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过程控制程序1.O目的根据产品的特点及运作过程,对生产过程有效控制,确保向客户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的全过程。3. O术语和定义无4O职责与权限4. 1总经理负责资源的提供。4. 2业务部负责接收客户咨询,接收订单,传达客户要求和客户抱怨。4. 4研发部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处理工程变更,编制工艺文件,指导生产,完成产品性能的测试,监测环境卫生。4. 5物控部负责组织订单评审,编制出货计划,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下达生产指令;负责原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的日常管理,备货以及送货的安排。4. 7生产部负责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及合理安排,按要求完成公司下达的
2、生产任务,并负责人员的安排及培训。4. 8设备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修保养。49品质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并及时将质量异常情况反馈至相关部门。4.10行政部负责人员的招聘和监督培训的实施。4.11文控中心负责文件分发。4. 12采购部负责供应商的管理,物料的采购。5.0程序内容5. 1订单的接收与评审5. 1.1业务员接受客户的咨询,接受客户订单,确定客户需求,识别订单中产品的类型,记录在订单(合约)评审表,交业务助理录入ERP系统。5. 1.2业务助理将订单(合约)评审表交物控部计划组,物控部计划组组织订单评审,评审的方式按照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有关要求进行。并在12小时内确定交期,回复业
3、务,并录入ERP系统。5. 1.3客户订单的修订或取消业务接收到客户订单修订或取消的信息时,应及时通知物控部,物控部传递给生产等相关部门,同时修改ERP系统的信息、生产计划、采购计划等内容,具体按照顾客有关过程控制程序执行。5. 2产品设计和开发5. 2.1研发部按照产品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完成产品的设计开发,以满足客户、市场和技术革新的需要,完成设计开发的产品,信息录入ERP系统,图纸、BOM表、作业指导书、质量标准等技术文件提交文控受控。5. 2.2工程变更客户或其他部门提出工程变更时,研发部受理,具体按照工程变更管理管理办法执行,没有处理完成的工程变更不得执行。5. 3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5
4、 3.1物控部计划组按照订单要求,编制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录入ERP系统。生产计划应与生产部进行确定,采购计划应与采购部确定,以便能及时调整和跟踪计划的执行。5. 3.2采购部根据采购计划,按照采购过程控制程序执行物料采购,仓库对采购来料和包装进行验收,品质部IQC对来料质量进行检验。5. 4采购6. 4.1采购来料验收完成后,合格产品贴上合格标签,入良品仓库,待生产领用;不合格产品贴上不合格标签,通知采购处理。5.4.2品质部依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产品检验规范,必要时编制PMPQC工程表等文件提交文控受控。5.5工作环境生产部、仓库、物控部、行政部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设备设施管理控制程序、生产环
5、境控制程序的要求以及产品生产环境的要求对生产环境和生产安全进行控制。5.5.1产品生产的环境按照洁净消毒管理规范进行。5.5.2净化房按洁净室维护保养规范操作。5.5.3消防器材应配备完善,用后要归放原处,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5.5.4现场废弃物品应及时消除。5.5.5清洁工具应定点堆放,用后归位。5.6设备设施5.6.1设备部按照设备设施管理控制程序准备生产所需的设备和设施,确保水、电、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5.6.2设备部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编制设备操作规程,提交文控受控。作业人员必须依照其进行生产作业。5.6.3监测设备的控制严格依测量和监控设备控制程序执行。5. 7人员培训5.7. 1人员
6、培训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进行。5.7.2关键工序、特殊工种(检测员、危险化学品管理人员)的操作人员必须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法律法规有规定的特殊工种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有效证书,方可上岗。5.8文件、批记录文控中心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对文件进行受控、归档、分发,文件的更改必须严格依文件控制程序执行。品质部对生产过程的批记录进行收集、核验经品质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归档。5.9产品生产5.9.1生产部根据订单要求从ERP系统中打印生产通知单,生产组长根据生产通知单要求,作好人员的安排。5.9.2生产部根据相关物料清单计算出生产所需物料,并在ERP系统中打印生产领料单,仓管员根据生产领料单执行发料。5.9
7、3产品生产前,各部门、组别应确保产品的要求得到明确,产品要求包括:质量标准、产品交期,产品数量、图纸、BOM表,作业指导书、产品生产流程图等与产品相关的文件。5.9.4生产部门应确定上述生产准备工作是否完成,生产所需的信息是否充分,不充分时应在正式生产之前得到有效沟通和解决。5.9.5各工位操作人员应根据生产通知单规定的数量和交期以及质量标准、图纸、BOM表,作业指导书、产品生产流程图等与产品相关的文件进行调机,机器调好后操作员、生产组长、IPQC进行按照首件作业规范进行首件确认。5.9.6首件合格后,方可量产;首件不合格,必须调整改善后重做首件确认,因问题不能解决时,按照首件作业规范的规定
8、进行处理。5.10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5.10.1产品生产过程的标识,依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5.10.2各工序不可使用标识不明的在制品,标识不明的在制品不能转入下工序。5.10.3生产过程中的搬运、贮存应根据产品特性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5.10.4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影响到交期时,应及时通知业务部。5.10.5物料控制生产组领取的物料必须有IQC确认合格的标识。没有标识或标识不明的物料,必须由IQC重新判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如有质量问题,应按照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进行处理。生产部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物料的损耗,并做好统计分析。研发部在进行产品
9、设计和开发时,应提高材料的利用率。5.11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生产过程的控制5.11.1下工序难以对上工序进行检测,产品的性能要经过几道工序后才能显现时,应这类工序进行严格的控制,特殊工序和关键工序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和生产过程中应制定与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相适应的控制方法,并严格执行。5.11.2各工序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工艺文件操作进行作业,确保工序设备运行参数正确,并由操作人员或生产组长进行记录,品质监督。5.10.3产品生产的环境洁净度、微生物等环境指标和清洗所用的水质应符合产品的要求,并进行严格的监测。5.12产品检验及质量异常的处理按照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产品生产的
10、各过程和环境以及水质进行控制,以验证产品符合要求;出现质量异常时各部门、各组别按照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5.13产品入库5.13.1生产部按批量填写入仓单,注明生产单号或订单号转交OQC检测,品质部依据入仓单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并作0QC检验报告。产品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以及处理方法按照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5.13.2检验完成后,QC在入仓单上签名确认生产交验的产品与实物一致,生产文员录入ERP系统后生产安排完成入库,合格品入良品仓,不合格品入不良品仓。5.13.3生产部将待入库的产品同入库单交仓库指定的区域,仓管员核对实物与单据,相符则签名准其入库,交
11、仓库文员录入ERP系统。不相符则要求生产部重新确认,直至实物与单据一致。5.13.4仓库文员录入ERP系统后,仓管员将产品按照指定的区域摆放产品。5.13.5订单生产完成后,尾数应全部入库。5.13.6生产部应对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产品合格率,生产产量,生产效率,物料损耗率、生产计划达成率等指标。5.14出货检验物控部仓库和品质部按照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中有关出货检验的规定进行。5.15产品交付5.15.1仓库文员依业务在ERP系统内下推的发货通知,从ERP系统打印出四联送货单,送货单分四联,一、二和三、四联分别由客户、财务部、物控部保存。5.15.2物控部仓管员收到送货单后,由仓管
12、员备货至“成品出货暂存区”。5.15.3物控部仓库和品质部按照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中有关出货检验的规定进行出货检验,货物及单据备齐,确认“单”、“物”无误后,由货运组或第三方物流公司依业务部编制的日期或时间交付客户收料部门,要求在指定位置签收,并加盖客户印章。5.15.4客户的签收或印章必须有效,且具有法律效力。5.15.5物控仓库将每日出货情况录入ERP系统并作统计分析。5.15.6经印签后的送货单第一联由客户保存,第二联由本司财务部保存,并作请款依据。送货单财务部保存期限最少5年。5.16产品防护5. 16.1产品生产的各个过程,包括来料、搬运、生产、存储、出货、交付等各环节进行防护。6
13、 16.2产品生产的各个过程,各责任部门应对产品进行防护,以防止产品被污染、破损、变质。7. 17售后服务业务部为客户提供的货物的同时提供必要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包括上门指导,提供必要的文件资料,接受客户的咨询等。同时按照规定的时间对客户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以作为质量改进的依据之一。8. 18客户抱怨业务部接受客户的抱怨,并将客户抱怨的内容传递给品质部或研发部,具体按照顾客反馈控制程序进行。9. 19不合格或不符合的处理生产运作的各个过程出现不合格或不符合时,按照不合格(不符合)控制程序进行。10. 20数据分析各责任部门应按照目标指标和部门职责确定所需的数据统计,具体按照数据分析控制程序进行。11. 0支持文件11.2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1.3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1.4 设备管理控制程序11.5 人力资源管理控制程序6.10文控控制程序6.11记录控制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