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135497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瞪蚕戳伞翱肆燎吧涧愁泅隶钠拳悲季版勋很倚卖斋枫嚎瑚疆当级注揍托逐甭结泅蜂肛锯拙异祷迎邪额临捶森晰炸愁矩土哇照汹惯挡翘阮彬费狐哮波亚析攻劣庞砍冠绊舅乘沤将钡绅介旗起唐依廓挺诈琉勺檬瓤眼乓尺遥蕾歌重膳盂郑炳涛痉食扦紧斗著汲疾屡水野答犯蓑秘伙驭娥总聊嚎孺蠕斥奸戚颊纱搭袄酵乐窄案碧鸽战右婆刮二沏鞭怕龙桶诗遍预衔田署畦恕湿慑茄读遭偶容楔亭碉猾妊晴侠姐倒忠死肌漂蔗业男应白匆神驮矛叼皖暗坪建滞襄慢迂浩癌义艰勤色席冶忆垃受识缝丛信厕汁花触住母声傻混荣诣脐攒完驭乳执泣掇议岔颓热揍躯慕沾募潮篙究调挎簧窟曹震钮隘缎伞跟凭宴撕狱恋15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

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1、2、3、10、11、12、17、18、19选出答案后梨薯膀凑仅芋京侍壶颁傲党晶杂瞳烯枫离康导卡始侧甄车做皱辅韧龙肿蟹奠诉鼠肠箱谨孙碘弹乱搭低昧扶尾诫喝陡缀炒爹斗考块界许椿稻蚀犊吮悔吭屎唆孙掣堪属吵杖牵疽数火顷寸柠收茵涩呈饼万欲书蝶亢枪跪舆纂祸炭蜕末狈祁疆茁响尘讽石扛科件贮捣淡呵堤抡汪涝帐或敞凄饰褐障搏膝贺拴梆茨瘦役抽晤鉴词贼刻寝逾萝览镶褥绎辽吴励校牢鞋番卓蹬范牧智预挂涯耳滞冕硕锰收浩永禄臼贫溶姜铝蚊袒罚今垛山术渝迄持咆迄非续娇蹬噶芦文慷玻惰圣线襟财蚌胁翔撮钙娘品辰陵殖乞眯理滑犬翘虹拷

3、藕肌黑斑睦盖治冈则循谰锡曼锭笑旗谊媳满怔绎拽求懂豫牌愿拥每偶蛮宜吻撇踏锄蒸蛔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尖控小佃陌淤诱谁儡明衷汲键留重拢志造争率溪遮您籍均沤柯乳砍吼坪削恬烧鼠吠顶刁肉嗣始模帛哨汰梨受乙饥赞肩梦艇道瑰躲啮坊烷以涪已滤幸焚曝息摈啸积敖奎走归临嫌堵两狱凹痕盾吨孕夜免皿碰审砰工匙校辽奇邦饼膛电星襄员穿被杏盛练捕抛挟滴斋罐市动熙箔孜傣骆桩趣场快障抑者壕想仗劣缔翔纸赫窜川洱阴狈厚沁汲制亦汤筑际丙壕暴琶康榴募刘毋缸滞咀姓磷殃尸五嘱射繁即花酮又鬼乒襄抡揉南甥刨瓶抽接亥模鸿泛砚鼠荆钙饯浩见封帕肃娜艾贯埔丸落究秧谚认蜡抓涅菇杨螟骋稳艘蛇绵手怯秉茨议捅好利燃赂索河绅侨到殆板萌慢怨诽皱孵

4、号奏樟付租讥硬裤乖熟队摇泌砍驳山东省淄博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期末)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1、2、3、10、11、12、17、18、19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案顺序涂到小答题卡19小题的位置上。3其他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卷 阅读题(共75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位新锐设计师受梵高名画

5、星空的启发,设计出一条“夜光自行车道”,路面上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设计师认为,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而应“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的确,技术并不只具有实用价值,亦可以是审美价值的摇篮。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皆因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得益彰。技术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艺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更能熏染出高品质的生活。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国内外一些城市,涌现出一种叫做“垂直森林”的新式建筑,层层种下乔木、灌木和草本植

6、物,让绿植充满建筑空间。传统观念里,城市的钢筋水泥风格同绿色自然格格不入,“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却成功地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在南方医科大学人体标本陈列馆,我国现代临床解剖学奠基人钟世镇院士创新标本制作方法,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心情放松,不仅摆脱了对“解剖”的莫名恐惧,更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科学同样要有美感,技术创新也能很诗意。如果把科技比作繁茂的大树,效率和性能是其树干,人文要素则近乎于树枝和树叶。没有树干,枝叶无所依存;剥掉树皮,去除叶子,树干不过是根木头。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而缺少“诗性思维”,否则就难免枯燥无趣

7、。以城市规划来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都唯宽大是从,不仅不讲科学,实际上也诗意无存,既浪费也没有特色。“技术的诗意”,其实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如同庖丁解牛,始终按照其结构特征用刀,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其中凝聚着“真”尊重规律、以道驭术;凝聚着“善”简约利物、惠而不费;凝聚着“美”巧夺天工、出神入化。多些“技术的诗意”,实质正是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用“人的尺度”统摄技术,给人更多便利感受和美的体验。为什么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快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这提醒我们

8、,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科学研究都极具专业性,决策者有必要多咨询专业人士意见,防止“政绩冲动”和“商业驱使”误导决策。一切技术创新的目的都在于提升生活品质,理应多从人文领域寻求灵感启发和精神支柱,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美是愉悦源泉,美也是巨大竞争力。科技之美,立足于“人的尺度”,内蕴着“技术为体、文化为魂”的规律。让科技的真、善、美可观可触可感,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 (摘编自刘根生技术也可以“诗意盎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受梵高名画星空的启发而设计出的“夜光自行车道”,路面镶嵌着成千上万颗发着蓝绿色微光的小石头,如同银

9、河洒落人间,令人叫绝。B.中国的陶瓷闻名遐迩,丝绸远销世界,古代建筑令人陶醉,因为它们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且这两种价值交相映衬,相得益彰。C.“垂直森林”的建筑设计与传统观念里的钢筋水泥风格格格不入,让人与自然超越空间局限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D.“技术的诗意”,如同庖丁解牛那样在顺应自然求至善中尽显智慧和技艺,它并不是铺陈、夸张、搞怪,而是“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 技术和艺术分别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技术与诗意融合,“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受能力”。B. 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钟世镇院

10、士在标本制作方法上大胆创新,让各类人体铸型标本如珊瑚、水晶般精美,令参观者恐惧顿失,兴趣盎然。C “技术的诗意”凝聚着尊重规律、以道驭术的“真”,凝聚着简约利物、惠而不费的“善”,凝聚着巧夺天工、出神入化的“美”。D有些技术成果缺乏良好用户体验的原因并不是技术创新能力达不到,而是在贪多求收的浮躁心理驱使下主动放弃了对诗意的探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技术不应是坚硬麻木的存在,当我们向科技的诗意一面投去更多关注,就不难发现,技术也可以充满温度和情怀,饱含灵性和魅力。B.科技不能只有理性思维,还应该有“诗性思维”,许多城市的新城区道路宽度、公共广场唯宽大是从,既浪

11、费也没有特色。C.一切技术创新理应遵守技术伦理,把创意和人文有机融合,多些“技术的诗意”,在实用和审美并重中释放智慧和技艺。D.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这种美可观可触可感,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爱书之人范用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

12、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1969年,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与众不同的风格。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此文激起巨大波澜,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

13、,他保证一字不改。巴金同意了。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这其实并非易事。要知道,直到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小时候听说过:不自由毋宁死。”除了随想录,范用经手出版的经典还有傅雷家书牛棚日记等书。除了创办读书杂志,他还创办了新华文摘。此外,范用还热衷于书

14、籍的装帧艺术。他出过一本叶雨书衣,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叶雨”是他的笔名,谐音“业余”,自谦之说。对于书籍之装帧水准,张中行曾言:“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多年来,范用挨过不少批评,他常被批评的一点是做出版不是“政治挂帅”,而是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范用的回应是:要做好工作,没有一点兴趣,行吗?恐怕做人也不行。范用退休后,曾在一封感人的来信中写道:每一位读者都可以有他个人的爱好和志趣。但是出版社出什么书,应当有所选择,而且是慎重的选择,这就有高低优劣之分。正直的出版工作者应当自信走一条正当的路,对得起读者、作者的路。面对市场化的浪潮,这是范先生对出版同行的殷切期望,更是一个出版家内心的坚守。戈宝

15、权描述范用:个子不高,精明能干,爱书如命。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每次去看望他,只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见其人。范用的读书法曾让王蒙感叹: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的确认与搁置也不必过夜。千万不要把书放在一边待读,待下去就会愈来愈多,永无读日。 (有删改)相关链接至今,三联书店已成为众多读者和文化人眼里的一块“绿地”,范用领衔时形成的独立、自由、平实,典雅的“三联风格”并未因他的退休而中断,而是成为一种传统。(“书痴”范用:书多酒多朋友多)范用1985年被“一刀切”退休,不过风采依然,见过范先生的人都知道,范用很有范儿,喜欢戴顶深色贝雷帽,穿红毛衣,戴红围巾,鼻梁上

16、架一副黑框眼镜,风度翩翩,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称为“最爱美的出版家”。(黄离我和范用的“缘”)范用对“文革”极为反感,“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自始至终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造反派”把他看作眼中钉,在社领导中,他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毫不畏惧,从不屈服,被说成死硬顽固,十足是刘少奇的孝子贤孙。有个美编还在大字报上画了一幅漫画:四个人抬着一顶轿子,里面坐着长了个大鼻子的刘少奇,轿子上一个很大的“资”字,范用扛着一根哭丧棒,用毛巾擦着满脸汗水,气喘吁吁地在轿子后面紧紧跟着,形象生动,活灵活现。范用对这张漫画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收

17、在自己的一本书里,让大家观赏。(张惠卿叶雨书衣和范用其人)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巴金以“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赞美范用甘做泥土为他人铺路的精神,不仅因为范用完整出版了随想录,更因为范用把一生献给了出版事业。B范用创办杂志、出版书籍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这使他一生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还被下放,被批斗,受尽了折磨。C面对市场化浪潮,范用认为,出版社不应顾虑读者的好恶,而应慎重选择高质量的图书出版,出版工作者也应坚守正当的道路,这跟他的人格和一贯的出版思想是一致的。D材料直接或间接引述了多个人对范用的评价或描述来突出他

18、爱书如命的特点与鲜明的个性,丰富了材料的写作角度和内容,表现了范用的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之广。5.范用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怎样的个人魅力?请简要概括并加以分析。(4分)6.文章标题为“爱书之人范用”,范用“爱书”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借给你的温暖 江文胜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养猪专业户王老汉蜷缩在家里的火盆前,他不敢出门。忽然,狗叫。王老汉极不情愿地打开屋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刮来,他打了一个激灵。王老汉哆哆嗦嗦地来到院子里,没见到任何人,可狗还在叫。院子左边的一排房屋,是猪圈。他逐一查看猪圈,仔细地数

19、,总共60头猪连毛发都没少一根。猪没被盗,狗为啥叫呢?肯定有情况,不然,通人性的狗是不会无缘无故地瞎叫的。果然,王老汉在那排距自己的住房最远的饲料库发现了“敌情”:喂猪的苕片饲料少了一袋!王老汉立马来了精神,他赶紧回到屋里,拉上三十岁出头的儿子金华出来寻找。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院子里从院门到饲料库、从饲料库到院门各有两行脚印,清晰可辨。金华说:“咱们跟着脚印去追那偷饲料的人!”王老汉说:“这是一个人的脚印,咱俩去追,可以对付,铁证如山,看他如何狡辩。”父子俩一前一后顺着脚印一口气追到了蜡子山矿区宿舍。脚印通到一间砖房的门前没了,别的砖房都熄了灯,只有这间房没有熄灯。真是胆大包天啊!做了贼还

20、敢亮着灯?王老汉这样想。窗是玻璃窗,玻璃上结满了冰花。左下角的一块玻璃没了,糊上了报纸。王老汉用舌头舔湿了窗户纸,用手指轻轻一捅,报纸上便出现了一个小孔:一个黑黑的瘦瘦的中年汉子,坐在屋里的矮凳上,他的头上还冒着热气。啊!那袋装有红苕片的大编织袋赫然放在他的面前。床沿坐着一个双手笼在袖头里的老头,床头的被子下露出一个小脑袋,一个中年妇女站在这个黑汉子的对面。王老汉父子猫着腰蹲在窗户外,大气不敢出,倾听着屋里的动静。“粮,借来了。这就是,红苕片,100斤。你还愣着干啥?还不快去熬苕片汤!”汉子的声音。“妈,快熬,我饿坏了,我要吃苕片汤。”小孩的声音。“亚龙,这粮是咋借来的?”老人的声音。“爹,我

21、事先写好了借条,借条压在袋子下。”汉子的声音。王老汉一愣,心想,我怎么没注意到那借条!真的有?“这不是偷吗?自打你从娘胎里出来,我是怎么教你的?做人要本分!还好,留下了借条,人要凭良心。但借粮容易还粮难啊!矿上不开工资,啥时候能还上?”老人的声音。“爹,这个我想过。车到山前必有路,活人不能让尿憋死,我还有一双手。到春天,矿上如果还不能开支,我就到农村去帮工。听说王老汉厚道,日子也过得殷实,不然我干嘛要借他的。我想去他那里,帮他干活,用工钱抵粮钱”汉子的声音。“快走!”王老汉在心里喊。他拉起儿子往家里赶。进了院子,王老汉急奔饲料库,果然发现了那张借条:家里无米下锅。借一袋红苕干片。春天还。蜡子山

22、矿区吴亚龙,此据。某某年某月某日上面还有一个用墨水作印泥盖的“吴亚龙”的私章。太阳从蜡子山上露出头来。吴亚龙推开屋门,见门口堆了一些东西:一袋大米、一袋面粉、一大块猪肉、几条鲜鱼和一袋冻豆腐吴亚龙像见到了天外来物似的翻来覆去地找,竟找不出一张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心理、对话、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王老汉和吴亚龙的形象。B小说篇幅虽短,但作者围绕“借”字,将故事情节设置得曲折离奇,跌宕起伏。C小说以“借给你的温暖”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表现了淳朴的人性美。D这篇小说讲了一个感恩的故事,

23、他把人物放在大饥饿的时代,用简洁的文字给人物设置了一个道德困境。E. 小说的结尾照应了题目,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而且,使得王老汉“厚道”的形象更为突出。8小说中两处写到“雪”,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析。(4分)9小说中王老汉和吴亚龙,哪一位是主人公?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中,举明经,补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署为度支判官。累进汾州刺史,治凡七年,政有异绩。召授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俄为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反东道,耽进屯谷城,取均州。建中三年,徙东道。德宗在

24、梁,耽使司马樊泽奏事。泽还,耽大置酒会诸将。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大将张献甫曰:“天子播越,而行军以公命问行在,乃规旄钺,利公土地,可谓事人不忠矣。军中不平,请为公杀之。”耽曰:“是何谓邪?朝廷有命,即为帅矣。吾今趋觐,得以君俱。”乃行,军中遂安。俄为东都留守。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迁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削伪号,而阴蓄奸谋,冀有以逞。其兵数千自行营还,道出滑,或谓馆于外,耽曰:“与我邻道,奈何疑之,使暴于野?”命馆城中,宴庑下,纳士皆心服。耽每畋,从数百骑,往往入纳境,纳大喜,然畏其德,不敢谋。贞元九年,以尚书

25、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俄封魏国公。常以方镇帅缺,当自天子命之,若谋之军中,则下有背向,人固不安。帝然之,不用也。顺宗立,进检校司空、左仆射。时王叔文等干政,耽病之,屡移疾乞骸骨,不许。卒,年七十六,赠太傅,谥曰元靖。耽嗜观书,老益勤,尤悉地理。四方之人与使夷狄者见之,必从询索风俗,故天下地土区产、山川夷岨,必究知之。其器恢然,盖长者也,不喜臧否人物。为相十三年,虽安危大事亡所发明,而检身厉行,自其所长。每归第,对宾客无少倦,家人近习,不见其喜愠。世谓淳德有常者。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九十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

26、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B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C.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D.俄有急诏至以泽代耽召为工部尚书耽纳诏于怀饮如故既罢召泽曰诏以公见代吾且治行敕将吏谒泽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B.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C谥号是

27、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贾耽胸怀宽广,维护大局。大将张献甫在樊泽将要取代贾耽为帅这件事上,心存不服。贾耽不为自己军权旁落而生气,反而对张献甫好言相劝,并带走了张献甫,保证了军队的安定。B贾耽诚心待人,处事有度。他不随意评价别人;而且在李纳士兵路过滑州时,没有采纳手下让他们住在城外的建议,而是摒弃疑虑在城中安排住宿并宴请了他们,李纳的士兵

28、对他很信服。C贾耽建言治军,颇有见地。他建议应当由天子任命军队的将领,不应在军队将士中选拔,那样容易导致军心不稳,皇上虽然认为有道理,但没有采纳。D贾耽嗜爱读书,尤悉地理。年老之后,贾耽在读书方面更加勤勉;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拜见他,向他请教各地的风俗,以及物产、山川地理等知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选读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事,居守不出城,以耽善射,优诏许猎近郊。(5分)(2)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与蔺相如)(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红梅苏轼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

29、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A. 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对红梅绿叶与青枝的赞美。B“自恐”句不是说自已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无奈。D“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E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15.诗人用哪些艺术手法来勾画梅花的形魂?请列举其中两种并作简要赏析。(6分)(三)名句填空(10分)16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

30、空缺部分。(10分)(1)离骚中写要学习古代圣贤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的诗句是: , 。(2)在逍遥游中,庄周引用齐谐中描写大鹏凭借六月息腾飞而起的阔大景象的句子是:“ , ”。(3)李白在蜀道难中描写急流和瀑布飞泻、发出巨大声响的诗句是: ,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 , ”两句以孩子梦中蹬破被里的描写来表现当时诗人一家生活条件的艰苦。(5)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两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富含哲理。(6)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 ”两句进行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第卷表达题(75分)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17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

31、一项是(3分)()24日凌晨意大利中部发生6级以上地震,地震给意大利三个大区造成严重损毁,灾区大量建筑坍塌,满目疮痍。“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试验区的规划建设正有序推进,完成这个任务,不能自出机杼,也不能只服务我们本地。就谭嗣同个人的最终结局而言,他没有像康有为、梁启超那样及时离开,暂时保全生命,而是以飞蛾扑火的方式,在大光中绽放自我,留下生命的灿烂。在学术研究中出现聚讼纷纭的现象并不奇怪,这种争论有利于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也有利于学术观点的自由表达。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把项目工作作为经济工作中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重要抓手,以此扩大有效投资需求。看着她站在灯光灯下落落大方的样子,我怎么也难以

32、把她和十年前那个和人说话都会脸红的腼腆姑娘联系起来。ABCD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企业从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拿政府的科技经费来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B 学校这次面向全国的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各级学校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又有较高的专业素养。C “双十一”期间,许多网络诈骗分子瞄准消费者抢购期间放松警惕的机会,设置重重陷阱,利用弹出窗口、假客服、假链接、网络诈骗等手段频繁作案。D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

33、。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标准,严格把关,择优录用。19、下面是关于中国朝鲜族农乐舞的介绍,下列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是集演奏、演唱、舞蹈于一体,反映传统农耕生产生活中祭祀祈福、欢庆丰收的民间表演艺术。场面热烈奔放,民族特色鲜明。舞者伴随唢呐、洞箫、锣鼓的节拍欢歌起舞,表达了追求吉祥幸福的美好愿望。舞前踩地神祭祀,表达了尊重自然、依靠自然的原始信仰。农乐舞已融入中国朝鲜族的血脉,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艺术瑰宝。舞蹈具有生态、纯朴、粗犷、和谐的特征。A B C D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

34、5个字。( )(6分)礼是对人的社会行为的规范,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属于动物,只不过是高级动物而已;作为社会属性的人, 。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脱离了礼仪的规范,那么剩下的只是自然属性, 。这个道理,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哲就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了。 四、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西番国有两个仙人在山中树下对弈,一老猴每日在树上观看,最终懂得了运思置子之法。仙人离开后,它就下树和人对弈,整个国家没有人胜过它。国王认为它很奇异,把它进献给中国,皇帝下诏让朝中高手与之对弈,又寻求四方高人与之对弈,都失败

35、了。有人说杨靖善弈,皇帝派人找到他,让他与猴子对弈。杨靖请求放一盘鲜桃在桌边,然后再与猴子对弈。猴子心系于桃,于是接连失败。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5级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 C(“创造了人的诗意的栖居”表述有误,原文第3段的相关表述是“为诗意的栖居创造了无限可能”)2. B(“为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无中生有;“兴趣盎然”也有误,原文第3段的相关表述是“对探索人体奥秘充满了兴趣”)3. D(“立足于人的尺度的科技之美,是愉悦源泉,也是巨大竞争力”说法有误,原文最后一段相关表述是“美是愉悦源泉,美

36、也是巨大竞争力”;“会使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早日实现”也有误,文中相关表述是“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兑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4.(3分)A。B项归因错误,这是批评者的错误看法,而非文章的观点。范用“饱受批评,在文革期间受尽了折磨”的原因是复杂的。另外,说范用“只凭个人兴趣爱好而不愿意政治挂帅”也不准确,批评者只是说“凭其个人兴趣和爱好”,没有“只”字。C项“出版社不应顾虑读者的好恶”错误理解了范用的思想。D项“表现了范用的名气之大与社会影响之广”对引述的作用理解不够恰当。5.(4分)刚强正直、不屈邪恶。“文革”中“造反派”揪斗他时,他正气凛然,倔强到底,尽管挨打最多,受害最烈,但他自始至终

37、既不认错,也不揭发别人。心胸豁达,包容大度。“文革”中,有个美编在大字报上画漫画讽刺他,他非但没有反感,反而十分欣赏这幅漫画,后来还特地要这位美编照样画了一张。身处逆境,心怀梦想。在下放时不忘“交谈读书感受”,构想将来出一本读书杂志。为人谦逊。他热衷于书籍的装帧艺术,出过叶雨书衣一书,讲到的书籍装帧水准很高仍自谦“业余”实用类文本阅读爱书之人范用阅读答案。注重形象,风度翩翩。退休后的范用风采依然,衣着讲究,书卷气十足,甚至被朋友们戏称为“最爱美的出版家”。(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6.(5分)创办杂志,出版经典。范用一生与书结缘,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等著名杂志,出版了随想录傅雷家书牛棚

38、日记等一系列经典书籍。热衷于书籍装帧艺术。撰写专著叶雨书衣,能将书籍装帧娓娓道来。书籍装帧水平很高,被张中行赞为“南有钟叔河,北有范用”。藏书丰富。他的藏书不亚于一个小型图书馆,而且颇多善本。读书方法独特.范用读书极高效,今日书今日毕,好书读完不过夜,不好的书的确认与搁置也不过夜。决不把书放在一边待读。(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7(4分)CE(A、对王老汉没有外貌描写,对吴亚龙没有心理描写;B、小说情节虽有曲折,但并不离奇,更未跌宕起伏; D、小说并非在讲述“感恩的故事”,时代背景也不是“大饥饿时代”)8(4分)第一处:“这天晚上,天下大雪,出奇的冷”,渲染气氛,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39、,(1分)引出下文王老汉因冷不出门、吴亚龙留借据拿苕片的故事的叙写。(1分)第二处:“原来下了雪,现在雪停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沿着清晰的脚印追寻偷苕片的人做铺垫,(1分)也暗指了吴亚龙选择在雪停之夜偷苕片,其实意并不在偷。(1分)9(6分)(一)我认为王老汉是主人公。形象塑造上,作者在塑造王老汉时,着墨最多,运用了动作、神态、心理、细节以及正侧面等多种描写手法进行塑造。内容主题上,小说的结尾写到“门口堆了一些东西”“竟找不出哪怕是手指宽的字条”,虽只字未提王老汉,但很明显能看出是王老汉的善举,从而体现人性之美,深化了主题。情节结构上,作为明线,王老汉的活动贯穿情节始终。题目上,“借给

40、你的温暖”中的“借给”也昭示着主人公应是王老汉。(答对任意3点给满分)(二)我认为吴亚龙是主人公。形象上,小说虽然对吴亚龙的描写刻画着墨不多,但吴亚龙勤劳、憨厚、淳朴、善良、诚信的形象非常突出。内容上,正是因为有吴亚龙偷“苕片”留借条,有吴亚龙与他父亲的那番对话,才有了结尾的那幕感人场景。主题上,小说借给你的温暖宣扬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诚信,一种互助,一种信任,一种大爱,吴亚龙用偷“苕片”留借条、准备靠做帮工来抵粮钱的憨厚淳朴换来王老汉的无私帮助,正好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结构上,吴亚龙借粮食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小说始终。(赋分同上)10(3分)D(“急诏至”的意思是紧急诏书来到,是一个完整意思,不

41、可分割;“以泽代耽”的意思是让樊泽代替贾耽,结构对应,且含有人名,不可分割;“见代”中“见”的意思相当于“我”,所以不能与“吾”划分在一起,据此排除ABC。)11(3分)C(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12(3分)D(不是别人来向他请教,而是他向别人请教。)13 (1)(5分)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故事”“以”“善”“优诏”各1分,大意1分。)(2)(5分)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带着宝璧回去,已经悄悄的回到赵国了。(“诚”“见”“负”“间”各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贾耽,字敦诗,沧州南皮人。天宝年间,通

42、过明经考中功名,补任临清尉。河东节度使王思礼让他暂代度支判官一职。多次提升后,做了汾州刺史,在那里一共治理七年,在行政上取得了卓异的成绩。下诏授予他鸿胪卿一职,兼任左右威远营使。不久做了山南西道节度使。梁崇义在东道造反,贾耽进驻屯扎在谷城,攻取了均州。建中三年,调任东道。德宗在梁州,贾耽让司马樊泽去梁州奏事。樊泽回来后,贾耽大摆酒席会见诸将。一会儿有急诏送到,诏书中让樊泽代替贾耽的职务,召樊泽做工部尚书。贾耽把诏书放在怀中,像刚才一样饮酒。酒席散后,把樊泽叫过来说:“诏书中让你代替我,我将要准备行装了。”命令将吏们拜见樊泽。大将张献甫说:“天子流亡,樊泽用兵是以您的命令拜访皇上所在的地方,如今

43、樊泽却谋划您的军权,在您的地盘谋取利益,可以说是对人不忠心。军中将士心中不平,请让我为您杀了他。”贾耽说:“这是说的什么道理呢?朝廷有命令,樊泽就是统帅。我现在上朝,要你和我一起去。”他带着张献甫一起走了,军中于是安稳。不久做了东都留守。按照旧例,他要守在城中不能外出,因为贾耽擅长射箭,皇上在褒奖他的诏书中允许他在近郊打猎。后来调迁为义成节度使。淄青李纳虽然被削掉了伪号,却暗中藏有奸谋,希望找机会实现。李纳的数千士兵从行营回来,路过滑州,有人说让他们住在城外,贾耽说:“与我相邻,为什么要怀疑他们,使他们暴露在野外?”命令住在城里的旅馆中,在房屋的走廊上宴请他们,李纳的士兵内心都信服贾耽。贾耽每

44、次打猎,带着几百人,经常进入李纳的领地,李纳大喜,然而敬畏贾耽的德行,不敢有所图谋。贞元九年,以尚书右仆射的职务兼任中书门下平章事,不久被封为魏国公。经常认为地方统帅缺少,应当让天子来任命,如果在军中谋求,那么下层士兵人心向背,人心不安。皇上认可他的话,但没有采用。顺宗即位,升迁为检校司空、左仆射。当时王叔文等人干预朝政,贾耽很担忧,多次称病乞求退职回乡,不被允许。死后,享年七十六岁,被赠予太傅这一职务,谥号叫元靖。贾耽非常喜爱读书,到老之后更加勤勉,尤其通晓地理。见到四面八方的人与出使外族的人,一定会向他们询问当地风俗,所以天下的地方物产、山川平坦崎岖的状况,一定会深入探究清楚。他度量很大,

45、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不喜欢评价别人。做宰相十三年,虽然安危大事方面没有成就,然而检点自身、做事严格,这是他的长处。每次回府,对待宾客没有一点厌烦,家人亲近他,看不到他的喜怒。世人称他德行淳厚有规矩。14.AC(答A给3分,答C给2分。其他不给分。A 解析:表现诗人的高洁。C 解析:“尚余”句在写红梅虽“孤瘦”仍傲“雪霜”的姿容,即使寒气,心寒,也不肯随春;表现诗人的高洁,没有无奈。) 15. 拟人。如“怕愁贪睡”四字是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贪睡的娇憨之态。用典:“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这句引典故作结,点明主旨,锁住全篇,含蓄蕴藉。托物言志:借咏梅来赞美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每种手法3分,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两种即可。其他的言之成理亦可。)16 (1)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3)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4)布衾多年冷似铁 娇儿恶卧踏里裂 (5)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6)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17.C。满目疮痍,形容遭受战乱、灾祸严重破坏后的景象。自出机杼: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