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湿疹样皮炎.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76334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性湿疹样皮炎.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英文名称,infectious eczematoid dermatitis,别名,dermatitis infectiosa eczematoides;impetiginous eczema;infectious dermatitis;infectious eczema;传染性皮炎;传染性湿疹,类别,皮肤科/过敏性或变应性皮肤病/几种特殊性湿疹,ICD号,L30.8,概述,传染性湿疹样皮炎(infectious eczematous dermatitis)又称传染性皮炎(infectious dermatitis)或传染性湿疹(infectious eczema),本病多发生

2、在有传染性分泌物的病灶周围,其脓性分泌物或渗出物引起周围皮肤出现湿疹样改变。,流行病学,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病因,认为属一种自体敏感性皮炎。,发病机制,化脓性病灶,如中耳炎、脓疱疮或外伤感染等的脓性渗液中的细菌或组织的化学物质作为抗原,对皮肤产生致敏作用,而发生湿疹样皮炎改变。研究证明细菌抗原能促进皮肤中的细胞毒性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加重或促使湿疹样改变持久存在。但不是发病的惟一因素。因此真正原因及发病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阐明。,临床表现,皮疹为红斑,境界清楚,有多数水疱、脓疱或毛囊炎,表面覆有脓性或浆液性分泌物和痂皮,皮损周围炎症显著,向周围扩大蔓延,有时周围出现一圈即将剥脱的鳞屑或鳞痂,其

3、下常有积脓,附近淋巴结肿大。具有自家接种的特点,搔抓可使皮损呈线状分布。受分泌物刺激的部位,耳后、腋下、乳房下亦可发生。自觉瘙痒但较湿疹为轻。,并发症,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实验室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其他辅助检查,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诊断,主要根据发病部位、皮损特点、有感染灶等诊断不难。,鉴别诊断,应与湿疹继发感染和自体敏感性皮炎鉴别。,治疗,1.西医治疗 (1)一般疗法: 应禁止洗涤和搔抓以免病灶扩大蔓延。 控制感染病灶,必要时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内服或注射。 (2)全身疗法: 除及时应用抗生素外,可内服抗组胺类药物。局部治疗可参阅湿疹相关部分。 2.中医治疗 则宜清热解毒,凉血

4、除湿,方用解毒凉血汤。,预后,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预防,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名词解释,指皮肤慢性感染灶排出的分泌物刺激周围皮肤,引起过敏而形成的湿疹样改变。在病灶周围出现红斑、密集丘疹、水疱、脓疱、渗出结痂和鳞屑等。自觉剧痒,附近淋巴结肿大。该症常继发于中耳炎、褥疮、溃疡及瘘管等。可内服抗组织胺药物及抗生素,清除原发病灶,局部用3%4%硼酸溶液湿敷、涂5%硫磺霜或其他抗生素糊膏。,诊断鉴别,诊断依据 1.在伤口、溃疡、娄管或其他渗出性损害周围发生皮炎。 2.损害为红斑、丘疹、水皰、渗出、结痂等。 3.病源部细菌培养可阳性。,疾病治疗,治疗原则 1.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2.抗生素抗感染。 3.抗组胺药物治疗。 4.按外用药治疗原则选择合适外用药。用药原则 1.轻症病例以红酶素扑尔敏和外用药为主。 2.皮损广泛病例、重症者以庆大酶素静滴和外用药物以及有效抗组胺药为佳(包括新特药物)。,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