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课案年级七科目地理授课班级一班课时1执笔教师审核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第三章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2.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3、能够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课前发给学生导学案。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学案、小组评分表、课件、温度计、一杯热水等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设计理念规则介绍(1分钟)组织战术(1分钟)幻灯片:(我们将以“温度计”杯知识大比拼的形式来学习本课知识)以地理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成绩=小组得分+小组个人得分个人展示:一次回答正确加5分,二
2、次正确回答加3分,三次正确回答加1分;小组合作:一人回答正确加3分。奖励:获胜组将获得神秘珍贵奖品一份,大家加油!明确规则导入新课(3+2分钟)幻灯片:宜宾市天气预报视频;网上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天气预报三者有什么共同要素?天气、气温-气温。激发兴趣引出课题课题目标(1分钟)幻灯片:出示课题,朗读目标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2分钟)要求:自学P54阅读材料,完成:一、气温的观测1、气温的单位, ,读做 。2、观测时间:北京时间 、 、 、 。幻灯片:P53图3.10温度计观测的正确方法。(出示温度计和)读出气温组内交流合作探究1(3分钟)思考:观测时间有什么特点?(间隔时间相同)观察思考过度为什么
3、间隔时间要相同转入温度的计算承上启下自主学习2(3分钟)二、气温的计算要求:阅读P53正文和图,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概念。(一)、重要概念1、气温的概念、2、日平均气温3、月平均气温4、年平均气温5、气温日变化6、气温年变化7、气温日较差8、气温年较差(二)气温的计算要求:读P53图3.10总结日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1、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根据日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推出:2、月平均气温=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3、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4、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5、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自
4、学习惯文本把握落实书本重点突破深入小组点拨指导举一反三合作探究2(3分钟)思考:如果要初略估计日(月或年)平均气温应该怎样选取时间?我们的方法是: 过度我们计算平均气温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气温的变化前后联系自主学习3(3分钟)三、气温的变化要求:读P53图3.11和3.12,总结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一)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北半球南半球最高气温午后( 2 时)左右陆地(7)月陆地1月海洋(8)月海洋2月最低气温( 日出 )前后陆地(1)月陆地7月海洋(2)月海洋8月深入小组点拨指导对比理解合作探究3(2分钟)思考:为什么回出现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联系一章所学加以解释说明。(分别是地
5、球的自转和公转造成地球表面所受太阳光热不一样)思维训练自主学习4(3分钟)(二)绘制气温曲线图。要求:完成P54活动1,绘制气温曲线图。(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动手能力合作探究4(1分钟)思考:总结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要简洁)幻灯片:一边说出步骤,一边演示画法:一横月,二纵温,三网格,四定点,五连线。学会总结自主学习5(5分钟)(三)气温曲线图的判读(要求:读甲、乙两地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地最热月是 月;最冷月是 月。乙地最热月是 月;最冷月是 月。甲、乙两地, 地在北半球;_地在南半球合作探究5(3分钟)总结气温曲线图的判读规律。我们总结的规律是: 1找极值:即找气温的最高值和
6、最低值(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看弯曲:即看气温曲线的弯曲程度的大小;3析变化:即分析气温的变化。在气温日变化图中,曲线弯曲程度越大,气温的日变化越大。在气温年变化图中,位于热带判断的依据是各月均温都高,都在15以上,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很小;位于温带判断的依据是各月均温高低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气温曲线弯曲程度也大;位于寒带判断的依据是各月均温都很低,大多在0以下,只不过各月的寒冷程度不同。难点突破实际运用提升拓展延伸(2分钟)四、气温与生活(举例说明气温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关系)自我检测(6分钟)1选择题(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A、8时B、12时C、14时D、2时(
7、2)某地7月月平均气温为26,1月月平均气温为-4.7,该地的气温年较差是( )A、30.7 B、-4.7 C、21.3 D、22.3(3)“昆明四季如春”,这句话是说昆明( )A、气温日较差小B、气温年较差大C、气温年较差小D、气温年际变化小(4)一年中,北半球大陆7月份气温达到最高,那么南半球( )大陆气温最低。A、6月B、7月C、8月D、9月2、阅读下列四个地点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和D地月平均气温表,完成以下问题。1.图中位于热带的是(A),判断的依据是(各月气温都高,均在20以上,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很小)。不同温度带各月气温的变化D地月平均气温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3.
8、319.714.35.6-6.7-15.8-20.1-16.8-6.05.813.921.62.图中位于温带的是(B),判断的依据是(各月气温高低变化明显,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气温曲线弯曲程度也大)。3.图中位于寒带的是(C),判断的依据是(各月气温都很低,大多在0以下,只不过各月的寒冷程度不同)。4.根据上表中的气温数据,在图D中绘制出该地全年气温变化曲线图。5.图中各月平均气温相差最小的地方是(A)。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方是(D)。6.图中位于南半球的是(D)。判断的依据是(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在1月,最低值在7月,气温曲线呈波谷状)。课堂练习提升感悟盘点收获(1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总结归纳导学反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