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电阻的测量精选文档.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09902 上传时间:2021-03-1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接地电阻的测量精选文档.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接地电阻的测量精选文档.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接地电阻的测量精选文档.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接地电阻的测量精选文档.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接地电阻的测量精选文档.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接地电阻的测量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接地电阻的测量精选文档.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第 五章 接地电阻的测量,2,一、测量接地电阻的基本原理,根据接地电阻的意义,接地电阻是电流I经接地体流入大地时接地电位U和I的比值。因此,为了测量接地电阻,首先在接地体上注入一定的电流,这就需要设置一个可提供电流回路的电流极,并用电流表测出该电流,而为了用电压表测出接地电极的电位,则需要设置一个能测出无穷远零位面处电位的电压极,如图5-1所示。,图5-1 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的试验接线,3,为简化计算,设接地体为半球形,在距球心X处的球面上的电流密度为 式中 J距球心为X处的球面上电流密度; I接地体入地的电流;,我们知道,电场强度E=J , 为土壤电阻率,而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等于

2、电场强度在两点之间的线积分。设无穷远处的电位为零,所以距离接地体球心x(xrg)处所具有的电压为 (5-2),4,由式(5-2)知,电极1、2之间出现的电位差为 (5-3) 电极3使1、2、之间出现的电差为 (5-4) 1,2电极之间的总电位等于U与U”之和,即 (5-5),5,因此1、2极之间呈现的电阻Rg为 (5-6) 接地体1的接地电阻实际值为 (5-7) 式中 R接地体的实际电阻; rg接地体的半径;,6,要使测量的接地电阻Rg,等于接地体的实际接地电阻R,就必须使式(5-6)式(5-7)式相等,即 (5-8) 令d12=d13,d23=(1-a)d13,代入式(5-8)得 而 解得a

3、=0.618,7,系数a表明,如果电流极不置于无穷远处,则电压极必须放在电流与被测接地体两者之间,距接地体0.618d13处,即可测得接地体的真实接地电阻值,此方法称为0.618法或补偿法。 这一结论的应用是有范围的,与假设的前提有关,即仅在接地体为半球形,球形中心位置已知,土壤的电阻率一致,镜像的影响忽略不计下适用。但实际情况与此有出入,如接地体几乎没有半球形的,大多数为管状、带状以及由管带形成的接地网。测量结果的差别程度随极间距离d13的减小而增大。但不论接地体的形状如何,其等位面距其中心越远,其形状就越接近半球形。,8,实际的地网基本上是网格状,它介于圆盘和圆环两者之间,用上述论证方法,

4、可以证明当接地体为圆盘(圆盘半径为r),电极布置采用补偿法时,其测量误差 为 (5-9) 将不同的d13代入式(5-9)可求得相应的测量误差,如表5-1所示,表中D为圆盘直径。 表5-1 采用不同电极距离测量圆盘接地体接地电阻的误差 从5-1看出,用2D补偿法测量圆盘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其误差比较小(小于1%)。,9,如果地网是圆环接地体,同理可证明,若采用补偿法,当接地导体的直径d=8mm,地网半径r=40m时,取不同的d13值,其相应的测量误差 ,按式(5-9)计算的结果如表5-2所示。 表5-2 用不同电极距离(d13)测量圆环接地体接地电阻误差 (%) 由表5-2看出,用2D(为圆环直

5、径)补偿法测量圆环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其误差亦小于1%。所以对于实际的接地网,用2D补偿法测量接地电阻的误差均在1%以下。,10,此时测量电极的布置是电流极距离地网中心d13=2D,电压极距地网中心是d12=0.618d13=1.236D。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的测量导则规定: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为可信的测试结果,建议把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增大,例如增大到10km,同时,电压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增大。 如果在测量工频接地电阻时,d13取(4-5)D值有困难,那么当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较均匀时,d13可以取2D值,d12取D值;当

6、接地装置周围的土壤电阻不均匀时,d13可以取3D值,d12取1.7D值。,11,接地电阻测试仪,12,13,14,15,16,17,18,19,20,使用方法,21,22,二、测量方法及接线 测量接地电阻的方法最常用的有电压、电流法,比率计法和电桥法。对大型接地装置如110kV及以上变电所接地网,或地网对角线D60m的地网不能采用比率计法和电桥法,而应采用电压、电流表法,且施加的电流要达到一定值,测量导则要求不宜小于30A。 电压、电流法 采用电压、电流法测量接地电阻的试验接线如图5-2所示。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23,施加电源后,同时读取电流表和电压表值,并按下式计算接地电阻,即 (5-10

7、) 式中 Rs接地电阻,; U实测电压,V; I实测电流,A。,图5-2 电压电流法测接地电阻的试验接线 T1-隔离变压器;T2-变压器;1-接地网;2-电压极;3-电流极,24,图5-2中,隔离变压器T1可使用发电厂或变电所的厂用变或所用变50-200kV,把二次侧的中性点和接地解开,专作提供试验电源用 调压器T2可使用50-200kVA的移圈式或其它形式的调压器 电压表PV要求准确级不低于1.0级,电压表的输入阻抗不小于100k,最好用分辨率不大于1%的数字电压表(满量程约为50V);电流表PA准确级不低于1.0级。,25,三极法是接地电阻测试中使用最多和最普遍的方法。三极指的是被测接地体

8、、测量用的电压极、测量用的电流极。 根据这三极分布的位置可以分为: 直线三极法(电极为直线布置) 夹角法(电极为三角形布置) 前面提到测量接地电阻需要设置一个能测出无穷远零位面处电位的电压极,但是由于电压极不可能设在真正的无穷远处,而电流极的存在又会使地中的电流场发生畸变从而影响到地面的电位分布,所以接地电子的测量会存在误差。由此可见,合理地设置电流极和电压极是接地电阻测量的关键。,26,1.电极为直线布置,为寻求接地电阻的正确测量方法,先以半球形接地电极为例来讨论均匀土壤中接地电极和电流极连线上的地面电位分布。 如图5-3所示,取半球形接地电极G的半径为a,将电流极C用一个半径为ac的半球取

9、代,电流自G流入,C流出。,图5-3 接地电极和电流极连线上的地面电位分布计算 (a)x在CG连线的中间 (b)x在CG连线的延长线上,27,则应用叠加原理可写出在CG连线中间或CG延长线上任一点x的电位Vx为: 由此可知,在CG连线的中间, 当DxG=DxC时,有Vx=0; 当DxGDxC时,Vx为正值,其值随DxG的减小逐渐增大,在x抵达接地电极表面,即DxG=a,DxC= DGCa,可达最大值VG:,式中,。,28,当DxGDxC时,Vx为负值,其值随DxG的增大逐渐降低,在x抵达电流极表面,即DxG= DGCac, DxG= ac时,达负的最大值Vc 在CG连线的延长线上,则只有当Dx

10、G时,才有Vx0。 图5-4(a)给出了CG连线上各点的地面电位分布图。为便于比较,图5-4(b)还画出了在没有电流极时的地面电位分布,此时相应的电极电位显然为,29,图5-4 地面电位分布 (a)x在CG连线上 (b)不存在电流极时,比较可知,由于零位面的移近,在同一入地电流I下,有电流极存在时接地极和零位面之间的电位差要比无电流极存在时小,因此在测量接地电阻时,即使把电压极置在零位面处,所得的结果也是偏小的。,不难看出,电流极的存在起到了把无穷远零位面移到电极连线中部的作用。,30,发电厂和变电所接地网接地电阻采用直线布置三极时,其电极布置和电位分布如图5-5所示,其原理接线如图5-6所示

11、。 图5-5 测量工频地装置的直线三极法电极和电位分布示意图,一般,d13=(45)D,d12=(0.50.6)d13,D为被测接地装置最大对角线的长度,点2可以认为是处在实际的零电位区内。,31,图5-6 三极法的原理接线图,32,实验步骤如下: (1)按图5-2接好试验接线,并检查无误。 (2)用调压器升压,并记录相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直至升到预定值,比如60A,并记录对应的电压值。 (3)将电压极2沿接地体和电流极方向前后移动三次,每次移动的距离为d13的5%左右,重复以上试验;三次测得的接地电阻值的差值小于5%时即可。然后取三个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如果d13取4-5

12、D有困难时,在土壤电阻率较为均匀的地区可取d13=2D,d12=1.2D;土壤电阻率不均匀的地区可取d13=3D,d12=1.7D。,33,电极三角形布置示意图如图5-7所示。此时,一般取d12=d132D,夹角 图5-7 电极三角形布置图 1-接地体;2-电压极; 3-电流极,2电极为三角形的布置,34,测量大型接地体的接地电阻时,宜用电压、电流表法,电极采用三角形布置。因为它与直线法比较有下列优点: 1)可以减小引线间互感的影响; 2)在不均匀土壤中,当d13=2D时,用三角形法的测量结果,相当于3D直线法的不测量结果; 3)三角形法,电压极附近的电位变化较缓,从29到60的电位变化相当于

13、直线法从0.618d13到0.5d13的电位变化。,35,接地电阻Rg为 式中 U12电压极与被测接地装置之间的电压; I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测试电流; a 被测接地装置的等效球半径; d12 电压极和被测接地装置的等效中心距离; d13 电流极和被测接地装置的等效中心距离; 电流极和接地装置等效中心的连线与电流极和接地装置等效中心的连接线之间的夹角,一般取,36,由于大型变电站占地面积较大,地网最大对角线的长度一般有几百米,在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时要放置几公里的专用测量引线显得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利用变电所的一回输电线的两相导线作为电流线和电压线。由于两相导线即电压线与电流线之间的距离较小,电压

14、线与电流线之间的互感会引起测量误差。这时可以在原有的三极基础上增设第四个电极以消除电流和电压间的互感,这种方法叫做四极法。,电压电流四极法,37,图5-8是消除电压线和电流线之间互感影响的四极法的原理接线图。图中的四极是指被测接地装置1、测量用的电压极2、电流极3以及辅助电极4。 在使用四极法时应注意,辅助电极离地网的距离不能过近,否则将使测量误差大大增加。在实际测量中辅助电极可打在离地网边缘 地网对角线长度处。,图5-8四极法测量工频接地电阻的原理接线图 1被测接地装置;2测量用电压极; 3、测量用电流极;4辅助电极,38,同时为了减少电压线和电流线之间互感的影响,可使用架空线的一相作电流线

15、,另外再从地面放一根电压测试线,两根线沿同一方向布线,但应间隔一定的距离,最好能大于10m。 在试验中如遇到升电流有困难时,应检查架空线路的导线接头是否接触良好,接触电阻是否过大,电流极和电压极的接地是否可靠,如不可靠应处理,如在测试电流极和电压极四周加盐水处理。,式中U12被测接地装置1和电压极2之间的电压; U14被测接地装置1和辅助极4之间的电压; U24电压极2和辅助极4之间的电压; I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试验电流。,用高输入阻抗电压表测量1、2,1、4和2、4之间的电压。由电压U12、U14和U24以及通过接地装置流入地中的电流I,得到被测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39,三、测量注

16、意事项 试验时用交流电源测量接地电阻时,应采用独立电源,通常用单独的所用变压器,并把中性和接地点打开,以防分流引起误差,或升不起电流。电压的高低根据电流回路阻抗和所需要升的电流进行估算。 在许多变电所中,输电线路的架空地线是与变电所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的,这会影响变电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的测量结果,因此,在测量前应把架空线路的避雷线与变电所接地装置的电连接断开。 电流极处因要注入较大的电流,会对附近的人畜造成伤害,因此,在测量时要有专人监护。 在试验时电流引线要流过较大的电流,因此,电流回路要有较大的导线截面。,40,四、消除干扰的措施 1)消除接地体上零序电流的干扰 发电厂、变电所的高压出线由于

17、负载不平衡,经接地体总有一些零序电流流过,这些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会在接地装置上产生电压降,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常用增加测量电流的数值,消除杂散电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为了提高测试精度,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大测试电流,以减小零序电流分量所占比例。因此,“测量导则”规定:“通过接地装置的测试电流大,接地装置中的零序电流和干扰电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小,同一分辨率的电压表的可测电流场的范围大,即工频接地电阻的实测值误差小,为了减小工频接地电阻实测值的误差,通过接地装置的测试电流不宜小于30A”。可见,加大测试电流的办法是减小零序电流干扰的最有效措施。,41,2) 消除引线互感对测量的干扰 当采用电流电压法测

18、量接地电阻时,因电压线和电流线要一起放很长的距离,引线的互感就会对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为了消除引线互感的影响,通常采用以下措施。 (1)采用三角形法布置电极,因三角形布置时,电压线和电流线相距的较远,互感也就小,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2)当采用停电的架空线路,直线布置电极时,可用一根架空线作电流线,而电压线则要沿着地面布置,两者应相距5-10m。 (3)采用四极法可消除引线互感的影响,另外还可采用电压、电流表和功率表法测量。,42,五、接地电阻测量仪的选择 对于大型接地网(对角线60m)一般采用传统的电压电流表法测量接地电阻,测量时需使用隔离变压器、调压器等大型设备,其优点是输出电流大(30A)

19、,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结果可信度高。其缺点是设备笨重、搬运困难,测量时电流线要求选择较大截面(6mm2)。一般在测量大型运行中的变电站、发电厂接地网时,为消除地网零序电流干扰,需采用此方法。,对于小型接地网(对角线60m),当地中干扰信号较弱时,一般采用ZC-8接地摇表或数字式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其接地电阻值。其优点是携带方便,无需交流电源供电,便于野外测量。其缺点是输出电流小,抗干扰能力差。一般在测量防雷设备的接地体、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时,大多采用此类仪表。,43,六、现场接地电阻测量经验点滴 6.1、错误的测试操作 根据观查,在测量接地电阻方面常出现的不正确操作有以下几种。 电流极和电压极打

20、在接地网以内 某学者曾到一个大型工厂讲课,在讲课之前访问了工厂电气试验班,参看了试验人员所做的避雷针接地电阻的试验报告。发现他们的所谓测量结果根本不是避雷针的接地电阻,只能是避雷针与工厂接地网之间的连接电阻。因为他们测量时打的电流、电压辅助极都位于工厂接地网之内,还没有超出接地网的范围。测量电流只在接地网内流,还没有流入周围土壤中。没有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不单是测不准的问题,而是测得的根本就不是接地电阻。所测的只能是避雷针与接地网之间的连接地电阻。,44,不管接地网大小,都按40m和20m测量 不少人在测量接地电阻时不问接地网的大小,都按接地仪器仪表的说明书操作。仪表所带电流极和电压极的导线分

21、别只有40m和20m,所打电流极和电压极也只有40m和20m远。 对于接地装置对角尺寸不大于10m的小接地网,电流极和电压极采用40m和20m是可以的。但对于大型接地网,测量误差就大了。 缺乏寻找零电位的操作 不少测量者只采用电压极的一个位置,测量一个接地电阻的数值,就万事大吉。他们没有通过电压极的移动来寻找零电位,所得结果是否正确,有多大误差,他们自己也不知道。,45,6.2、多种土壤电阻率地区的经验 当测量地区的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会影响零电位参考点的位置的寻找。如果主要土壤的电阻率为1, 1)当接地网与电压极之间存在一条高土壤电阻率2的地层,21,例如凹陷的干涸沟道河床,零电位点距接地网

22、的距离要小于0.618d13。随着2/1比值的增大,零电位点越靠近接地网。 2)当电压极与电流极之间有一条高土壤率的地层时,则零电位点的位置会比0.618d13大。随着2/1比值的增大,零电位点离接地装置越远。 当测量地区的土壤为两层结构时,即有两种不相同的土壤电阻率时,应适当加大电流极的距离。,46,6.3、水泥地不能打测量电极时 接地电阻测量时,常常会遇到混凝土路面,探棒无法打人,过去我们用冲击电钻,装上长柄钻,在混凝土路面上钻两个孔,把深棒插人后测量。通过学习后,在混凝土路面上不用钻孔,用铺两块钢板(250mm250mm)的方法进行测量。为什么可用金属板铺的混凝土路面上代替探棒插入地中呢? 接地的测量与检验一文中,对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值后,认为:对电流棒而言,钢板和混凝土路面之间的接触电阻会影响注人电流的量,并影响到电压探棒和接地极之间的电压值,但其比值不变(RgUI),因此电流探棒的接触电阻不影响测量值;电压探棒亦存在接触电阻,但此接触电阻与电压表的输人阻抗相比可忽略不计。我们对同一接地极用两种方法进行测量,探棒插入地中和钢板铺在混凝土测量的结果相同。实验证明:铺钢板可代替探棒插人地中,这给我们测量接地电阻值带来了方便。,47,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