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五实习五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流行病学教研室流行病学教研室曾芳芳曾芳芳目的要求目的要求v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v掌握掌握指标的计算方法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和资料整理分析方法资料整理分析方法v熟悉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熟悉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v熟悉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评阅的方法熟悉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评阅的方法回顾回顾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法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监测监测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产生假设产生假设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检验假设检验假设实验法实验法实验流行病学实验流
2、行病学验证假设验证假设数理法数理法理论流行病学理论流行病学 如何运用所学过的三种流如何运用所学过的三种流行病学方法探讨肺癌与吸行病学方法探讨肺癌与吸烟的关系烟的关系?吸烟吸烟/不吸烟人群中肺癌患者比例不吸烟人群中肺癌患者比例肺癌患者肺癌患者/正常人中吸烟的比例正常人中吸烟的比例肺癌患者在研究人群中所占比例肺癌患者在研究人群中所占比例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病例对照研究原理示意图a ac cb bd da/a/a+ca+cb/b+db/b+d疾病疾病暴露暴露人数人数比较比较可可比比性性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病例对照研究特点观察法观察法:在疾病发生后进行:在疾病发生后进行,已经有一批可供已经有一批可供选择
3、的病例选择的病例;有对照有对照:研究对象按: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由果及因由果及因:被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被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是由研究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回顾;探索检验探索检验病因假说病因假说优点:优点:特别适用于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罕见病研究(往往唯一可行)研究(往往唯一可行);省钱、省力、省时间省钱、省力、省时间,易于组织实施;,易于组织实施;可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特可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特别适用于别适用于探索性病因研究探索性病因研究;不仅应用于病因探讨,还可不仅应用于病因探讨,还可广泛应用
4、广泛应用于许多方于许多方面,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及爆发调查。面,如疫苗免疫学效果的考核及爆发调查。缺点:缺点:不适于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不能计算不能计算发病率,只能计算发病率,只能计算OROR值;值;选择偏倚、回忆偏倚选择偏倚、回忆偏倚难以避免难以避免;论证论证因果关系因果关系能力能力不如队列研究。不如队列研究。匹配(匹配(matching)v定义:定义:v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保持一致。v目的:目的:v提高研究效率提高研究效率v控制混杂因素控制混杂因素v匹配因素:匹配因素:v混杂因素混杂因素:已
5、知的,可疑的:已知的,可疑的v复合因素:年龄复合因素:年龄+性别性别研究类型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成组的病例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不匹配)匹配的病例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频数匹配频数匹配/成组匹配成组匹配Frequency matching个体匹配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v频数匹配:频数匹配:v匹配的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所占的匹配的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所占的比例比例一一致致v个体匹配:个体匹配:v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以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v配对配对(Pair matching)匹配的缺
6、点匹配的缺点v增加增加了选择对照的了选择对照的难度难度v不能分析不能分析:匹配因素与疾病的匹配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关系 匹配因素与其他因子的匹配因素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v匹配过头匹配过头匹配过头匹配过头(overmatching)把把不必要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丢失信息,增增加工作难度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降低了研究效率。几种情况不应匹配:几种情况不应匹配: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不应匹配。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不应匹配。如吸烟对血脂有影响,而血脂与心血管
7、疾病有如吸烟对血脂有影响,而血脂与心血管疾病有病因关系,如果研究吸烟与心血管病的病例对病因关系,如果研究吸烟与心血管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按血脂水平将病例与对照配对,则照研究中,按血脂水平将病例与对照配对,则吸烟与疾病的关联消失。吸烟与疾病的关联消失。只与可疑病因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因素不应匹只与可疑病因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因素不应匹配。配。如避孕药的使用与宗教信仰有关,但宗教如避孕药的使用与宗教信仰有关,但宗教信仰与研究的疾病并无关联,故不应将宗教信信仰与研究的疾病并无关联,故不应将宗教信仰作为匹配因素。仰作为匹配因素。只与疾病有关而与可疑病因无关的因素。只与疾病有关而与可疑病因无关的因素。资料分
8、析资料分析1.1.描述性统计描述性统计 (1 1)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2 2)均衡性检验)均衡性检验2.2.统计性推断统计性推断 (1 1)将资料整理为四格表)将资料整理为四格表/列联表;列联表;(2 2)暴露比例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暴露比例差异的显著性检验;(3 3)估计暴露因素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估计暴露因素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4 4)结果解释。结果解释。可能存在哪些偏倚?可能存在哪些偏倚?得出什得出什么结论?么结论?不同类型资料的分析不同类型资料的分析一、成组匹配或不匹配资料的分析一、成组匹配或不匹配资料的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率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
9、率的比较: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OR=病例组暴露比值病例组暴露比值/对照组暴露比对照组暴露比 =(a/c)/(b/d)=ad/bc OR的的 95%CI:关联强度指标关联强度指标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的发病率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死亡率之比值,说明暴露组发病死亡率之比值,说明暴露组发病/死亡的概率死亡的概率/危险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病例对照研究能否计算病例对照研究能否计算RRRR值?值?不能。病例对照研究一般缺乏暴露与非暴露的不能。病例对照研究一般缺乏暴露与非暴露的总体人数,且不能计算发病
10、率总体人数,且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故不能直接死亡率,故不能直接计算计算RRRR值。只能通过计算值。只能通过计算OROR来估计来估计RRRR。v优势比优势比(odds ratio,OR)表示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表示病例组某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该因素暴露比值之比。素暴露比值之比。与与RR一样,优势比反映暴露组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为非暴一样,优势比反映暴露组患某种疾病的危险性为非暴露组的多少倍。露组的多少倍。如果能满足如果能满足2个条件个条件 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很低 (3.0 3.0 高度有害高度有害OR1OR1OR1,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
11、增加,疾病的危险度因暴露而增加,是危险因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是危险因素,暴露与疾病之间为“正正”关联关联OROR值不同范围表明不同程度危险性值不同范围表明不同程度危险性课题一课题一 某研究调查了原发性肝癌病人某研究调查了原发性肝癌病人150150例,例,并在人群中随机抽取了并在人群中随机抽取了160160例健康者作为对例健康者作为对照。调查发现,原发性肝癌病人中照。调查发现,原发性肝癌病人中HBVHBV感染感染者有者有134134人,对照中有人,对照中有HBVHBV感染者感染者6969人。人。问题:问题:1.1.请根据上述资料列出四格表。请根据上述资料列出四格表。2.2.请根据资料计算请根据资
12、料计算 、OROR、OR95%CIOR95%CI,并对计,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算结果进行解释。HBV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资料整理表感染与原发性肝癌资料整理表解答解答=73.136=73.136OR(a/c)/(b/d)=ad/bc11.04511.045OR95%CI6.0286.02820.237 20.237(P0.01)(P0.01)=73.136(P0.01)=73.136(P0.01),拒绝无效假设,两组暴,拒绝无效假设,两组暴露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即露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即HBVHBV感染与原感染与原发性肝癌间有联系;发性肝癌间有联系;OR=11.045OR=11.
13、045表明表明HBVHBV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感染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素,HBVHBV感染者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是无感染者患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是无HBVHBV感染者的感染者的11.04511.045倍,其倍,其95%95%可信范围是可信范围是(6.028(6.028,20.237)20.237)。二、二、1 1:1 1配对资料的分析配对资料的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率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率的比较: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暴露与疾病的联系强度:OR的95%CI:(适用于大样本适用于大样本)(校正公式校正公式,b+cb+c40)40)课题二课题二 一项关于口服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
14、一项关于口服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共病例对照研究,共9090对,病例与对照均有雌激对,病例与对照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有素暴露史者有3939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6 6对,病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4444对,其余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史而病例组无暴露史者。为对照组有暴露史而病例组无暴露史者。问题:问题:1.1.请根据上述资料列出四格表。请根据上述资料列出四格表。2.2.请根据资料计算请根据资料计算 、OROR、OR95%CIOR95%CI,并对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结果进行解释。口服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资料整
15、理表口服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资料整理表解答解答=41.1 (p0.01)41.1 (p0.01)OR=OR=c/bc/b=44=44OR95%CI OR95%CI 13.882 13.882 140.071140.071 =41.1(P0.01)=41.1(P0.01),拒绝无效假设,两组暴露率在统,拒绝无效假设,两组暴露率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即口服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间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即口服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间有联系;有联系;OR=44OR=44表明口服雌激素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口服表明口服雌激素是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因素,口服雌激素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无口服雌激素者的雌激素者患
16、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无口服雌激素者的4444倍,其倍,其95%95%可信范围是可信范围是(13.822(13.822,140.071)140.071)。三、分层资料分析三、分层资料分析 分层分析分层分析:按照某种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把按照某种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把研究人群分为不同的层次(层),然后分别分析研究人群分为不同的层次(层),然后分别分析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各层中暴露与疾病的关联。意义:意义:既可以既可以识别识别混杂因素,也可以混杂因素,也可以控制控制混杂,混杂,排除排除混杂因素的干扰,混杂因素的干扰,提高提高检验效率。检验效率。举例:一项关于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研究,考虑年
17、举例:一项关于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研究,考虑年龄为龄为混杂因素混杂因素,则按年龄大小进行分层分析。,则按年龄大小进行分层分析。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 年龄年龄混杂因素混杂因素(confounding factor)定义定义:亦称外来因素,是指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疾:亦称外来因素,是指与研究因素和研究疾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中分布不均,可歪曲病均有关,若在比较的人群中分布不均,可歪曲(夸大或缩小)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夸大或缩小)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真正联系的因素。因素。基本特征(基本特征(必须同时具备必须同时具备):):(1)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所研究疾病的独
18、立危险因素;(2)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统计学联系;(3)不应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是暴露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一个环节或中间变量。或中间变量。分类:分类:(1 1)其他未知的病因因素的相关因素或代表)其他未知的病因因素的相关因素或代表因素因素(与人口统计学有关的因素)(与人口统计学有关的因素);(2 2)暴露因素以外的其他病因因素或危险因)暴露因素以外的其他病因因素或危险因素。素。控制方法控制方法:(1 1)研究设计阶段:)研究设计阶段:限制限制、匹配匹配、随机化随机化;(2 2)资料分析阶段:)资料分析阶段:标准化率分析标准化率分析、分层
19、分分层分析析、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分层分析步骤分层分析步骤1 1按可能的混杂因素分层,每层整理成一个按可能的混杂因素分层,每层整理成一个四格表,计算每层的四格表,计算每层的 值和值和OROR;判断是否;判断是否为混杂因素;为混杂因素;2 2进行齐性检验进行齐性检验 (1 1)若两组资料同质,可计算合并)若两组资料同质,可计算合并OROR值、合并值、合并 值和值和ORORMHMH95%CI95%CI;(2 2)若两组资料不同质,不宜合并计)若两组资料不同质,不宜合并计算,可计算算,可计算SMRSMR推断总的关系。推断总的关系。病例对照研究分层资料整理表病例对照研究分层资料整理表1 1 分层资料
20、的整理分层资料的整理不匹配分层资料分析步骤2 2 计算各层的计算各层的OROR值值 当两层的当两层的OROR值接近时,说明两个资料是同质的值接近时,说明两个资料是同质的3 3 计算总的计算总的OROR值值4 4 计算总的卡方值计算总的卡方值5 5 估计总估计总OROR值值95%95%的可信区间的可信区间课题三课题三 一项关于口服避孕药(一项关于口服避孕药(OCOC)与心肌梗死)与心肌梗死(MIMI)的病例对照研究,年龄可能是混杂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年龄可能是混杂因素,试用如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试用如下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口服避孕药分为服口服避孕药分为服OCOC与未服与未服OCOC,年龄分为,
21、年龄分为4040岁和岁和4040岁两层。服岁两层。服OCOC组中组中MIMI患者患者3939人,其中人,其中4040岁者岁者2121人;服人;服OCOC组中对照组中对照2424人,其中人,其中4040岁岁者者1717人。未服人。未服OCOC组中组中MIMI患者患者114114人,其中人,其中4040岁岁者者2626人;未服人;未服OCOC组中对照组中对照154154人,其中人,其中4040岁者岁者5959人。人。问题:问题:1 1 以是否服以是否服OCOC对对MIMI的影响分组,列出四格表,计的影响分组,列出四格表,计算算OROR值并解释其含义。值并解释其含义。2 2 以非暴露组人群为例,列出
22、四格表,计算年龄以非暴露组人群为例,列出四格表,计算年龄与与MIMI关系的关系的OROR值。值。3 3 以对照组人群为例,列出四格表,计算年龄与以对照组人群为例,列出四格表,计算年龄与口服避孕药关系的口服避孕药关系的OROR值。值。4 4 按年龄分层,看口服避孕药与按年龄分层,看口服避孕药与MIMI的关系,请列的关系,请列出分析表格,分别计算不同层是否服出分析表格,分别计算不同层是否服OCOC与与MIMI关关系的系的OROR值。值。解答解答问题问题1 1口服口服OCOC与与MIMI关系整理表关系整理表 =7.70 (p0.01)OR=ad/bc=39154/24114=2.20问题问题2 2年
23、龄与年龄与MIMI关系整理表关系整理表 =7.27 (p0.01)OR=ad/bc=2695/5988=0.48年龄与年龄与MIMI有联系有联系(小年龄有保护作用小年龄有保护作用)问题问题3 3年龄与年龄与OCOC关系整理表关系整理表 =8.89 (p0.01)OR=ad/bc=1795/759=3.91年龄与口服避孕药有联系(小年龄是危险因素)年龄与口服避孕药有联系(小年龄是危险因素)问题问题4 4按年龄分层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整理表按年龄分层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整理表 OR1=2.80 OR2=2.78总的总的OROR值值=2.79总的卡方值总的卡方值=11.79 p0.01总总O
24、ROR值的值的95%95%可信区间可信区间=(1.55,5.01)结论结论:问题问题1 1从总体上分析口服避孕药与从总体上分析口服避孕药与MIMI的关系,得出有统的关系,得出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但不知道此联系有否受年龄的干扰;计学意义的结果,但不知道此联系有否受年龄的干扰;问题问题2 2在非暴露组中研究年龄与在非暴露组中研究年龄与MIMI的关系,结果有统计的关系,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与学意义,说明年龄与MIMI有联系;有联系;问题问题3 3在对照组中分析了年龄与口服避孕药的关系,结在对照组中分析了年龄与口服避孕药的关系,结果亦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年龄与口服避孕药也有联系。果亦有统计学意义,
25、说明年龄与口服避孕药也有联系。以上分析表明:以上分析表明:年龄既与暴露因素(口服避孕药)有关,年龄既与暴露因素(口服避孕药)有关,又与结果变量(又与结果变量(MIMI)有关,而且也不是口服避孕药与)有关,而且也不是口服避孕药与MIMI联系的中间环节,可认为年龄是研究联系的中间环节,可认为年龄是研究OCOC与与MIMI关系时的关系时的混混杂因素杂因素。可用分层分析方法控制年龄的混杂作用。可用分层分析方法控制年龄的混杂作用。问题问题4 4在分析在分析OCOC作用的时候,按不同年龄分层,使年作用的时候,按不同年龄分层,使年龄状况在两组间分布均衡,从而可排除不同年龄状龄状况在两组间分布均衡,从而可排除
26、不同年龄状况的干扰,增强组间的可比性,使况的干扰,增强组间的可比性,使OCOC与与MIMI的关系更的关系更接近真实情况。接近真实情况。以上分析可看出:以上分析可看出:分层后的分层后的OROR值为值为2.792.79,如不分层,如不分层分析,则分析,则OROR值为值为2.202.20,说明由于混杂因素年龄的作,说明由于混杂因素年龄的作用,使得暴露因素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联趋用,使得暴露因素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联趋向于向于1 1,即年龄因素削弱了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之,即年龄因素削弱了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之间的关联。间的关联。四、分级暴露资料的分析四、分级暴露资料的分析v若能获得某暴露不同
27、暴露水平的资料,可用以分析疾病和暴若能获得某暴露不同暴露水平的资料,可用以分析疾病和暴露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增加因果推断的依据;露的剂量反应关系,以增加因果推断的依据;v分析步骤:分析步骤:(1 1)将资料整理归纳成)将资料整理归纳成列联表列联表;(2 2)做卡方检验;)做卡方检验;(3 3)计算各分组的)计算各分组的OROR值值 通常以不暴露或最低水平的暴露为参照通常以不暴露或最低水平的暴露为参照;(4 4)趋势检验趋势检验病例对照研究分级资料整理表病例对照研究分级资料整理表注注:表中表中a a0 0、b b0 0分别相当于四格表的分别相当于四格表的c c和和d d,即不同暴露水平的分级与无暴
28、露史或最低水平的暴露比较。即不同暴露水平的分级与无暴露史或最低水平的暴露比较。趋势性检验课题四课题四 某医院一项饮酒与食管癌关系的病例对某医院一项饮酒与食管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结果:照研究得到如下结果:饮酒量和食管癌的关系饮酒量和食管癌的关系病例病例 对照对照合计合计 饮酒量饮酒量(ml/(ml/日日)0 100 200 300 合计合计24 10 22 54 11041 20 23 26 11065 30 45 80 220解答解答OR3=3.55 OR395%CI=(1.78,7.06)(P=0.21)饮酒量饮酒量100100OR1=0.85 OR195%CI=(0.34,2.12
29、)(P=0.73)饮酒量饮酒量200200OR2=1.63 OR295%CI=(0.76,3.53)饮酒量饮酒量300300(p0.0001)趋势性检验趋势性检验(P0.01)总的总的 检验检验(p0.01)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饮酒是食管癌的危险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饮酒是食管癌的危险因素。本例以不饮酒者为参照,各级结果中,只有因素。本例以不饮酒者为参照,各级结果中,只有300300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饮酒量剂量组有统计学意义,饮酒量300mL/300mL/日者与日者与不饮酒者食管癌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不过,不饮酒者食管癌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不过,100100、200200、300300组组
30、OROR值分别为值分别为0.850.85、1.631.63和和3.553.55,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递增,呈现,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递增,呈现明显的剂量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反应关系,即即随着饮酒量的增加随着饮酒量的增加,研究对象患食管癌研究对象患食管癌的危险性增加的危险性增加。故为减少发生食管癌的可能性,。故为减少发生食管癌的可能性,人们应减少饮酒量甚至戒酒。人们应减少饮酒量甚至戒酒。偏倚及其控制偏倚及其控制(一)选择偏倚(一)选择偏倚 由由于于选选入入的的研研究究对对象象与与未未选选入入的的研研究究对对象象在在某某些些特特征征上上存在差异而引起的误差。这种偏倚常发生于研究的存在差异而引起的误差。这
31、种偏倚常发生于研究的设计阶段设计阶段。入院率偏倚入院率偏倚/Berkson偏倚偏倚 病病例例不不是是全全体体病病人人的的随随机机样样本本,对对照照亦亦不不是是全全体体目目标标人人群的随机样本;群的随机样本;设设计计阶阶段段尽尽量量采采用用随随机机选选择择研研究究对对象象,在在多多个个医医院院选选择择对象等方法以减少偏倚程度。对象等方法以减少偏倚程度。不同人群骨和运动器官疾病与呼吸道疾病之间关系的不同人群骨和运动器官疾病与呼吸道疾病之间关系的OR值值呼吸道呼吸道疾病疾病一般人群一般人群骨和运动器官疾骨和运动器官疾病病住院病人住院病人骨和运动器官疾骨和运动器官疾病病+-合计合计+-合计合计+172
32、0722451520-1842376256018219237合计合计2012583278423234257OR1.064.06现患病例现患病例-新发病例偏倚新发病例偏倚/奈曼偏倚奈曼偏倚 明确规定纳入标准为新发病例,或做队列研究,同时将明确规定纳入标准为新发病例,或做队列研究,同时将暴露程度、时间和结局联系起来做结论。暴露程度、时间和结局联系起来做结论。检出征候偏倚检出征候偏倚/暴露偏倚暴露偏倚 延长收集病例的时间,使其超过由早期向中、晚期发生延长收集病例的时间,使其超过由早期向中、晚期发生的时间,则检出病例中暴露者的比例会趋于正常。的时间,则检出病例中暴露者的比例会趋于正常。时间效应倚倚时间
33、效应倚倚 尽量采用敏感的疾病早期检查技术,或开展观察期充分尽量采用敏感的疾病早期检查技术,或开展观察期充分长的纵向调查。长的纵向调查。(二)信息偏倚(二)信息偏倚 又又称称观观察察偏偏倚倚或或测测量量偏偏倚倚,是是在在收收集集整整理理信信息息过过程程中中由于测量暴露与结局的方法有缺陷造成的系统误差。由于测量暴露与结局的方法有缺陷造成的系统误差。回忆偏倚(回忆偏倚(recall bias)选选择择不不易易为为人人们们所所忘忘记记的的重重要要指指标标做做调调查查,并并重重视视问问卷的提问方式和调查技术,将有助于减少回忆偏倚。卷的提问方式和调查技术,将有助于减少回忆偏倚。调查偏倚调查偏倚 尽尽量量采
34、采用用客客观观指指征征,选选择择合合适适的的人人选选参参加加调调查查,做做好好调调查查技技术术培培训训,采采取取复复查查等等做做好好质质量量控控制制,检检查查条条件件尽尽量一致,使用精良的检查仪器等。量一致,使用精良的检查仪器等。(三)混杂偏倚(三)混杂偏倚 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当我们研究某个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制约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或影响称之为混杂偏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或
35、影响称之为混杂偏倚,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倚,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作业:作业:P39 P39 课题五课题五 补充习题补充习题v(二)单选题(二)单选题v1.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CvA、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 B、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困难vC、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 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的发生vE、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v2.以下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以下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36、EvA、是在疾病发生以后进行的、是在疾病发生以后进行的vB、研究对象是按有无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是按有无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vC、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常常是通过研究对象的回忆获得的、所研究因素的暴露情况常常是通过研究对象的回忆获得的vD、该研究可通过两组间发病率的比值计算、该研究可通过两组间发病率的比值计算OR值值vE、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该研究属于、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该研究属于“由果推因由果推因”的研究方法的研究方法v3.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选择的基本原则是 EvA、病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病例、病
37、例组应是医院中确诊的所研究疾病的病例 B、病例组应具有危险、病例组应具有危险因素暴露史因素暴露史vC、对照组应是不患其它疾病的健康人、对照组应是不患其它疾病的健康人 D、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对照组应是无危险因素暴露史者素暴露史者vE、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露史、病例与对照均不考虑是否有危险因素暴露史v4.心肌梗死与吸烟的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心肌梗死与吸烟的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00例心肌梗死患者中,例心肌梗死患者中,50例有吸烟史,而在例有吸烟史,而在200个未患该病的对照中,也有个未患该病的对照中,也有50个有吸烟史。那个有吸烟史。那么,该研究中,暴露于吸烟的么,该研究中,暴
38、露于吸烟的OR值为值为vA、1.0 B、1.5 C、2.0 D、3.0 E、5.0v5.一项饮酒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一项饮酒与冠心病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OR=4.5,95%CI:2.26.8,对该结果的正确解释是:对该结果的正确解释是:EvA、病例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显著高于对照组vB、病例组冠心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组冠心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vC、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不饮酒组增高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比不饮酒组增高4.5倍倍vD、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不饮酒组的饮酒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不饮酒组的4.5倍倍vE、病例
39、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病例组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是对照组的4.5倍倍v(三)多选题(三)多选题v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措施是 ABCEv A、配比配比 B、分层分析分层分析 C、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 vD、随机抽样随机抽样 E、设立对照设立对照v2.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病例对照研究在研究病因时主要缺点有 ABDvA、回忆偏倚大回忆偏倚大 B、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对照、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对照vC、统计处理复杂统计处理复杂 D、时间顺序有时不清、时间顺序有时不清vE、一次只能研究有限的几个因素一次只能研究有限的几个因素v3.常见的选择性偏倚种类有哪些常见的选择性偏倚种类有哪些 ABDEvA、检出偏倚、检出偏倚 B、入院率偏倚、入院率偏倚 vC、门诊病例住院病例偏倚、门诊病例住院病例偏倚 D、现患病例新病例偏、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倚 E、无应答偏倚、无应答偏倚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