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分层练习.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117006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分层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分层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十二课 端正人生态度 12.1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分层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二课端正人生态度12.1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分层练习一、基础巩固题L下列对积极人生态度的认识,正确的是()A.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不允许自己有负面情绪B,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不会遇到困难C.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D.积极人生态度是天生的,无法后天培养2.面对考试失利,下列体现积极人生态度的做法是()A.自暴自弃,不再努力学习B.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料,放弃学业C.分析失利原因,制定新的学习计划,争取下次进步D,抱怨老师出题太难,同学竞争太激烈3.判断:积极的人生态度只对个人发展有好处,对社会没有作用。()4.积极人生态度包含乐观向上、等品质。二、能力提升题L小明在参加学校

2、运动会的长跑项目时,中途不小心摔倒受伤,但他依然坚持爬起来,跑完了全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小明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积极人生态度,并说明这种态度对他个人成长的意义。2 .材料:小丽是一名初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她每天都很焦虑,担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高中。请你运用“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相关知识,为小丽提出缓解焦虑的合理建议。三、拓展探究题3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寻找身边积极人生态度榜样”活动。要求:(1)采访一位你身边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记录他/她的事迹和人生感悟;(2)分析他/她的积极人生态度是如何形成的;(3)结合采访内容,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4 .从历史人物或文

3、学作品中选取一个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典型案例,分析其积极人生态度对其命运及所处时代的影响,并撰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答案一、基础巩固题L答案:C解析:A选项,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是不允许有负面情绪,而是能正确对待负面情绪;B选项,拥有积极人生态度的人也会遇到困难;D选项,积极人生态度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培养,所以选C。5 .答案:C解析:A、B选项是消极的做法,D选项是抱怨外部因素,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只有C选项体现了积极面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的态度。6 .答案:解析:积极的人生态度不仅对个人发展有好处,积极向上的人也会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7 .答案:积极进取、勇于担当二、能力

4、提升题L答案:小明的行为体现了勇于克服困难、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对他个人成长的意义在于: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使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有助于他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同时,也让他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实现目标;还能让他明白坚持的价值,学会在困境中寻找突破,不断超越自我。2.答案:小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缓解焦虑:调整心态,保持乐观。认识到升学虽然重要,但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考试,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了就不会后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小目标,每天按计划有序学习,这样可以增加学习的

5、条理性和成就感,减少焦虑感。学会自我激励。在学习过程中,每当自己完成一个小目标或取得一点进步,就给自己适当的奖励和鼓励,增强自信心。培养兴趣爱好,适当放松。在学习之余,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听音乐、画画、运动等,缓解学习压力,调整身心状态。与他人交流。可以和父母、老师、同学倾诉自己的焦虑和烦恼,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也能从他人那里得到一些好的建议和经验。三、拓展探究题L答案:略(需根据实际采访情况完成,重点围绕榜样事迹、态度形成原因及培养方法进行阐述)2.答案:示例:以苏轼为例撰写小论文苏轼积极人生态度的影响苏轼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不仅深刻影响

6、了他个人的命运,也在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个人命运方面,尽管仕途坎坷,苏轼却能在困境中寻得生活的乐趣。他在被贬黄州时,开垦荒地,自号“东坡居士”,亲自耕种,体验田园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他将这种生活经历化作诗词文章,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正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他在逆境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了文学创作的高峰,也使他的内心更加豁达、从容。从时代影响来看,苏轼的积极人生态度为当时的文人树立了榜样。他身处困境却不怨天尤人,以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这种精神激励着众多文人在面对挫折时坚守自我,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作品广泛传播,其中蕴含的积极思想也影响了无数读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直至今日,苏轼的人生态度和文学成就依然被人们传颂和学习,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苏轼的例子充分证明,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改变个人命运,推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