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202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09280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202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镇202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镇202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镇202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镇202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乡镇2025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一、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成立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上半年共召开专题会议-次,印发食品安全相关文件-份,明确各部门、各村(社区)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二是签订目标责任书。与-个村(社区)、-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签订食品安全目标责任书,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村(社区)年度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进一步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确保责任落实无死角。三是完善应

2、急预案。修订完善乡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部门职责分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次,有效提升了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二)深化宣传教育,提升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一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上半年,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场次,悬挂横幅-条,设置展板-块,发放宣传资料-余份,接受群众咨询-余人次。二是推进科普知识进基层。组织食品安全宣传员深入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场,重点讲解食物中毒预防、食品选购注

3、意事项等内容,覆盖群众-余人次,切实提高群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在各村(社区)设立食品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宣传内容,营造了良好的食品安全社会氛围。三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针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操作规范培训-次,培训人员-人次,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水平,从源头上减少食品安全风险。(三)突出监管重点,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一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围绕节日食品、校园周边食品、农村食品等重点领域,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次,重点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环境卫生、原料采购、加工制作、食品储存等环节,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销售过期变质食品等违

4、法行为。上半年,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家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起,责令整改-家。二是加强日常监督检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要求,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管档案,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检查覆盖率达-,下达监督意见书-份,督促整改问题-项。三是强化抽检监测工作。配合上级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上半年共完成食品抽检-批次,涵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等多个品类,抽检合格率为。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及时开展核查处置工作,依法依规进行查处,有效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二存在问题(一)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一是

5、专业人员缺乏。镇食品安全监管队伍中,具备专业食品知识和执法经验的人员较少,大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系统的食品安全专业培训,在日常监管和执法过程中,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难以准确判断和处理,影响了监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二是监管设备落后。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测设备相对简陋,只能开展一些简单的快速检测项目,对于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深层次的食品安全问题无法进行有效检测,难以满足日益复杂的食品安全监管需求。三是监管任务繁重。随着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数量的不断增加,乡镇食品安全监管范围不断扩大,而监管人员数量有限,导致监管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难以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管,存在一定的监管盲

6、区。(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一是部分经营者安全意识淡薄。一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忽视食品安全管理,存在侥幸心理,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不严格,从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食品储存、加工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小作坊、小摊贩管理难度大。乡镇辖区内存在大量食品小作坊、小摊贩,这些经营主体大多规模较小、分布分散,生产经营条件简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匮乏,且流动性较大,难以实现有效监管,食品安全隐患突出。三是索证索票制度执行不严格。部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采购食品原料时,未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不能提供有效的进货票据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难以

7、追溯源头,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困难。(三)群众食品安全参与度不高一是部分群众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一些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不够,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淡薄,在购买食品时只注重价格,忽视食品质量和安全,对一些明显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仍选择购买和食用,给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社会监督作用发挥不足。虽然建立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但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不高,主动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情况较少,未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氛围,导致一些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和查处。三、下半年工作计划(一)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一是充实监管力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公开招聘、调配等方式,补

8、充专业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缓解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合理调配现有人员,明确岗位职责,确保监管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强化业务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邀请食品安全领域专家、执法骨干开展专题培训,重点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检测技术、执法程序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下半年计划开展业务培训-次,培训人员-人次。三是改善监管条件。加大资金投入,配备必要的食品安全检测设备和执法装备,逐步提升乡镇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检测能力和执法水平,为有效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二)强化主体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一是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召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会议、开展专题培训等方式,

9、进一步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引导企业自觉遵守食品安全各项规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形成强大的震慑力,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三是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对失信企业加大监管力度,依法依规进行惩戒,促使企业诚信经营。(三)动员社会力量,构建共治格局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广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投诉举报渠道,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二是完善投诉举报机制。进一步畅通食品安全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奖励制度,对举报属实的群众给予适当奖励,激发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管的良好局面。三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担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定期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