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酒》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09908 上传时间:2021-03-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酒》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酒》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酒》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酒》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春酒教学设计、课前系统部分(一)课标分析课标中在关于散文的阅读中提到: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 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 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 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由此可见,初中生学习散文,重点在于:1、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3、领悟作品内涵,获得情感体验和启示。对春酒这篇自读课文而言,重点在于:1、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

2、领悟作品内涵,获得情感体验和启示。(二 ) 教材分析春酒 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这一单元以民俗为主题。 民俗是 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民俗更是异彩纷呈, 关注民俗可 以了解民生和民族文化。本单元所选文章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吆喝春酒,涉及趣味盎然的民风民 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春酒相较于云南的歌会 端午的鸭蛋 吆喝,在记录民俗中,融入了作者浓浓的情感。春酒笔触细腻,通过故乡特殊的春酒风俗,抒发了对童年、故乡和母亲的无限怀念 之情。这是春酒比这三篇文章更能贴近学生实际,更吸引学生的地方。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通俗易懂,

3、语言生动活泼,更引学生兴趣,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三 )学生分析我班学生语文基础比较薄弱, 不善于深度分析文章, 不善于表达; 但是乐于倾听教师讲 解,乐于朗读。 所以学习散文需要教师大力引导, 在某些难解之处需要教师详细讲解, 以激 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分析散文的方法。(四)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与春酒有关的人和事。2、品味精彩语言,感受作品蕴含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3、体会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厚感情。(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品味精彩语言,感受作品蕴含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2、体会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厚感情。(六)教学策略品读法为主,讲解法为辅。(

4、七)教学用具常规教具和多媒体等(八)教学时间1 课时二、课堂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酝酿气氛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风俗。 那么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有哪些过年的风俗呢? 请大家谈谈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风俗。今天我们将随着台湾女作家 琦君到浙江温州去过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年, 看看为什么这样的新年为什么让琦君怀念 了一辈子。(二)明确目标,心中有数 请大家观看PPT,明确学习目标。(三)论文知人,走近春酒1、请学生先介绍琦君。2、教师用 PPT 补充相关资料。琦君原名潘希真, 浙江永嘉人, 1949 年赴台湾, 后定居美国。代表作品有 细纱灯桂 花雨三更有梦书当枕 千里怀人

5、月在峰 留予他年说梦痕 烟愁等。 琦君的散文,多写童年记忆,母女之情,友伴之谊。她以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情怀,以细腻 温婉的笔致,将这些美好情感营造成了一个艺术世界。3、教师提醒:琦君散文的特色。(四)检查预习,夯实基础健脾 荔枝 枸杞 薏仁 门槛 斟酒 煨炖 两颊 如法炮制 挑剔 家醅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如法炮制教师用 PPT 出示本课生字词。1、请学生识读生字词。2、教师特别提醒“如法炮制”的“炮”和“挑剔”的“剔”的音。3、明确成语“如法炮制” “顾名思义”“如法炮制”意思,请同学用成语造句。(五)听读朗读,走进春酒1、听老师朗读,感悟文章2、请学生自由朗读3、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

6、感情地朗读,进一步感悟文章(六)默读课文,感悟春酒1、一读春酒,读出民风( 1) PPT 出示问题: 文章在有意无意之中,处处布满家乡习俗。找出来,读一读,议一议教师提示:学生回答时,务必要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教师总结:有些风俗有迷信色彩,但更多的是美好的愿望、乡亲们的淳朴热情,让 人难以忘怀。2、二读春酒,读出童趣( 1) PPT 出示问题:文章中有许多细节,以小孩子的心理和口吻,写得很有情趣。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2) 教师总结: 这些小儿女的情态, 看似微不足道, 可是却让客居他乡的游子在几十年 后铭记在心,回忆起来,仍然感到深深的有趣、快乐,难以忘怀。3、三读春酒,读出人情(

7、 1) PPT 出示问题: 春酒饱含着淳朴的民风, 饱含着童年的乐趣, 作者怀念的仅仅是春酒吗?它还饱含着什 么?找出来,读一读,悟一悟 ( 2)教师总结:通过春酒,作者写故乡的风俗之美、童趣之美,实际上却是饱含自己对 童年的怀念、 对故乡亲友的怀念, 对母亲的追思。 那流淌的正是深深的浓浓的思亲思乡之情。( 3) PPT 补充相关资料: 琦君三十多岁就离开家乡到台湾,她在乡思中说: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 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 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她还深情地说过: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

8、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于是在本文中她发出了 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样的一声叹息!(七)拓展延伸,寻找春酒1、PPT出示问题:对故土的眷恋,是任何人也无法割舍的情感,琦君的春酒为什么能有这么广的影响,就是因为它道出了许多游子的心声。你还知道哪些这类作品?给大家深情地读一读。2、请同学们回忆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并朗读其中名句。(八)我与故乡,我写我心1、PPT出示问题:琦君用春酒将无尽的乡情流露出来,也请你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文字送给自己, 或者以此纪念那已经逝去的童年,或者借以表达对家乡、对亲情的眷恋。2、学生展示当堂所写的小文章,表达思乡思亲之情

9、。(九)推荐阅读,再增乡情推荐阅读:琼瑶剪不断的乡愁席慕容乡愁飘蓬汪国真乡愁琦君故乡的桂花雨(十)结束课堂,教师寄语春酒小时侯/过年是一杯甜甜的春酒/酒中蓄着我的/幸福与娇羞长大后/回忆是一杯苦涩的春酒/酒杯盛满我的/乡情与愁绪而如今/到哪里去找/我家乡的春酒/甜甜的/带着母亲味道的/哪怕是一指甲缝的春酒 故乡的酒/过年的酒/游子心中醉人的酒哟朋友/出门在外/别忘了 /给自己斟一杯/人生的春酒板书:民俗 -X春酒W 童趣 思亲思乡情丄三、课后系统部分一一教学后记评价: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的教学设计,其他老师点评这节课时,指出这节课的优点主要有:1、重视字词积累。2、环节紧凑,过渡流畅。 3、课堂

10、比较有语文味儿。不足:1、内容过多,有些拖堂。 2、对语言的品读不是很多,有些精美的语言挖掘不 够深。 3、教师讲解过多,学生活动不足。比如朗读较少。 如果再上这节课,我希望做到以下两点: 1、 增加朗读。在“三读”环节,要反复朗读精彩语句。2、 增加精彩语句的赏析,比如拟声词“呼呼”语气词“呢”等的使用妙处。心得:1、在教学散文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文章的韵味和情感,而不是由教师讲 解出来,做到这一点,既需要教师引导,又不能越俎代庖,这对许多教师都有难度,我也深 深体会到了。2 、品味散文情感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反复读文,朗读,品读,不断地读,。但是读的各种方式也是不同的, 在学生进行不同的读的时候, 教师的介入程度也是不同的。 如果 只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读,效果也并不好。3、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是我修改了多次才完成的。在和其他老师讨论这篇文章时,其 他老师指出这篇文章有一处分歧:有人认为本文的主旨是乡愁,有人认为是思乡思亲之情。 这两者有相同之处, 也有区别。 我经过反复推敲, 认为本文虽然在结尾也设计到了乡愁,但 是主旨是思乡思亲之情更合适一些。由这节课可见, 在散文的教学上, 如何让学生自己品味出文章的韵味和情感, 是最值得 教师思考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