在图上,描述此圆的方程为 , 其中的。(1)经过一个循环过程,气体所做的功等于描述此循环过程的圆面积,即 J;(2)与A 和C点的温度为 和,故两点之间的内能差为 J,其中的定容热容;(3)依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在ABC 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其中的内能增量已由(2)求得;而过程中所做的功可由过程曲线下所包含的面积求得:J,故J;(4)循环最高和最低温度分别发生在,和,所以相

3、应的最高温度值为:K,最低温度值为 K;(5)此循环效率为 ,式中的循环功已由(1)求得 J,而循环吸热将发生在气体从最低温度升至最高温度之间,故 。6-3一定量理想气体作卡诺循环,热源温度= 400 K,冷却器温度为K.若已知:=10atm,=0.01 m,=0.02 m,=1.4, 试求:(l)及;(2)一个循环中气体作的功;(3)从热源吸收的热量;(4)循环的效率. (答:(1),(2)2.110 J; (3)7.010J; (4)30 %)解:(1) 先由等温过程方程,可得 atm ;再应用绝热过程方程,并考虑到绝热指数 可得 m3, 和 atm。而 atm,。再由,可计算得m3;(2

4、)卡诺循环功为 J;(3)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为 J;(4)循环效率 。6-4一卡诺机,高温热源的温度为400 K,在每一循环中在此温度下吸入418 J的热量,并向低温热源放出334.4 J的热量.试求:(l)低温热源的温度是多少? (2)此循环的效率是多少? (答:(1)320 K;(2)20 %) 习题6-5图 习题6-7图解:(1)低温热源的温度 K ;(2)循环效率为 6-5如图所示,有1mol理想气体完成的循环过程,其中CA为绝热过程。A点的状态参量为、B点的状态参量为和绝热指数均为已知。(l)气体在AB,BC两过程中和外界交换热量吗?是放热还是吸热?(2)求C点的状态参量;(3)此

5、循环是否为卡诺循环?求循环效率。(答:(1)AB吸热,BC放热;(2),;(3)不是。)。解:(1)AB吸热过程,BC放热过程;(2),;(3)此循环不是卡诺循环。在此循环的等温过程中,气体吸热,1mol气体吸收的热量为 ,对外作功为 ,故可得循环效率为。6-6.若可逆卡诺循环中的工作物质不是理想气体,而服从状态方程.试证明此卡诺循环的效率仍为.解:由气体的状态方程 可见,这种气体的分子有体积,但没有引力,是一种刚性球,所以这种气体的内能仍应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气体的体积无关。事实上,由内能公式得到的结果:,也说明了这一点。故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等温过程中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应等于系统对外

6、(或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由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这一性质,还可以证明:对于这种气体,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公式 仍然成立。所以,将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绝热过程,可得:,积分后,得绝热过程方程为 ,式中的是绝热指数。现在我们可以写出,在温度为和的等温过程中,气体所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分别为: 和 。故得此卡诺循环效率为 。其中用到公式,这是因为依据绝热过程方程,可以写出: 和 。6-7.设燃气涡轮机内工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其中1-2,3-4为绝热过程;2-3,4-1为等压过程.若,试证此循环的效率为:.解:此燃气涡轮机的循环效率为 。考虑到在绝热过程中 ,因此有。故可得其中是绝热指数;。 习题6

7、-8图 习题6-9图6-8设有一以理想气体为工作物质的热机循环,如图所示.由等压过程CA、等容过程AB和绝热过程BC所组成。若已知和绝热指数.证明此热机的循环效率为:.解:由于热机循环效率为 ,其中 为气体在等体过程AB中所吸收的热量;是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所以可得 。因为对于理想气体我们有 ;再应用绝热过程方程,可得。故可得到需证的结果 , 其中是绝热指数。6-9.如图所示的理想气体为工质的热机循环,其中AB和CD是等压过程,BC和DA是绝热过程.已知B点和C点的温度分别为和.证明:此热机循环的效率为 .解:与题6-6类似,可以证明此热机循环效率为。在证明过程中用到绝热过程方程 。考

8、虑到在等压过程中,因此可以得到 ,故可得上列等式。 习题6-11图6-10.一圆筒装有压强和温度分别为2 atm和300 K的氧气,容积为3L.使氧气经历下列过程:等压加热到500K;等容冷却到250K;等压冷却到150K;等容加热到300K。(1)在图上画出四个过程,并计算每个过程终态的和值;(2)计算氧气在一个循环中所作的净功;(3)计算此循环效率。(答:(1),=3L,;(2)202.7 J;(3)9.2 %)6-11以理想气体为工质的制冷机进行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其中AB,CD分别是温度为的等温过程;BC,DA为等压过程.证明此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解:由于和分别表示低温热源和高温热源

9、的温度,所以可以判断,系统从温度为的低温热源处吸收的热量,即此制冷机的制冷量。故可写出此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 ,其中表示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循环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所以,此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 。6-12设有卡诺热机,它的低温热源的温度为280 K,效率为40.现若使此热机效率提高到50 %,试问:(l)如低温热源的温度保持不变,高温热源的温度必须增加多少? (2)如高温热源的温度保持不变,低温热源的温度必须降低多少? (答:(1)93.3 K;(2)46.6 K.)解:(1)依据卡诺热机效率的公式 ,可得:当,K时,K ;当,K时,K ;这就是说,在保持低温热源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为使热机

10、效率提高,高温热源的温度必须增高K ;(2)同样,应用卡诺热机效率公式,可得:当,K,K,这就是说,低温热源的温度必须降低K。6-13一个平均输出功率为50 MW的发电厂,热机循环的高温热源温度为=1000 K和低温热源温度为=300 K,试求:(l)理论上热机的最高效率为多少? (2)这个厂只能达到这效率的70 %,为了产生50 MW的电功率,每秒钟需要提供多少焦耳的热量? (3)如果低温热源是一条河流,其流量为10 m/s,试求由于电厂释放的热量而引起的河水温升是多少?(答:(1)70%;(2)1.0210J;(3)1.25 K.)解:(1)理论上可构筑热机的最高效率应等于工作于最高温度K

11、 和最低温度K之间的卡诺热机的温效率,即;(2)由于此厂热机效率只能达到最高效率的,故工厂热机的实际效率为。由此可见,为产生MW的电功率,工厂需通过燃烧能源,为此热机提供热量:MW;(3)热机向低温热源放出热量为 MW。这部分热量为河流的流水所吸收。已知河流的流量为 m3/scm3/sg /s ,故若设水的比热 ,则河水的温升为K。6-14设有一制冷机,低温部分温度为-10,散热部分温度为35,所耗功率为1500W.设制冷机实际制冷系数为理想制冷系数的l3.若用此制冷机,将25的水制成 -10的冰,已知冰的融解热和比热分别为334.4 J/g和2.09 J/gK,问此制冷机每小时能制冰多少千克

12、? (答:22.7 Kg)解:要把1g的25的水制成 -10的冰,需放出的热量为,其中的和分别为水的比热、冰的比热和水的凝结热;而和分别等于和,故可得 cal/g 。另一方面,此致冷机的制冷系数为则一小时吸收热量为制冰量为kg/h。6-15彼此不发生化学作用的两种气体,体积分别为=5.0 L 和 =3.0 L,温度都是300 K,压强都是=1.0 atm.现把它们混合在一起,求熵的改变.(答:1.79 J/K.)解: 习题6-16图6-162 mol理想气体在4.0 atm下的体积为10 L(见图上所示的A点).若已知此气体的=20.9J/molK,试用证明:自A到C,沿ABC路径和ADC路径

13、进行时,两条路径所得到的熵改变是相等的.证明:6-17把2.0g的空气分别(l)等容(2)等压从40冷却到0,求过程中的熵变.(答:(1)-0.2 J/K;(2)-0.28 J/K.) 6-18在一个大气压下,30g温度为-40的冰变为温度为100的水蒸汽,设冰和水的热容量为常数,求上述过程的熵变化值.设冰的比热为2.09J/gK,冰的熔解热为334.4J/g,水的汽化热为2253J/g.(答:=267 J/K.)解:将整个过程分为-40冰变为0的冰,0的冰变为0的水,0的水变为100的水和,100的水变为100的水蒸汽四个过程,则总的熵变为6-19. 若已知24时水蒸气的饱和蒸气压为0.02

14、9824 bar,此时水蒸气的焓是2545.0 kJ/kg,水的焓是100.59 kJ/kg。(1)试求1kg水蒸气凝结为水时的熵变;(2)若初态为1mol过冷水蒸气,其温度和压强分别24和1bar,当它转化为24的饱和水蒸气和饱和水时熵变化多少? 水蒸气可处理为理想气体。(答:(1)-8.23 kJ/kgK;(2)29.3,-118.8 J/molK ) 6-20. 应用习题5-11的数据,计算1mol铜在1atm下,温度从300K升到1200K时熵的改变.(答:3.7210J/molK)解:熵变为 6-21证明质量为,比热为常数的物质,当温度从变化到时,它的熵变化为:.试问:在冷却时此物质

15、的熵是否减少?如果减少的话,与熵增加原理有没有矛盾?为什么?解:熵变为 习题6-22用图冷却时,此物质的熵是减少的,但是由于此物质向外传热,外界吸收热量,外界温度必然比该物质低,则系统和外界总的熵变仍然是正的,熵仍然是增加的。6-22以理想气体为例,证明下列两种情况的熵变为零:(l)如图(a)所示,由两条等容线和两条绝热线组成的循环过程;(2)如图(b)所示,由等温线,等压线和等容线所组成的循环过程.证明:由于熵是态函数,当系统经历一个循环过程的时候,系统的熵变必为零。 6-23. 均匀杆的一端温度为,另一端的温度为,试证明达到均匀温度后的熵变为.(提示:应用局域平衡假设,把杆分割为质量为的体

16、元,在温度从变到后的熵变为,总的熵变应等于对整根杆和整个温区的积分.)6-24. 证明:(1)理想气体发生向真空的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变为,熵变为;(2)理想气体经历节流膨胀,压强由降为,熵变为;(3)温度的kg的水与温度的kg的水混合,熵变为:,当=时, 简化为.证明:略。6-25.设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下奥托(Otto)循环:绝热压缩从到;等容吸热从到;绝热膨胀从到;等容放热,由回到.这是一种四冲程汽油机的定容加热循环.试在图上画出此循环;并证明循环效率,其中和分别是气体的绝热压缩比和绝热指数.证明:上课讲过,略。6-26.若将奥托循环中的第步改为等压吸热,其它各步保持不变。这是一种定

17、压加热的四冲程循环,称为狄塞尔(Diesel)循环。试在图上画出此循环;并证明循环效率为其中,和分别是气体的绝热压缩比,定压膨胀比和绝热指数.证明:上课讲过,略。6-27.个气体分子占有容积,它们都可能处在中的任何一点上.在某一时刻,个气体分子全都处于中的某一部分的概率为.试证明:理想气体的体积由等温地膨胀至过程中熵的改变为: ,其中是玻耳兹曼常数. 习题6-28图 (a) 习题6-28图 (b)6-28. 从艾特金司(B.W.Atkins)棋盘游戏看玻耳兹曼熵的物理意义.设有由1600个小格组成的棋盘,分为如图a所示的两个区域:100个小格组成的中心区A和1500个小格组成的外围区B。开始时

18、完全相同的100个棋子填满A区,B区是空域.若棋手从A区任意取出个棋子放到B区的任意小格中去,在A和B区内形成如图b所示的分布.虽说棋子本身是不可分辨的,但格子在平面上的位置是可分辨的,故棋子可因它所在位置不同而加以区别.(1)试证明,棋手在A区里从中心区的100个棋子中有种取出个棋子的不同方法;在B区他有种摆布个棋子的不同方法.(2)分别计算时的A和B两区的玻耳兹曼熵的数值(作为一级近似,可应用3.2.3中的斯特林公式算的数值.有条件的学员可用计算机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用斯特林公式算得的结果比较).(3)能否应用有关概率分布的知识说明(和相应的)在处有单一的极大值,而(和相应的)在范围内随是单调增加的.从而得出系统的总熵在处有极大值.(4)试说明为什么这个应等于93.75? (5)试阐述由上述计算你得到的启示和对玻耳兹曼熵的理解.(6)现在设想把棋子换成二维气体分子,每个分子只能占据一个小格.开始时气体分子被方框围困在中心区,随后撤除方框,试讨论分子将如何运动? 达到稳定后分子密度将如何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