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评课记录.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72363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评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评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评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评课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找骆驼》评课记录.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找骆驼评课记录讲过找骆驼后,在教办阚主任的主持下,和大家进行了认真而且精彩的评课。评课记录如下:一、我先谈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和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主要是以“找骆驼”为线索,起因、经过、结果都十分清晰。叙述中巧设悬念,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并未着急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才知道骆驼的特点, 而是十分详细地描述骆驼的特点。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此外,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培养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 二、评课过程:(一)、刘玉红老师:1、课堂上朱老师先由课题导入,交流收获,再让学生读课题后质疑。这样就培养了学生质疑的精神,

2、 “学贵有疑”,大胆提问,开拓思维。根据学生的提问梳理关键问题:怎么找?进而引出文章的重点部分。让学生自主合作研究: 老人发现了什么?骆驼有什么特点?小组完成表格再展示自己的成果。 课堂后部分原本设计了读后再演一演。最后的拓展练习目的是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2、生本课前的预习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效,所以课前设计了预习单,进行了有目的性的预习, 为课堂中小组的讨论汇报就能做好较充分的准备,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交流中就会产生思维的碰撞。3、学生的表现让人出乎意料。课前已有了较充分的预习,但是在填写表格时还是耽误了一点时间, 导致后面的创新表演这一环节没时间展示

3、。(二)、孙蕾老师:1、朱衍芹老师做到了 “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的引导很及时很到位。老师们勇于尝试和创新,令大家佩服。各人的教学风格各有不同,课堂亮点也是精彩纷呈。2、朱老师胸有成竹,从容淡定,让人钦佩。课前提示的导读很好地引导了学生一下就能抓住文章的重点,另外一方面也在暗示学生课前提示的重要性。3、老师自制的卡制表格填写这一设计很好,足见老师花了不少心思,虽然耗时但是已尝试生本,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有所成。如果每组的表格填写分成两个人填写,就会为后面的课堂提供更多的扩展空间。(三)、卢永潮老师:1、朱老师,精神饱满,熠熠生辉,状态非常好,潜移默化中深深感染着学生。2、教学设计不着痕迹,思

4、路非常清晰。大胆的让学生设疑,放手让学生探究交流, 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 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了教师本身很强的课堂把握能力。(四)、万娜老师:1、朱老师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读说写都结合了,学生的表现精彩迭出,一堂活泼又有成效的课。2、课前要有充分的预习,合作前要有独立的思考,这样避免交流展示时泛泛而谈。(五)、阚洪华主任:1、课堂上老师的引导很到位很及时。如:设计四幅图画,即骆驼正常脚印与跛了脚的脚印, 骆驼正常牙印与缺了一颗牙的牙印。创设了情境,再现了老人观察、思考、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使教学难点“老人为什么会这么详细地知道商人的骆驼的情况?”迎刃而解。当学生朗读不尽人意的时候,老师巧用几个用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了人物心理和朗读语气。2、教师评价语言不空泛,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大大激励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氛围非常活跃。3、教学环节中重点的切入点切得准,用“说说你最感动的地方?”引出重点部分,真可谓独具匠心啊。建议:1、老师讲的还是有点多,老师尽量放手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时间安排在趋于合理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