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发展简史.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03156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发展简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凝土发展简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凝土发展简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混凝土发展简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混凝土发展简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混凝土发展简史当代建筑用量最大、 范围最广、最经济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发展虽然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却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1824年 英 国 工 程师阿斯普丁( Aspdih )获得第一份水泥专利,标志着水泥的 发 明 。 这 以后,水泥以及混凝土才开始广泛应用到建筑上。 19 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进步人士掀起学习西方先进工业技术的高潮,并在上海建成了我国第一家水泥厂,当时,称水泥为“洋灰”。19 世纪中叶, 法国人约瑟(1823-1906)制造出钢筋混凝在 1867 年获得了专利权。 在 1夫莫尼哀土花盆,并867 年巴黎世博会上,莫尼哀展出了钢筋混凝土制作的花盆、枕木,另一名法国人兰特姆展

2、出了钢筋混凝土制造的小瓶、小船。1928 年,美国人Freyssinet发明了一种新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并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亦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解决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抗折、抗拉强度较低的问题,以及 19 世纪中叶钢材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使高层建筑与大跨度桥梁的建造成为可能。早期混凝土组分简单(水泥+ 砂 + 石子 + 水),强度等级低,施工劳动强度巨大,靠人工搅拌或小型自落实搅拌机搅拌, 施工速度慢,质量控制粗糙。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广泛应用, 是混凝土发展史上有一座里程碑。外加剂不但可以减少水用量、实现大流动性,使混凝土施工变得省力、省时、

3、经济。 1962 年日本服部健一首先将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n 10 )用于混凝土分散剂, 1964 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作为产品销售。1971-1973年,德国首选将超塑化剂研制成功,流态混凝土出现,混凝土垂直泵送高度达到310m 。混凝土外加剂大大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使混凝土泵送成为可能。泵送混凝土的出现, 20 世纪二战后,机械工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生产运输、浇注施工带来了又一场革命。20 世纪末期,出现了集中搅拌的专业混凝土企业,使泵送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搅拌供料有保证。 1978 年,在江苏省常州市,中国建成第一家混凝土搅拌站, 当时每盘混凝土只能搅拌1 立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确立

4、了经济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城市建设突飞猛进, 混凝土搅拌站在沿海地区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跨入 21 世纪,计算机技术、机械工业技术、先进检测分析研究技术、现代管理技术的飞速进步, 我国预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时具进,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2008 年,昭通市湘通混凝土公司在昭通拔地而起,为昭通的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湘通公司的设备和湘通人的身影不论酷暑和寒冬、不论白天和深夜、不论老城区和北部新区,追求卓越品质、建筑美好生活,为昭通的开发建设一如既往默默奉献。今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强度越来越高, C80-C100高强混凝土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大量用于工程建设;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的推广应用,变废为宝、并且大幅度改善混凝土各项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能有质的飞跃,抗渗混凝土、抗酸、碱混凝土、抗化学腐蚀混凝土大量出项;混凝土从性能发展向功能突破发展:在满足传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前提下,轻质混凝土、隔音混凝土、防火混凝土、彩色装饰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透水地坪混凝土、 自流平免振捣免抹灰混凝土等多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不断涌现和成熟;混凝土专业技术人才和先进高科技检测监控技术的不断应用;专业混凝土生产企业和计算机在管理上的广泛应用等等。混凝土的明天越来越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