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常识》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22419 上传时间:2021-03-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常识》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学常识》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学常识》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常识》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常识》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学常识什么是蒙学蒙学介绍所谓蒙学,既是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当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蒙学阶段主要采用的教材就是所谓的“三百千千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等,同时,在孟学阶段也会让儿童接触“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经典书目,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蒙学教育通常采用个别教育的手段

2、施教,注重背诵与练习。蒙学教育的基本的目标培养儿童认字和书写的水平,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具备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并且掌握一些中国基本文化的常识及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识。朱子童蒙须知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第晓达,兹不复详著云。蒙养从入之门,则必自易知而易从者始。故朱子既尝编次小学。尤择其切于日用,便于耳提面命者。著为童蒙须知。使其由是而循循焉。凡一物一则,一事一宜,虽至纤至悉,皆以闲其放心,养其德性,为异日进修上达之阶,即

3、此而在矣。吾愿为父兄者,毋视为易知而教之不严。为子弟者,更毋忽以为不足知而听之藐藐也。大抵为人,先要身体端整。自冠巾,衣服,鞋袜,皆须收拾爱护,常令洁净整齐。我先人常训子弟云,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谓头巾。未冠者,总髻。腰,谓以条或带,束腰。脚,谓鞋袜,此三者,要紧束,不可宽慢。宽慢,则身体放肆,不端严,为人所轻贱矣。凡着衣服,必先提整衿领,结两衽,纽带,不可令有阙落。饮食、照管,勿令污坏;行路、看顾,勿令泥渍。凡脱衣服,必齐整摺叠箱箧中。勿散乱顿放,则不为尘埃杂秽所污。仍易于寻取,不致散失。着衣既久,则不免垢腻。须要勤勤洗浣。破绽,则补缀之。尽补缀无害,只要完洁。凡盥面,必以巾

4、帨遮护衣领,卷束两袖,勿令有所湿。凡就劳役,必去上笼衣服,只着短便,爱护,勿使损污。凡日中所着衣服,夜卧必更,则不藏蚤虱,不即敝坏。苟能如此,则不但威仪可法,又可不费衣服。晏子一狐裘三十年。虽意在以俭化俗,亦其爱惜有道也,此最节身之要毋忽。语言步趋第二凡为人子弟,须是常低声下气,语言详缓,不可高言喧闹,浮言戏笑。父兄长上有所教督,但当低首听受,不可妄大议论。长上检责,或有过误,不可便自分解,姑且隐默。久,却徐徐细意条陈云,此事恐是如此,向者当是偶尔遗忘。或曰,当是偶尔思省未至。若尔,则无伤忤,事理自明。至于朋友分上,亦当如此。凡闻人所为不善,下至婢仆违过,宜且包藏,不应便尔声言。当相告语,使其

5、知改。凡行步趋跄,须是端正,不可疾走跳踯。若父母长上有所唤召,却当疾走而前,不可舒缓。洒扫涓洁第三凡为人子弟,当洒扫居处之地,拂试几案,当令洁净。文字笔砚,凡百器用,皆当严肃整齐,顿放有常处。取用既毕。复置元所。父兄长上坐起处,文字纸扎之属,或有散乱,当加意整齐,不可辄自取用,凡借人文字,皆置簿抄录主名,即时取还。窗壁,几案,文字间,不可书字。前辈云,坏笔,污墨,瘝(解:旷废,音:同关)子弟职。书几书砚,自黥(解:刺刻花纹并涂颜料,音:同晴)其面。此为最不雅洁。切宜深戒。读书写文字第四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

6、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仅仅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绉摺。济阳江禄,书读未完,虽有急速,必待掩束整齐,然后起。此最为可法。凡写文字,须高执墨锭,端正研磨,勿使墨汁污手。高执笔。双钩,端楷书字,不得令手揩着豪。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凡写文字。须要仔细看本。不可差讹。杂细事宜

7、第五凡子弟。须要早起晏(解:晚,音:同燕)眠。凡喧闹争斗之处,不可近。无益之事,不可为。凡饮食有则食之,无则不可思索。但粥饭充饥,不可阙(解:缺少、亏损,音:同缺)。凡向火,勿迫近火旁。不惟举止不佳,且防焚爇(解:烧,音:同弱)衣服。凡相揖必折腰。凡对父母长上朋友,必称名。凡称呼长上。不能够字,必云某丈。如弟行者,则云某姓某丈。凡出外,及归,必于长上前作揖。虽暂出,亦然。凡饮食于长上之前,必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凡饮食之物,勿争较多少美恶。凡侍长者之侧,必正立拱手。有所问,则必诚实对。言不可忘。凡开门揭帘,须徐徐轻手,不可令震惊声响。凡众坐,必敛身,勿广占坐席。凡侍长上出行,必居路之右。住,必居左。凡饮酒,不可令至醉。凡如厕,必去外衣。下,必盥手。凡夜行,必以灯烛,无烛,则止。凡待婢仆,必端严,勿得与之嬉笑。执器皿,必端严,惟恐有失。凡危险不可近。凡道路遇长者,必正立拱手。疾趋而揖。凡夜卧,必用枕。勿以寝衣覆首。凡饮食举匙,必置箸。举箸,必置匙。食已,则置匙箸于案。杂细事宜,品目甚多。姑举其略。然大概具矣。凡此五篇,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汝曹宜勉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