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68483 上传时间:2021-03-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法类评比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要自然合理地引导和促动学生主动学习,就离不开教学提问。心理学家认为,发现问题是思维的第一步,回答问题是思维的第二步。师生问答使课堂形成持续向前推动的思维流程,进而促动学生知识的内化与思维的发展。所以,适时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1、跟随式提问法。每篇课文是一个独立的整体,课文分析是主干,作者介绍、社会背景、题解等是铺垫,以文本为基础展开的联想是延展。每学一篇新课文,都会经过从铺垫性问题过渡到主干性问题再拓展到延展性问题这样的一般性教学思路。教师可在作者介绍、社会背景、题解等教学环节中随机提问,学生

2、也可跟随提问,教师随时回答。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6课燕子专列这篇课文时,教师能够先板书题目,依据题目质疑:看到课文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学生就会回答:“专列”是什么意思?什么人为燕子开专列?为什么为燕子开专列?这种“跟随式”提问,一方面学生无任何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边听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对衔接教学活动的知识和内容有促动作用。 2、设疑式提问法。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心理学研究也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好问,多问,善问,并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设疑提问就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学生想弄清楚其中奥妙但

3、又一时无法搞清楚的“新”“奇”“难”问题,甚至是诡辩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带着问题聚精会神地进入新课的学习,自觉参与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上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跟据课程标准对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材在这方面增强了训练。更羸无须用箭,只需拉弓就能使大雁掉下来,这种技艺非亲眼所见,谁会信。所以,教材在更羸说这句话的旁边提出了“真有这样的事情吗?”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带着疑问阅读下去。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值得进一步

4、探究,如,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更羸依据什么判断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在一起打猎的人为什么没想到这个办法?教师适时提出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并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这种方法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水平。3、开启式提问法。心智的开启,能使学生浮想联翩,思维畅通。开启式提问法,就是结合教科书特点和学生喜欢注意新奇事物的特点,以新鲜奇特的事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5课争吵这篇课文时,教师也能够先板书题目,依据题目质疑:看到课文题目,你想了解什么?学生也能很快地作答:谁和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争吵的结果怎样?这种方法

5、对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良好的效果。4、设悬念提问法。悬念是一种关系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的心理活动。设悬念提问要选择故事情节曲折,可读性强的课文,抓住文章构思上的精巧之处提问,这样能够形成教学的最佳心理状态,使学生体会作者的巧妙安排,情节的曲折变化,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浅显中见深刻的水平,积极思考而不是消极接受的读书习惯。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6课一面五星红旗时,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事件大致经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问题让学生思考:(1)在漂流失事后,我的处境是怎么样的?从什么地方能够看出来?(2)面包店老板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后来又改

6、变了?5、设计情境提问法。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就是要创设情感交流的场,所以,离不开教学情境的创设。从题目、故事情节、作者、题材、体裁、时代背景等多个角度入手,采用描述、声音效果、图像等各种手段都能够设计问题情境,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画杨桃时,教师在学习课文即将结束时,把准备好的几个杨桃放在讲台上,让每个学生先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杨桃,再交换几个座位依次观察,等学生观察完毕后,教师趁机提问:在不同的座位上,你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和组内的同学交流。通过观察和交流后,再让学生读一读老师说的最后一段话,想一想,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这样“一看”,“

7、一读”,“一想”过后,学生就什么都明白了。总比教师反复地说教强多了。6、多媒体提问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倍感真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2课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而学生所了解到的关于月球的知识少之又少,不外乎就是圆月如玉盘,弯月似小船之类。教学这篇课文初时,教师最好能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关于月球的录像片,并相机提问: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么美好的遐想!人们会有哪些遐想呢?学生会答:月球有多大?月球从哪儿来的?月球上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人类能否在月球上生存?借助多媒体辅助提

8、问,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提问方法。7、引出兴趣提问法。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学生心不在焉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堂上出现气氛沉闷、交流受阻、学生状态不佳等现象时调整教学进度,抛出几个有趣的问题,缓解学习压力,放松学生的精神,重新燃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课堂上,由“趣”激“兴”,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这种“欲望”心理的支配下,让学生自已融入文本,发问于文本,这样的效果更好。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7课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时,老师首先出示一幅放大的蟋蟀图片,然后提问:“认识这个小昆虫吗?叫什么名字?”板书课题后,再一次激趣提问:“这是它的大名,它还有小

9、名呢?”。作为四年级的小朋友,他们对小昆虫充满了无限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会认真的读课文去寻求答案。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时,老师用了这样的谈话:“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一个孩子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他该是多么高兴啊!可后来,他又带着沮丧的心情把一条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放了,这是为什么呢?”让孩子们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读文本,就比单纯地、漫无目的地读课文的效果要好得多。课堂提问的方法多种多样,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

10、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因此,课堂提问还应讲究一定的原则。二、课堂提问的原则1、概括性原则。提问是引语,不是讲授主体。因此,语言要精练、概括,尽快进入新课轨道,时间上要恰到好处。2、层次性原则。一堂课所预设的问题要少而精,因为教学是一个整体,所以问题前后要保持连贯,由浅入深或牵一发而动全身,切不可盲目随意,令学生的思维在原地打转。3、趣味性原则。提问要灵活多样,巧妙新奇,语言简洁精练,生动形象。要引起学生注意,就必须设计得有趣,同时要注意经常变换提问形式,做到常提常新。4、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问题不仅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也要易于接受。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度,切勿高不可攀或不言自明,一定要针对学

11、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与能力基础以及兴趣爱好的差异程度等来设计。5、针对性原则。提问的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的,围绕重点、难点来设计,问题一定要为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服务。6、思想性原则。语文教学教书与育人紧密相关,为此,提问还应注意思想性,避免低级趣味。再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不能为设计而设计。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师生的相互交流是依仗课堂提问进行展开的,所以课堂问题设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尤其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方法,提出的问题巧妙,时机准确,那么学生会反映得比较活跃,教学任务也会落实得相应比较到位;相反如果问题大众化,则会反响平淡,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地,知识点落实起来难度就会增大。可见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教学是多么的重要,应该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让课堂提问更有效地为我们课堂教学服务。参考文献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新修炼光明日报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