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校长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会上讲话:大单元教学困境,刺痛前行之路各位老师:大家好!在教育改革的征程中,我们始终在探寻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共同聚焦大单元教学困境这一关键议题。大单元教学改革,对我们教学成效的提升以及学生长远发展意义重大,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大单元教学正是这样一种能激发学生创造力、提升综合素养的创新教学模式,关乎我们教育事业的未来走向,是我们当下必须全力攻克的“堡垒”。接下来,我将详细剖析大单元教学目前面临的六大困境。(一)教师的认知与能力困境在大单元教学推进的道路上,不少教师暴露
2、出诸多不适应的问题。首先是理念理解不足,部分教师仍深陷传统教学观念的“泥沼”,对大单元教学所强调的“大概念”“核心问题”等理念理解浮于表面。正如有的老师无奈地说:“校长,我们以前习惯了按部就班,一课一课地教,现在要从大单元的视角整合教学内容,感觉一头雾水,不知从何着手。”这反映出教师对新教学理念的接纳与吸收存在滞后性。其次,整合能力弱。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打破教材章节的固有界限,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整合,然而许多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大单元教学宛如一场精心策划的交响乐,需要教师将不同的教学素材巧妙编排,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而部分教师难以驾驭这种复杂的整合工作。最后,引导能力欠缺。在大单
3、元教学中,教师应如同智慧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依旧主导过多,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而我们的部分课堂却未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专业发展滞后。教师以往接受的培训大多聚焦于传统教学,对于大单元教学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深入的学习。就像一艘习惯了旧航线的船,突然要驶向新的海域,难免会迷失方向。其二,评价机制制约。现有的评价体系多以学生成绩作为主要指标,这使得教师过于关注短期的教学成果,从而忽视了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其三,
4、成功范例较少。在我们周边,缺乏成熟且可借鉴的大单元教学成功案例,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犹如在黑暗中摸索,困难重重。(二)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困境大单元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然而学生在适应过程中遭遇了不少难题。其一,被动学习习惯固化。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在大单元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的意识,就像被圈养的鸟儿,突然被放入广阔天空,不知如何展翅飞翔。其二,认知负荷增加。大单元教学内容丰富、综合性强,学生感觉学习压力陡然增大。不少学生反映:“知识点又多又杂,感觉像一团乱麻,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梳理,怎么学都学不完。”这种认知负荷的增加,
5、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其三,自主与合作能力不足。大单元教学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但很多学生自主规划学习的能力较弱,在小组合作中也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技巧。在小组讨论中,有的学生沉默寡言,有的学生各执己见,难以达成有效的合作成果。追根溯源,一是学习习惯难以改变,多年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扭转的。二是动机与目标矛盾。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不清楚学习目标与自身兴趣、未来发展之间的关联,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三是学生之间能力差异大。在统一的大单元教学要求下,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度,容易产生挫败感,进而影
6、响学习的积极性。(三)素养培养与知识教学的张力困境在大单元教学中,素养培养与知识教学之间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矛盾。首先是目标分裂。素养培养注重学生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而知识教学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与掌握,二者目标有时难以协调一致,仿佛两条看似平行却难以交汇的轨道。其次,评价矛盾。现有的评价体系大多以知识掌握程度作为主要标准,对学生素养发展的评价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这就好比用一把只测量长度的尺子去衡量一个物体的重量,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最后,时间紧张。大单元教学既要高效完成知识教学任务,又要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素养,教学时间明显捉襟见肘。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兼顾知识的深度讲解与素养的多元
7、培育,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评价体系滞后,过分关注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考查,却忽视了学生素养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对素养与知识的内在关系认识不够深刻,未能找到二者有机融合的有效方法,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顾此失彼。(四)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困境大单元教学理论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困难重重。一方面,理论操作性弱。许多大单元教学理论停留在学术层面,缺乏具体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行为。这就如同拿着一张没有详细路线的地图,在前行过程中容易迷失方向。另一方面,资源支撑不足。大单元教学需要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作为支撑,如教
8、材拓展资料、典型案例库等。然而目前相关资源较为匮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外,反馈不及时。教师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难以迅速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这使得教师在面对困惑时,无法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影响了教学实践的顺利推进。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专家们提出的理论往往未能充分考虑一线教学的实际情况,导致理论在落地过程中出现“水土不服”。同时,忽视教师的实践智慧,教师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推广。另外,教研机制低效,学校的教研活动未能切实有效地解决教师在大单元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得教师在实践中孤立无援。(五)教学资源的适配困
9、境大单元教学对教学资源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更高要求。目前,教学资源的适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教材资源整合困难。现有的教材编写体系多以单篇或章节为单位,难以直接满足大单元教学的整体需求。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筛选、整合与补充,这对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是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课外资源开发不足。大单元教学强调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需要丰富的课外资源作为补充,如相关的学术论文、前沿研究成果、社会实践案例等。然而,目前我们在这方面的资源开发力度远远不够,学生难以接触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学习资料。同时,资源共享机制不完善。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至关重要。但目前学校内部缺乏有效的资源
10、共享平台与机制,教师们各自为战,重复劳动现象严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六)学校管理与支持困境学校在大单元教学的推进过程中,管理与支持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教学安排不合理。大单元教学需要相对连贯、集中的教学时间,以保证教学活动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然而,目前学校的课程表安排往往较为紧凑,难以满足大单元教学的时间需求,导致教学过程被频繁打断,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培训与指导不到位。学校对教师开展的大单元教学专项培训不够系统、深入,缺乏针对性的指导与实践演练。教师在接受培训后,仍对具体的教学实施感到迷茫,无法将所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最后,激励机制缺失。学校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大单元教学改革、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缺乏相应的奖励与认可,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老师们,虽然大单元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勇于探索,就一定能够突破困境,让大单元教学在我们的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新时代优秀人才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砥砺前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