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王崧舟教学设计梅花魂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97619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花魂王崧舟教学设计梅花魂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梅花魂王崧舟教学设计梅花魂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梅花魂王崧舟教学设计梅花魂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梅花魂王崧舟教学设计梅花魂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梅花魂王崧舟教学设计梅花魂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梅花魂王崧舟教学设计 梅花魂的教学设计梅花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3、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二)指导朗读。二、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并掌握18个生字。三、教学过程(一)利用录像,引入新课。1、大家边看录像,边想一想人们为什么称梅花为君子,人们为什么深深地喜爱这种花呢?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

2、解的情况。3、“梅花香自苦寒来”,她是万花中最有骨气,最有品格,最高贵的花。因此与兰花、竹、莲花并称“四君子”。打开书,预习生字。(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凋 缕 芳 吁 耍 训 斥 脾罕 藤 愈 凌 秉 飕 撩 梳衰 绢 侨 眷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3、让学生读拼音节。4、正音、正字。凋字di1o,可以用旧字换一部分的方法记住它的字形,并注意与形近字比较加强记忆和理解。如碉堡的碉与凋是形近字,只是部首不同。缕l,韵母不能写成u。耍字上面是而且的而,与要有区别。脾气的右旁卑是8画,笔顺是白 卑。罕字是上下结构“ ”加个干净的“干”。秉字的部首是禾。

3、衰字是上中下结构,记字时可想到把衣服的衣字拉开,中间插入一个“ ”,读shu1i。眷ju4n,查目字底。可与卷相比较。(三)理解词语。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以“秉”字为例:“秉”在课文中组成新词是“秉性”。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用换词法理解这个词的意思。读带有“秉性”的这句话,考虑可以用哪一个词替换。用性格可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造句:爸爸的秉性忠烈刚直。换词:爸爸的性格忠烈刚直。句意不变。可见,“秉性”一词指性格。3、理解其它词语。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冷艳指

4、花朵好看而高雅。飘泊文中比喻职业生活不稳定,东奔西走。颇负盛名颇,很,相当。名气很大。幽芳香气清淡而芬芳。古董古代传下来的文物,很贵重。玷污使之有污点。希罕少见的,不常有的。眷恋顾念,爱恋。5、读读这些词语。(四)指导朗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4、教师指导读难句。(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抵d! 愈y) 欺q9前两个“愈”应读得慢些,低沉一些,为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后两个“愈”应读得高些,坚定一些,为表现梅花毫不畏惧的精神。(2)她是最有品

5、格、有灵魂、有骨气的!这一排比短语,要读出气势来,“最”字要重读。(3)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语速稍慢,应读得深沉、坚定,突出“多少”、“怎样”“顶天立地”“不肯”等词语。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五)作业:抄词、读课文。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完成书后的作业。(二)以自学为主,理解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自己悟出梅花的品格,以及借物喻人的写法,抒发外祖父爱梅花、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2、判断: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四

6、件事。()课文围绕梅花写了五件事。()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1)外祖父常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流出眼泪。(2)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分外爱惜。(3)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的哭起来。(4)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宝贵的墨梅送给外孙女。(5)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这时老师可提问:对课文写的这五件事,结合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以此引发学生自学质疑。比如,学生会提出;梅花魂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外祖父那么喜欢梅花?他为什么不回到祖国来呢?这五件事情好像都在说一个意思,是什么呢?这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问题,通过

7、谈话,引入下一步骤的学习。2、从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从“一遍又一遍”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外祖父喜欢唐诗宋词。虽身在新加坡,心却惦记着祖国。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句中可以明白,外祖父是借诗来抒发思念祖国的心情。从“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可以知道外祖父思念自己的家乡,遏制不住自己的感情。3、从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1)小组轮流读一遍,讨论。(2)发言。从“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可以看出外祖父爱梅花。从“顿时,训斥,有生以来”这些词语也可以体会出外祖父十分爱惜这幅墨梅花图。从“轻轻、慢慢”这两个形容词也可以体会出,外祖父对这幅图画多

8、么爱惜。梅花在他的心目中应是干净、洁白的。(3)打出投影:仔细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含义来?“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里梅花仅仅指画上的墨梅吗?这里的梅花是祖国的象征,不能受到一点玷污的,它是最干净的,最纯洁无比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外祖父对祖国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板书:热爱祖国)4、自由读第三件事,你体会出什么?体会出他因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呜呜痛哭,这份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感情叫人感动。5、通过你的朗读,读出这份真挚来。6、指名读这一部分,强调有感情地读。7、抓住重点语句,加深理解。投影出示重点句,指名朗读后,大家讨论:(1)“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

9、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句话中前后共出现4个。“愈”这个词,教师应抓住这个重点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比如:外祖父为什么要这么说?这里“愈”字体现了梅花的一种什么精神。换一种说法行不行。不要这句话,行不行?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应认识到“愈”字反复用,表示程度随着条件的发展而加深。条件、环境越恶劣,梅花却越精神。它具有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高尚品德。换一种说话没有这句话这么有力量,也表达不出来外祖父深深的敬佩梅花的感情。不要这一句话更不行。因为无法与前文我弄脏这幅图,外祖父小心翼翼地擦拭相照应;因为无法充分表现外祖父敬佩梅花的这种精神。(2)体会下一句。“她是最有品格、

10、有灵魂、有骨气的呢!”通过感叹号表明外祖父高度的敬佩梅花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3)体会下两句的含义。“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外祖父在歌颂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孕育出的许多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中国人。虽然外祖父身在异国他乡,却不怕环境的艰苦,凭着一股梅花的顽强精神,在星岛的文坛上颇负盛名,为祖国争光。(4)体会下一句的含义。“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花,是激励自己保持梅花这种有骨气、有品格

11、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节。现在把梅花精神告诉了我并且把墨梅花送给我,也要让我保持并继承发扬下去,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5)老师小结:梅花的这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骨气正是我们民族日益强大的动力,也是支撑我们民族团结进取的灵魂。所以课题叫梅花魂。(6)带着感情齐读这一段落。(7)指名读。(8)品读重点句。采用先省略后补充的方式深入理解重点句。让学生从中品味重点词句在文中的作用。“旁的花,大抵是_。她却不一样,_寒冷,_风欺雪压,花开得_、_。她是_有_、有_、有_的呢!几千年来,我们_出了许多有_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_、受到怎样的_,从来都是_,不肯_。他们就像_。一个中国人,无论在_,总要有_才好!体会出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感情来。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