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旬阳县实施方案解读 旬阳县教育体育局旬阳县教育体育局 2018.12.072018.12.07“国培计划国培计划20182018”陕西省陕西省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用 能力提升工程能力提升工程2.02.0试点县建设项目试点县建设项目1257 培培训目目标 培培训原原则 培培训方式方式培培训内内容容36培培训安排安排8考核考核评价价培培训主主题4培培训对象象9组织与管理与管理41.1.通通过项目目实施,施,提升管理提升管理团队信息化信息化领导能力与校本研修的能力与校本研修的组织实施能力。指施能力。指导管理管理团队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发展目展目标,形成学,形成学校
2、信息化校信息化发展展规划和教划和教师培培训计划,有效提升划,有效提升管理管理团队领导全校教全校教师应用信息技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开展教育教学教学创新的能力。新的能力。2.2.通通过项目目实施,提施,提升培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信息化指导能能力。力。围绕提升信息化指提升信息化指导能力开展引能力开展引领性培性培训,打,打造学校信息化骨干造学校信息化骨干团队。推推动培培训团队开展开展应用信用信息技息技术促促进学科教育教学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网+的教研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形式,提高指指导学科教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行培训
3、设计、管理、管理、评价等的能力。价等的能力。3.3.通通过项目目实施,施,提升教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化教学能力。以学科教学以学科教学为重点,以重点,以课堂堂问题为导向,以向,以专题研研修修为抓手,开展网抓手,开展网络专题学学习、教学、教学问题研究、校研究、校本本创新新实践,打造践,打造“技技术创新新课堂堂”,努力提升教,努力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行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学法指导和学和学业评价等教学能力,价等教学能力,助力学校信息化教学助力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新。4.4.通通过项目目实施,打施,打造高造高质量的技量的技术应用用创新新课例。例。围绕研修主研修主
4、题,结合学校合学校实际,由学校,由学校组织参参训教教师自主自主设计完成一完成一节信息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与学科教学融合合创新新课例例,开展技开展技术应用用创新新优秀成果秀成果评选活活动。鼓励学校以学科教研鼓励学校以学科教研组等等为单位集体攻关,合作研位集体攻关,合作研磨,打造高磨,打造高质量的技量的技术应用用创新新课例。例。321 (一)总体目标 构建构建“以校以校为本、基于本、基于课堂、堂、应用用驱动、注重、注重创新、精准新、精准测评”的教的教师信息技信息技术素养素养发展新机制,展新机制,打造打造“整整县进入、整校推入、整校推进、全、全员参与、立足参与、立足应用用”的信息技的信息技术与教育
5、教学融合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新发展的新模式,以提升展的新模式,以提升“校校长信息信息化化领导能力、教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信息化指导能力能力”为重点,利用重点,利用“奥奥鹏校本研修管理平台校本研修管理平台”,以基于互,以基于互联网的区域性校本研修网的区域性校本研修为基本路径,推基本路径,推动学校由技学校由技术应用向用向创新新发展演展演进,促,促进教教师由技由技术应用向素用向素质能力拓展,全能力拓展,全面促面促进信息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新发展。展。(二)具体目标 培训目标培训目标 培训目标培训目标 主主题研修与常研修与常规研修相研
6、修相结合。合。网网络研修、集中培研修、集中培训与与现场实践相践相结合。合。项目目实施与施与“一一师一一优课,一,一课一名一名师”活活动、省、省培培“名名师大蓬大蓬车”送教下送教下乡活活动相相结合。合。项目目实施与施与县级教学能手和学科素养大教学能手和学科素养大赛相相结合合。培训原则培训原则“互联网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培训主题培训主题经省教育厅遴选确定经省教育厅遴选确定:安康市旬阳县安康市旬阳县5555所学校,共所学校,共32743274名教师名教师培训对象培训对象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实践应用成果展示管理团队和培训团队集中培训:6天参
7、训教师网络和校本研修:80学时培训方式:以校文本,混合研修培训安排培训安排(一)培训时间:(一)培训时间:2018年年11月月18日日2019年年5月月15日日(二)阶段安排(二)阶段安排阶段安排段安排培培训时间(计划)划)培培训安排安排培培训形形式式前期准前期准备20182018年年11月月15日日前前1.1.结合本地教合本地教师需求,制定需求,制定远程程项目目实施方案;施方案;2.2.准准备校本研修平台搭建和培校本研修平台搭建和培训课程程资源;源;3.3.收集区收集区县管理管理员、校管理者、参、校管理者、参训教教师(包括教(包括教研研组长、年、年级组长等)个人信息。等)个人信息。区区县管理
8、管理员、校管理者第一校管理者第一次集中培次集中培训20182018年年11月月18日日-11月月21日日奥奥鹏教育教育对区区县管理管理员、校管理者于西安开展第一、校管理者于西安开展第一次集中培次集中培训。现场集集中培中培训县级实施方案、施方案、学校信息化学校信息化发展展规划制定划制定20182018年年11月月21日日-12月月7日日1.1.制定制定县级实施方案,召开施方案,召开县级实施启施启动大会,大会,实施施县级二次培二次培训。2.2.校管理者校管理者“学校信息化学校信息化发展展规划划”并提交校本平台。并提交校本平台。3.3.校管理者校管理者创建学校研修小建学校研修小组。混合式混合式研修研
9、修校校级培培训启启动20182018年年12月月8日日-12月月14日日以校以校为单位,召开启位,召开启动仪式,开展三次培式,开展三次培训,解,解读“学校学校项目目实施方案施方案”、“学校信息化学校信息化发展展规划划”。混合式混合式研修研修网网络课程自主程自主选学学20182018年年12月月14日日-2019年年5月月15日日学学习奥奥鹏平台提供的信息技平台提供的信息技术教学主教学主题、师德修养、德修养、学科融合等模学科融合等模块课程,并通程,并通过“公告公告”阅读学校学校简报、项目目简报,分享教学,分享教学资源等。源等。混合式混合式研修研修信息化教信息化教学校本研学校本研修活修活动开开展展
10、20182018年年12月月14日日2019年年5月月15日日1.1.研修活研修活动初体初体验:学:学习本校信息化本校信息化发展展规划,划,结合合项目目目目标任任务和个人和个人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实际,完成个人研修,完成个人研修计划提划提交至平台。(活交至平台。(活动流程流程详见本文研修本文研修活活动“学学习学校信息化学校信息化发展展规划与校本划与校本研修研修计划划执行行”););2.2.主主题研研修修活活动:以以学学校校为单位位,通通过教教研研组年年级组合合作作研研磨磨等等形形式式,提提交交一一个个代代表表个个人人信信息息技技术应用用水水平平的的课例例。(活活动流流程程详见本本文文研研修修活活动
11、互互联网网+课堂堂教教学学实践践体体验”信信息息技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新课例;例;3.3.自自选研修活研修活动(一):学(一):学习平台提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技供的相关信息技术主主题课程,程,围绕AR/VR制作教学案例。(活制作教学案例。(活动流程流程详见下方培下方培训内容内容“互互联网网+课堂教学堂教学”身身边的的AR/VR”););自自选研修活研修活动(二):学(二):学习平台提供平台提供的信息技的信息技术相关主相关主题课程,采用信息程,采用信息技技术化手段开展一次关于化手段开展一次关于创客教育客教育连片教研活片教研活动,提交一份,提交一份创客作品(客作品(视频),(活),
12、活动流程流程详见下方培下方培训内容内容“互互联网网+课堂教学堂教学”咱身咱身边的的创客)。客)。混合混合式研式研修修培训安排培训安排培训安排培训安排线下活下活动指指导20192019年年1月月奥奥鹏项目目组携信息技携信息技术专家及一家及一线信信息技息技术名名师通通过中心校开展信息技中心校开展信息技术讲座与信息化教学示范座与信息化教学示范课活活动,并通,并通过直播互直播互动,利用,利用“双双师教学教学”模式模式实现区域内共享共建,促区域内共享共建,促进区域教区域教师信信息技息技术应用能力用能力发展充分平衡。展充分平衡。混合混合式研式研修修交流展示、交流展示、对比与提比与提升升20192019年
13、年3月月1日日4月月30日日1.1.各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开展情各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开展情况交流展示;况交流展示;2.2.各学校各学校优秀案例的打磨与提升;秀案例的打磨与提升;混混 合合式式 研研修修课例例评选与提交与提交20192019年年4月月30日日5月月15日日1.1.校管理者撰写本校信息化教学校本校管理者撰写本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研修总结,并上,并上传研修平台。研修平台。2.2.各学校开展各学校开展优秀秀课例的例的评选,并将,并将最最终评选的的优秀秀课例(学校参例(学校参训教教师5%的比例)上的比例)上报区区县教育局,由各区教育局,由各区县统一一报送奥送奥鹏教育。教育。总结与与
14、证书发放放培培训结束后束后1.1.奥奥鹏教育完成教育完成项目目总结,总结经验,形成形成优秀成果秀成果资源源库。2.2.完成完成优秀秀课例、例、优秀工作案例的秀工作案例的评选。3.3.核定合格学核定合格学员名名单,完成,完成结业证书发放。放。新技术新应用创客教育智慧课堂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基于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学科教学案例评析相关文件导学理念与师德师生心理健康(一)(一)集中培训:管理团队、培训团队集中培训:管理团队、培训团队 ,6 6天(分两次进行)天(分两次进行)(二)网络研修课程:(见右边)(二)网络研修课程:(见右边)(三)主题研修活动:(见下页)(三)主题研修活动:(见下页)综合素养综
15、合素养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主题研修活动研修活动主题:研修活动主题:环节环节 技术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初案技术创新课堂教学设计初案线上研修线上研修线下研修线下研修环节环节1 11.1.教教师师上上传传自自主主备备课课的的教教学设计初案;学设计初案;2.2.学学科科教教研研组组内内进进行行交交流流研讨,同伴互评;研讨,同伴互评;3.3.学科组长线上指导。学科组长线上指导。教师在看课的基础上,选教师在看课的基础上,选择一节本学期即将教授的择一节本学期即将教授的课程,根据教学内容需求课程,根据教学内容需求选取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选取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完成自主备课。在本校,完成自主备课。在本校学科教研组内,征
16、求同伴学科教研组内,征求同伴意见,生成第一次基于个意见,生成第一次基于个人经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人经验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设计教学融合创新的教学设计初案。初案。环节环节2 2 基于群体智慧的教学设计改进案基于群体智慧的教学设计改进案1.1.教师上传教学设计改进教师上传教学设计改进案,教研组内继续互学互案,教研组内继续互学互评;评;2.2.学科教研组长针对备课学科教研组长针对备课中的问题可以组织大家展中的问题可以组织大家展开研讨,进行指导。开研讨,进行指导。1.1.学科教研组选择一名主学科教研组选择一名主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备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案例评析,共同打磨。案例评析,共同打
17、磨。2.2.教师在学习借鉴的基础教师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上,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设计改进设计,形成教学设计改进案。案。具体安排:具体安排:技技术创新新课堂教学堂教学实践体践体验(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研修活动主题:研修活动主题:环节环节 基于教学实践的课堂教学实施案基于教学实践的课堂教学实施案线上研修线上研修线下研修线下研修环节环节3 3学学科科教教研研组组长长组组织织教教师师对对主主上上教教师师上上传传的的课课堂堂实实录录开展评课议课,进行指导。开展评课议课,进行指导。1 1.主主备备教教师师根根据据修修改改后
18、后的的教教学学设设计计,先先行行完完成成一一节节课堂实录,上传平台;课堂实录,上传平台;2.其其他他教教师师学学习习观观摩摩主主上上教教师师的的课课堂堂实实录录后后,进进一一步步修修改改完完善善自自己己的的教教学学设设计,形成教学实施案。计,形成教学实施案。环节环节4 4基于实践体验的课堂实录基于实践体验的课堂实录 1.1.学科教研组内学科教研组内开展课堂开展课堂实录展评实录展评并并进行优秀课例进行优秀课例说课活动;说课活动;2.2.学科教研组推送优秀课学科教研组推送优秀课例到学校。例到学校。1.1.教师根据修改后的教学教师根据修改后的教学实施案,实施案,上一节课并完成上一节课并完成课堂实录,
19、学科教研组课堂实录,学科教研组同同伴观课议课;伴观课议课;2.2.教师将课堂实录传至教师将课堂实录传至平平台台。(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具体安排:具体安排:技技术创新新课堂教学堂教学实践体践体验主题研修活动研修活动主题:研修活动主题:环节环节 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体验课例展评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体验课例展评环节环节5 5学校汇聚各学科教研组推送的优秀课例,开展线上线学校汇聚各学科教研组推送的优秀课例,开展线上线下展评,优中选优,最后遴选出学校的精下展评,优中选优,最后遴选出学校的精品品课例,推课例,推送到项目县。送到项目县。研修成研修成果果1
20、1.每位老师提交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每位老师提交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的课例设计和课堂课例设计和课堂 实录;实录;2.2.学校精品课例学校精品课例(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具体安排:具体安排:技技术创新新课堂教学堂教学实践体践体验主题研修活动 学校评价标准学校评价标准评价维度评价维度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权重权重学校信息化发展学校信息化发展计划计划校领导组织本校各学科教研组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计划。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与教师培训任务、听评课、学习内容等主题相符合、具有信息化发展的针对性。将学校信息化发展计划与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
21、题提交至校本研修平台;校管理者审阅教师提交的个人研修计划。20%教师教师“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体课堂教学实践体验验”创新课例创新课例教师每人必须完成至少一个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课例(上1次课,听1次课,评1次课),将课例设计、课堂实录和课例登记表上传“校本研修平台”,并在线上开展互动讨论。线下对教师提交的课堂实录进行合作研磨,并由校级管理者对课例进行审阅。最终评选出5%本校教师的优秀课例。优秀课例将推荐入选国培计划优质课例资源库。30%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工作校本研修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制定的校本研修工作计划,并精心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活动,整个过程受到教师的普遍认可。20%项
22、目研修成效项目研修成效在训前、训中、训后学校分别提交至少三期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的工作简报。简报要求使用PPT形式完成,图文并茂,内容简洁、务实,凸显出校本研修的过程与真实成效。通过“公告”形式,上传校本研修管理平台。20%初步达成训前制定的校本研修规划的目标,结束后提交学校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并上传平台。10%参训教师评价标准参训教师评价标准考评项目考评项目考评内容考评内容考评要求与学时认定考评要求与学时认定满学时满学时数数项目学习项目学习与认知与认知(个人研修(个人研修计划)计划)了解项目方案,学习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以校为单位,教师了解项目方案,学习本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教师结合项目
23、目标任务和个人教育教学实际,完成个人研修计划提交至平台;教研组长提交个人或教研小组整体计划至平台。(活动由项目组发布,校管理者审阅)审阅合格后,个人认定为5学时5课程学习课程学习与内化与内化网络课程自主选学全体参训教师根据个人研修计划需要和学校要求,自主选学研修平台提供的信息技术主题课程并提交研修总结,按要求完成后,认定20学时。(研修总结由校管理者审阅)20“技术创技术创新课堂新课堂 教教学实践体学实践体验验”创新课例创新课例完成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以校为单位,开展“技术创新课堂 教学实践体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课例。教师每人完成一个与信息化教学相关的课例实践(线下至少
24、上1次课,听1次课,评1次课),提交一个代表个人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课例,包括课例设计课堂实录(完整实录,不能是片段)课例登记表。要求:提交的内容三者缺一不可,课例要体现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点,同时线上开展讨论,由学校组织课堂实录分析,审阅合格后认定50学时。课例提交要求与标准详见附件,同时发布到QQ群内。(本考核项由项目组发布,课例由学校管理者审阅)50参训教师评价标准参训教师评价标准考评项目考评项目考评内容考评内容考评要求与学时认定考评要求与学时认定满学时满学时数数信息化教信息化教学学校本研修校本研修自主开设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如创客、智慧课堂、VR等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活动1.依据学校整体信
25、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计划,以教研组或年级组为单位,由组长至少发起1个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创新活动(可以选择实施方案内提供的自选活动)。2.活动设计要聚焦课堂,立足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3.能够不断创新信息技术方法与载体,大胆实践,努力探索规律,研修效果显著。4.及时总结上传研修成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资料档案齐全。5.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点评及审阅,每个活动完成并审阅合格后最高认定15学时。(本考核项由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线上发布活动,并审阅教师提交的成果)15其他其他培训开始时,各学校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上传平台。全体参训教师学习阅读,集体认定5学时。5培训结束后,各学校撰写本校信息化
26、教学校本研修工作总结,同时上传平台。全体参训教师阅读总结,集体认定5学时。5说明明参训教师获得60学时将取得本次培训结业证书,低于60学时视为培训不合格(课例若被批阅为不合格,视为本次培训不合格),不能取得本次培训结业证书。100组织与管理组织与管理(二)各角色主要任务(二)各角色主要任务区县职责与任务:区县职责与任务:1.1.根据省厅的要求,试点区县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在根据省厅的要求,试点区县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项目管理的主体责任,在 项目推进、成果产出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工作流程;项目推进、成果产出等方面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和工作流程;2.2.示范
27、校的推荐、遴选、建设及经验的梳理和提炼;示范校的推荐、遴选、建设及经验的梳理和提炼;2.2.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指导及考核;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管、指导及考核;3.3.按省项目办要求的比例,收集各校按省项目办要求的比例,收集各校5%5%的优秀课例,筛选、保送;的优秀课例,筛选、保送;4.4.项目结束后提交优秀工作案例(至少项目结束后提交优秀工作案例(至少2 2份)。份)。(二)各角色主要任务(二)各角色主要任务学校职责与任务:学校职责与任务:1.1.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和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制定学校信息化发展的规划和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2.2.审核教师研修计划、教研组研修计划;审核教师研修计划
28、教研组研修计划;3.3.根据项目要求,组织开展根据项目要求,组织开展“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校本研修主校本研修主 题活动;题活动;4.4.根据项目要求,按根据项目要求,按5%5%的比例筛选、报送优秀课例到项目区县;的比例筛选、报送优秀课例到项目区县;5.5.项目结束后提交一份优秀工作案例。项目结束后提交一份优秀工作案例。(二)各角色主要任务(二)各角色主要任务学员职责与任务:学员职责与任务:1.1.按要求参加项目研修,按时完成网络课程学习任务;按要求参加项目研修,按时完成网络课程学习任务;2.2.积极主动参加线上线下校本研修主题活动和岗位教学实践;积极主动参加线上
29、线下校本研修主题活动和岗位教学实践;3.3.按要求高质量完成研修成果: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课例(包按要求高质量完成研修成果:一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课例(包含: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一份课堂实录的表单)。含:教学设计、课堂实录、一份课堂实录的表单)。课堂实录要求课堂实录要求:(:(1 1)课例录制要以方便、快捷、经济、实效、便于)课例录制要以方便、快捷、经济、实效、便于播放为主要标准;(播放为主要标准;(2 2)视频中必须呈现出教师实时授课过程中应用信息)视频中必须呈现出教师实时授课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内容;(技术的内容;(3 3)参训教师提交课例视频的同时,需注明视频中信息技)参训教师提交课例视频的同时,需注明视频中信息技术应用时间点。凡未注明时间点的课例一律以不合格计入培训结果,结术应用时间点。凡未注明时间点的课例一律以不合格计入培训结果,结业证书不予发放。业证书不予发放。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