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学设计横平竖直.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9992001 上传时间:2021-04-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法教学设计横平竖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书法教学设计横平竖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书法教学设计横平竖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书法教学设计横平竖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教学设计横平竖直.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横平竖直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韩珏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掌握汉字“横平竖直”的结字规律。2. 通过描红、临习,掌握“横平竖直”在不同字中的运用。3. 欣赏隶书,了解隶书常识。二、教学重难点掌握、运用“横平竖直”的结字规律。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文房四宝、习字纸等。四、教学过程( 一) 看图激趣,导入新课1欣赏古代“ 車”图画。出示“ 車 ”字演变过程,简介“ 車 ”字的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等。2同学们, 在我们的楷书世界中, 汉字都要遵循 “横平竖直” 的书写规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出示课题:横平竖直。(二)观察思考

2、,揭示规律1观察 “車”字,思考:横是绝对 “水平” 的吗?竖是绝对 “竖直” 的吗?指名说说。2出示:第 1 页“侍”“士”“誦”“王”四字。仔细观察这些字中的“横”与“竖”的形态。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小结:在楷书中,“横”呈向右上倾斜的趋势, “竖”也会因具体的字形需要而有所变化。(三)讲解示范,领悟写法1.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 車”“士”“侍”“誦”“言”“信”六个字。小组讨论这些字的横画有何异同?竖画有何异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汇报交流。“ 車”的横是不同的,第三横最长,最后的竖是悬针竖,写在竖中线上,挺第1页,共3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拔有力。“士”上横为长横

3、,起笔粗,行笔变细,下横为短横,距离适中,竖画比横画粗,稍向左斜,注意重心平衡。 “侍”的三横向右上斜,但形态不同,右上“土”的短竖较粗,下部“寸”的竖钩向右斜,整个字灵动一点。“誦”笔画较多,笔画偏细,横的间距匀称, 竖画写得正, 稳住重心。“言”长横向右上斜,两个短横向上斜,但与整体是平衡的,顿笔明显。“信”的单人旁竖略微偏左,右边三横间隔平均,第一横是长横,后两横是短横,“口”字向内收。2出示:视频示范书写。学生逐一观看,后临写一遍。3教师指导、评价。跟例字相比较,重点评价横画和竖画,哪里写得像,哪里写得不足,分析改进。教师讲解“侍”:要注意处理好三横和三竖的不同形态, “土”的上横短,向右上扬;“土”的下横长,结尾处下沉; “寸”的横比“土”的长横稍短,单人旁的竖接近垂直;“土”的竖最粗,略向左斜; “寸”的竖稍粗,略向右斜。讲解“言”:长横略向右上扬,斜势明显,与点交接处最细,但整体感觉平衡。之所以能平衡,全在收笔向右下重顿,上扬之势迅疾压下,达到整体平衡。(四)拓展延伸,激发情感出示:欧、颜、柳体的“言”,赵体的“信”。感受楷书四大家对 “横平竖直”的不同处理。(五)课堂小结第2页,共3页(苏少版)书法练习指导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同学们,我国的书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大家要认真练习,将我国的书法文化传承下去。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