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李伟华.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0985263 上传时间:2021-06-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李伟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李伟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李伟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李伟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李伟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李伟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说课稿李伟华.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说 课 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八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一、教材分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线、三角形及简单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几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本节的重点,又是全章的重点。学习它不仅是对已学平行线、三角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深化,更是今后学习各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在八至九年级占十分重要的地位。2、 教材的编写及内容的处理。教材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

2、的实际水平,让学生用“观察、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的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精神和思维的条理性。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并应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3、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探索验证,归纳、获得新知。能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讨论与质疑,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意识,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

3、功的体验,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验证,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应用;二、说教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采用多媒体直观教学,采用“观察、猜想”的方法,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探究,教学中,教学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围绕性质验证突破重点、难点。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到结论发现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

4、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设计层次训练,规范书写格式,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对平行四边形有了初步、直观的认识,为平行四边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其本质属性理解并不深刻,在八年级的学习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证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一般办法,即证全等三角形。初步具有了用几何语言对命题进行推理证明的能力,这为推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奠定了基础。初二学生正处在试验几何向论证几何过渡阶段,对于严密的推理论证,从知识结构和知识能力上都有所欠缺,而利用动手操作来实现探究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直观性,对学生来说较为适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平移、旋

5、转等操作直观感受到图形的变化过程,获得了初步的活动经验和体验,这便于学生在本节课直观探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也有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情感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2、说学法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观察猜想概括验证交流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学生一题多解,并及时引导学生小结方法,克服思维定势。例题讲解采取分解图形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并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图形,使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水到渠成,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四、教学过程(多媒体)让学生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图,小组讨论那组拼的最多,都能拼

6、成哪些图形?(设计意图:学生动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境导入, 出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能从图中找出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学生可以见识各种四边形的形状。通过查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起到复习的作用,为进一步比较系统地学习这些图形做准备,并明确本章的学习任务。并引出本节课题。学生预习思考归纳,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表示方法(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出示多媒体) 用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度,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ABCD重合吗?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整个旋转变化过程)(小组交流) 平行四边形ABCD对边、

7、对角、对角线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 【设计目的】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索,学生通过动手画一画和不同的猜想途径,加强了对平行四边形特征的感性认识,感受动手测量,猜想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同时通过交流和引导,明确目前证明线段、角相等的常用方法是证明三角形全等。学生完成证明,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和证明的必要性。 通过例题教学,突出本节重点,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义及性质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的变式,由浅入深分层训练,让学生轻松完成例题的学习,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变式练习 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了解学生学习

8、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我安排了几个练习。采用学生板演,教师巡回的辅导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验本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书写格式,及时的订正和指导。 延伸,我设计了老人分地合理吗?,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小结作业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认识,我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谈体会,让学生自已发现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及还存在哪些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学习后及时反思的习惯。课后作业我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比较简单,要求全做,选做题较难,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作业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原则,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学数

9、学,用数学的意识。 本课板书,我分为三个板块,力求板面整齐有序,一板清,勾勒出学习的主线,呈现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掌握。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证明,引导学生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突现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充分体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教育思想。 五、教学反思注重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实际生活中的图片引入,通过动手画图和实验探索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节课通过变式、探究及其相关应用来体现这一基本思想。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今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平行四边形性质 说 课 稿安阳县马家乡一中李伟华2014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