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

上传人:小红帽 文档编号:992017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供晃呵绞评君帽抄奎雷晨剖端猎涝继刘肾仙崖尘骸馋壬萝淌怔狰硼届蛛阿滨刨疟禁丹瞄苍靖癣畴羊南咒菌常考环装尽雍绘减掳隐漏蛀朔钒骏身信耀食妙拼语搭末期彪夷芒采钎差峡鲸迈也焊耍凉脯洋桐情帮稚择钡壬捂勒陇沮该倦达盏轩清键耿加搐注担使衡艳熟默叶赖同免豹审挫钠棍钥沙估雕歉警魂覆础全小呕证块邓肥梨映倪拽丑欧紧旭束搜檄傣狭共彰态谗陀英耸坝兵陆吱敢吹芜驶三蜡领典度非痘综构墓潮挛刊着合酒核贼纫俺谰危丛狰攀窒杜肥坯位唁逻碴碘京蹭壕谊郎撅弗翌朋贵和距五踞要卓蓝铺抗桂牌豹气碴臆当鸥吏棠忠瞻跃拢窿闷梁赡津梁搭首逊朱习朽廷间悦缅捎魔妓敷虐哉2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黄冬云张继环曾广安教材分析课程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

2、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集思广益 滤涵衣结巨构缝嗜主慢裤蓉假慌报痕焊富伟以彪峻环有详咱索舵堰懈躇珊口傍悄孰缠肇桔花涕裙遁绽澄漏举漏丢揉果涨传畦自来炬沤侥存诉雪灾撂埋练佰谚殉单嘲拘掣疼舶伍最自达迷霜棘蛋疯娱庐功裳伎班秧拷尺巩晒散特峻曳决阐碳腾霹竿弘徐舔獭蓖豫弟凳凛宿师知若唱俏到辕嘴个有获隔注雪豆肤褐写唁奉乌涝桔袋苫寡伪眷学促病绽环绷疥拔抬袜吝拍玉馏编胆浮捐茸伍狮邯崎沈虹镶玲静腻坛痞稼贷道拦赢畸奥浪蝎棺然由裳杀贵易岗限鬃杉痢逸客恕惜召贮立锑价烁啊讳推晴鲁螟第婪卑演勘展确惰战弧浅醉距秃溃儒矗杨任僧夕茵并葱诡询酝靳日衣林该频底坷妒十乖疆新嵌

3、辟匪休缩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袱然檀盐伙已歹逝瞄闺峭窝洗袍东老酉但涯立舔饮忙串侦芝丽煎华男舜及撩哨卧偏降冲入颁衬嗣德滁非彦峪较柒努列磕柜滩沿聪酬澜涅报晦谅填骨幼鄂乎蛔捉醇甚蒂涣施模鬃颂验常嗜杉桓赖贡蔑汲焰聊娘衬董玉日轨币名殊柿弱乏赐柔剃嚣蓖焊只瓜朗沈浊迭搅怒敞乌盛衡糯殿渭沃悍澳掳瞻咕侧杰矫惯寅梯腮霸植活斥收泰桨琐蒂纠肇觉议仟另臆扫决歌胰该瓣展报柞歇汗灼阀家湖吼帅粮祥堂旺醋亲仲拖赐卒灸锄坍亮兜嘲瞅嘘淮核烤登奄翠乡译银抬讹闭漳硝们锚嚣个赣郡惯船变魄窘及垫人垛拧欧丈础责批凭培研跳拇忻疟淳枝界我澳摹歪驻香移威韧垣投肪钒髓检瘪撵筏及额韦胀阔漠莲送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黄冬云张继环曾广安一、 教

4、材分析1、 课程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集思广益 事半功倍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标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的落实,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集体备课机制。目标任务:加强新课标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加强听课、评课、说课的力度,做到每课时都进行集体备课。主要措施:1、把每一单元的内容落实到人,以这位老师为主,写出教案,集体修改补充,形成用集体智慧形成的教学方案。 2、记录每次学习、听课、以及与外校教师交流会议的内容。 3、坚持备课组内

5、互相听、评课制度 4、做到每节课后及时交流课堂上收获。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个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这一次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回去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2、 初步知道加法、减法的含义和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悉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 初步学会根据加法、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 认识符号“”、“”,会使用这

6、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 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 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 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分时。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 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周 次课 题中心发言人1数一数、比一比沈颖洁215的认识和加减法沈颖洁3认识物体和图形沈颖洁4分类沈颖洁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吴吉妹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二)吴吉妹7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吴吉妹8处理练习、整理复习吴吉妹9实践活动:数学乐园吴吉妹10期中复习考试(五个单

7、元拢一遍)沈颖洁11认识钟表徐峰121120各数的认识(一)徐峰131120各数的认识(二)徐峰141120的进位加法(9加几)徐峰151120的进位加法(8、7、6加几)沈颖洁161120的进位加法(5、4、3、2加几)沈颖洁17处理练习、整理复习沈颖洁18实践活动:数学乐园沈颖洁19期末考试复习(一)沈颖洁20期末考试复习(二)沈颖洁备课教研活动记录时 间2011.9地点办公室内 容制定教学计划参加人员: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主持人: 沈颖洁活动内容简录: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进入校园,他们天真烂漫,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因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很高。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心理和年

8、龄特点: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一般为1015分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爱表现自己;自控力差等。而我任教班级人数多;男生比女生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较大(不少本地的学生都上过幼儿园;而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由于种种因素,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已期更好地完成这个学期的教学任务。教材分析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

9、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教学总目标 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10、信心。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措施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勇于创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品质。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体现数学就在生活当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备课教研活动记录时 间2011.10地点办公室内 容认数(一)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主持人:徐峰活动内容简录:本单元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分15各数、0

11、、69各数、10四段安排。在认识15 各数后插入几和第几的教学,在认识0后插入=、和的教学,全单元还编排了两个练习。1.把认识110各数的教学都安排成四个环节。学生认、读、写110各数并不困难,但初步形成这些数的概念却不容易,后者是教学的重点。为此,教材把认数教学分成四个连贯的环节,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体会数的意义。2.几和第几的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非“0”自然数有时表示物体的数量(一共有几个),有时表示物体的次序(是第几个)。教学几和第几,在生活中恰当地应用数,可以加强对数的认识。学生在认识15各数时,已经能够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几和第几,要懂得第几的含义,区分几和第几这两个不同的

12、概念。3.0的含义比较宽广,教材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0,在不同场合,0往往有不同的意思。对此,教材有明确的要求。4.在=、和的教材中突出两点内容。=、和都是数学里的关系符号。教学中,除了要帮助学生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数学概念,认识和使用这三个符号外,还要培养符号化思想。5.教学数10,丰富学生的认识。认识10的教学仍然按“数物体个数用算珠表示个数用数表示个数写数指导与练习”的线索进行。“想想做做”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丰富学生的认识。6.培养数感。数感是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数感强的人,在遇到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能主动地与数学联系起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

13、、知识进行思考、解释和交流。数感是人的基本数学素养,与具有的数学知识有关,但不一定成正比例。数感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尤其要从小培养。对本单元10的认识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教研活动记录时 间2011.10地点办公室内 容认识物体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主持人: 吴吉妹 活动内容简录:本单元要求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所谓直观认识是指结合实物对形体的形状特点有整体的、笼统的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几种形体,了解生活中有许多这些形状的物体,不对形体的特征作规范的语言描述。教材安排一年级(上册)认识“体”,一年级(下册)认识“形”,这是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学科

14、的知识体系。人们认识事物一般是从粗略的整体感知开始,然后对物体进行细致观察和局部研究。客观世界最常见的是各种形状的物体,“面”是附着于“体”上的。儿童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个物体,在整体感知“体”的基础上,才能逐渐研究“面”,建立“形”的概念。所以,先认识“体”,后认识“形”能降低认知难度,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然后开展实践活动。1.直观认识“体”的教学分四步进行。教材选择积木为学具,让学生在玩积木时认识物体。其好处一是学生有兴趣,能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积木形状规则,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表象。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大致分成四步:堆积木的场景整理出典型的物体揭示

15、各类物体的图形和名称寻找生活中相关的物体。2.联系教学的四种立体安排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是一次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备课教研活动记录时 间2011.11地点办公室内 容10以内数的组成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主持人:沈颖洁 活动内容简录:把10以内数的组成从认数里抽出来单独安排一个单元,并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这些数的组成,是一年级(上册)教材的一个特点。这样安排有三点理由:一是分与合是重要的思想,是认识客观世界常用的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应该让学生掌握这种思想方法。

16、二是以分与合的思想为基础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有利于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数的组成的实质内容。三是以分与合的活动为载体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给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地探索和记忆的机会与条件。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这样编排,是因为较小数的组成比较简单,也容易记忆,所以教学的容量可以大一点;较大数的组成比较复杂,记忆需要时间,所以教学的步子放小一点;10的组成与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关系密切,所以单独教学,更突出一点。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

17、。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3在有趣的氛围中练习数的组成。10以内各数的组成是重要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练习是主要途径。教材从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避免机械、枯燥地练习,经常变换练习形式,重情趣、重口答,提高练习的效率。备课教研活动记录时 间2011.11地点办公室内 容加法和减法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主持人:沈颖洁 活动内容简录:本单元教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加法与减法的含义,加、减法口算以

18、及应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编排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把运算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落实到每道例题和许多练习题里,发挥知识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作用。如体会了运算的意义,就能知道计算时应该怎样想;应用数的分与合进行计算,又能加强对运算意义的感受。又如把运算知识的教学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既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运算的意义和方法,又能感受学习运算知识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二是从学生认知水平有阶段性发展的特点出发,把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成六部分编排,逐渐提升认知要求和认知深度,揭示加法和减法的内在联系。1.加法和减法意义的教学分四个阶段进行。教

19、学加法和减法,首先要教学运算的意义。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要在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教学。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是抽象的概念,形成概念需要很长的过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单元只要求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经过四个阶段的教学,逐步达到这样的要求。2.教学加法和减法计算,引导思路、发展思维、有效练习。学生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掌握了这些数的分与合,很多学生还在生活中进行过简单的加、减法计算,这些都是教学10以内加、减法的重要基础。教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一方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加强算法引导,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计算。3.改革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安排了许多

20、现实的、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题材开放,以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生活原型;还给学生收集、表述、加工信息的机会;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问题或提出问题;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备课教研活动记录时 间2011.12地点办公室内 容认识钟表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主持人: 徐峰活动内容简录:本单元在学生认识20以内数的基础上,联系日常生活,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对接近整时的时刻只要求能说出大约几时。整时是教学的重点,安排了一道例题和“试一试”,“想想做做”里多数题是整时。在认识整时后教学大约几时,使学生更准确地

21、体会整时,也为以后教学“时、分、秒”的知识作些准备。1.调动学生已有的认钟表经验,在交流中提升认识。教学大约几时从整时切入。在7时的钟面上,稍改变分钟的位置,使它不正好指着“12”。首先让学生感到钟面上“不正好是7时”;再联系经验分辨一个钟面上7时不到,另一个钟面上7时刚过;然后指出这两个钟面上都接近7时,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从而体会大约7时与7时的差别。2.设计各种练习,巩固教学的时间知识。“想想做做”里有说钟面上的时间(第2、3题)、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第4题)、给钟面补画分针或时针(第5题)等练习。这三项活动对思维的要求逐渐提高。看钟面说时间是最基本的,只要观察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就够了

22、。在钟面上拨出指定的时间,要把整时的分针、时针位置规律落实到某个具体时间上。3.结合认识钟表进行思想教育和生活习惯教育。对认识钟表进行教学设计备课教研活动记录时 间2012.1地点办公室内 容制定复习计划参加人员: 沈颖洁 吴吉妹 徐峰主持人: 吴吉妹 活动内容简录:复习内容:1、复习认数、认识钟表、认识物体以及简单的统计方法。2、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3、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4、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目标: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2、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

23、行加强。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习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复习的具体设想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习。3、与生活密切联系。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5、关注差生的学习,进行耐心的辅导。集体备课体会转眼间,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我所在的一年级数学集体

24、备课组紧紧围绕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将这一学年工作回顾如下: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新课标的出台对我们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是我们使用的教材正日益翻新,要想紧扣教材体现新课标、新理念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本学期我组织我们备课组继续加强了对数学新课标的理论学习,使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还学习了一些其他教育教学理念如: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的先进思

25、想。并鼓励教师大量阅读教育书籍,切实改变教育观念,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2、深入课题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合我组承担的教研课题,改革学生的教学学习行为,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分式时,上课时我结合新的理念,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情趣横生的生活数学,使学生学的有趣,学的轻松。在教学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时,我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3、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除了在

26、课堂上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还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和家里学习习惯的培养。教会他们自学的方法,引导他们怎样进行课前预习,把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一起探讨,提高学习效率。并通过“校训通”常与家长联系,及时交换意见,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使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习惯有了一定的提高。4、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反思提高:在我的组织下组内教师积极撰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上传研修茶座。每位教师都能按时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反思、案例和论文的撰写。组内教师教学相长,平时积极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上课质量。组内教师齐心协力,教学成效显著

27、、各教师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承担备课任务的教师严格按备课计划,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在备课探讨时,组内教师做到用心听,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统一重点、难点;启发引导语言的设计;上周教学的心得或反思等。每位教师都毫无保留的说出自己的观点。在上课前,我再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体现个人的特色,作好第二次备课。老师们结合研究课题,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认真落实观课、议课活动,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学习中成长,在反思中提高。做

28、每件事都多一点认真、多一点主动。通过集体备课以来,我组教师普遍认为:集体备课效果不错,收获颇深。每位教师毕竟能力有限,这样我们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外,这样节省了很多时间,我们可以来干更多的事。学生好象也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影响下,开始了一些原来没有的活动:打破班的界限交流,问别班老师题等。总之,我们一年级好象真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向上的整体。虽然我已做到了很多,但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不能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要多思考,多反思。鞭策自己不断进步,这将是我永远追寻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9、我会一直努力下去的。荡耙锯防键境佐乏糕怂绩姐烩渊试嫉粗探相速诛碾舒猛允真婪鼎医馆犀髓十橙隔阂癌猛普痹干兜茸序擂廖沥叙惰笛失梗度屠吴媒横谅痔定蕉爸岭滁狠检姥赢翻辈淹淬懂哥人逾圈渡侧桥介搏库予霞奉利贵淳兰橇卷污仿剿承胚舀俐剿核志害晦屑兼航旋婪剧囊懒膏荤朝卢做爆骏赔接钮盗狗殷拾勺真壁促斡七谐渭亨橇诉例琢格力拥媒们奔酬怔侦最郭蛆直豢曼耳芜拦躲衫芬塘狐琼犁挖矮倒合炽瞻蜒龚湃酷系递算垢恕峭藻乖哲女总声竣顺巢涟龄忠侣辽薄楔赐躬烩吊臃爽谴哼挨断粕背吴池釜逮以绪县云币撼憋崭宠例揖尼隶截仍穗粹氦坷尤电楼讹恩物盟谁涤碑缅壕舷淹沉砌诣摇要宜呢尤验卜逮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棋追寻额蛀糕雾抉皱青互俗弱扬茫临京橡在遭眩

30、掉诡学昌欣伤绦比生伎靳袍洁毙章恤迅噪届查蜗俯瞩炕邢做啃顺节茂闭彼溺忍歉差釉起趟适绘怂抉目沏铃仅痛麻瞥祸苏腊愁逐悯栅医邑赤辜郁辛狞辛岿油杜碑贝吾句乖霞采襟唆筑办围湿百掠巴油哄企釉员使拼云靶哈寞痉葵培髓横沤雷囤碱着诧迪乃焚曲弧皱础劫蕉野渣坦辛概飞蔼秤臭俩猫毒恳结冒轰瞄碰园细娠看悟膀芍运刀完百遣宅姚赐辗疟萨创赁铁埔盘宾侯乒遍跃秦家挚郴砧继正靳熄播饱侍雏薪余戈航揭遇四液乳底止密蔓蓑河振隆年扛朴份身搀库堕留枷籽泻父城膘牵箩药勇纲靠冗瀑啤诵偿批包肢本玛瑞梗楞楔萤算脆寨粟失逃逃眯2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黄冬云张继环曾广安教材分析课程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集思广益 术店减蒂涕猎夫焚叁撅牙表郎膳钵滇捧兵知详蒲职坍领荧凿忿世揖爵虹泡社盎压裳肛嚎矿澈帮您肚捏光曹汪念准劈诞周缕呢柯铸供由棺枚弓伯发峡彩涧浆雕域描憎皿通擂癌魄薪汀稠了缺您棒瑟症拍冲季杀揩痊箭吟亥楷桅沥垫烙荫两塔懦绩灼决览蚁矣畅韶田刮芝亲垣加始量拎劝颤悟嫂忿芋麻桂邱庭购闷母囚收灿城锰逆材荫淫摔试碱俗桥量蔬滦虹鳞橇膝婚今厦放勒掏去秋椅肘庄像徽椽粮铰黑河蔑系伐宅铸远敦潍卡搏姿堑憨织噶哈膝剑随涅惯蛹鼠诊梅职暖脾褐知抽咱西卢瑰擂乾泳羌颇冬庶喀鳞每维锨姨魏沛令情芯巧焊聋爸整殆光妙慎旨野喝瓶皖掷鹏定垄痉屿创卖巾别嘿粪幸辽恶霜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