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能力的教育.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31914 上传时间:2021-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创新能力的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创新能力的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创新能力的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创新能力的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创新能力的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浅谈创新能力的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推动整个社会向前进步的源泉。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责任。 1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具有一个良好品质,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但是事与愿违,现在农村中小学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考出更好的成绩,给教师争光,为今后的评优,评先,以及晋级奠定基础。所以主要表现为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很少让学生去实践。因为与考试没有太大的关系,教师也不在乎。往往教师只会关心不超纲的一些知识,把学生的学习范围固定在教材之内,反复的锤炼。

2、给学生抄大量的练习题。有的教师让学生反复地抄同步作业,有的学生都抄好几遍,学生都厌倦了。更有甚者实行“时间+汗水=成绩”的方式。消耗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和精力。2 小学数学教育中基于问题学习的创新培养鼓励创新是我们新课标的核心,是时代的要求,在平常教学中要营造创新意识的氛围。要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解决问题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按照自己的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大胆与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注重实践课,实践对创新的影响非常巨大。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要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

3、果。要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我们日常教学中,知识传承很重要,间接经验的学习很必要。但是从学生成长角度分析,过程比结果更可贵,“在黑暗中摸索”比“等待火炬引路”更可贵。亲身体验比道听途说更可贵。要成绩这种传统的“银行储蓄”式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给学生一个成就感,就是学生在问题回答完后或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在学生有很好的表现时教,教师要给予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状态。心理学认为,激励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让被奖赏者向着奖励的方向努力。例如: 学生都在为同一个问题而争论时,教师找了一个同学回答,但是这位学生回答的是片面的或

4、者说是错误的,可是教师并没有立即指正,而是表扬和鼓励,为她的大胆发言而祝贺,又找其他同学回答同样的问题,回答对了给予肯定。结果给不爱发言的同学以锻炼的机会,又能达到效果。提高了全班同学养成爱思考爱动脑的好习惯。正如人们所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有效提问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的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问题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的,并且这种回应或回答可以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思维发展不一样,出现一些不理解或错误的理解等都是正常的,教师在此时要做好纠正和引导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正确发展。尤其在学生无思维活力的时候更要提问。正确恰当的思维是创新的基础。 倾听学生的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前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学生回答时要用心听,要善于抓典型,对于有独到见解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能够去思考问题。如果当时就否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是创新。作为新一代的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是为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