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练习题语文期末试卷.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63040 上传时间:2021-03-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练习题语文期末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练习题语文期末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练习题语文期末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练习题语文期末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练习题语文期末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练习题语文期末试卷.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练习题语文期末试卷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班级 _姓名 _成绩 _一、基础练习 (40 分 )1. 根据拼音写词语shu jio ch cn q nzh x i_ti o yu yo shiq nhu f n x n_2. 我能从每组中选出一个错误的语音,并改正 迸 裂 ( bng )抽 噎 ( y )战 役(y)_ 破 绽 ( zhn)刻 薄 ( bo)渗 透(t u)_妖娆(r o)打量(li ng) 粗犷(gung)_ 充 沛 ( pi)颧 骨 ( gun)机 械(xi )_3. 组词祠拷腮辍纽_饲铐鳃缀钮_4.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蒜瓣

2、(bn)彩绘(hu)喧哗(hu)千钧一发( j n) B . 枯萎( g)剥削( xu)摩平( m)寝不安席( qn) C . 蹿出( cun)薄弱( b)窜过( chun)饶有兴趣( r o)5. 按要求写句子。我被爸爸打了一顿。哭了起来。(改成“把”字句)六朝古都南京是一座依江而立的美丽城市。(缩句)仔细观察博览群书写出佳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通顺的话)他说话很快。(改成比喻句)6. 找出一首类似出塞这样描述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写在下面。7. 读下面的段落,完成后面的题目。人总是要死的,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 。为 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

3、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 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 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 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4、1 / 3互相关心,互相 ,互相帮助。1. (1)在空白 按原文填空。2. (2) 系 例 一 司 迁的 的含 。8. 能正确解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 于 毛”的是( )A . 人都有一死,或者死得如泰山一 重,或者死得和 毛一 。 B . 人都是要死的,或者死得比泰山重,或者死得比 毛 。 C .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比泰山 重,有的人死得比 毛 。 D . 人都是要死的,有的人死得和泰山一 重,有的人死得和 毛一 。9. 判断正 。1. (1)“你 一 小小的屋子都不 ,又怎么去 天下呢?”意思是 :你 一 小小的屋子都不 ,是不可以去 天下的。2. (2)跳水的作者是俄国的

5、列夫托 斯泰。 在文中,作者批 了船 用 指着儿子, 逼儿子跳水的 做法。3. (3)大自然的秘密告 我 :人是万物之灵,所以人不用遵循大自然的 律。4. (4)成吉思汗和 中,成吉思汗从怒而 的教 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永 不要在 怒的 候 理任何事情。10. 石灰吟中表达 人气 的 句是“ _,_”,芙蓉楼送辛 中表明作者不会同流合 、随波逐流的意志的 句是“ _,_”。11. 将序号填在相 的著作后面 孩儿 奇美猴王王熙 姆林冲 刘姥姥哈克 武松 宝玉1. (1)西游 _2. (2) 姆索 _3. (3)水 _4. (4) 楼梦 _二、阅读理解(30 分 )12. 下面的文字,在括号里填上

6、与 文相 的人物1. (1)一个光着 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穿着一双拖鞋,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 穿的。 _2. (2)他很 意没人打 他写信,就戴上帽子, 破皮 都没披,只穿着 衫,跑到街上去了。 _3. (3)父 仍旧穿着那件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睛。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 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 。_4. (4)她穿着一 黑色 裙, 白 端庄的 出 定又略 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 你 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_5. (5)他很年 , 的 ,明亮的眼睛,当他 着 快的步子走 教室里,全班同学 烈鼓掌 迎。 _13. 古 送元二使安西,写出 中写送 的 、地点、 境气氛的

7、句子。14. 下文,回答 跨越百年的美 关于放射性的 ,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 但她是关 的一人。2 / 3在她之前, 1896 年 1 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 X 光,这是人工放射性; 1896 年 5 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 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 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8、。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 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 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 (提炼 冶炼)出了 0.1 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1. (1)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提炼冶炼) _纯净的镭进行 _(提炼冶炼)(抛弃废弃) _的破棚子(提炼冶炼) _出了 0.1克镭2. (2)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 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3. (3)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_的修辞手法, 说明了_。4. (4)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 你体会到了什么?5. (5)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 _,而只是为了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三、写作 (30 分 )15. 习作: 读陆羽与 ,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