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里黄土高原练习题.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39830 上传时间:2021-03-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地里黄土高原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版)地里黄土高原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版)地里黄土高原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整版)地里黄土高原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版)地里黄土高原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地里黄土高原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完整版)地里黄土高原练习题同步测控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 )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特点。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跨越了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在这片广阔的区域内,东西长1 000多千米,南北宽700千米,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黄土厚度一般超过100米,厚的地方超过200米。2.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形成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水成说B.风水雨相说C.风成说D.冰川作用答案:C解析: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风

2、成说”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证据有:黄土的厚度均匀;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地方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沙漠矿物成分相同;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壤。3.黄土高原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A.旱涝灾害B.台风C.寒潮D.地震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全年降水较少且降水季节变化大,尤其是春季气温快速升高而降水少,易发春旱;而降水又多集中在夏季,尤其是7月份,并且常常以暴雨形式出现,再加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故又多发水灾。4.黄土高原上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水稻B.油菜C.甘蔗D.谷子答案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油菜、甘蔗都是生长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农作物,水稻喜湿热,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燥,不适合水稻的种植,而谷子是一种耐旱作物,适宜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5.回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量( )800毫米A.B.C.D.答案:A6.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答案: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类型。在我国东部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为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的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黄土高原覆盖面积广

4、,西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东部属温带季风气候。7.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会导致( )地表肥沃的土壤流失沟谷增多、扩大和加深黄河下游含沙量增大土壤盐碱化A.B.C.D.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是: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会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下游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8.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建设,你认为不可取的是( )A.修挡土坝,建梯田B.植树造林C.减少载畜量,推广栏养D.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答案:D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环境建设的主要措施。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

5、经认识到,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并且当地人们已经摸索出许多成功经验。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所以选D项。9.下列不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效措施的是( )A.植树种草B.开荒种地C.修筑梯田D.修挡土坝答案:B我综合我发展10.下列地形区中,黄河流经的是( )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答案:C解析:黄河是我

6、国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它主要流经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地处我国的东北地区,不属于黄河的流域范围。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云贵高原都处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也不属于黄河的流域范围。11.太行山是下列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 )A.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D.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答案:B解析: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是巫山;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是天山。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是太行山。12.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 )A.人类耕作B.流水侵蚀

7、C.风力作用D.冰川侵蚀答案:B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主要是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的,本地区黄土分布广,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造成本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13.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有( )这里地形破碎,气候干旱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这里环境特别容易遭到破坏,而且很难恢复这里是亚热带季风气候A.B.C.D.答案:A14.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将下列内容填充到示意图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有( )a.扩大荒地开垦面积b.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c.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

8、求增加d.农作物产量下降A.abcdB.badcC.cbdaD.abdc(2)(多项选择)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在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下列解决措施中叙述正确的是( )A.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B.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C.从事农业生产时,需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D.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答案:(1)C (2)ABCD15.读“黄土高原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省区名称。A_,B_,C_,D_。(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E_,F_,G_,H_平原。(3)在图中用红笔画出黄土高原的范围。答案:(1)山西

9、陕西宁夏甘肃(2)乌鞘岭秦岭太行山华北(3)略16.我国是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至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56万平方千米。完成下列问题。(1)植被覆盖率越_,水土流失越严重。(2)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除黄土高原外,还有_、_等,这些地区在我国地势的第_级阶梯。答案:(1)低(2)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二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黄河下游出现了断流现象,而且断流的天数越来越多,长度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了两岸居民的生产和生活。1999年以来,政府在黄河流域实施水量统一调度,实现了全年不断流,使有限的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得到了

10、调整,协调了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关系。材料二:(1)面对黄河上游出现的生态问题,应采取的治理措施是_。(2)(多项选择)对于黄河下游出现的断流现象,解决措施正确的有( )A.在黄河流域实施水量统一调度,用水合理分配B.强化流域内居民节水意识,防止与治理水污染C.修建水库,治沙与防洪并举,发挥库区调水功能D.加强植被保护,造林种草,保持水土(3)在开封附近黄河段,河床高出市区7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请列举其形成原因。解析:此题的综合性较强,读图能力要求较高。从图文信息可以看出,黄河断流与上游地区的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有关,所以要植树造林、控制上游取水量、政府统一调度并且强化流域内居民

11、节水意识、修建水库等。黄河下游泥沙增多的主要原因也可从图文信息看出,主要是因为流经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在下游泥沙沉积。答案:(1)植树造林、控制上游取水量(2)ABCD(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后,由于河道变宽,黄河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18.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黄土高原总的地表特征是_。(2)A处地形平坦,在农业土地利用上,通常用作_。黄土高原传统的粮食作物是_。(3)B处坡度较缓,若作为农业用地,比较适宜的是修建_,为减少水土流失,C处应_,D处应修建打坝淤地工程。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以及保持水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长期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本区气候较为干旱,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很难恢复。特别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为此,当地人因地制宜,摸索出了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案,即“保塬、护坡、固沟”。从地形上看:A地为川地,地形平坦,开垦历史悠久,主要发展种植业;B地为坡地,坡度较缓,可修建梯田;C地为沟谷,D地为沟口,流水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分别适宜种植树木与修建挡土坝等工程。答案:(1)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耕地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