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8》研讨课教案_13.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811210 上传时间:2021-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8》研讨课教案_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8》研讨课教案_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8》研讨课教案_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8》研讨课教案_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8》研讨课教案_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8》研讨课教案_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8》研讨课教案_13.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练习8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练习8是三年级语文下册最后的学习内容,共安排了五个板块,内容有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想想做做和学些毛笔字。处处留心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同时练习口头与书面表达。写好钢笔字安排了两个品字形结构的字和一个上下结构的字。读读背背的8个成语故事都是古代寓言故事,每个成语都有一则有趣的故事,学生很感兴趣。明日歌这首诗歌充满哲理,告诉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想想做做是一项既动手,又动脑的综合性练习。学写毛笔字主要是指导“竖折撇”和“竖折折勾”的写法。本练习课时3课时,本课时为第二课时。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对练习的板块非常熟悉,本次教

2、学选择的第二课时内容是“读读背背”,其中的寓言故事成语学生非常熟悉,也很喜欢这些有趣的故事,学习的兴趣很浓。明日歌朗朗上口,意思容易理解,老师还准备了歌曲明日歌让学生欣赏、学唱,学生很容易投入。但三年级孩子因为年龄特点,对成语和诗歌的理解还不够,老师要注意稍加指导。设计理念: 本课在设计时充分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开展教学。读一读、猜一猜、讲一讲、连一连、背一背、唱一唱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读背积累,课堂教学充满乐趣。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学习活动,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积累了成语和诗歌,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学目标:1熟读积累8个成语,知道这8个成

3、语都来自于古代寓言故事,并能初步理解这些故事中蕴含的道理。2熟读、背诵明日歌,明白时间一去不复返,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教学重点:背诵成语和诗句。教学难点:理解成语和诗句的意思,能学以致用。教学准备:希沃课件、故事资源(黔驴技穷、郑人买履、螳螂捕蝉、叶公好龙、杯弓蛇影)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第八单元我们学习了课文寓言两则,还记得是哪两则吗?(屏显: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图片)2.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4.总结:短小的寓言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多有意思啊。(屏显:小故事 大道理)(设计意图:复习导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下一步开展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读背成语,积极

4、参与热情高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再来读几个寓言故事,看看它们的名字。(板书:读故事)(屏显8个成语)自由读一读。2.质疑,读的时候遇到问题了吗?学生质疑(相机屏显“履”字的读音,显红,加深印象)3.“履”字不仅难读,意思也不太好懂呢,谁知道是什么意思?相机理解“履”的含义。(屏显 履:鞋子)4.难读的字音都能读准了,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成语。5.谁来单独挑战一下?指名读成语。6.学生互评。7.通过朗读,我们发现在这8个成语中,还有一个我们的老朋友,它是谁?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中的狐狸特别狡猾,他干了什么?8.这则寓言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人没有真正的本领,是借助别人的威风来欺压人。9.我

5、们还有5个不太熟悉的寓言故事。它们是齐读。(屏显5个成语变红)10.这五个故事咱们不太熟悉,想看看这几个故事吗?首先,张老师和大家玩个游戏,请你看看这几幅图片,猜猜这幅图片对应的是哪个故事。(屏显五幅故事图片)(设计意图:猜谜语,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先看看寓言故事的图片,再让学生猜故事的名字,学生看图片猜谜语,一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使用:学生猜一个故事,老师相机点击课件,给学生一种揭开谜底的感觉,带来一个个小惊喜。11.根据学生猜的情况评价:大家的课外积累真丰富,说明大家对这些故事有了解了。谁来给我们讲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古诗。12.指名讲故事。(1)黔驴技穷 A.学生上台看着图片讲

6、故事。B.同学梦,听完这个故事你觉着这只驴子的本领大吗?C.黔驴技穷这个词语就形容仅有的一点本领用光了。(2)杯弓蛇影A.学生看图片讲故事。B.学生补充故事内容。C.(屏显故事内容)看看这个故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看看。D.这个生病的客人是被什么吓到的?弓的影子 (3)叶公好龙A.学生看图片讲故事。B.听玩这个故事,你觉着叶公是真的喜欢龙吗? (4)郑人买履A.买鞋子的郑国人,特别有意思。谁来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B.指名讲故事。C.你觉着这是个这样的人?教条、死板、不知变通等。(5)螳螂捕蝉A.这个故事的名字也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起看看这个故事。B.老师简单讲故事。C.这个故事

7、带给我们什么启发。D.一个小故事,阻止了一场战争。这就是故事的魅力。(设计意图:学生对这些故事不是很陌生,但又不能完全说清楚。采用学生讲故事和老师适当点拨相结合,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成语的理解。)多媒体应用:根据学生讲述的故事点击图片链接到相应的故事页面,充分发挥希沃软件的性能。13.小故事,大道理。你能把故事和他们蕴含的道理一一对应起来吗?先轻声地读一读,和同桌商量一下。(屏显成语和成语的意思)指名同桌2人到讲台前操作(两组)。(设计意图:本课时教学的难点是初步理解成语的含义,设计连线题,将成语的意思出示出来让学生去选择,降低了理解的难读;设计同桌合作,增加互相商量的过程,在合

8、作中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改变老师灌输的课堂模式。)14.我们还要回灵活运用这些成语。看看你会用吗?(屏显选择成语填空的题目) (设计意图:学习成语的目的就是灵活的运用成语,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将成语运用在课堂上落实,符合遗忘曲线的规律,效果事半功倍。)多媒体应用:使用希沃自带“课堂活动”中的“知识配对”功能,让学生同桌两人共同到多媒体上操作,并当堂批改,成功的孩子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有部分连线、填空错误的同学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学有所乐,学有所得。15.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8个寓言故事成语,咱们一起读,牢牢地记住它们吧。生齐读8个成语。16.同学们,我们中国的寓言故事还

9、有很多,出示图片和成语。学生边看边读。(屏显)三、初读诗歌,激发珍惜时间的感情1.我们还要积累一首诗歌。看看你会读吗?自己试着读一读。2.有困难吗?学生质疑。3.谁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将不会读的生字和词语找出来,再由孩子们和老师共同帮助解决,学生参与率高,学习效果好。)4.谁能准确地读一读这首明日歌,指名读。5.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自己再试着读一读。6.你的节奏读得很正确,咱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你还可以一边读一边打节奏。(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孩子对打节奏非常感兴趣,把枯燥的读书和打节奏联系在一起,课堂趣味盎然。)7.这首诗歌是谁写得呢?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简单了解钱鹤滩。(屏显)8.作者钱鹤滩通过这首诗歌,想告诉我们什么呢?9.今日事,今日毕,珍惜宝贵的时间,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明道理)10.这首诗歌一直流传至今,并被人谱写成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想听吗?我们一边听,一边跟着轻声唱,让这动听的旋律和诗歌牢牢记在我们心里。(设计意图:音乐的力量最能打动人心,一首动听的明日歌在教室回响,学生跟着音乐哼唱、身体跟着音乐摆动,虽然没让学生背诵,但这首诗歌已经深深扎根在学生心里。)多媒体使用:播放动听的歌曲,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对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板书设计: 读成语 练习8 明道理 诵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