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5).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767512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火柴的小女孩(5).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这个课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在临死前为了暖和暖和擦燃了一根根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她看到了种种幻象。这种种幻象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通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教学这篇课文,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品读并理解课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奠定学文的感情基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导入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安徒生的图片,相机介绍他的背景及创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背景,有效地调

2、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搜集并处理、利用信息的水平,同时激发学生深入学文的探究意识。二、自主朗读,图文结合渲染气氛。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尊重学生,张扬个性,把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揣摩、感悟”的新理念,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感受深的句、段,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在引导中不但注重了对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生活的理解,更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烘托出当时那种凄凉的氛围,激发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三、合作品读,朗读中感悟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发挥教材的课程功能,依据教材、学生的心理特点,对教材的内容实行有机重组,以争

3、取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请同学们利用多媒体找出作者安徒生给了这个可怜的小女孩一个怎样的结局,并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使他们带着疑问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在比较中品读,在品读中有所感悟,形成见解。使学生明确小女孩看到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唯一疼她的奶奶时是幸福的,说明她渴望得到温暖、食物、快乐与疼爱。而幻想过后的小女孩是不幸的,特别是她幻想的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是根本不存有的。在学生汇报时,配以多媒体演示加深体会,增强理解。教学中既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他们内心感悟更趋多元化。四、自由创作,理解再现,升华主题给学生时间与空间实行创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写散文、写对话、创编歌曲,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节课美中不足的是教学内容安排过多,使朗读教学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悟句子的意思,却不能由内容想开去。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呢?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这也正是我所努力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