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教学设计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09376 上传时间:2021-03-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春期: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春期: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春期: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春期:教学设计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春期:教学设计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教学设计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春期心理变化及卫生教学设计姓名:李宏明 单位:同江二中 邮编 156400一、教学任务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章第三节。学生在认知完身体主要生殖器官之后,进一步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及心理变化,本节课以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分析身边发生的一些事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及途径为重点。使青春期教育延伸到课下,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真正起到帮助学生健康度过青春期的目的。2、目标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通过讨论和交流,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了解青春期的

2、卫生常识。能力目标:通过观看课件,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情感态度: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3、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中,可能有一部分人已经进入青春期了。因此,老师在课前要做必要的调查,例如,从学校卫生室借来学生七年级体检表进行分析研究,安排学生在课前测量一下身高和体重,或在全年级做一次问卷调查,以便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学生的身体、生理和心理情况以及他们所产生的疑问。学生在有些问题上可能会不好意思,不愿谈及的话题,教师要引导到位。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描述青春期的发育特点(包括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通过讨论和交流,关

3、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2、教学方法设计课前进行问卷调查。针对进入青春期少男少女所遇到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思考,进行讨论和交流。3、教学手段设计查阅有关青春期学生心理变化特点的资料 问卷调查制作课件(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视频、图片资料)学生:问卷答卷(青春期生理变化、心理变化、困惑等)4、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引言: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母腹中由一个细胞发育成胚胎的,这个细胞叫什么?这个细胞在母体哪个结构形成的?又是在哪个结构发育成胎儿?当我们呱呱坠地后,我们就进入了婴儿期。而现在同学们已经进入或即将进入的时期是青春期。提问:回忆自己进入初中一年以来,身体上有哪些变化

4、?学生:如:身高、体重、变声等。教师:询问长得高的同学有没有不适应感,太矮同学有没有自卑感。播放视频课件(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身高变化)教师:讲解问卷中有的同学谈到的困惑,变声是怎么回事及如何对待。教师:进一步询问,进入青春期后,还有哪些生理上的变化?学生不好启口,教师点出以下变化:男生、女生都爱美,但脸上长了小豆豆(青春痘)怎么办?还有女孩的月经、男孩的遗精。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同学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样对吗?下面观看录像师生:共同总结生理变化及解决困惑的方法(板书)。并渗透生理卫生教育(要注意经期卫生及放松心情等一些做法)师:随着生理变化的出现,心理变化也在悄然而长。观看课件图片资料(顶撞

5、父母、写日记、上网、出走等)学生:进行观察,并能结合一幅图片来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师:除了以上变化,青春期的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家长、师长、自己该怎样解决呢?播放早恋视频生:谈谈视频中该学习之处和一些看法。师生:共同总结青春期心理上的变化及解决方法师:这节课中你们有哪些收获?生:谈略师:总结结束: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青春期的一些生理变化及心理变化。同学们的观察、思考、发言都很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生理上的困惑及心理上的烦恼还会有许多,建议同学们要勇于面对,理智地进行思考,多与家长、师长、好朋友沟通,用他(她)们的经验去指导我们顺利走过青春期。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歌:花季雨季板书: 5、板书

6、设计 第三节 青春期 伞布:青春期生理变化:身高、体重、月经、遗精、变声、青春痘等青春期(一把伞) 伞轴:青春期心理变化:长大了、有主见、有思想、想独立、冲动性、依赖性等 伞柄:解决问题的方法:理智思考、交流沟通等6、教学反思总之本节课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由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要研究的问题引导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能力和素养并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精神预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能顺利达成。不足之处还是教师说得多了些,学生参与意识不十分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