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025年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2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县委坚决落实“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的工作要求,锚定市委“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紧扣“1185”工作思路,保持战略定力,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主动作为,一步一个脚印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1185”工作思路,即:锚定一个目标,建设“六个基地一座名城”;用好一个举措,把“十大行动、八大战略”作为经济工作主抓手;做好“八篇文章”,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质效提升;增强政治、责任、攻坚、创新
2、清廉五种意识,全力以赴推进目标任务落地见效。一、做好扩大内需大文章,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强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加快释放内需潜力,全力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一要全面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发文旅、体育、教育、培训等改善型消费活力。稳定扩大传统消费,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等政策。推进城区核心商圈建设,高质量发展农村电商。二要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突出产业链、新型城镇化、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滚动谋划一批有利于延链补链强链的优质适配项目。积极对接争取财政政策资金,提高
3、项目成熟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市计划盘子。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领导包联、专班推进今年确定的总投资308.8亿元的214个重点项目。三要着力畅通经济循环。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加强蔬菜、肉类、特色水果等产业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全力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二、做好工业转型大文章,夯实经济发展新支撑。紧扣“创新”这一推动工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要在工业技术装备上创新突破,抢抓国家重大机遇,加快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革新。二要在推动产品多元上创新突破,引导支持企业开展产品研发,做大做强精细产业链条,增加企业效益。三要在拓展
4、市场上创新突破,既要转变思路“走出去”,走向全国、全球大市场,又要逐步完善线上销售渠道,推动实现“弯道超车”。四要在精细管理上创新突破,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价值。五要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创新突破,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等,大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配套企业,为高质量转型注入源头活水。三、做好农业增效大文章,开辟强农增收新赛道。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特”和“优”。一要在特色产业上再发力,进一步抓好“*四宝”(麻花、饼子、鸡蛋、枣),特别是蛋鸡、板枣等特色富民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标准化生产。积极引导发展果品、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二要在现代农业上再突破
5、以产业为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质量。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三要在精深加工上再提升,以枣叶茶、板枣咖啡、蛋鸡加工等深加工为引领,加快推进板枣深加工基地、晋龙蛋品加工等项目建设,以延链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四、做好文旅提质大文章,擦亮文化强县新名片。高举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教民稼嵇于*”金字招牌,在*农耕文化及七大国保、五大非遗上深耕发力,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一要丰富产业业态,巩固两个3A级、一个4A级景区创建成果,大力发展观光采摘、亲子研学、自驾露营等新业态,开发特色美食和休闲体验项目,吸引更多游客走
6、进*故里。二要提升旅游设施,大力提升环城观光旅游道、沿汾旅游公路以及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游客体验感,形成“快进慢游”的综合服务体系。三要注重宣传推介,搭建全媒体营销宣传平台,设立工作室、沉浸式体验馆等,以活动创新赢得“大流量”和知名度。五、做好改革开放大文章,激活县域发展新活力。紧盯国家、省、市重点改革,加大改革开放力度。一要持续用力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着眼解决难点和民生诉求,探索更多实用管用的“小切口”改革,全力破除一批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争取更多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在*落地实施。二要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三角、京津冀等重大战略,推进跨境电商综
7、试区*站建设,主动参与区域间投资合作和经济文化交流,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对外开放“桥头堡”。三要持续推动创新发展。持续开展“百名院士*行”活动,邀请更多院士专家来稷调研指导,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开展科技研发、项目合作。六、做好生态环保大文章,共建美丽*新家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动摇,一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一要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大散煤、扬尘、餐饮油烟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严防“散乱污”现象反弹,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二要强化生态治理修复。抓好国家、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强力推进“一泓清水
8、入黄河”工程,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三要强化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挖掘国家板枣公园、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品牌价值,稳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等工作,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四要强化城乡面貌改善。持续开展城市更新行动。坚持乡村建设“一环两带一片区”发展布局,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污水处理,大力实施环镇路、镇镇通等道路提升工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七、做好民生保障大文章,打造幸福*新图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到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大不小。一要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
9、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常态开展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春风行动。二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多措并举减少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流失。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水平。全域开展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完善提升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三要兜住兜牢民生网底。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优化和落实困难群体救助各项政策,有效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八、做好社会稳定大文章,开拓平安*新局面。自觉扛起防范化解安全风险的政治责任,坚决守牢安全防线。一要坚定不移抓好风险防范化解。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
10、颠覆、分裂活动,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重点领域安全。二要毫不动摇抓牢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要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扎实开展危化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三要坚持不懈加强社会治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处置,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平安*、法治*。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在2025年市委书记调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市委既立足当下、又着眼未来,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
11、适时提出“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彰显了市委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政治担当,体现了市委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的精准定位,展现了市委积极回应河东儿女对美好生活期盼的价值追求。*将全面领会,同题共答、同频共振,谋实重点、抓好贯彻,奋力踵出“一城两区三门户*新路径。一、坚持因地制宜,壮大富民产业。*作为各类水果年产100亿斤的农业大县,仅从事果业的果农占比就高达70%。所以,要想富裕,就得坚定不移抓果业。近年来,*不断优化果业结构,提升科技含量,逐步实现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从“扩量”向“提质”转变。在果业的发展实践中,推广的“旬R阳果园”每
12、斤价格稳定在4元以上,亩均收入由之前的3000元跃升至1万元,在2个千亩示范园、46个百亩示范园和果业联盟的示范引领下,果农的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将在政策推广上持续发力,大力扶持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型、大户带动型、小户自发型等多种模式,新增推广“郁阳果园”1万亩,全县总面积将达到2万亩,着力将“郁阳果园”打造成推动果业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借助“郁阳果园”在细分领域抢占新赛道的成功经验,在梨产业上实现由传统乔化栽植向矮化密植的转变,打造50300亩连片种植示范基地,为全市乃至全省梨产业发展踵出新路子。在冬枣产业上,大力推广冬枣“六统一”产业升级模式,打造“鲜枣产业4.0版先行典
13、型示范区”,形成基地引领、多点开花的推广格局,带动枣农增收致富。二、聚焦集群发力,提升产业能级。近年来,*基于工业整体上体量不大、产值不高等现状,明确了打造制造业产业、纸业产业、智能产业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工业发展目标。在制造业产业上,依托以东睦华晟为核心的粉末产业链条,先后引进总投资1055亿元的东睦华晟软磁芯、鑫晟新材料软磁制品等4个项目,制造业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下一步,*将积极运用数智技术和绿色技术,推动粉末冶金、装备制造、渔药化工等传统产业设备更新、标准升级和产品迭代,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工业集聚区在稳定百亿产值的基础上,每年增长3%5%。在纸业产业上,依托力达集团、源泰热能为核心
14、的纸业产业链条,与世界500强建发集团签订20亿元的投资协议,陆续招引了后加工企业9家,纸业产业集群起势成型。下一步,*将在产品研发、链条延伸上下功夫,通过积极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再引进35家纸业后加工企业,进一步集聚发展、降低成本、扩大产能,力争2025年产值超过30亿元,35年实现百亿产值目标。在智能产业上,依托科技创新产业园14幢13.6万平米标准化厂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战略新兴产业,先后招引深圳一清智驾等7家智能制造企业,智能产业集群蓬勃起步。下一步,*将继续发展壮大科通计算机等已落地企业,加快推进星辰云图、长佑科技、润泽极康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星辰云图加快申报省级人工智能示范基地
15、年内再招引810家智能制造企业落户园区,推动科创园积厚成势、加快发展,成为全市产业转移优先承接门户的主要窗口。三、培育物流产业,激活发展动能。*作为农业大县和果业大县,农产品物流上下行快递量逐年快速增长,由2022年的2156万件增长至2024年的8500万件,但本地及周边区域已经无法满足上行分拣需求,导致近一半的物流外溢至西安等地,这既说明*在发展物流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也充分说明我们物流产业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随着*黄河大桥的建成通车和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建设基地的政策落地,加之近年来不断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使*的物流产业走到了新起点上。下一步,*将把物流产业打造成为服务一
16、产、连接二产、带动三产的重点产业,以浩吉铁路阳煤丰喜*铁路专用线项目为龙头,建设公铁联运物流园,积极对接招引快递物流头部企业,投资打造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全力以赴把物流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推进文商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文旅产业基础薄弱、景点不多,但亮点纷呈,黄河大闸蟹在央媒的多次报道下火遍全网;王维故里一年两次登上中央电视台;*黄河大桥创下四项世界纪录,顺利建成通车,这些都带来了一定的流量和热度。下一步,*将紧盯全市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深挖*特色、打造*亮点,激发消费新潜能。围绕“黄河大闸蟹”地域特色产品,依托*黄河大桥、黄河旅游公路、黄河湿地滩涂万亩莲池
17、的特色优势,着力打造星空帐篷、房车营地、低空旅游、休闲垂钓等多种消费新场景,带动周边元代县衙、猗顿文化园等文旅消费,推动*成为全市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热点门户的特色窗口。*将围绕“一城两区三门户”目标和思路,坚持以“*新风”引领文明创建,将“*新风”践行到城乡融合、和美乡村创建等各个领域,以高水平文明创建赋能高质量发展。坚持用民生实事强化幸福保障,在群众出行、温暖过冬、民生热点等方面持续发力,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在黄河保护利用上实现突破,从生态环境保护破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坚持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上实现突破,聚焦基层治理责任空转、权责不明等问题,将2025年确定为“责任落实年”,强化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与履责担当;聚焦乡村干部基层治理能力不足问题,创新实施乡村振兴骨干“能力学历双提升”工程和“千人百法下基层”活动,为基层治理提供富有*特色的经验和模式。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