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doc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99772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宋录庆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一下阐述:一、教材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二年级学习了乘法和除法、倍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关于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是学生身边的数学。根据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

2、数的几倍的方法的探索过程,在练习中加深含义的理解,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计算方法的数学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及善于动脑筋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是: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教学难点是: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似一般思路,体验计算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和除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表内乘除法计算,这样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比较容易。倍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学生在以前有所接触。教学中通过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很容理解和掌握。三、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

3、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景法、自主探究法等教法学法。四、教学流程: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即:复习旧知,铺垫引入问题导学,自主探究交流汇报,释疑解难有效练习,检测效果归纳小节,提炼方法思维拓展,启迪智慧。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设计如下:第一环节:复习旧知,铺垫引入。我采用复习有关倍的知识、除法计算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练习,目的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把学生二年级学过的表内乘、除法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然后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目的是增强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学习动机。第二环节:问题导

4、学,自主探究。出示导学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意注意有关解决问题的信息和策略,使学习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自学时我采用老师读学习提示学生看书的方式,目的是节省时间。提示中我提炼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小女孩用画图的解题策略是以“什么人数作为标准量的?”,你还可以用其他图案表示两种人数吗?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破除思维定势,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倍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第三环节:交流汇报,释疑解难自学后安排了交流汇报的环节,目的是了解自学情况,再重温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适时引导解决,运用图让学生建立标准的“倍”的直观模型,即标准量为一份数(一倍数),

5、被比较量(几倍数)里包含多少个标准量,把二年级学过的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第四环节:有效练习,检测效果。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练习题的设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计算方法模型,并引导归纳出方法。(通过这样各种形式的的习题设计,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第六环节:思维拓展,启迪智慧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类练习题。一是脱离直观材料,直接给出标准量和被比较量进行计算,是学生思维的一个提升,归纳的方法的应用。二是判断练习,目的是加深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的理解,也是学生易错和混淆不清的知识点,拓展思维,在辨析中巩固了知识。三是拓展练习,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是我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部分知识的分析与教学设计。由于时间短促,可能会有一些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