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599502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作业4-表单“精彩绽放”精彩课堂”或精彩说课省市县名称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网络班级大庆市初中生物班任职学校古龙镇第三中学姓 名魏丙臣作业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第四模块作业3本人撰写的教学设计,在本校上一节公开课并进行反思说课,对应相应的分层要求选做一篇作业,提交到网络班级进行互评。n 角色适应期教师:提交一份自己的上课实录;n 经验积累期教师:提交一份自己的上课实录并说课;n 专业成熟期教师:对一堂课从备课到上课进行全面评价。(上课或说课的文字、录音或录像均可)作业内容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课堂实录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初中生

2、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确定、教学过程及设计、教学效果预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共分为五节:血液和血型、血液循环、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人体能量的供给。本章内容较多,在本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活动,它和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本节课内容看似简单,一呼一吸就完成了,但实质内容学生却不清楚。而且本节内容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通过对本节

3、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相关的知识为学习人体其他生命活动奠定基础,也能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所以本节内容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一)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掌握肺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2、概述呼吸运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3、说出肺活量的概念。(二)能力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2、通过观察和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断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自身健康,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二、学情分析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多的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他们在

4、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上均有了自己的理解与分析,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在知识的内化、思维与判断上还是存在一些局限,对于某些知识的获取和内化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本节课说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和呼吸运动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三、教学方法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配以学生发现总结归纳老师完善细化、师生讨论交流、老师讲授等方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小品卖车中与呼吸有关的片段,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分析范师傅头晕的原因,从而引出人体需要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设计思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大家

5、非常熟悉的小品引出本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二、 新课教学:(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师:人体和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由什么系统来完成的?生:呼吸系统。师:呼吸系统能不能不断地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排除体内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生:能。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7页及呼吸系统的组成图,看一看呼吸系统有哪些器官组成?生:(自己识图)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师:(课件演示呼吸系统组成图)请同学们对照课本插图和屏幕显示图,试着说出各部分名称。生:(对照课本插图和屏幕图说出各部分名称)。师:哪位同学说一下。生:回答1-6的名称。师: 同学们看一下,这六种器官分哪两部分?并说出各部分的大致作用。生

6、:(思考、讨论)分两部分,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是呼吸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或其他回答)。师:(课件演示,总结)确实这样,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是呼吸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师:呼吸道仅仅是一个通道吗?还有其他作用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屏幕鼻的结构图,思考讨论第一题(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师:鼻的哪些结构与呼吸有关?生:鼻毛、黏膜。师:黏膜分泌的粘液即平常所说的“鼻涕”。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师:鼻毛起什么作用?生:阻挡空气中的小颗粒。师:黏膜能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

7、,也能粘住空气中的小颗粒。师:空气经过鼻腔后,就变得湿润、温暖、清洁。平时我们也可用口呼吸,那么用口呼吸有这种作用吗?生:没有。师:由此,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生: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师:请同学们思考、讨论第二题(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世代生活在那里的人和世代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生:(思考、讨论)。师:北欧人的鼻子一般有什么特点?生:高高的、大大的。师:(画图比较)北欧人的鼻子比赤道附近人的鼻子显得大一些,鼻腔就相应长一些,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这是北欧人对寒冷环境的适应。师:请看屏幕,这位同学有什么不文明行为?生:随地吐痰。师:请同学们看课本58页第三段,思

8、考第四题(“痰”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 不能随地吐痰?)。生:阅读课本。师:痰是怎样形成的?生:讲述痰的形成。师: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生:随地吐痰不卫生、很脏,痰中有细菌,会传染疾病。师:根据科学研究,一口痰中含有5-50万个细菌,其中有许多使人患病的病原体,若随地吐痰,会引起一些疾病的传播,因此,我们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师:空气经过呼吸道发生了什么变化?生:空气得到了净化。(或其他)师:当空气严重污染时,呼吸道的净化作用将降低,甚至会完全消失。在这种情况下,呼吸道和肺易患各种疾病。由于种种原因,空气污染还在加剧,如果不能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恐怕真有一天,人类只能戴着口罩生活。师:(课件演示

9、肺的结构图)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左、右支气管进入两侧肺内,不断分支,越分越细,在细支气管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是肺的基本单位。师:(课件演示肺泡图)让学生观察肺泡外面缠绕着什么?生:许多毛细血管。师:这有什么意义?生: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师:确是这样(课件演示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图)。请同学们观察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它们的壁有什么特点?生:很薄。师: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设计思想 :学生通过自学及小组讨论,说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活动给与肯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设计思想 :学生通过自学及小组讨论,说出

10、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活动给与肯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二)、呼吸运动1、阅读课本59页,完成以下问题:(1)呼吸运动是指 的运动。包括 过程和 过程。(2)呼吸运动主要与 肌和 肌的运动有关。(3)吸气: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容积 肺容积 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呼气: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容积 肺容积 肺内气体呼出体外。2、以小组为单位解决以下问题:(1)是胸廓的变化引起了吸气和呼气,还是吸气和呼气引起了胸廓的变化?(2)胸廓的组成?(3)完成课本61页自我评价第3题学生活动:用手按在胸口两侧,深深地吸气,感受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再深深地呼气,感受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思考

11、:人体是怎样将气体吸入的?结合课本阅读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并总结出吸气过程与呼气过程中肋间肌、膈肌、胸廓容积等的变化。教师活动:出示正确答案,评价学生的讨论结果,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通过手势模型,总结呼吸运动的过程。精讲点拨:气体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当胸腔体积增大时,肺随之扩张,这时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空气由外界进入肺。当胸腔体积缩小时,肺随之收缩,这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空气由肺排出体外。引到学生完成下面表格:呼吸状态膈肌、肋间肌膈顶部位置变化情况肋骨位置变化情况胸廓容积的大小肺容积的变化情况空气进出肺的状况吸气呼气设计思想:让学生体验呼吸运动的存在,猜想气体是如何进入人体内

12、部的?可以培养学生由现象看本质的习惯,发挥联想与创造性思维,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上得到锻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观察、交流、表达的能力。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形象的思路,增强对难点的理解。(三)肺活量: 生阅读教材60页内容,掌握肺活量的有关概念,师课件补充。板书设计:第三节: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1、呼吸系统 (呼吸道不仅是气体出入肺的通道,而且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2、呼吸运动: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吸气: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容积 肺容积 外界空气进入肺内。呼气:肋间肌和膈肌 胸廓容积 肺容积 肺内气体呼出体外。3、肺活量:设计思想:本板书中采用了知识框架结构,使得知识结构系统化,而且使知识的对比清晰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以上就我对本节课的设计说明,希望各位领导评委老师给以批评指正,我的说课结束了,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