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练习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0648815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练习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练习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高考化学第一课时氮及其氧化物、硝酸练习新人教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4章第4节功通道二一绿包卸an竦西帽近瓯1 .现有下列物质:氯水;氨水;浓硝酸;氢氧化钠;澳.其中必须保存在 棕色瓶里的是()A.全部B.C.D.解析:氯水见光发生反应2HC1O =A=2HCl + O2 T而变质,浓硝酸见光分解:4HNO3=4NO2T +O2T + 2H2O.为防止它们分解变质,必须保存在棕色瓶里.答案:C2,已知2Cu(NO3)2=2CuO+4NO2T +。2个;已知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 但伸进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中,木条能复燃,分析说明()A. NO2具有氧化性B. NO2具有还原性C. NO2不发生反应D,只有O2才能燃烧解析:因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近似

2、为4 : 1,但它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而硝酸铜的分解产物中 NO2和氧气的体积比也为 4: 1,但它却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由此可以说明NO2能够助燃,即在木条燃烧过程中做氧化剂.答案:A3.将a g纯铜片投入足量的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反应中消耗的HNO3为b g.若a : b=8 : 21,则反应中起酸性作用的硝酸的质量为()bA.2 gB. 2bg33C.4a gD.4b g解析:Cu与HNO3的质量比为8: 21,则物质的量之比 nCu : n(HNO3)= 3 : 8.设有3molCu参加反应,生成 Cu(NO3)2 3 mol,则起酸性作用的 HNO3为6 mol,故选D.答案

3、:D4 .常见的污染物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如反应2NO + O2=2NO2中,二氧化氮为二次污染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导致二次污染的是()SO2 NO NO2 HCl CO2A.B.C.D.解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一次污染物发生变化后生成的物质仍然是有害物质,就是二次污染物.SO2能污染大气,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生成SO3, SO3能形成酸雨;NO是有毒的气体,由题给信息知NO能引起二次污染;NO2也能与水作用形成 HNO3,即形成酸雨; 而HCl、CO2在空气中比较稳定,不会形成新的有害物质.答案:C

4、5 .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化工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绿色化学”是 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铜制取硝酸铜的下列衍变关系可行且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 CuHNO3Cu(NO3)2B. Cu-O2- CuOHNO3Cu(NO3)2C. Cu-O2CuO-HCu(OH)2HNO3Cu(NO3)2 H2SO4Ba NO3 2D. CuCuSO4 Cu(NO3)2解析:A项中产生氮氧化物,污染环境;D项中产生SO2,污染环境;C项中CuO与H2O不反应;只有B项,既不产生大气污染物,又节省HNO3,故选B.答案:B6 .常温下

5、,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在 pH=1 的溶液中:Na Fe、Cl、NO3B.在 pH=7 的溶液中:Fe*、Mg2+、Cl、NO3C,由水电离出的 c(H+)= 10 14 mol/L 溶液中:Na+、K、SO4 NO3D.在无色透明溶液中: Al、Na C、S2解析:A项中H+、Fe2+、NO3不共存,A项错.pH = 7时,Fe3+已沉淀完全,故 B项 错.D 项中 2A13+ + 3S2 +6H2O=2Al(OH) 3 J +3HzST ,故 D 项错.答案:C7.将Mg、Cu组成的2.64 g混合物投入适量稀硝酸中恰好反应,固体完全溶解时收集 到的还原产物 NO气体

6、0.896 L(标准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2 mol/L的NaOH溶液60 mL时金属离子恰好沉淀完全.则形成沉淀质量为()A. 4.32 gB. 4.68 gC. 5.36 gD. 6.38 g解析:Mg、Cu均为二价金属,2.64 g金属生成氢氧化物实际是增加了OH-的质量,故m(OH ) = 2 mol/L X 0.06 LX17 g/mol =2.04 g,所以沉淀质量为 2.64 g+2.04 g = 4.68 g.答案:B8.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化学家Gerhard Ertl ,以表彰他对固体表面化学研究过程中的重大发现.使 CO、NOx等在钳表面发生化学反应转变

7、成无毒气体,以减少汽车尾气 中有毒气体的排放,正是此项研究的重要应用之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CO在钳表面被氧化生成 CO2,伯起催化作用B.汽车尾气中NOx在伯表面发生反应的产物是N2C. CO在钳表面可能和 。2、NOx反应D. NOx、CO、CO2均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解析:根据题意可以得出,该反应为2xCO + 2NOx=2xCO2+N2(钳催化),由此可以判断A、B、C正确;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CO和NO,故D错误.答案:D9.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 LO2(标准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

8、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 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 60 mLB. 45 mLC. 30 mLD. 15 mLNO2Cu解析:由题意可知:HNO3 Cu SN2O4 ,由图分析可得:Cu失去的电子数与 O2O2NO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即n(Cu) = 2n(O2) = 2 x 1.68 L , =0.15 mol.根据质量守恒及 NaOH和22.4 L/molCu(NO3)2 的反应可得关系式:n(NaOH) =2nCu(NO 3)2= 2n(Cu) = 0.3 mol,则 VNaOH(aq)03 mol5

9、 mol/L= 0.06 L=60 mL.答案:A10. NO吸收治疗法可快速改善 SARS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同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A . NO是一种红棕色气体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含等质量的氧元素的 NO和CO的质量相等D. NO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解析: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常温常压下, NO容易与氧气直接化合生成 NO2.答案:D11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

10、但向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未加入氧化剂, 而是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 也能使铜很快溶于稀盐酸.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出该装置:(2)在一定体积的18 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 酸是0.9 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 (填或V)100 mL.有同学提出: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可行吗?(填“可行”或“不可行”)(3)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可能是Cu2 +浓度不同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填“同意”或“不同意” ),原因是

11、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溶液中Cu”与NO?共存的结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此说法正确与否,简述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解析:根据题意不难完成问题 (1)中的化学方程式,又因铜与盐酸不反应,故应想到电解方法.问题(2)中因浓硫酸浓度变小时不能再与铜反应,故易解答.问题 (3)中则应从改变.氧化氮浓度的角度分析.答案:(1)Cu + H2O2+ 2HCl=CuCl 2+ 2H2O作图:以铜为阳极,以盐酸为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池装置.(2) 可行(3)不同意 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溶液中Cu2+的浓度基本相等 将一定量的NO2通入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溶液

12、呈绿色,则该同学 的结论正确,反之,不正确.(其他合理答案也对)12 .下列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反应转化关系图,其中部分产物已略去,常温下,G为固体单质,B、I为液体,其余都为气体.A为化合物,I的浓溶液与 G在加热条件下生 成F、B和C.H可用作工业上冶炼金属的还原剂.请按要求填空:国0-回一包彼化剂J 口热叵岛温通电(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 ; B : ; C : .(2)写出F+B I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G和I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液体B能被电解说明B是H2O,则E是H2或。2,又根据气体 A与E反应条件 是催化剂加热、反应产物 D又和E反应生成F可确定E是O2,

13、 A是NH 3,从而确定 D是 NO, F是NO2, F与B反应生成的I是HNO3.固体单质G能与I(HNO 3)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生成F(NO2)、B(H2O)和C, C是一种气体,猜测 G是C(碳),C是CO2; CO2与C在高温下 反应生成H(CO) , G(C)与E(O2)反应也可生成 H(CO),而CO可用作还原剂在工业上冶炼铁 等金属,可以确定 G是C(碳).答案:(1)NH3 H2O CO2(2)3NO 2 + H 2O=2HNO 3 + NO T、.匕木,八人,(3)C + 4HNO3(浓)=CO2 T + 4NO 2 T + 2H2013 . (1)一定温度、压强下,一盛满N

14、02的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水的体积占试管容积的 .(2)相同状况下,30 mLN2和NO2的混合气体通入倒立于水槽里盛满水的量筒中,剩余 气体16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 N2与NO2的体积比是 .(3)NO和NO2盛满一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气体体积缩小为原来的3/5,则二者体积比是.(4)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NO和NO2混合气体充满试管, 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 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 .(5)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O2和NO混合气体充满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 .(6)一定条件下,将等体积的O2

15、和NO2混合气体充满试管,倒置于盛足量水的水槽里,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总体积的 .解析:(1)3NO 2+ H 2O=2HNO 3+ NO31最后剩余1体积的NO.(2)3NO2 + H2O=2HNO3+NO AV 312V(NO2)(30 mL 16 mL)V(NO2)=21 mL, V(N2)=9 mLV(N2) : V(NO2) = 3 : 7(3)同(2)利用差量法计算.设NO和NO2的体积都为 V.3NO2+ H2O=2HNO 3+ NO31VV3则 V(余):V(原)=(V + V) : 2V=2 : 33(5)设NO和O2都为V.4NO + 302+ 2H2O=4HNO 3433V V4V(余):V(原) = (V- 4V) : 2V= 1 : 8(6)同(5)解法.2213答案:(1)3(2)3 : 7 (3)2 : 3 (4)3 (5) (6)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