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888219 上传时间:2021-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小的孩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一直是我们所做的,也是我想要做到的。在日常的活动中,我们注重引导幼儿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感恩,让孩子在一日活动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协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感受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同时,让孩子懂得感恩是感谢给予我生命的父母、感谢教给我们知识的老师、感谢所有协助我们的人;让幼儿懂得给予爱、播种爱,懂得付出。一、说一说渗透积累,萌发感恩意识谈话是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谈话活动同样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天的谈话中我们将收集到的与感恩相关的传统故事,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陈毅探母、吃水

2、不忘挖井人等故事对幼儿实行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唤醒幼儿心灵深处的感恩的善根,使幼儿在故事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促使幼儿感恩意识的形成。同时我们还有意识的安排一些“我爱爸爸妈妈”、 “我为爸爸妈妈做什么?”等话题,让全班小朋友都来分享为亲人服务劳动的快乐。谈话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父母养育孩子的不易,同时父母也需要孩子的爱,促使孩子持续由“被爱”向“施爱”转化。案例1:我为妈妈做什么师:妈妈一天都要做哪些工作?星星:上班啊,下班后还要煮饭,洗衣服。晨晨:还要拖地,打扫卫生。子轩:我生病了妈妈还要陪我去看医生,要照顾我。秋实:晚上睡觉还要给我讲故事呢!师:妈妈工作了一天,累不累啊?幼:累!师:那你是

3、不是要帮妈妈做点什么呢?子轩:我为妈妈扫地,我还给妈妈买个蛋饼吃。(好家伙,就知道吃了。)刘涵:我为妈妈倒杯水。宇星:我要帮妈妈擦椅子。琪琪:我帮妈妈擦桌子。徐浩:我要帮妈妈洗脚。彦子:我帮妈妈洗碗。佳杰:我要帮妈妈洗衣服,还要给奶奶端杯茶。萌萌:我给妈妈捶捶腰,按摩按摩,因为妈妈的腰总疼。(真是懂事的孩子。)阳阳:“我帮妈妈拖地。”秋实:我要帮妈妈做所有的事情。哦,亲爱的秋实宝贝,即使你现在还小,有些事情可能还不能做好,但是妈妈听到后,一定会很欣慰的,因为你想到了,长大后就会做到。二、做一做互动协作,体验感恩行动对于心理发展水平还处于以自我中心为特征的幼儿来说,单纯的口头教育是很难接受的,每

4、逢妇女节、母亲节、劳动节、教师节、重阳节这些众所周知的节日里,我们会相对应展开一些活动,让幼儿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手工活动“做朵红花送老师”或“好礼送妈妈”等,让幼儿在一个大的氛围中感受学会“感恩”。此外,我们还经常给幼儿布置一些特殊的爱心作业。比如:为教师和同伴做一件好事,给父母、老人捶捶背等。通过这些具体而形象的活动,让幼儿学会准确地对待他人的无私和热心的协助,学会感恩与回报,体验自己的感恩行动。为此,我们精心设计了一张“爱心表现表”,让孩子们对照表上的内容,真实记录自己的爱心表现,此做法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爱心表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其他人抱一抱,亲一亲说一句温馨的话给家人给家

5、人端水或茶给家人捶捶背给家人洗洗脚自己脱衣服、换拖鞋,并说:我是好宝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记录)协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拖地、收碗筷等。(家长记录)案例2:好礼送老师教师节那天,大班的孩子们将薯片筒装饰成漂亮的花瓶,用吸管当成花柄,皱纹纸做成花瓣,一瓶瓶漂亮的插花就这样在孩子们手中诞生了。孩子们还不满足,又用红色的卡纸做着“爱心卡”,附上自己稚拙却满含深情的画,送给自己喜爱的老师,表达着自己真挚的祝福。楼下,中班的孩子们大声嚷嚷着:“我要送串漂亮的项链给老师!”闪亮的珠子和亮片摆满了桌子。4岁的小女孩彤彤瞪圆了大眼睛,把剪成一小截的彩色吸管套到橡皮条里面,中间还不忘穿插几个大大的纽扣,

6、不一会儿,一条色彩鲜艳的项链就出来了。彤彤旁边的一个小男孩一声不响,专注地把一颗颗珠子穿到绳子里,认真的神情丝毫不比女孩子逊色。小班的“小不点”们则用彩纸、橡皮泥做着她们的最爱:棒棒糖。“红色的棒棒糖送给陆老师,绿色的送给许老师!”小调皮加加平时可闹了,此刻竟也一丝不苟地做他的礼物呢!还真不简单!三、玩一玩提升使用,巩固感恩行为爱是体验到的,不是理解到的。我们发现,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是个让孩子直接体验接受的良好途径,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展开“感恩”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陶行知先生也指出:“知的教育不是灌输死的知识,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孩子是感性的,展开感恩教育,必

7、须符合孩子的身心特点。所以,我们注重以游戏为载体展开教育,在活动中,我们抓住了让孩子能做,喜欢做,让感恩教育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方法来实行体会尝试,从而使感恩教育能“活”起来、“玩”起来。案例3:我是大肚子妈妈游戏活动中,我们请幼儿将装好水的热水袋放进小书包,再把生鸡蛋用塑料袋包裹好,放进书包里,反背在身体前面,让幼儿扮演“大肚子”的妈妈,要求“妈妈”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宝宝,然后穿脱衣服、吃饭、上厕所、睡觉、上下楼梯,打扫卫生。刚开始,孩子们觉得有趣极了,蹦蹦跳跳地欢呼着,可一会儿过后,很多孩子就觉得受不了了。师:“大肚子妈妈”们,你们感觉怎么样啊?幼:我想把宝宝扔掉了。幼:累死了,谁来照顾

8、一下我的宝宝吧”。师:你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把小宝宝放下啊?幼:太重了,很累很累!师:唉呀,你都出汗了呢!幼:宝宝那么大,干活真的很不方便呢?通过游戏,不少小朋友体验到了妈妈十月怀胎的不便与辛苦。感受到了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也增进了与父母的感情。活动后,很多小朋友都发自内心地说“我们要谢谢妈妈”、“以后我们要听妈妈的话,不能再让妈妈生气了!”、“我们的妈妈真了不起”。此外我们和孩子们一起玩“我是小老师”的游戏,安排孩子轮流当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上课,为他们讲故事、分发图书,还要处理小朋友们之间的矛盾问题等等,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老师工作的繁忙和辛苦,加深幼儿尊师、爱师的意识和情感。实践证明:把感恩教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中,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及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把感恩教育融合与生活之中,不着痕迹的让孩子从中体验快乐,学会感恩。让幼儿了解“恩”、体会“恩”,记住所感受之“恩”,并将“恩”施于需要之人。让孩子们学会感动,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悟自己的行为,让这个世界多些爱。就象歌声里唱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