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差异性.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673536 上传时间:2021-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体性差异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整体性差异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整体性差异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整体性差异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整体性差异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整体性差异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体性差异性.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中字母ah分别代表不同的自然带类型),读图,完成45题。4图中属于草原自然带类型的有AbBdCcDh5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分布狭长主要是受地形影响Befh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Ca、d的形成原因相同Da和g的南北延伸与沿岸洋流的影响无关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据此完成68题。6图中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7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2、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8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附近 B40S附近C40N附近 D极圈附近读“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910题。9下列关于四个地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四地位置自北向南的排序为abcdB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dacbC位于南半球的是bdD位于北半球的是b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中向阳坡与迎风坡不一致的是bcB四地可能位于同一纬度C四地可能出现在一个大洲D四地近地面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bcd读下面甲、乙两地植被分布图,回答1113题。11影响甲、乙两地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分别是A光照和热量B地形和降水C地形和热量 D降水和光照12甲地的阔叶林主要是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

3、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温带落叶阔叶林13甲地的耕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其主要原因是A西部地区热量更充足B西部地区降水更丰富C西部地区以平原为主D西部地区物种更丰富二、综合题14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景观的变化是以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自然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A:B:)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3)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4)把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温带大陆性气候松鼠 棕壤、褐土温带季风气候骆驼 荒漠土答案:(1)热量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2)A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水热

4、状况变化就越大(3)距海远近不同(4)温带大陆性气候骆驼荒漠土;温带季风气候松鼠棕壤、褐土15下图是北半球自然带的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带是_带,它在40N的山地分布的高度是_米。(2)自然带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判断的理由是_。(3)自然带所属的气候类型一般为_气候和_气候。(4)自然带在大陆东部的典型土壤为_,在大陆西侧的典型植被为_。(5)所在的纬度的自然带全球的最大分布地区是_,该自然带典型的动物有_。(举一例)(6)从高、中、低纬度地带看,垂直地带性表现最明显的纬度地带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名称、分布及气候类型、典型植被、典型动物和典

5、型土壤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会判读该图,明确横坐标表示纬度,纵坐标表示海拔高度,同时要学会知识的迁移,即把该图与“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相对照判读。自然带的水平分布在北纬7085,可判定为苔原带;根据纵坐标,可读出其在北纬40的高山上分布高度是4000米5000米左右。其余依次类推。答案:(1)苔原40005000(2)否南半球在50S70S范围内,海洋面积广阔,陆地面积狭小(3)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4)红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5)南美洲(亚马孙平原)猩猩(河马)(6)低纬度16读“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_,B_,C_,D_,E_,F_。(2)自然带A

6、、B、C的分布体现了_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_。(3)自然带D、E、F的分布体现了_规律,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是_。(4)自然带A、B、C的分布与D、E、F的分布存在着_关系。解析:从图示来看,此剖面图位于亚洲东部,从南向北跨越50个纬度,且20N处有一高山。从纬度上看,A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应为亚寒带针叶林带。从垂直剖面上看,D处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E海拔为20003000米,应为针叶阔叶混交林带;F为针叶林带。此外,从图示来看,A、B、C的分布变化是南北方向的,反映了热量条件变化的影响;D、E、F的变化是垂直方向的,反映了海拔对自然带分布的影响,且两者呈现

7、鲜明的对应关系。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2)纬度地域分异太阳辐射能从赤道向两极递减(3)垂直地域分异水热状况随海拔升高而变化(4)对应答案:.D.A. A.AA .C.D C B C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某一要素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都会变化B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是不变的C地质作用和气候可以相互影响 D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组成要素 B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C

8、不需要阳光就能很好地生长的植物称喜阴植物 D藤本植物属于喜光植物3我国南方平原地区由于长期耕作形成的土壤是 ( )A.水稻土 B黑垆土 C红黄壤 D砖红壤4根据下表所给气候资料,该地植物的个体形态是( )1月均温7月均温夏季降水量冬季降水量年总降水量-162570毫米10毫米110毫米A.根系发达,叶小多刺 B草高树稀,雨季叶茂,旱季落叶C普遍生长着苔藓和地衣 D根系发达,常绿阔叶5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

9、6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现碱性7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8四川盆地紫色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决定的 ( )A.成土母质B气候C植被D地形9.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 B地表径流减少、水源缺乏C土壤趋于贫瘠化 D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10.在土壤

10、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岩石 D气候11.下列哪种行为不会造成土壤的退化 ( )A.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土质疏松的坡地毁林种粮C.秸秆焚烧后,灰烬还田 D.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退牧还耕1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指 ( )A.全球环境力求保持协调一致B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C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D自然状况相同的若干区域13 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与工农业生产关系都很密切B土壤退化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经营活动无关C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有关D土

11、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的资源,无论如何利用都不会损耗其肥力14.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转变为土壤是气候长期作用的结果 B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养分,而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不大D成土母质不能生长植物,土壤可以生长植物15. 人们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

12、区,风沙危害严重二、双项选择题16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下沉的幅度大 B河流携带的泥沙多 C成土过程的时间长 D风力搬运、沉积的作用强17下列易形成洪水的因素有A.土壤含水率高 B河流中下游河道顺直 C植被覆盖率低 D河流中下游河道纵向坡度大18下列各地理事象中,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有 ( )A.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使植物四季常青、高大茂密 B珠穆朗玛峰的两侧降水和植被有较大的差异 C我国西北地区虽然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但也分布不少绿洲 D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河流泛滥19各种成土因素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 )A.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形20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

13、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B下游地区易发生旱灾 C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增大 D改善下游地区的整个生态环境三、综合题21读“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字母表示的土壤形成阶段的名称:A._;B_;C_。(2)在土壤四个组成部分中,A.缺少的是_。(3)成土过程的标志是_,它出现在_阶段(填字母)。(4)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_,它多集中在土壤的_,是土壤中的最重要成份,直接影响_的形成和发展。(5)土壤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起主导作用的是_。它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_的积累过程和_的富集过程两个方面。请在下图方框中填上恰当的内容。并用字母A.将微生物作用的箭头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1.B 2.C 3.A . 4.A. 5.C 6. B 7.A. 8.A . 9 .D 10. A. 11.C 12.C 13.C 14.B 15.A .16.A.B 17.A.C 18. A.D 19. A.D 20.A.C21(1)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2)有机质(3)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B(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表层土壤肥力(5)生物有机质养分元素钾、磷、钙、镁等养分元素氮素养分淋失(A.标在从植物指向腐殖质的箭头上)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