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岩石成因PPT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01735 上传时间:2021-03-10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岩石成因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各类岩石成因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各类岩石成因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各类岩石成因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各类岩石成因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各类岩石成因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岩石成因PPT课件.ppt(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玄 武 岩 2 花 岗 岩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陆裂谷岩浆岩组合 13 洋中脊岩浆岩组合 14 地幔柱 15 岛弧岩浆岩组合 16 大陆边缘岩浆弧 17 起源于地幔的可能的原生玄武质岩浆的组成 深度(压力)干的橄榄岩含少量水的橄榄岩过量水(+CO2)橄榄岩 15km (100km碳酸岩(低) 金伯利岩(高) *括号内数字表示部分熔融程度 18 19 安 山 岩 20 大陆边缘岩浆弧 21 Tilley首次指出,造山带安山岩系列的演化趋势不同于大的层状岩体 中拉斑玄武岩岩浆的分离结晶趋势,尽管它们的最终分异产物类似均 为流纹岩和花斑岩或文象斑岩(granophyr

2、e),火成层状岩体拉斑玄武 岩岩浆最终分异出少量花斑岩,在分异过程中的一个明显的特征是, 有一个强烈的富Fe趋势,这在AFM图中表现得特别清楚 造山带安山岩系列不符合这个路线,亦即在AFM图解上没有富Fe趋势 拉斑玄武岩的分异趋势亦不能解释造山带岩套中,中酸性岩所占比例 相对大的事实 1.4.1火成岩系列划分的回顾与当代含义 1.4 关于火成岩系列(Igneous rock series ) 22 钾玄岩系列是造山带火成岩中一个重要的 系列,它仍属广义的钙碱性系列,在SiO2 Alk图上,常常分布于碱性橄榄玄武岩系 列区,但在AFM图上,又常常表现为无富Fe 趋势的钙碱性(CA)趋势(在AFM

3、图解上, 碱性橄榄玄武岩系列亦有一个明显的富Fe 趋势),因此,钾玄岩系列处于典型的碱 性玄武岩系列和典型的钙碱性系列的过渡 位置 1.4.5 Shoshonite和Shoshonitic rocks / Shoshonite series 23 岩浆混合花岗岩(含各种形 状的MME,大致呈定向排列 ) 24 25 岩浆混合花岗岩(“同深成作用岩墙”) 26 27 28 29 30 31 32 花岗岩填图与研究的重要性花岗岩填图与研究的重要性 Nowater,nogranites,nocontinents. 没有水,就没有花岗岩; 没有花岗岩,就没有大陆。 33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基本组成部分

4、 ,花岗岩浆作用在大陆的形成与再 循环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研 究花岗岩,实质上就是研究大陆生 长与演化的原因、方式和机制。 34 35 地壳上部各种侵入岩的比例 36 大陆地壳质量2.41019t,平均厚度40km 下地壳占57wt%(60%长英质麻粒岩,40%铁镁 质麻粒岩) 上地壳中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为1:4:4 沉积岩中页岩52%,硬砂岩13%,石英砂岩12% , 石灰岩22%。 37 时间 大陆生长频率 初步的工作模型:大陆生长同超级大陆聚散的关系 38 39 花岗岩类类型和构造环境 Barbarin (1999) 根据花岗岩类的矿物组合,它们 的野外和岩石特性,定位特点,以及

5、地球化学和同位素 特征,将花岗岩类划分为以下七种类型: 1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类(MPG); 2含堇青石及富黑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类(CPG); 3富钾及钾长石斑状钙-碱性花岗岩类(KCG); 4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ACG); 5岛弧拉斑玄武质花岗岩类(ATG); 6洋中脊拉斑玄武质花岗岩类(RTG); 7过碱性及碱性花岗岩类(PAG)。 40 花岗岩的类型和它们的来源及地球 动力学环境的关系 41 花岗岩类型与构造环境 CPG分散在山脉核心地带 MPG定位在横切厚地壳的横推剪切 逆冲带上 ACG,ATG定位在俯冲带上 RTG洋中脊 PAG大陆上隆和裂谷地带 KCG指示的是一个构造体制转化,

6、而不是特 定构造环境从挤压碰撞体制转换成拉张体制的过 程中,与PAG和ACG伴生。 42 A 大陆岩石圈的变薄和 破裂 大型裂谷作用(区域拉张) 陆内裂谷带 碱性和过碱性花岗岩类(PAG) (正长岩、花岗岩和碱性长 石花岗岩) B两个大洋岩石圈的离散 地壳增生(区域拉张) 洋中脊(蛇绿岩) 洋中脊拉斑玄武岩质花岗 岩类(RTG) (斜长花岗岩) 花岗岩类型与威尔逊旋回发展阶段关系 43 C两个大洋岩石圈的汇聚 俯冲作用 (区域拉张) 火山岛弧 钙碱性花岗岩类(ACG) (闪长岩英闪岩花岗闪长岩 岛弧拉斑玄武质花岗岩类) (辉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 D海洋和大陆岩石圈汇聚 俯冲作用 (区域拉张)

7、 活动大陆边缘 钙碱性花岗岩类(KCG) (英闪岩-花岗闪长岩富钾钙 碱花岗岩类) (二长花岗岩) 44 E两个大陆岩石圈的汇聚 碰撞作用(区域挤压) (局部拉张) 碰撞造山带 过铝质花岗岩类(MPG+CPG) (花岗闪长岩和浅色花岗岩) 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 (二长花岗岩) F大陆岩石圈的松驰 后碰撞作用的抬升 (区域拉张) 先前的(即E的)碰撞带 富钾钙碱性花岗岩类 (KCG) (二长花岗岩类) 45 UnconformityatMaqu, nearLhasa K2sh(Shexing Formation) E(Linzizong volcanic strata) 46 Sub-horizo

8、ntalstrata Stronglyfoldedstrata 不整合面以上 不整合面以下 47 滞后弧火山岩成因模型 48 钾质火山岩成因(1) 49 钾质火山岩成因(2) 50 51 扎布耶茶卡 东岸火山岩 扎 布 耶 茶 卡 52 白榴石斑岩 53 54 55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TAS图 -北羌塘省钾质火山岩;-北羌塘省碱性火山岩 -中昆仑-可可西里省;-西昆仑省;-西羌塘省 56 藏北新生代火山岩北亚带SiO2K2O图 SHO钾玄岩系列;HK-CA高钾钙碱性系列 CA钙碱性系列;LK-CA低钾钙碱性系列 4-中昆仑可可西里省;5-西昆仑省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9、65 66 67 68 起源于地幔的可能的原生玄武质岩浆的组成 深度(压力 ) 干的橄榄岩含少量水的橄榄岩过量水(+CO2)橄榄 岩 15km (100km碳酸岩(低) 金伯利岩(高) *括号内数字表示部分熔融程度 69 实验和自然界花岗岩、正长岩组成的比较 (据Deng等,1998) P,GPa最低点或光洁点的成 分 P,GPa部分熔融产生的熔浆自然界火成岩 Qz/Ab/Or Qz/Ab/OrQz/Ab/Or 0.0539/30/310.137/41/22花岗岩34/29/37 0.235/40/250.235/40/25流纹岩37/29/34 0.431/46/230.432/44/24

10、0.527/50/231.0525/51/24 1.023/56/211.519/33/48(1) 正长岩1/39/60 2.017/64/191.514/65/21(2)粗面岩6/37/57 3.014/68/182.09/58/33 (3) 70 火成岩成因小结 1、丰满的(fertile)二辉橄榄岩地幔局部熔融产生 玄武岩岩浆,但不能产生SiO256或57%的安山岩 ,英安岩和流纹岩岩浆,分离玄武岩岩浆之后留下 的难熔残余是难熔的二辉橄榄岩或方辉橄榄岩。 2、二辉橄榄岩在含H2O条件下局部熔融产生常见的 高镁安山岩(boninite,MgO16%),只有方辉橄 榄岩局部熔融才能产生MgO

11、 16%的高镁安山岩。 3、热的俯冲洋壳局部熔融产生高Al2O3T1,T2,Q和 埃达克岩(adakite),底侵于壳底的玄武岩的再熔融 可产生低- Al2O3的T1,T2和常见的安山岩-英安岩-流 纹岩。 4、T1,T2或(角闪岩)经再循环达地壳深部,经 再熔融可产生G1,G2 71 5、偏铝的HKCA I型花岗岩需要 CA和HKCA的安 山质源岩局部熔融产生。 6、强过铝的花岗岩需要强过铝的沉积岩源岩局部 熔融,一般来说,泥质岩局熔产生含白云母的花岗 岩,硬砂岩的局熔产生含堇青石的花岗岩。 7、偏铝的 A型花岗岩的形成压力低(1.0Gpa) ,留下的残余矿物组合中有大量的OPX+Pl。 8、加厚陆壳底部岩石的局部熔融将产生高压粗面 岩(正长岩)类,留下榴辉岩相残余矿物组合,无 或弱负Eu异常。 9从岩石相平衡角度来论,玄武岩是橄榄岩的低 熔组分,安山岩和T1,T2是玄武岩的低熔组分,G1 ,G2则是T1,T2和安山岩的低熔组分。 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