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的快慢》教案.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1755147 上传时间:2021-09-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的快慢》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的快慢》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的快慢》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的快慢》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的快慢》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最新人教版物理九年运动的快慢教案第二节 运动的快慢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教学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教学难点1、 建立速度的概念2、 “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实际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如:在田径运动会短跑比赛中,人们最关心的是谁得冠军;人们外出旅行时,总是希望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目的地;军事上总是希望导弹、作

2、战飞机能够飞得快些。问题:如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二、速度1、 比较物体快慢的两种方法。(1) 在游泳比赛中 ,观众和裁判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的方法是不同的。问题:请同学们说说看,观众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裁判用什么方法比较运动员游得快慢?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观众的方法是:比赛中看谁游在最前面;裁判的方法是看谁先到达终点 ,用的时间短。 )归纳:观众的方法实际上是:在相同时间内看物体运动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裁判的方法实际上是:物体运动路程相同,看运动时间的长短比较快慢。(2) 学生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取两张16 开纸 ,其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

3、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猜一猜):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试一试):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议一议):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12s,而一万米跑世界冠军的成绩大约是28min,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启发:有两个小球各自的运动的快慢都不变, 其中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30m, 用了1min;另一个小球沿直线运动40m用了 50s。图11-2-1是两个小球运动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两个小球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由图11-2-1,你能否判断哪一球运动得

4、更快?(由图可以看出在每1s的时间内,率二个小球通过的路程长,可以确定第二个小球运动更快。)学生受到启发:在运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都不相等情况下,每一个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进行比较。2、在物理学中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以人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实践为基础,在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经过的时间 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 ,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 越快。由前面的计算知道,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用公式:v=s/t表示。介绍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和单位:s-路程米(m)t时间秒(s) v 速度米每秒

5、(m/s或 m.s-1)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在交通运输中还常用千米每小时做单位,符号是km/h或 km.h-1。 1m/s=3.6km/h1km/h=1/3.6m/s=0.28m/s3、阅读课文第23页中所给出的一些物体的速度值,了解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说明第一宇宙速度是航天器沿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时必须具备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4、速度计算(1)学生阅读课文第23页例题,理解题意,根据速度公式计算运动员和摩托车速度。(2)学生阅读课文第 24页仞题,分析题意:到的铁路线长度和火车运营速度求火车从到 运行时间,可以用公式v=s/t求解,将公式v=s/t变形得到t=s/v,将数据

6、代入求解。三、“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四、匀速直线运动1、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第25页的内容:(1)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物体怎样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3)怎样粗略地描述物体的变速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其速度应该是一个定值,与路程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无关,所以不能将v=s/t理解为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小结:变速运动可以用 v=s/t来计算,s是物体通过的某一段路程,t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所用 的时间,求出的v就是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计算生活中的平均速度(1) 学生尝试

7、说明列车时刻表。(2) 根据列车时刻表查询从襄樊到丹江的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襄樊到丹江运行的平均速度。(3) 查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行程、运行时间。计算列车从朱坡到老河口运行的平均速度。五、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科学世界达标自查1、速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120m,则它的速度为 m/s,其物理意义为。3、一个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的速度一定是() A、80m/s B、10 m/s C、5 m/s D、无法判断4、善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

8、动的速度 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 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 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 、 物体 v 由 s/t 决定,但与s、 t 的大小无关5、下列速度,按大小排列的顺序是()(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72km/h (2) 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1.8km/min (3) 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28m/sA、 (1) (2) (3) B 、 (3 ) (2) (1) C 、 (2) (3) (1) D 、 (1) (3) (2)6、一辆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在第1h内通过的路程是 80km,在第2h内通过的路程是 80km,在第3h内通过

9、的路程还是 80km,小华说该汽车在这 3h内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小明则 认为汽车在这3h 内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谁说得对?谈谈你的看法。能力提高7 、小明跟爸爸坐火车去旅游,为了测定火车行驶中的平均速度采用了如下方法:从听到车轮与钢轨连接处发生第一次碰撞起计数,结果在1min 内听到了 25 次碰击声 ,爸爸告诉小明钢轨每一根长25 m , 则这段时间内火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大?8、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2)通过你的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说到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路程的。 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