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50052 上传时间:2021-03-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年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1年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优质教案教 案2021年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学校:XXXX年级:XXXX教师: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优质教案2021年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词,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了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供大家参考。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教学目的:1.读懂诗句,理解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2.通过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3.背诵课文。默写独坐敬亭山舟夜书所见。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吟诵对理解和继承古代优

2、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再学习三首古诗。二、学习第一首古诗独坐敬亭山。1.读课文。2.学习生字。亭:上下结构,把“亮”字下面的“几”换成“丁”,就是“亭”。3.理解古诗。(1)“敬亭山”在哪儿?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今安徽省宣城县北,宣城是六朝以来江南名郡,风景优美。独自坐在敬亭山,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城。)(2)读第一句诗,说说“众鸟”“孤云”“闲”的意思?(成群的鸟儿;仅有的一片云;云彩飘来飘去悠闲的样子。)(3)说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空中成群的鸟儿高飞远去了,无影无踪;长空中仅有一片白云也慢慢地飘去了。)(4)读第二句诗,说说“两不厌”的意思?(指人和山彼

3、此相看不厌烦,把山人格化了。厌:满足。)(5)说说第二句诗的意思?(只有敬亭山没有走开,我和它互相看望不觉得厌烦。)(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和山之间的深厚感情。)三、巩固练习。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说说“敬亭山”“闲”“厌”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讲古诗的意思。3.默写课文。注意标点,不写错别字。第二课时一、学第二首古诗。1.教师范读课文。2.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景物?二、学习本课生字词。1.读准字音。“泊”的读音是b,“德”的.读音是d,两字的读音要注意区分,尤其声母b、d,不要混淆。“移”的读音是y,是整体认读音节。“愁”的读音是chu,声母是ch,不是c

4、。2.记忆字形。(1)利用熟字和偏旁学习生字。移:左边禾木旁,右边是“多”,合在一起是“移”。泊:左边三点水,右边是“白”,合在一起是“泊”。愁:上边是“秋”,下边是“心”,合在一起是“愁”。旷:左边日字旁,右边是“广”,合在一起是“旷”。(2)分析字形。德:左边双人旁,右边从上往下的顺序是“十四心”,合在一起是“德”:注意不要丢掉心字上面的一横。3.理解词意。建德江:新安江流经建德县(今属浙江省)的一段江水。泊:停船靠岸。烟渚:烟雾笼罩的水边沙洲。野旷:原野空旷辽阔。江清:清水很清澈。三、理解古诗内容。1.读第一句“移舟泊烟渚”,说说“移舟”、“泊”的意思?(划船靠岸;停船宿夜。)2.这句是

5、讲什么?起什么作用?(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不仅点题,也为下句写景抒情作了铺垫。)3.读第二句“日暮客愁新”,说说“日暮”、“客”的意思?(日落;诗人自指。)4.这句是讲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夜暮时分,孤船小洲,不禁勾起“我”新的愁绪。大概是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原因吧。)5.读第三句“野旷天低树”,说说这句写了什么? (写日暮时候,天色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6.读第四句“江清月近人”,说说这句讲了什么? (夜幕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船中的人是那么近。)7.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羁旅的惘怅,故乡的思念,

6、以及对人生复杂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四、巩固练习。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读一读“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景象。第三课时一、启发谈话,导人新课。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写的。清代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诗人早年从军西南,又遍游大江南北,所以他的许多诗是通过行旅见闻来描写山川风物的。二、初读课文,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三、学习本课生字词。1.读准字音。“萤”的读音是yng,是整体认读的音节:“簇”的读音是c,声母是c,不是ch。2.利用熟字和偏旁记忆生字:萤:上中下结构,上边是草字头,中间是秃宝盖,下边是虫,合在一

7、起是“萤”。簇:上下结构,上边是竹字头,下边是个“族”,合在一起是“簇”。3.理解词意。所见:看到的景物。孤光:孤零零的灯光。风簇浪:微风泛起的层层波浪。散:散开。作:变作,变成。四、理解古诗内容。1.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讲讲“舟”“书”“所见”的意思?(记夜间在船上所看见的景色。舟:船。书:写,记;所见:见到的东西。)2.读“月黑见渔灯”,说说它的意思?(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3.读“孤光一点萤”,这句是说什么?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4.读“微微风簇浪”,说说“簇”的意思?这句告诉我们什么?(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是说一阵微风吹来

8、,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5.读“散作满河星”,这句是说什么?(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6.这首诗的前两行和后两行,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说明诗人什么?(前两行写:漆黑的夜晚,没有风的时候,河面上孤灯闪烁的美妙景象。后两行写:微风吹来时河面上由静变动,渔灯倒影“散作满天星”的神奇画面。说明诗人观察得仔细,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景色变化。)五、巩固练习。1.根据诗句想象舟夜书所见描绘的美丽景色。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作业设计:一、写出下面字的部首和笔画。 亭:( )部,共( )画,第七笔是( )。德:( )部,共( )画,第十三笔

9、是( )。萤:( )部,共( )画,第七笔是( )。旷:( )部,共( )画,最后一笔是( )。二、比一比,组成词语。秋( ) 族( ) 各( )愁( ) 簇( ) 客( )三、读一读,注意带线的词语,说说诗句的意思。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2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会认“畔、御、侯”等3个字,会写“畔、莺、啼、御、暮、侯、隔”等7个字。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

10、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寒食泊船瓜州。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寒食是古代一个传统节日,清明前的一两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寒食节时的长安城什么样?二、学习寒食一诗1、自读,读准字音2

11、、指导学习第一句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春城/天处/不/飞花(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4、检查出示(斜御柳汉宫)5、指导朗读(1)想象一下,春天满城飘柳絮什么样?(2)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6、有感情地朗读。三、学习泊船瓜州1、回顾上首诗的学习方法。2、分小组学习3、汇报交流4、指导朗读出示课件:在这样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你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里会怎样想?(回家)带着这样的思乡之情再读。5、背诵四、小结今天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12、五、布置作业背诵泊船瓜州、寒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江畔独步寻花。2、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能正确书写生字新词。教学重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看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解释诗句。2、背诵寒食泊船瓜州二、学习江畔独步寻花1、解题读题目,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2、自读古诗读准字音3、小组自学4、交流汇报(1)检查出示词语(2)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三、启发想

13、象,指导朗读1、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会浮现出哪些景物?(鲜花、小路、蝴蝶、娇莺)2、你能结合诗句想象一下什么样吗?(学生描述)3、当我们自己融入这花的海洋,闻着沁人心脾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你想说什么?4、带着对春天的热爱来读。四、背诵练习五、布置作业改写江畔独步寻花四下语文古诗三首教案3教学目标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等方法理解诗词意思。4.在抓住景物、事例想象诗境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通过景物、事件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想诗境,悟诗情,背诵

14、、默写,积累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泊船瓜洲)学 案教案学习提纲1.背诵一首思乡的古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泊船瓜洲这首诗,注意“间、数、重、还”的正确读音。3.泊船瓜洲的意思是()。4.“间”的意思是( );“数重山”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5.“绿”的意思是( );“还”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6.诗集中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称为诗眼。默读诗句,勾出诗眼,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7.讨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又”可以换成哪些词,与原句比较,哪个

15、词用得好?为什么?一、古典音乐创设古诗情境,背诵怀乡古诗词。二、明确古诗学习方法:解诗眼解词理句连意体情。三、初读课文,落实字词。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正音:间、数、重、还。四、自读自学“学习提纲”3.4.5题,理句连意,说说古诗大意。五、导读导悟重点、难点、疑点及“诗眼”,体会思想感情。1.质疑问难,解决难点、疑点。2.抓住“诗眼”“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联系全诗想象意境,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之情。六、讨论“绿”“又”的准确、生动,领悟作者“用景”表达感情的表达方法。练习提纲1.背诵、默写古诗。2.合理想象,把泊舟瓜洲改写成300字左右的短文。3.积累一首思念家乡的

16、古诗,说说诗句意思及表达的情感。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第二课时(学习秋思)学 案教案学习提纲1.题目秋思的意思是()。2.“见秋风”指作者看见了(),“欲”的意思是()。第一、二行诗的意思是()。3.“复恐”的意思是( ),“说不尽”指说不完(),“行人”指( ),“临发”的意思是( ),“开封”的意思是()。第三、四行诗的意思是()。4.默读古诗,勾出诗眼,联系全诗,想想全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一、创设古诗情境,复习古诗学习方法(解诗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二、整体感知。检查正角、流利地朗读课文情况,正音。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

17、古诗大意。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全诗思想感情。1.解决课文中“难点、疑点”。2.指导学生抓住诗眼“见秋风”、“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想象古诗意境,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五、指导感情朗读、背诵全诗。练习提纲1.背诵、默写古诗。2.合理想象,把“秋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3.积累思念有乡亲人诗乡愁七、改写古诗,积累古诗第三课时(学习长相思)学 案教案学习提纲1.题目长相思的意思是( )。2.“榆关”指(),“那畔”的意思是(),“千帐灯”的意思是()。这首词的上阕意思是()。3.“聒碎”的意思是(),“梦不成”的意思是( ),“故园”指( )。这首词的下阕的意

18、思是()。4.默读全词,勾出“词眼”,联系全词,想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5.朗读、背诵全词。一、创设音乐情境,明确学词方法(解题解词理句连意体情)二、整体感知,正确流利地朗读全词1.朗读、正音。2.书写难字:榆、畔、帐、聒、园、此。三、自读自学“学习提纲”1.2.3题,理句连意,说说全词大意。四、导读导悟“三点一眼”,体会边塞将士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1.解决词中难点、疑点。2.以词眼“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为核心,抓住“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夜深千帐灯”想象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五、回读古诗词三首,比较其中心、语言、表达方式的异同。练习提纲1.背诵、默写长相思2.合理想象,把长相思改写成300字左右的记叙文。3.积累思乡的词一首六、改写长相思,积累思乡词一首。优质文档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