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软件开发推广.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79634 上传时间:2018-1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局软件开发推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我局软件开发推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我局软件开发推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局软件开发推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局软件开发推广.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我局软件开发推广 以“四网一库加安全防风险”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成运行为标志,地税系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地税综合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功能,但在日常使用中,我们的各类使用人员并未全面掌握,这势必造成了一面是已开发好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一方面又急于不断地开发新的系统,新系统的各项功能同样又得不到充分利用的现象。为此,对软件的开发、上线运行进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试图就我局近两年来的软件推广、开发工作从信息化角度进行总结归纳,以利于今后的软件推广及开发。一、软件推广工作核心征管系统的推广成功,强调的是“核心”二字。近两年来,在核心征管系统的整体框架

2、内,做为核心系统的补充,我局又有六个工作平台上线运行,分别是:高端展示平台、税务档案归档子系统、核心征管辅助查询系统、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1.0升级版、土地增值税台帐管理系统、日常评估工具软件。这些应用系统在推广过程中根据各自的特点采用了不同的培训和后期维护方案。在这些系统的推广过程中,信息科主要负责系统运行的环境的搭建、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安装、数据库数据更新程序的编写、利用系统管理员用户建立其他各级别用户;相关业务科室负责培训业务流程、系统操作等。以下是在软件推广过程中的经验得失。(一)我局软件在推广部署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抓组织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了“税收管理员

3、工作平台”推广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软件推广工作计划与方案,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软件推广工作稳步推进。2、抓宣传,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相关知识宣传,在内网设置专题栏目,积极宣传使用“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意义和作用。在宣传过程中突出软件的实用性,便利性与必要性,增强我局干部对“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了解与认识,使之认同并接受。3、抓培训,组织师资力量分别对业务技术人员进行业务规范、操作和技术培训,着重就“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具体操作程序、数据的录入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讲解和现场演示,以确保一线业务、技术人员熟练掌握“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的操作和管理。4、抓服务,

4、上门辅导,深入基层帮助安装调试管理软件系统,面对面的讲解辅导,手把手的指导操作,及时解决“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并实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使用情况与动态,着力提高申报成功率。5、提供强大技术支持,力减日常维护工作量。鉴于各地信息建设化程度不同,人员应用水平不同,在推广“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时要注意与基层部门沟通好。“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领导小组和软件开发商应建立热线电话和网站,提供强而有力的技术支撑。例如:通过狠抓以上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我局“税收管理员工作平台”推广工作进展顺利。为了进一步提高核心征管回放数据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我局现有条件,我们积极参与税收管

5、理员工作平台的培训、完善、推广工作。我们对后台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和整合,我们又相继开发了核心征管辅助查询系统和纳税评估卷宗打印系统,提供了适合我局自身特点的数据查询平台,有力地充实了核心征管系统的查询功能,提高了查询速度,进一步提高了我局纳税服务水平。(二)在某些软件的推广过程中有些方面还有待提高:1、沟通不畅:软件推广过程中协调不够、各行其是,出现问题责任不清、相互推诿。2、培训不力:在软件使用培训时,相关科室只针对自己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培训,致使出现了问题自己解决不了、别的科室也无能为力。3、态度不端:软件推广过程本位思想严重,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完成后,其他全部是其他科室的工作,与自己无关。4、

6、后劲不足:软件进入优化阶段,没有深入基层探究其还存在哪些问题、在应用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在系统维护方面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高等。以上这些,直接影响软件的推广效率以及后期的软件优化、系统维护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我们的努力事倍功半。(三)建议:在以后的软件推广工作中,应组织推广运维队伍。区局综合软件集中推广。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调集必要骨干人员,建立日常运维队伍并保证人员的相对稳定;制定问题反馈机制、项目负责制度以及激励和考核等工作机制与制度,以保证推行工作的顺利开展。获取业务软件源代码。我们在与开发商签订协议时,因版权、成本等原因都没有购买源代码,软件的修改与否,修改的时效,掌握在开发商手中,主管

7、部门失去应有的控制权和主动权。因此,我们在推广有关软件时,还应注意获取业务软件源代码,将源代码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对于软件的日后完善和修改,以度跟进维护以及对于我们自己的技术人员软件开发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好处。另外,购买了源代码,特别相关技术文档,可有效防止由于开发商倒闭或因技术人员的流动,导致项目无法跟进的情况发生。为做好软件的推广准备工作,区局应根据推广软件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可调配资源情况,统一制定推广实施方案,依靠推广运行维护体系,做好安装调试、推广指导、技术支持、上线检查和验收工作。二、软件开发工作由于我局倡导自主开发,下面我们首先谈谈应用开发人员应具有的能力和知识体系。因为每个人的职

8、责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并不等于我们可以对其他人员所做的工作一无所知。适当的了解别人,特别是与我们工作相关人员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协调我们与其他同事之间的工作。(一)个人能力作为一个软件的开发人员,满足更好胜任工作的能力作为一种技能是值得我们刻意的培养的。我个人认为一个好的开发人员应该具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分析能力。1、协作能力:在现在的项目开发中往往不是先看成员的专业能力有多高(这并不等于不重视专业能力),而是看该成员有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和优秀的沟通能力。能不能和其他成员迅速沟通,共同解决问题。这就是我说的协作能力。他可以有效的控制项目的时间成本,从而增加提高

9、项目质量的机会。2、学习能力:在现在的软件开发世界,大量的项目开发工具、中间件产品、设计模式甚至技术理念层出不穷。尽快了解这些先进技术,学习已经成熟的开发方法和工具,可以提高开发人员在工作中的效率和成功率,把业务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3、创造能力:创造能力就是把现有知识合理加以利用,甚至变成新知识的能力,并且该新知识应该符合现有需求的需要。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尤其要具有这种能力。这不仅可以为项目的进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是技术魅力的精彩展现。4、分析能力:其实在开发过程中从业务萃取到测试部署每一个开发人员在着手工作之前或工作当中都免不了分析一下实际工作的内容。一个有良好分析能力的团队可以使项目开发少

10、走弯路,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项目成功率,所以开发人员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二)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从整体上要了解开发过程中项目管理知识。它包括在本项目开发过程中用的是什么开发方法。另一方面,开发人员要掌握自己工作中要涉及的具体专业领域知识。更加熟悉这些专业知识就能游刃有余的开展工作。1、项目管理知识,以及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工具的使用技巧。现今的项目开发方法很多,如传统的RUP方法,最近流行的XP方法,这些项目开发方法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同样也各自适合不同类型的项目。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方法项目涉众必须至少对它有所了解,只有了解开发方法的特点和长处,才能在开发过程中

11、有意识的与之配合,使开发顺利进行。在这里我想指出,开发方法不仅仅是项目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应具备的知识,也是每一个项目涉众人员应该了解的知识。另外,项目管理中会运用许多工具,如Rational系列工具,BorlandTogether设计工具。这些工具并不是每个人都要学会使用的,但与工作相关的实用工具,开发人员必须学会使用。这些工具分部在项目开发的各个阶段和层面上。它们在保证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开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学会使用这些工具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之一。2、专业领域知识。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为了使队员们能够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不断的研究所在位置专业领域的知识。我们

12、在充分利用市局回放的数据方面,在技术深度和广度的掌握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数据库的深层次应用方面,各种开发工具的深层次的应用方面,软件开发的实际经验方面,开发人员实际业务工作经验方面(基层日常工作、工作流程)。(三)建议:信息化社会是以知识信息为战略资源,依靠知识、技术和智慧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税收信息化建设地位的重要性决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紧迫性。1、加快税收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对人的思维、意识的信息化,并成为税收管理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缺少人才特别是缺少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税收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制约税收信息化发展,制约税务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

13、,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储备的步伐。2、加快税收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开发的思路与对策就税收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开发而言,则必须转变观念,立足实践,完善机制,具体应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确立现代税务管理的信息化人才观念。我们应按照建设现代化税收管理的要求,高度重视培养信息化人才,为信息化建设中成长起来的精英提供更大施展才干的舞台,解决他们自身发展的后顾之忧。二是培养一支英才型与能手型兼有的信息化队伍。尽快解决信息化建设任务繁重与信息化人才短缺的矛盾。培训应用型人才、充实专业人才、深造专业人才。有计划地选送一批有发展前途的专业人员到高等院校深造,提高其专业水平。三是实现人才动态培养模式。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可

14、能在静态的教育和灌输下实现质的突破的,只有依托信息化建设实践,才能全面提高专业素质和转化应用的能力,切实增强业务与技术应用结合的能力。这样,我们除能完成信息化流程管理、技术支持和应用设计和开发等任务外,还可以负担其他多项全局性的管理和服务任务,如质量管理、纳税信息咨询服务、内部监督管理等任务。我局软件开发推广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4月上旬,省检察院在安阳市召开了治理商业贿赂研讨会,与会人员对商业贿赂案件范围、治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完善措施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关于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商业贿赂只是一个法律术语,不是一个规范罪名,现行法律并没有对商业贿赂进行明确的定义。那么,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界定

15、条件进行探讨就很有必要。与会代表认为,是否属于商业贿赂,应当主要根据行贿主体、目的及其发生的领域等来判断。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通过贿赂手段以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经济利益的行为。商业贿赂的行贿主体是经营者,商业贿赂行贿方的目的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贿赂活动发生在商业活动领域。商业贿赂犯罪从本质上讲是贿赂犯罪的一种,但它和一般的贿赂犯罪相比又具有一些特点:一是商业贿赂犯罪大多具有行业性特征。从检察机关近几年的办案情况看,商业贿赂大多发生在具有暴利性、市场供求成为单方市场的特定领域、特定行业内,如医药购销、政府采购等。二是商业贿赂犯罪具有长期性特征。一般的贿赂犯罪大多是一事一贿,行贿方要求受贿方

16、所做的是短期的、一次性行为,如升迁、调动工作等。而商业贿赂犯罪大多行贿方和受贿方形成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合作”,行贿方通过不断向受贿方进行贿赂后谋求较长时间的经济利益。三是商业贿赂具有隐蔽性特征。一般的贿赂犯罪往往是简单的权钱交易,其行为的刑事违法性比较明显。而商业贿赂犯罪大多会披着“市场经济”的外衣,而以“回扣”、“手续费”、“返利”等形式出现,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商业贿赂治理工作中的问题商业贿赂犯罪查办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与会人员探讨的一个焦点。大家认为,现行法律不完善是影响商业贿赂治理的突出因素。首先,法律规定散乱、不统一,缺乏衔接性和协调性。目前,虽然我国有关防治商业贿赂的

17、法律规定数量很多,但是非常散乱,容易使法律、法规和规章之间出现冲突,给治理商业贿赂的司法实践带来许多问题。其次,现行立法在具体内容的规定上存在滞后性。在刑事立法方面,一是随着商业贿赂的形式越来越隐蔽,把贿赂限定为财物,范围过窄,无法满足当前打击商业贿赂犯罪的需要;二是在受贿罪和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构成要件的设计上存在问题。“为他人谋取利益”作为构成该类犯罪的必备要件,给犯罪分子提供了许多规避法律的机会。三是在刑法罪名方面还不能与国际接轨,容易造成市场法律规制手段的缺失。四是我国现行法律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经济处罚措施较轻,缺乏从业禁止的资格刑,不能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有代表从具体案件入手进行实证分析

18、后认为,商业贿赂案件的特殊性给案件查办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具体总结为“四难”现象。一是商业贿赂行为隐蔽性较强,发现案件线索难。由于商业贿赂的行贿、受贿双方存在着利益一致性,且行为都是秘密进行的,因此,监管主体很难发现商业贿赂线索。二是商业贿赂案情辐射地域广,侦查取证难。由于商业贿赂往往发生在商业交易中,具有专业性、跨地域性和扇形放射性等特点,书面证据和知情人较少,给调查取证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三是商业贿赂犯罪多为窝串案,主要证据突破难。由于商业贿赂犯罪中各方具有共同利益,而且往往是“官商结合”,一旦其中一方打听到查办风声,往往便会串供、毁证,订立攻守同盟,甚至一逃了之,难以形成有效证据链。四是追逃

19、工作难。与商业贿赂形式日益多样化,手段日益现代化相比,检察机关的侦查技术手段还过于单一、落后,追逃工作难度较大。-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的完善措施与会人员围绕如何完善商业贿赂治理措施进行了热烈探讨。商业贿赂不仅涉及面广,而且存在着极其复杂的情况,仅仅依靠某部法律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当务之急,还是要从完善立法、举报制度以及财务会计制度等方面入手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综合治理。一、加大商业贿赂案件查处力度。在当前商业贿赂多发、治理工作亟待加强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抓好商业贿赂大要案的查办,增强法律震慑力。一是严格执法,提高商业贿赂犯罪的查处率。针对一些地方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查处失之于宽、

20、失之于软、随意性大的现象,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强调严格执法,将执法执纪依据统一到法律层面上来,决不能在制裁上予以法外施恩。二是在发案较集中的系统和领域集中力量掀起打击“高潮”,开展“系统抓、抓系统”活动,深挖窝案、串案,形成侦查一体化的办案格局。三是针对商业贿赂查处存在的客观难度,强化侦查意识,注重侦查手段的使用,在提高侦查能力上下功夫。二、完善立法。一是加强司法解释。多数同志认为,虽然我国目前关于商业贿赂的法律法规比较分散,司法实践中存在很多具有争议的具体法律问题,但总体来看,现行法律还是能满足治理商业贿赂需要的,没有必要专门制定一部关于商业贿赂的单行法。当然,司法机关可以专门对治理商业贿

21、赂实践中的法律适用问题作出司法解释。也有论者建议制定一部反商业贿赂法。明确界定商业贿赂的界限范围和查处的主管机关,构建起行政、民事与刑事制度相互配合衔接的反商业贿赂机制。二是加强立法解释。一些与会人员认为,为了避免“司法解释立法化”现象,同时适应治理商业贿赂的国际形势,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参考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进行立法解释。一是修改受贿犯罪以“为他人谋取利益”为构成要件的规定。可以借鉴公约的表述,以受贿人基于贿赂“作为或者不作为”取代“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规定。二是扩大贿赂方式的范围。可以借鉴公约规定的“不正当好处”的概念,把“获取不正当好处”作为贿赂方式。三是将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

22、共组织官员的行为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可以借鉴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当将贿赂外国公司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扩大我国刑法规定的贿赂犯罪主体范围。三是完善对商业贿赂行贿人的处罚措施体系。有论者指出,要借鉴国外立法,加大对商业贿赂行贿人的经济处罚力度。要遏制通过商业行贿获取巨额利润的行为,就必须运用高额经济处罚的手段才能奏效。还要建立和完善对行贿人的从业禁止处罚制度。禁业性的人身资格罚已经成为世界范围调节经济生活的通行手段。三、建立商业贿赂信息共享和举报制度。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强化打击合力。加强司法机关之间、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机关之间的配合,建立情报、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发现

23、线索迅速移送,及时查处。二是建立专门的商业贿赂举报制度。由于商业贿赂比较隐蔽、取证困难,仅仅依靠行政执法、司法部门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建议创新举报奖励制度,如推行悬赏举报制度等,提高群众的举报积极性。商业贿赂治理立法完善和司法策略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一、我市农村公路现状1、公路2、桥梁:、我市境内桥梁共有1813座,其中危桥418座;、列入省“十五”及“十一五”农村公路桥梁新改造计划的我市县、镇道桥梁共有42座;二、相关农村公路政策1、资金来源。县通镇公路省补资金达45万/公里,镇通镇公路(三级)省补资金达30万/公里,县、镇公路大中桥梁省补800元/平方米,以上三项省补资金不足由市政

24、府出资;镇通村公路(四级)省补资金10万/平方米,不足资金由政府出资和社会捐助;镇通村公路桥梁改造补助标准未定,无省补资金来源;2、广开投、融资渠道,通过广泛宣传,以冠名权等方式引导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大户及个人资助农村公路建设;3、结合城镇建设、经济开发、大力探索捆绑式开发,新思路,努力缓解资金压力;4、用好一事一议,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出工出力,解决路基、小桥涵工程和农村公路配套工程,直接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三、我市农村公路“十一五”规划根据省政府、泰州市政府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意见,靖江市规划从2003年到“十一五”期未,建设农村公路928公里,市区到镇达到二级或二级以上标准,

25、镇之间公路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标准,镇到行政村公路达到四级或四级以上标准,行政村之间达到四级标准。1、2003年至2005年已完成100条计350公里农村公路改造,投资1亿元;3、2007年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48条计200公里,其中镇道5条计101公里,通村公路43条计99公里,大中桥梁13座,投资1300万元;调研情况一、建设情况。(一)监管力量到位,组织程度有了新提高。市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成员重新进行了调整,以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明确了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和协调工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针对去年农办专职人员少、任务重、

26、责任大的薄弱环节,我局2005年3月份,专门抽调工程、质监、财务、监察、审计和中心试验室等部门人员调整充实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队伍,形成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廉政监察等全方位的监督机制,纳入了全局工作范围。对抽调人员明确工作责任,分片挂钩包镇,深入工程一线,加强了对通村公路建设的全过程监管。(二)工作措施到位,全面控制有了新加强。一是严格工程招投标。所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全部采取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确定施工单位,招标时我局派纪检人员全程参与,确保阳光操作,选好施工队伍。为确保“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双优目标,项目业主在与施工单位签定施工合同的同时,签定廉政合同。去年我们对我市44条农村公路全部进行了招

27、投标,全部签定施工合同、廉政合同。二是严格开工报告制。目前我们所有农村公路开工,必须全部履行开工报告的审核。确保了施工人员、进场设备、原材料试验、配合比全部符合要求。三是加强现场质量管理。今年我们建立健全了“政府监督、部门指导、专业监理、社会监督、企业自检”五级质量保证体系,对农村公路建设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严格执行工程项目公示制、工程质量责任人制、检查考核通报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2005年,我们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市通村公路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各镇进一步强化质量第一的意识,从明确质量标准、规范内业资料、设立资金专户、接受社会监督等方面加强管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28、严把工程备料、路基压实、路面浇筑、工程验收四道关,做到材料送检要合格、路基工程要夯实、路面模板要达标、浇筑试块要送检、工程完工要养护、取芯试验要严格。四是抓好资金使用管理。为加大各镇配套资金的筹措力度,降低对省补资金的依赖程度,努力克服“等、靠、要”消极思想,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今年我局暂不下拨启动资金,待我局对主体工程验收合格后再拨付省补资金,资金与质量直接挂钩,不但提高了各镇对质量的重视程度,也增强了施工单位的质量意识,从思想上、工作上确保了农村公路的工程质量。二、存在问题。一是有的镇配套资金不能到位,部分镇将地方配套资金全部下到沿线村筹措,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筹资的难度。二是路桥不同步改造比

29、较普遍,“好路危桥”、“建路不建桥”导致农村公路建成后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三是农村公路养护问题日益突出,管理经费没有来源渠道,建成后农村公路的养护普遍不到位,导致道路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四是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有待调整和完善。由于漏报和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部分行政村不在规划之内,使现有的农村公路满足不了农民的出行、农村经济的发展。五是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有的乡镇对资金存在“公款私存”、“钱路不符”、“资金混用”、“体外循环”等现象,对资金的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的财务资料不齐全、不规范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发展,我们将认真研究对策,及时加以解决。三、工作打算。(一)创新投

30、入机制,不断破解“瓶颈”制约。一是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在用足用好省补资金的同时,利用市政府对经济薄弱镇的扶持政策、市财政对农桥补助等政策,积极上争资金。二是多渠道筹集地方配套资金。各镇本级财政出一点、机关干部捐一点、企业老板拿一点、施工单位垫一点的办法,筹足配套资金。还以冠名、立碑等多种方式引导企业、能人资助农村公路建设。三是借助民力,降低成本。沿线镇通过发动群众备土、自我完善排水设施、植树绿化等渠道,减少工程支出费用。四是运用市场机制筹资。先由施工单位带资建设,工程竣工后分期支付工程款。筹资渠道的拓宽和方式的创新,不断破解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的“瓶颈”制约。(二)创新监管机制,不断提高

31、管理水平。根据职、权、责相统一的原则,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管理责任和建设责任。一是强化领导责任。农村公路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各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的建设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将全面负责辖区内农村公路工程的建设工作,在即将召开的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将与各镇签定目标责任状,并加强对责任书执行情况的考核检查,对按期完成建设目标的乡镇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能完成目标或质量不达标的乡镇,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强化监督责任。我局将强化农路办管理职能,加大监管力度,分工人员具体负责挂钩乡镇农村公路工程监督管理,并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各项资金、质量、招投标等管理制度和

32、监督体系落实到各个镇,每条路。三是强化施工责任。施工单位是工程质量的全部责任人,通过工程评优、公开曝光、通报表彰,资金与质量持钩以及一次验收不合格的施工单位实行淘汰制等办法,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质量终身制,从源头上控制质量“盲区”。(三)创新养护机制,不断提升道路质量。针对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实际情况,市政府将研究出台有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养护责任主体、养护经费来源、养护具体内容等。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管护:一是限制超重车辆行驶,防止损坏路面。二是保持附属设施的完好,认真做好公路两侧坡脚、边坡、路肩的平整、培土。三是加强公路两侧美化、绿化,抓好公路两侧树木、花草的种植、管护。四是

33、严禁各种损路行为的发生。五是多渠道探索解决“好路危桥”的新途径,在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的同时,力争同步改造好公路危桥,最大程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使用效能,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开创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局面。(四)创新工作思维,不断完善路网规划。按照全省和我市公路交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现阶段农村公路建设和镇村区划调整情况,以现阶段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分布为框架,以行政村结点间的通达要求为目标,到“十一五”末规划建成一个“内延外接、联网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规划:一是对我市第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继续和完善,重点对部分原建设规划遗漏的通行政村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调查和补充规划。二是推进农村公路的“联网、畅通”,基本消灭“断头路”。我们将重点开展原规划建设的镇通行政村项目延伸规划,即就近连接到附近的等级公路;同时,针对行政村之间连通公路的需要,开展连接行政村之间的农村公路规划,从而实现对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的继续深化和整个农村公路的“联网、畅通”。三是重点对农村公路项目上的大、中桥进行调查、统计,并开展分期建设规划,真正实现路桥同步实施,提高新建成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服务水平,确保道路行车安全。市农村致富农民增收调研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19 /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