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PPT课件.ppt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23852 上传时间:2025-07-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群数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种群数量的变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20分钟就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通过分裂繁殖一代。时间时间(min)20 40 60 80100 120 140 160 180分裂次数分裂次数数量(个)数量(个)248163264128 256 5121234567891.1.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为minmin)产生后代的数量。)产生后代的数量。2 2n 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3 372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的细

2、菌数量是多少?Nn2n解:解:n60min72h20min216Nn2n22164.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20406080100 120140160180时间时间/分钟分钟细菌数量细菌数量/个个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方程式数学方程式曲线曲线式式Nn2n为了直观、简便地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动的规为了直观、简便地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动的规律,律,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建构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建构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1859年,

3、年,24只只野兔野兔6亿只以上亿只以上的野兔的野兔近近100100年后年后实例实例1 1:澳大利亚野兔:澳大利亚野兔二、种群增长的二、种群增长的“J J”型曲线型曲线实例实例2: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上,在最初的美国的一个岛屿上,在最初的5 5年内,较优裕的年内,较优裕的环境条件使得该种群的增长近于环境条件使得该种群的增长近于“J J”型曲线型曲线0时间时间种种群群增增长长率率增长特点:增长特点:增长率不变增长率不变种种群群数数量量时间时间 N Nt t=N=N0 0 t t条件:条件:理想条件,理想条件,包括包括食物或养料充

4、足,生存空食物或养料充足,生存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种群增长的种群增长的“J J”型曲线型曲线种群增长种群增长“S”型曲线型曲线K KN N0 0现实状态现实状态:有限条件:有限条件。(包括资源、空间有限,各种包括资源、空间有限,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生态因素综合作用)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环境容纳量量,又称,又称K值值0时间时间当当种群数量达到种群数量达到K K值时,增长率值时,增长率=0=0,即,即出生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同一种群的同一种群

5、的K K值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会受到环境的环境的影响影响。S S型曲线的型曲线的增长率增长率变化规律:变化规律:t0t1t2时间时间 0K/2K数量数量增增长长率率增长率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先增加,后减少。t1时时刻刻,增长率最大增长率最大,对,对应种群数量为应种群数量为K/2;t2时刻时刻,增长率为增长率为0,但种,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KN N0 0t0t1t2数量数量K/2代表代表环境阻力环境阻力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食物不足、空间有食物不足、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天限、种内斗争、天敌捕食、气候不适、敌捕食、气候不适、寄生虫

6、传染病等寄生虫、传染病等讨论讨论: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什么?: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什么?对于对于S型曲线,型曲线,K值时种内斗争最剧烈值时种内斗争最剧烈B B1.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无环境阻力的状况下增的状况下增长的是(长的是()2.2.如图是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如图是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中,种群数量是按_曲线增长的,但实际上,在曲线增长的,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中中_和和_都是有限的,使种

7、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结果按都是有限的,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结果按_曲线增长。曲线增长。a食物食物空间空间b(2 2)此外,)此外,直接影响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和和_、_和和_。年龄组成是通过。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影响_ 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3 3)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表示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表示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表示通

8、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B.C.D.A.B.C.D.出生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C“J”型曲线型曲线“S”型曲线型曲线前提条件前提条件环境资源无限环境资源无限(理想条件)(理想条件)环境资源有限环境资源有限(现实条件)(现实条件)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率 保持稳定保持稳定先上升后下降先上升后下降有无有无K值值无无K值值有有K值值3.3.两种增长曲线的比较两种增长曲线的比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直接因素: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间接因素: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食物、气

9、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人类的活动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应用应用灭鼠灭鼠捕鱼捕鱼K/2(此(此时种群增时种群增长率最大)长率最大)K(环境(环境容纳量)容纳量)灭鼠后,灭鼠后,防止鼠防止鼠的种群数量在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附近,因为,因为K/2时鼠的数量时鼠的数量会迅速增加,无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法达到灭鼠效果捕捞后,使鱼的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种群

10、数量维持在维持在K/2,这样鱼的,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回升降低降低K值值,改变,改变环境条件,使之环境条件,使之不适合鼠生存不适合鼠生存维持维持K值,保证鱼值,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尽量提高提高K值值种群增长曲线的实际应用(练习册)种群增长曲线的实际应用(练习册)P-63【例例1】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正确的是的是A环境阻力出现在环境阻力出现在D点之后点之后B防治蝗灾

11、应在害虫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数量达到C点之后点之后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剩余量在B点点D呈呈S型增长的蝗虫,其型增长的蝗虫,其数量也可能有时超过数量也可能有时超过K值值ABCD甲甲乙乙v【例例2】右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右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理想增长曲线和在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实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关于曲线的叙述不正确不正确的是:的是:A.X区域区域(图中图中阴影部分阴影部分)可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B.严密封储粮食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点向下移动下移动C.食物最

12、可能成为鼠群繁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段段D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点v(2017全国全国I理综)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理综)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中合适的是v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乙点对应的种群

13、数量v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实验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1、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抽样检测法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滴于盖玻片边缘片边缘,让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自行渗入。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在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在载物台中央,计数载物台中央,计数一个小方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格内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再以此为依据估计培养液中酵母

14、菌总依据估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数。v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v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v4、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样计数?使酵母菌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减少误差减少误差适当稀释适当稀释应计数两个相邻的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5:根据实验目的,本探究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也不用重复.如果要探究不同

15、环境条件下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练习册P-63),可以设置对照实验.如:A组:10ml 马铃薯培养液+28 B组:10ml 马铃薯培养液+5 C组:10ml 无菌水+28v6、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时间时间/d123456数量数量/个个每天记录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例例3】关于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变化”的实验,的实验,正确正确的叙述是的叙述是vA改变培养液的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不影响K值值(环境容纳环境容纳量量)大小大小v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变化vC取适量培养

16、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菌准确计数v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的唯一因素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数室内。(1)在

17、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在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数,记录数据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处错误:应将试管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再吸取酵母菌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适宜温度下培养培养应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

18、录数据、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v计数室由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进行观察计数。(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采取的措施是。(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5个大格共个大格共80个小室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内共有酵母菌48个个,则上述,则上述1mL酵母菌样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品中约有酵母菌个;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做?。适当稀释适当稀释2.4108多次记数,求平均值多次记数,求平均值作业:v练习册练习册P-64“基础巩固基础巩固”(1-10题)题)v明天收明天收4个小组检查个小组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