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62752 上传时间:2021-03-31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1,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2015-9-1,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2,目,录,培训大纲,03页,超声波焊接机主要构造,Part 1,04页,超声波焊接机使用注意事项,Part 2,05页,超声波焊接机作业规程,Part 3,06页,超声波焊接机保养规程,Part 4,07页,超声波焊接机安全注意事项,Part 5,08页-11页,焊接岗位危险源危险及防护,Part 6,12页,危险因素危害应急措施,Part 7,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3,一、超声波焊接机构造,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4,二、超声波焊接机使用注意事项,1:超声波机直接使用220v市电,故通电前应将本机体妥善接

2、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2:市电电压变化大于10时,应给本机装设交流稳压器,确保超声波焊接机高效,安全运作。 3:通电后,切勿将手置于上焊模下方,避免高频振动与高压损伤。 4:超声波发声时,不得使上焊模接触到下焊模、夹具及工作台,以避免机件损坏。 5:超声波焊接前切记先做音波检测,尢其更换焊模,此操作更不可疏忽。 6:焊模应专业设计、加工、调校、否则会损坏焊机的超声换能系统。 7:超声波焊接机的气动系统为塑料制品,所施加的的外气源压力要求不应 大于0.5Mpa,否则会引起爆破或引致烧机。,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5,三、超声波焊接机作业规程,1. 操作方法 1.1 开机前先确认机器摆放是否平

3、稳,设备的输入电压在正常范(220V10%),气源已正确接入。 1.2 根据生产的产品选择正确的焊头和底座支架,并正确安装好。 1.3. 打开设备电源开关,两只手同时按下启动按钮,塑焊头开始下降工作。 2. 焊接 2.1. 准备几个胶壳做调试使用,并调整好相关的参数。 2.2 检查胶壳焊接的效果,确保无压伤,且焊接牢固。 2.3 待调试正常后开始焊接产品,焊接时产品表面采用薄膜胶纸盖于产品表面, 以做防护。 2.4 焊接后检查焊接效果,并将良品与不良品、待焊接品分类放置。 3.关机 3.1 当产品生产完不使用设备时,需关闭设备电源。,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6,四、超声波焊接机保养规程,1、超音

4、波焊头、底模及工作物常保持清洁。 2、定期检查(一般为一周一次)电缆接头是否松动。 3、定期清洗空气滤清器,应使用清洁剂或水,不可使用挥发性之溶剂。 4、机械定期擦拭,但不可使用液体清洗,发振箱上方勿重压或放置流体物。 5、工作场所保持空气畅通,周围温度不可过高(40以下)。 6、升降沟槽、螺杆等定期抹黄油脂,并保持清洁。 7、搬运机器时,发振箱应与机体分离(拆开电缆插座),搬运需小心,勿受撞击。 8、长时间不使用时,请将本机外观擦拭,上油保养,并盖上附机之封套, 置于干燥通风场所。,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7,五、超声波焊接机安全注意事项,1.检查夹具安装是否正确,夹紧装置活动是否灵活可靠,焊

5、头与夹具间的间隙是否合理,清除模具腔内任何碎片碎屑; 2.检查气路连接是否完好,打开气路开关,调整压力至所需值; 3.打开总电源开关,待触摸面板运行正常后按ON键。 4.按工艺要求和使用说明书,设定好焊接参数、保持时间、需要时,进行幅度校正; 5.在夹具上正确放好工件并夹紧,工件焊接部位不应有灰尘和油垢; 6.按下双控按钮,进行一个焊接工作循环。松开夹具,取下焊接后的工件;重新进行工件装夹,继续下一个焊接工作循环; 7.在把焊件装入夹具时应非常小心,因为在聚能器和砧座之间可能存在挤压点;焊接时,手不要伸入焊接部分,以免造成伤害; 8.设备运行时切勿将头、手放在工作区内。 9.不要让焊头接触金属

6、台面和其他金属零件。 10.当焊接机出现问题或报警声时,应停机进行检修; 11.现场环境温度保持在550之间。 12.停用时将夹具回位并置于松开位置,按下停止键,切断总电源开关和气路开关; 13. 作好机器的清洁和维护保养工作。,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8,六、焊接岗位危险源危险及防护,从超声波塑料焊接原理及焊接工艺的特点可以看出,超声波焊接时安全危害涉及一下几个方面: 1、电击 2、高频电磁场 3、机械振动噪声 4、塑料熔化时形成的有毒烟雾 5、灼伤 6、机械伤害等,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9,焊接岗位危险源危险及防护,1、 电击 超声波塑料焊机的电击问题来自如下3个方面: (1)发生器本身漏电

7、 (2)机架壳体是一个电极,一般超声波塑料焊机的声学系统的激励电源是这样引入的:换能器的电极片为一个电极,而另一个电极直接接在机架上,所以焊机工作时,机架式带电的,如果接地不好,或接地电阻太大,不小心碰到机架时会有触电感觉。 (3)换能器声学系统的电/声转换是通过压电陶瓷片实现的,从静止的观点看,它是一个电容。换能器长时间工作时压电片上会积累一定的电荷。若不小心碰到换能器电极片,或拆卸前没有对之放电,电击的感觉将会很强烈,而且压电片上的这种残余电荷自然放掉的速度是很慢的,有时一个星期也放不净,可见对于后两类电击问题,要注意两个问题:1/保证机架良好接地;2、加上换能器屏蔽架,或拆卸前必须放电。

8、 2、高频电磁场 焊机在实际工作时,声学系统上所加的电压可达10002000V,频率一般为2076kHz。虽然高频电场对人体很少产生致命伤害,但对人还是有较大伤害。高频电磁较工频电流易引起皮肤灼伤;若长时间工作在有高频电磁场的环境中,可使某些器官的温度升高,出现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头晕、法力、记忆力减退、多梦和脱发等。为减弱高频电磁场对人体的伤害,应采取如下安全措施:1、降低振荡频率。因为频率越高,通过空间或绝缘体的能力越强,对人体的影响越大,从这一意义上讲,在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超声频率低些的焊机。2、屏蔽。高频电磁场可通过空间或其他物体(电容)到人体,加装接地线的屏蔽屏

9、蔽能使高频电磁场局限在屏蔽中,从而降低对人体的影响。3、机架的良好接地,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10,焊接岗位危险源危险及防护,3、 机械振动噪声 超声波焊接时,使用频率大于18kHz(人耳可听上限),但噪声仍是一个较大的问题。它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工件放置不当 当工件防止有悬空处或者从焊头端面到底座平面间超声波经过的通道焊件有弹性不连续点,这种噪声将会是很大的。 (2)声学系统噪声 由声学系统引发的噪声有两种:一种是常规噪声,尽管焊件工作频率一般都大于18kHz,但声学系统工作时还是能激发出可听声音的(但可以容忍),另一种是声学系统的几个部件(换能器、变幅杆、焊头)配合不当,如连接表面太

10、粗糙,连接螺栓与连接面垂直度不好,这种尖锐噪声令人难以忍受。 上述这两种噪声属于高频段(频率大于900Hz),从卫生防护角度,其允许强度仅为7585dB。一般的讲,频率越高,对人危害越大,如低频段噪声(频率小于300Hz),允许强度可达90100dB。 (3)工件错动 有时焊件振幅较大或共建固定不好时,工件会发生错动,这种边振边滑将要产生一定的噪声,如果工件错动太大而跑飞,致使焊头与底座直接接触,这种噪声会更大。,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11,焊接岗位危险源危险及防护,4. 塑料熔化时形成的有毒烟雾 所有塑料焊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是:焊件接缝熔化,放出有一定毒性的烟雾。超声波焊接也不例外,如

11、聚氯乙烯焊接时,由于焊缝熔化分解处一定的氯化氢,它对人体组织粘膜有刺激作用、是人流泪、眼痛、咳嗽等,长期接触氯化氢,易发生流鼻血、胸闷、胃痛等。所以在长时间工作时要严格保证良好通风,或加装专用的通风道。 5.灼伤和机械损伤 超声频机械振动的一个固有特点是:热效应,直接接触振动中的焊头很容易造成皮肤灼伤。即使是使用是手在离焊点较远的位置把持工件,也会感到很灼热。如果十分必要,可带手套,以防止超声直接进入皮肤。另外,在超声波塑料焊接中,压力时必要的工艺参数,而且数值很大,如果不小心可能会造成手指灼伤。针对上述这两点问题,要求操作者要小心,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焊机采用双手开关。,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

12、12,七、危险因素危害应急措施,综上所述,考虑到塑料超声波焊接时带来的种种安全问题,较为有效地防止措施是: (1)工作区完全封闭,在超声波焊机的底座和声学系统区域加装特殊封闭罩,同时配以特定风道,这样既屏蔽噪声、高频电磁场,又消除有毒烟雾的危害。 (2)采用良好通风。早无条件封闭的条件下,增加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该局部地区的有害气体浓度,大大降低超声波焊接对人体的危害 (3)自动化生产。超声波焊接时所有塑料焊接方法中最易实现自动化的,自动化的实现将使劳动条件大为改善。 (4)操作者自我保护意识要加强。 尽管塑料超声波焊接存在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但只要认真考虑,统筹安排,这些问题可以被较好的克服。可以相信,由于超声波焊接的图特优点,超声波塑料焊接将会得到广泛应用。,超声波焊接机安全培训,13,THANKS,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