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使用范围组装流程选线要求简洁压接端头行线槽号码管CONTENTS目 录 成套电气二次布线工艺简介二次布线与配线照片欣赏使用范围本本守守则则适适用用于于本本公公司司高高、低低压压成成套套开开关关设设备备和和控控制制设设备备以以及及三三箱箱(控控制制箱箱、配配电电箱箱、动动力力箱箱)类类配配电电设设备备的的辅辅助助回回路路、控控制制回回路路(简简称称二二次次回回路路)配配线和检验。线和检验。元器件安装元器件安装检检整改整改母线安装母线安装二次接线二次接线一次元件一次元件检检二次元件二次元件检检柜体柜体检检端子端子检检端子排制作端子排制作NYYY母排母排检检母排加工母排加工Y检检整改整改检检整改整改
2、产品检验产品检验|试验试验入库入库YYYY说明:说明:外购外购;一般工艺;一般工艺;关键工艺;关键工艺;质检质检根据设计二次图纸标注使用导线选择工艺要求要点 估算口诀: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条件有变加折算,穿管八折温九折。说明:本节口诀对(铜线多股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 出,而是“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 减小。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铜芯绝缘线,其载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
3、号往上排,倍数逐次 减l,即48、67、106、165、254。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 5倍,即3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 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 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压接位置端头压接工艺要求要点(a)预绝缘端头压痕应在筒中央的两边均匀压接,一端使端头与导线压接,另一端使绝缘管与导线绝缘层相吻合。(见图1)(b)管形预绝缘端头压痕应在端头的管部均匀压接。(见图2)(c)裸端头压痕在筒中央处,
4、且在端头管部的焊接缝上。(见图3)端头压接工艺要求要点(a)预绝缘端头的使用,除裸端头、管形预绝缘端头和特殊端头以外的接线,均应采用预绝缘端头。(b)裸端头用于接线空间小,接线端子排稳定之处。端子排之间的电气间隙隔离不会因为设备运输、操作等而改变其状态。(c)管形预绝缘端头用于接线空间小、端子小,且接线端子为扳压式接线的端子。端头的适应选择 圆形端头适用于接线螺钉固定,且螺钉突圆形端头适用于接线螺钉固定,且螺钉突出端子孔的接线,以及非突出式端子孔的出端子孔的接线,以及非突出式端子孔的接线螺钉但可能对导线产生一定拉应力的接线螺钉但可能对导线产生一定拉应力的导线。导线。插鞘式母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为
5、插片或插鞘式母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为插片或两针式插入端子两针式插入端子片形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插入孔小,且片形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插入孔小,且接线端子为扳压式接线的端子接线端子为扳压式接线的端子管形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插入孔为圆形,管形端头适用于接线端子插入孔为圆形,或非圆形插入口但接线端子压扳为碗形或非圆形插入口但接线端子压扳为碗形的接线端子彩的接线端子彩叉形端头适用于接线螺钉固定,且螺钉叉形端头适用于接线螺钉固定,且螺钉凹陷于端子孔的接线。凹陷于端子孔的接线。要点1要点2要点3要点4预绝缘端头压接预绝缘端头压接后,绝缘部分不后,绝缘部分不能出现破损或开能出现破损或开裂。裂。导线芯插入冷压导线芯插入
6、冷压接端头后,不能接端头后,不能有末插入的线芯有末插入的线芯或线芯露出端子或线芯露出端子管外部以及绞线管外部以及绞线的现象,更不能的现象,更不能剪断线芯。剪断线芯。冷压接端头的规冷压接端头的规格必须与所接入格必须与所接入的导线直径相吻的导线直径相吻合合针形端头、片形端头和管形针形端头、片形端头和管形端头长度,应根据所接入的端头长度,应根据所接入的端子情况,接触长度应与端端子情况,接触长度应与端子相一致或至少长出压线螺子相一致或至少长出压线螺钉;二个压线螺钉时(如电钉;二个压线螺钉时(如电度表),其端头长度应保证度表),其端头长度应保证二个螺钉均接触固定。二个螺钉均接触固定。工艺要点 要点5要点
7、7通常不允许二根导线接通常不允许二根导线接入一个冷压接端头,因入一个冷压接端头,因接线端子限制必须采用接线端子限制必须采用时,宜先采用二根导线时,宜先采用二根导线压接的专用端头,否则压接的专用端头,否则宜选用大一级或大二级宜选用大一级或大二级的冷压接端头。的冷压接端头。一个接线端子接入二个冷压接端头时,应根据不同的端子一个接线端子接入二个冷压接端头时,应根据不同的端子接线形式,选择适合的冷压接端头。接线形式,选择适合的冷压接端头。螺钉串插式平板连接宜采用圆形和叉形端头允许两种不螺钉串插式平板连接宜采用圆形和叉形端头允许两种不同的端头同时使用,且允许不同大小线径的冷压接端头接同的端头同时使用,且
8、允许不同大小线径的冷压接端头接线,此时大线径在下面,小线径在上面。连接时两端头采线,此时大线径在下面,小线径在上面。连接时两端头采用背靠背的形式,相叠或张开相互夹角不小于用背靠背的形式,相叠或张开相互夹角不小于30o 螺钉串插式弧形板连接宜采用针形端头或管形端头,也螺钉串插式弧形板连接宜采用针形端头或管形端头,也可采用圆形端头。采用两个针形或管形端头时,线径或端可采用圆形端头。采用两个针形或管形端头时,线径或端头大小应相同。头大小应相同。平板压接式连接平板压接式连接宜采用片形端头;宜采用片形端头;弧形板压接式连弧形板压接式连接宜采用针形和接宜采用针形和管形端头。但线管形端头。但线径或端头大小应
9、径或端头大小应相同相同工艺要点 要点6接线端子或端子排在固定安装式开关设备内,在固定安装式开关设备内,为便于更换和接线,端子为便于更换和接线,端子安装高度与开关设备底板安装高度与开关设备底板的距离应不小于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在发电厂、变电所采用;在发电厂、变电所采用的开关设备内其端子高度的开关设备内其端子高度应不小于应不小于350mm,并应,并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连有足够的空间,以便于连接电缆安装、接线、维修接电缆安装、接线、维修和更换。和更换。端子排供用户接线的一端子排供用户接线的一端应放置在便于接线、端应放置在便于接线、维修的一侧,一般情况维修的一侧,一般情况下垂直安装时,用户接下
10、垂直安装时,用户接线的一端朝外;水平安线的一端朝外;水平安装时,用户接线的一端装时,用户接线的一端朝下朝下每排接线端子(端子排)每排接线端子(端子排)的两端应用固定件固定;的两端应用固定件固定;在端子排的始端和未端在端子排的始端和未端应装有联接端子和终端应装有联接端子和终端端子或端板。端子排的端子或端板。端子排的最后一只如果是开放的,最后一只如果是开放的,则必须用端板封闭;不则必须用端板封闭;不同外型尺寸的接线端子同外型尺寸的接线端子之间应用端子隔板隔开。之间应用端子隔板隔开。线芯插入端子时,导线线芯插入端子时,导线插入的方向应与端子孔插入的方向应与端子孔接入的方向一致;导线接入的方向一致;导
11、线的弯曲应距离端子接线的弯曲应距离端子接线螺钉压片或端子接线管螺钉压片或端子接线管端部端部10mm以上。以上。要点1 要点2要点3要点4行线槽和穿线管标题行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行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或垂直的直线偏差不应超平或垂直的直线偏差不应超过其长度的过其长度的10,且全长,且全长最大不得超过最大不得超过20mm。01标题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每节线槽的固定点不应少于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两个,在转角、分支处和端部均应有固定点部均应有固定点02标题行线槽固定螺钉不小于行线槽固定螺钉不小于M5,在槽内一侧要有平垫圈;,在槽内一侧要有平垫圈;螺钉头位于槽板内。螺钉头位于槽板内。03标题
12、行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断行线槽的连接应无间断,断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接紧密;行线槽敷设时,衔接紧密;行线槽敷设时,底板接口与盖板接口应错开,底板接口与盖板接口应错开,距离不小于距离不小于20mm)。盖板)。盖板应尽量采用完整条板。应尽量采用完整条板。04行线槽和穿线管标题在在90o转角处,底板和盖板转角处,底板和盖板均应制成均应制成45o斜口相互衔接;斜口相互衔接;分支处应形成丁字形衔接。分支处应形成丁字形衔接。盖板应平整、无翘角,接口盖板应平整、无翘角,接口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平直、无锯齿、无毛刺,衔接紧密接紧密。05标题槽盖板与槽底板扣合应严密,槽盖板与槽
13、底板扣合应严密,不会因操作等振动或槽底板不会因操作等振动或槽底板承受导线的重量弯曲变形而承受导线的重量弯曲变形而脱扣。脱扣。06 号码管文字视读方向号码管文字视读方向号码管文字视读方向号码管号码管水平方向或置于接线端子的左右两号码管水平方向或置于接线端子的左右两侧时,文字方向即从左至右读字侧时,文字方向即从左至右读字号码管不同角度方向时,文字方向视所在号码管不同角度方向时,文字方向视所在相位角而定:当套管方向在第相位角而定:当套管方向在第1、3角时,角时,文字方向即从下至上读字;当套管方向在文字方向即从下至上读字;当套管方向在第第2、4角时,文字方向即从上至下读字。角时,文字方向即从上至下读字
14、号码管垂直方向或置于接线端子的上下方号码管垂直方向或置于接线端子的上下方向时,文字方向即从下至上读字;向时,文字方向即从下至上读字;导导线线在在电电器器端端子子单单个个独独立立接接线线时时,号号码码管管应应紧紧靠靠接接线线端端子子一一侧侧;导导线线在在端端子子排排或或电电器器元元件件上上成成排排列列接接线线时时:端端子子排排或或电电器器元元件件大大小小一一致致,号码管应紧靠接线端子侧;号码管应紧靠接线端子侧;端端子子排排或或电电器器元元件件大大小小不不一一致致,排排列列参参差差不不齐齐时时,号号码码管管应应相相互互对齐成行排列。对齐成行排列。号码管的位置与排列标示标示的文字采用电脑打印,不标
15、示的文字采用电脑打印,不允许书写。字迹清晰、正确,允许书写。字迹清晰、正确,文字所表示的项目序号和元件文字所表示的项目序号和元件代号与接线图一致无误。代号与接线图一致无误。按接线图粘贴电器元件标示,按接线图粘贴电器元件标示,标示的粘贴位置应清楚地指示标示的粘贴位置应清楚地指示元器件的所在位置。通常标示元器件的所在位置。通常标示应粘在元器件左上角的金属构应粘在元器件左上角的金属构件上,个别情况左上角不能粘件上,个别情况左上角不能粘贴时,可粘在元器件正上方或贴时,可粘在元器件正上方或就近适当的位置。就近适当的位置。标示粘贴应牢固,文字端正,标示粘贴应牢固,文字端正,不能有明显的倾斜不能有明显的倾斜
16、标示不得粘贴在元器件外壳或标示不得粘贴在元器件外壳或导线上,装配完工后标示仍易导线上,装配完工后标示仍易观察;标示的粘贴应考虑维修观察;标示的粘贴应考虑维修方便,在拆去某一元器件后仍方便,在拆去某一元器件后仍然明确地指示该元器件所在的然明确地指示该元器件所在的装配位置。装配位置。放线敷设敷设放线敷设敷设 一一般般情情况况下下,量量取取导导线线两两接接点点间间的的长长度度时时应应留留有有150200余余量量,以以便接线时留出导线弧长便接线时留出导线弧长导导线线的的敷敷设设应应横横平平竖竖直直,布布线线时时应应选选择择最最短短和和最最佳佳的的配配线线途途径径,避避免免不不必必要要的的绕绕道道或或走
17、走弯弯路路,不不允允许许走走之之字字形形;布线平直、清晰、整齐、美观。布线平直、清晰、整齐、美观。二二次次绝绝缘缘导导线线不不能能直直接接贴贴于于裸裸露露导导电电部部件件上上和和直直接接在在带带有有尖尖角角的的金金属属边边缘缘上上敷敷设设。穿穿过过金金属属构构件件的的穿穿线线孔孔时时,为为防防止止导导线线绝绝缘缘层层被被损损伤伤,必必须须在在穿穿线线孔孔上上加加嵌嵌橡橡皮皮圈圈或或其其它它光滑的绝缘衬套。光滑的绝缘衬套。剪剪线线时时应应采采用用专专用用剪剪线线钳钳,剪剪刀刀与与导导线线成成90o,断断口口平平直直整整齐齐,线线芯芯没没有有钝钝头头和弯曲。和弯曲。二二次次导导线线敷敷设设在在配配
18、线线和和维维修修方方便便的的情情况况下下应应尽尽量量隐隐蔽蔽;二二次次导导线线敷敷设设应应避避开开发发热热元元件件,遇遇发发热热元元件件时时,应应在在其其下下方方布布置,并距离发热元件不小于置,并距离发热元件不小于50二二次次绝绝缘缘导导线线不不允允许许直直接接搭搭在在裸裸露露带带电电导导体体上上敷敷设设,绝绝缘缘导导线线与与裸裸露露带带电电导导体体之之间间必必须须要要有有一一定定的的安安全全距离。距离。二次导线布置敷设敷设敷设敷设敷设 应应尽尽量量避避免免二二次次绝绝缘缘导导线从两裸露母线中间穿过线从两裸露母线中间穿过导导线线不不能能悬悬空空布布置置,不不能能承承受受外外在在的的机机械械应应
19、力力;导导线线敷敷设设应应有有适适当当的的固固定定,固定应从距离起始弯曲固定应从距离起始弯曲10处开始。处开始。过过活活门门时时,应应将将导导线线束束一一端端固固定定在在柜柜架架的的支支架架上上,另另一一端端固固定定在在活活门门的的支支架架上上,两两端端固固定定支支架架应应错错开开,便便于于移移动动。导导线线长长度度应应留留有有一一定定的的裕裕量量,其其长长度度以以门门开开启启 到到 最最 大大 限限 度度 时时,两两 支支 架架 距距 离离 的的1.21.4倍倍;导导线线束束在在跨跨过过活活门门处处形形成成U字字形形,并并套套上上波波纹纹管管,以以便便在在活活门门开开启启过程不损伤导线。过程
20、不损伤导线。二二次次导导线线不不允允许许从从隔隔板板、立柱等安装孔中穿过立柱等安装孔中穿过行行线线槽槽内内导导线线的的敷敷设设,导导线线应应理理顺顺平平直直,不不允允许许有有扭扭结结和和损损伤伤现现象象。导导线线总总截截面面积积应应不不大大于于行行线线槽槽截截面面积积的的75%。导导线线不允许有接头。不允许有接头。二次导线布置捆扎要求捆扎要求捆扎要求捆扎要求捆扎要求 导导线线总总线线束束、各各分分支支线线束束(包包括括横横向向和和纵纵向向敷敷设设),其其扎扎带带间间距距为为5060。导导线线不不能能悬悬空空布布置置,不不能能承承受受外外在在的的机机械械应应力力;导导线线敷敷设设应应有有适适当当
21、的的固固定定,固定应从距离起始弯曲固定应从距离起始弯曲10处开始。处开始。缠缠绕绕应应紧紧密密不不松松散散,缠缠绕绕带带环环环环相相连连,相相邻邻两两带带间间距距应应不不大大于于3;从从始始至至终终应应尽尽量量采采用用整整根根缠缠绕绕带带,也也可可采采用用多多根根缠缠绕绕带带,搭搭接接处处带带头头应应尽尽量量隐隐藏藏;导导线线束弯曲圆弧上不允许有断带搭接。束弯曲圆弧上不允许有断带搭接。剪剪去去过过长长的的扎扎带带并并与与扎扎带带头头基基本本平平齐齐,扎扎带带头头方方向向一一致致,并并应应尽尽可可能能隐隐藏藏或或朝向内侧朝向内侧导导线线束束的的弯弯曲曲处处或或分分支支导导线线的的弯弯曲曲处处,应
22、应在在紧紧靠靠弯弯曲曲的的直直线线段分别用扎带扎住。段分别用扎带扎住。二次导线布置端子排的配线导线接入端子前应做成圆弧形状,其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圆弧跨度长视标记套管长度而定。当端子排大小一致,其导线弧形跨度长视标记套管长度而定。当端子排大小不一致,且大小交错安装时,导线弧形跨度长应一致导线接入端子排前的分线:导线从上往下接入端子排。导线从下往上接入端子排。导线从端子排中间分别向上、下方向接入端子排。二次导线配线 端子排的配线扎带捆扎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分线前应捆扎,一次最多分3根导线或分出接入3只端子排距离的导线卷式结束保护带包扎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应按接入端子排的导线顺序,相对于接线端
23、子位置,逐渐分出。线槽方式导线接入端子排,行线槽与端子排的安装距离应为40mm60mm之间,导线相对于接线端子位置从行线槽出线孔逐渐分出;行线槽孔距应选择与端子板厚度相同,导线分出平直,高度一致二次导线配线 电器元件端子的配线导线接入端子前应做成圆弧形状,其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跨度长视标记套管长度而定。线芯插入端子时,导线插入的方向应与端子孔接入的方向一致;导线的弯曲应距离端子接线螺钉压片或端子接线管端部10mm以上,因装配限制接线端头必需弯曲时,只允许弯曲一次,且折弯角度不得大于45o。二次导线配线 常见仪表的配线LW12型转换开关配线见图所示,导线跨度不应大于120mm。42L6仪表配线见图所示,导线弯曲跨度不应超过仪表边缘。6L2仪表配线见图60所示,导线超出仪表上部边缘不大于6mm,左右与边缘平齐电器接线端子位于并突出于电器中间段的配线见图所示,导线与电器面的角度不大于30o。二次导线配线 电器元件端子的配线仪表门的配线(见图所示)各电器元件配线方向应从导线束敷设相反的方向弯绕。各电器元件的安装应端正,导线敷设应尽量采用集中线束的方法二次导线配线 电电缆缆芯芯线线拉拉直直,排排列列整整齐齐线号管示意 端子排示意端子排示意 导线谢谢大家!作者:刘更强电话:18173303560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