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节奏、比较阅读.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84605 上传时间:2021-03-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节奏、比较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节奏、比较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节奏、比较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节奏、比较阅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节奏、比较阅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节奏、比较阅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中考文言文阅读节奏、比较阅读.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3中考文言文阅读总复习(一)节奏划分节奏划分七字诀: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划一划二不划三”意思是说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是常事,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就很少了,即使是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做题时,也可以省去可划可不划的地方。通常情况下,文言句子的结构与现代汉语的句子结构相似,都是由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成分构成,朗读时主谓之间、动宾之间、中心词与补语之间要停顿。例2:苟全性命于乱世遇上表示假设、转折等连词,如“若”

2、、“而”、“然则”等,或表示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或句首发语词,如“盖”“夫”等,往往在这些词语的后面要停顿。例5:故为之说,使与书俱。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朗读时要分开读;名词活用作状语的这个“活用词”之前要停顿。古代汉语常有省略句式,在省略之处停顿准保没错,有些语气词用在句子中,表示提示或舒缓语气,在这个词的后面停顿合情合理。古代汉语有很多表示人名、地名、年号名、官职名等的词语,我们要加以分辨,在这些专有名词的中间是决不能停顿的。典题演练: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5.可/

3、以一战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8.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0.佳木/秀而繁阴,11.而乐/亦无穷也 12.今/天下三分13.共请求人/家生婢子 14.其一/犬坐于前15.苟全性命于乱世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

4、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2翻译下面句子。(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

5、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二)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

6、意思。 (1)朝晖夕阴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山间之四时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 3甲乙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写出来。 甲: 乙: 4.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三)(甲)若夫日出而林霖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之间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

7、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此:指滁州。掇:拾取,采取。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佳木秀而繁阴。 秀: 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

8、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3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用文中词语回答) 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 5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景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 (四)甲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万钟于我何加焉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则何时而乐耶 微斯人,吾谁与归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 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 ,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 ;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 答: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0、,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乃

11、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者也,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1甲文作者是 (朝代)哲学家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3)能事不已( ) (4)宜乎众矣( )3甲文歌颂的对象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花和牡丹,其用意是什么? 4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甲文 乙文 5甲文作者借选文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志趣,联系你的志趣与追求,依托自己最喜爱的一种花,以“出水芙蓉冰清玉洁”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上句:出水芙蓉冰清玉洁

12、下句: (六)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乙 人有卖骏马者,此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战国策燕策二)注释比:连续,接连。臣:先秦时代,普通人之间有时也谦称

13、自己为“臣”。还:音义同“旋”围绕,绕圈子。朝(zhao )早晨,也指一天。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才美不外见( ) (2)愿子还而视之 ( )(3)不以千里称也 ( ) (4)去而顾之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其真不知马也。 (2)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 3.甲文第二段交代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一句话是 。乙文介绍这匹骏马“一旦而马价十倍”的原因的一句话是 。实际上这都证明了甲文提出的 这一观点,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4. 我们常以“千里马”比喻 。5.这两则短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参考答案:(一)1(1)“全”或 “都” (2)“不要

14、说”或“更不必说” (3)钓鱼2(1)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2)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3世外桃源 与民同乐4共同之处:人民生活安逸。民风淳朴。人与人和乐相处。(二)1 (1)日光 (2)景象 (3)季节 2(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2)野花开了,散发出清幽的香味。 3 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乙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 4甲是写水景,乙是写山景; 甲写了朝暮之景,乙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 甲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三)1滋长 命名 2游人知道

15、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 3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 4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 5同: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甲文以“香”言春,以“繁”状夏,以“洁”喻秋,以“水”写冬,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掇幽芳”言春,以“荫乔木”指夏,以“风霜冰雪”“刻露清秀”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异:乙文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且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四)1(4分)(1)益处 (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意思 (3)(既然)这

16、样,那么 (4)非,(如果)没有(每个词1分)2(3分)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向”、“得”未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分)3(3分)(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分,答“义”也可以)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 (3)对比(1分)4(3分)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分。(五)1(1分)宋 周敦颐2(1)多 (2)少 (3)停止 (4)应当3借菊花从正面衬托,借牡丹从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4甲文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主要是基于荷花洁身自好又不孤高自许的品格。乙文作者喜爱荷花的原因,是因为荷花“可看”、“可闻”、“可吃”、“可用”,有实用价值。5如:疏篱黄花暗香浮动;雪中红梅坚贞不屈(六) 1、(1)通“现”,显现 (2)您(你) (3)用 (4)代“骏马 ” 2、(1)(其实是)他不识千里马啊。 (2)连续三天呆在集市上,没有人来过问过。 3、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乙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4、有才能的人。或人才 6、说明要善于发现人才,善于选用人才;说明权威的重要;不可盲目崇拜权威,要注重实践等等。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