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反思(2).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37310 上传时间:2021-03-21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教学反思(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教学反思(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学反思(2).doc(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体育教学反思一、利用游戏比赛形式培养健康心态。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层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但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实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个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偏游倾向的学生理解游戏比赛的意义,准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

2、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培养善于接受意外事实的水平。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便如,在一场班际拔河比赛中,因教师发现一名外班的学生参与了某班的比赛,故大声斥责,结果使该班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因为决心书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教师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同时还能够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

3、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有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水平,从而增强抗挫折水平和情绪调节力。三、利用小组活动形式,培养乐于合群的性格。性格是个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对于学习具有重要影响,而人的性可知与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理应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仅仅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句为何?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可亲自出马,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

4、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即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这以恒,就能协助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使用知识的实践水平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动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 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