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docx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1047465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开展有效探究,演绎智慧课堂“梯形的面积”教学案例与思考探究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其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为体现这一理念,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方式, 从把握教学起点到孕育思维,再到交流互动, 点拨完善,让学生真真切切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流程,以真实的探究活动一次次地演绎着智慧的课堂。下面, 我从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梯形的面积”教学片段为例,真正领悟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并为课堂上所出现的一些形式化的“假探究”准确把脉。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片段一: A 教师出示梯形图问:梯形面积该怎样计算呢?今天

2、我们共同来研究。师:你认为我们该怎样研究呢?生:可以先转化为学过的图形。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而且需要我们计算它的面积,如李叔叔的小汽车玻璃打碎了更换多大面积, 那么到底该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我建议,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思考 :开门见山,启发学生适用已学过的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与方向,通过举例求李叔叔汽车玻璃面积,从而让学生明白学习梯形面积的必要性。片段二: B 教师师: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谁能复述整个推导过程?(生答后,师板书: S=ah割补法转化 长方形)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是什么?谁能复述整个推导

3、过程?(生答后,师板书: S=ah2拼摆法转化平行四边形)3、师小结:运用割补法、拼摆等方法,我们可以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通过寻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新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个方法来探讨梯形的面积 思考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回顾以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提炼并归纳方法,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为学生的探索新知“梯形的面积”打下基础,也由于曾经“会”“知”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片段三: C教 :前两天我 学 了平行四 形和三角形的面 ,能回 一下它 是怎 推 出来的 ?生 1:把平行四 形通 割 法 化成 方形生 2:把两个完全一 的三角形拼成一个

4、平行四 形(在学生 的同 ,教 配以多媒体演示, 学生注意 形的 化)。 思考 :采用多媒体演示,直 再 了平行四 形和三角形面 算公式的推 程,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起了学生的回 , 沟通新旧知 的 系打下基 ,渗透了“ 化”思想, 后 学 做好 。二、精心 ,留足探究空 ,体 探究 程片段四: A 教 1、提供材料,提出合作的要求 :下面我 共同来研究梯形的面 算方法,小 合作的要求如下:A:利用梯形学具,先独立思考能把它 化成已学 的什么 形B:把你的方法与小 成 行交流,共同 C、 合适的方法交流 2、自主探究,合作参与学生小 手操作,合作交流,教 巡 并 以适当的指 , 有代表性

5、的小 在黑板上展示。3、集体 交流, 梯形的面 算公式 :同学 已 用不同的方法 化成了我 学 的 形,哪一个小 先派代表 同学 介 化的方法和 化的 形?生 1:我 小 的方法是用两个完全一 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 形。 (学生也 手演示, 化 程)生 2:我 小 是把梯形沿两腰中点的 剪开, 成两个小梯形,再旋 拼接 化成了平行四 形。生 3:我 取了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所以,拼成的 形是 方形。 :同学 介 了各种方法, 以第一种 化 平行四 形 例( 件演示), 一个梯形和 化后的平行四 形有什么 系?什么 了?什么没 ?怎 推 其面 公式?生 1:梯形上、下底的和等于拼成后平行四边形的

6、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生 2:梯形的面积是所拼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生 3: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师:一个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生 4:因为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所以一个梯形的面积只能占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平,所以要除以2。师:请同学们再任选一种转化方法进行推导,验证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刚才的是否一致。 思考 :A 教师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后,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让他们主动探究,大胆猜测,积极验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合作, 主动探索,把新知转化为旧知识, 整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使

7、学生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片段五: B 教师1、师:请小组合作探究,动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剪、拼,实现转化,比比哪组的方法多,有创新。2、给小组足够的时间探究,师巡视。3、汇报交流生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如图: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生 2:连接梯形对角线,把一个梯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高就是梯形的高,另一个三角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下底,高也是梯形的高,如图:上底高下底推导:两个三角形面积分别为上底高 2,下底高 2 两

8、个三角形的面积和 =上底高 2+下底高 2=(上底 +下底)高 2=梯形的面积结论: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生 3:用割补法,沿梯形两腰中点剪开,变成两个小梯形,再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拼成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 平行四边形的高是梯形的高的一半,如图:上底中点下底上底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梯形有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生 4:用割补法,把一个梯形沿一个顶点和一条腰的中点进行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再拼摆成一个大的三角形,如图:上底中点下底上底推导:大三角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大三角形的面积 =梯形的

9、面积因为: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所以: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 想出这么多的推导方法, 而且很有创意,实际上,推导梯形面积的方法还有很多种,由于时间的关系,现不再研究, 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研究,不管是用拼摆法、割补法,还是分割法,其实我们都是在用转化的思想,推导出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电脑再次验证)。 思考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大胆实践,探索出多种方法来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老师及时引导交流,展示个性研究思路与成果,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经历了操作(摆拼、剪割、割补等)观察总结的过程,经历了一个数学再创造的过程,

10、品尝了成功的体验, 更演绎了一个智慧的课堂。三、学以致用,巩固探究成果片段六: C教师课件出于判断并说明理由:1、两个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 倍() 思考 :两个判断题突出集中探究的要点,最能检验出探究的效果,探究的深度,更能加强学生对公式的推导,对公式的理解与深化。片段七: A 教师课件出示李叔叔汽车侧面玻璃,要制作这扇窗户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有机玻璃? 思考 :A 教师做到了“前后照应” ,学生利用自主探究导出的梯形面积公式来解决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也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 感悟 :“梯形的面积” 是在学生认识了梯

11、形的特征, 掌握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并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的, 本案例中,不论是 A、 B 教师,还是 C 教师都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模式, 迁移转化等方法,对梯形面积的推导进行了有效的课堂探究, 并演绎着智慧的课堂,鲜活的课堂。1、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长方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A教师首先让生猜想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再通过拼、剪、割的动手

12、操作活动,看一看转化后的图形,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想想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2、精心组织,让生充分体验探究过程“凡是学生能自主探究得出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决不暗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后,学生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A、B、C、三位教师的学生都用了丰富多彩的推导方法,如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沿梯形后两腰中点剪下再拼摆成平行四边形,把一个梯形沿一个顶点和一条腰的中点进行分割,再拼摆成一

13、个大的三角形等方案都是高难度的,很有创意的思路,令人惊叹,令人叫绝!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精心组织了探究性学习活动, 给足了他们自由探究的氛围与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了出来,学生真切地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学得更主动,学得更快乐,迸出智慧的火花也是必然。3、充分应用多媒体直观再现推导过程为了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差生,老师们除了巡视辅导外,三位教师并用多媒体直观地再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与掌握。三位教师的探究课堂虽然有不少成功之处,但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如A教师的创设情境环节,语言有点生硬,不太吸引人,B 教师教学中学生复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推导过程过于详细,误时太多,从而减少了后面探究梯形面积的时间。总之,要使我们的探究活动更加有效,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发现与解决,要精心地组织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有效地开展活动,才能演绎精彩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