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绘画艺术传统绘画艺术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2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表现在彩陶装饰,居址地画、岩画,以及其他一些实用器物上的纹饰刻画方面,它们是远古绘画的重要遗存,为我们展示了早期绘画发展的一些状况。一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一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3 考古工作者在仰韶文化的半坡村遗址上,出土了大量的彩陶,一些陶器上已有人物纹样。其中有一件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绘有人面形的图案,人面作圆形,眼鼻形象非常生动,盆口略近“工”字形,盆口角两边有两道交叉斜线,如衔小鱼状,头部两边各画小鱼,成为非常别致的纹饰。这些距今五六千年的艺术品,其内容和形式与当时的原始信仰、巫术祭祀
2、农耕渔猎活动有密切的关系。4 在商周时期的重要建筑物中已经有了壁在商周时期的重要建筑物中已经有了壁画装饰,孔子家语画装饰,孔子家语观周中说明观周中说明,西周人西周人物画已开始具有物画已开始具有“成教化,助人论成教化,助人论”的功能,的功能,并已经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周代还在帝王并已经有较高的艺术表现力。周代还在帝王听政的路寝门上画虎,以明猛勇于守。当时听政的路寝门上画虎,以明猛勇于守。当时在器物上也都绘有图像。此期人物画发展在在器物上也都绘有图像。此期人物画发展在我国绘画史上仍处于初级阶段。我国绘画史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二奴隶社会时期的人物画二奴隶社会时期的人物画5n 1 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
3、会的形成期,在地主阶级取代奴隶阶级的激烈变动中,出现“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局面。在“百家争鸣”的社会环境影响下,随着政治、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人物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三战国、秦、汉时期的人物画6 这是一件葬仪中用以引导死者灵魂升天的铭旌,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画中女子侧身而立,细腰长裙,广袖宽袍,姿态优美大方,双手合掌前伸,似在祈祷。她的前方和上方各绘一龙一凤,凤鸟昂首奋翼,腾爪 扬尾;龙则曲足扭身,势若扶摇直上。整幅画以线条造型为基础,省略了一切背景,静态人物与动态龙凤形成一种对比中的和谐。人物龙凤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战国战国7 又名驭龙图。这又名驭龙图。这是是1973年清理湖南长沙年清
4、理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遗址时发现的子弹库楚墓遗址时发现的又一幅战国帛画。出土时,又一幅战国帛画。出土时,帛画平放在椁盖板与棺板帛画平放在椁盖板与棺板之间,画面朝上,作为引之间,画面朝上,作为引魂升开的铭旌。综合共存魂升开的铭旌。综合共存器来判断,应是战国中期器来判断,应是战国中期的作品。的作品。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人物御龙帛画(战国)详见备注8 画面正中描绘一高、冠蓄须男子,侧身直立,腰佩长剑,衣衫飘动,精神抖擞地手执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龙形似舟,昂头向前,龙尾部站着一只白鹭;龙的身下有鲤鱼。人物头顶正中画有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画中男子似为墓主人。作品主题也是表现“升天”,不过不是由龙凤引导
5、而是由墓主人驾驭飞龙 升天。将龙身画成舟形,也许因为楚地多水,墓主人乘飞龙升天,就如楚人所熟悉的乘飞舟一样,这是由龙表示的通天之道与由舟表示的人间通达理想目的之路的合一。鲤鱼和白鹭,即是吉祥的象征,由于它们都离不开水,也点明墓主人是生活在楚地多河泽的水乡。画中,人、龙、和鱼都向左行进,与向右飘动的人物衣衫、手执的缰绳以及舆盖上的三条飘带,构成画面上极强的动感,很好地表达出人物乘龙迎风挺进的意境,希望墓主人的灵魂快速进入天国。墓主人的侧面肖像。更具写实特征,这很容易使人想起当时屈原的诗句:“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巍。”主要人物以墨线勾勒并施以色彩,平涂为主,渲染为辅。其余则用白描画出,这种
6、详略不同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画的特色之一。92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局面,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帝国。前206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或“前汉”。刘秀在公元25年重建汉帝国,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东汉王朝最后在黄巾农民大起义中土崩瓦解,继而出现军阀混战,逐渐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秦汉王朝历经441年,处于封建社会蓬勃发展的前期。10 秦汉时期的重要美术创作,都是在王朝政府直接控制下进行的。统治者明确要求艺术为巩固政权服务,公开地阐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强调艺术的宣传教育作用。他们通过多种美术形式宣扬威德,表彰功臣,宣传
7、封建道德,夸耀财富占有,显示了地主阶级在上升时期具有的信心。秦建都咸阳,在北阪之上集中六国宫殿精华,大兴土木,以夸耀统一之伟业。西汉建都长安,宫阙殿堂规模宏大,“非以壮丽,无以众威”。东汉首都洛阳,城市的规划经营也有巨大的规模。在这些建筑群中,常常配置雕塑,装饰壁画,涂漆饰彩,力求华美。11 汉代统治阶级提倡孝道,“事死如事生”,盛行厚葬。他们幻想死后也享受生前的荣华富贵,于是竞相营造墓室。在模拟生人居室的地下墓室中,除有大量贵重器物殉葬外,还流行于墓壁绘制壁画,图绘表现死者生前的权势财富及历史神话故事和祥瑞等题材内容。为了长久保持,有的还采用画像石或画像砖形式(画像石和画像砖是刻画在墓室石壁
8、或模印在砖面上的一种介于绘画、薄浮雕之间的艺术),地面上的享祠、石阙亦多有类似的雕饰。但是,作为汉代绘画重要形式的大型殿堂壁画早已荡然无存。秦汉时期从事美术创作的大多是工匠,有的隶属于皇家官府,也有的在社会上从事独立劳动。然而,正是这些地位低贱的工匠创造了秦汉时代辉煌的美术成就。12 这幅帛画是当时出殡时张举的铭旌,1972年出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画面呈T字形,依据内容和构图分天上、人间、地府三部分。横幅部分为天界,绘有红日、新月、独龙、门神,并有金乌、蟾蜍、玉免、桑树等;人间和地府绘于竖幅上,人间部分表现一妇人(即墓主人)拄杖而立,由侍女陪同,在家人的祭典中告别人间,缓缓升天;地府则绘一
9、裸体巨人托举着大地。两条穿壁的游龙贯穿全画,将其连为一整体,整幅画具有丰富的神话内容及瑰丽的浪漫气息。升仙图升仙图 西汉西汉13 魏晋南北朝的绘画观念仍然沿袭前代关于社会功用的论断。文人士大夫步入画坛,使绘画的表现领域不断扩大,表现技巧也得以显著提高。当时,宗教美术出现极端繁荣的景象,各地纷纷大规模地建造寺庙和开凿石窟。多数美术家都投入到宗教美术创作的潮流之中。魏晋南北朝美术的种种迹象,标志着美术发展已步入了历史的新阶段,从而奏出了隋唐美术繁荣的先声。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 (公元(公元220581)141顾恺之(约346407)是东晋时期最重要的画家,他的出
10、现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完全摆脱了汉代的稚拙水平而进入成熟阶段。他重视写实和表现事物的内在精神,在我国绘画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主张。他的作品均以失传。2南朝绘画(宋、齐、梁、陈),经济的繁荣和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给绘画创作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加之南朝君主多爱好文艺,对书画比较重视,宫廷书画收藏数量也日益增多。15洛神赋图 卷(部分)顾恺之 东晋顾恺之(约345406年),字长康,无锡人,东晋画家。博学多才,工诗善画,尤长于描绘人物、肖像、山水等,并有论画等理论著作。此图取材于魏国曹植名篇洛神赋,文章表现作者由京师返回封地的途中与洛水女神相遇而爱恋的故事。全图采用长卷形式,分段描绘赋中情节:
11、开始是曹植在洛水边歇息,女神凌波而来,轻盈流动,欲行又止;接下来表现女神在空、山间舒袖歌舞,曹植相观相送的情景;最后女神乘风而去,曹植也满怀惆怅的上路。各段之间用树石分隔,并以舟车无情的飞驶离去反衬人物的依依不舍之情,极为传神。人物刻画如行云流水,用笔功劲古朴,柔韧如蚕丝;神态表现细腻,设色厚重鲜艳。山川树石画法稚拙,反映了山水画初创时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特征。16女史箴图女史箴图 卷卷 顾恺之顾恺之 东晋东晋 此图表现的是西晋张华女史箴中的内容,采用一图一文的形式,人物描绘流畅细致,造型准确,神情生动。画中女子姿态从容,秀逸典雅,显示出贵族女子的特点。画风古朴、运笔缜密,赋色细腻和
12、谐,体现了当时“以形传神”的思想。17北齐校书图北齐校书图 卷卷 杨子华杨子华 北齐北齐 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师,时人称“画圣”此图表现北齐年间学士奉命刊定五经诸史的故事。画中右起,两学士正捧卷校读,神情专注,身后一位执笔修书;18中间设一床榻,上坐四人,衣衫敞开,姿态轻松,中间设一床榻,上坐四人,衣衫敞开,姿态轻松,神情闲适;其后有侍女、书僮或茶,或各拿床具为神情闲适;其后有侍女、书僮或茶,或各拿床具为学士们提供休息之用。人物服装透明飘逸,脸型丰学士们提供休息之用。人物服装透明飘逸,脸型丰满,表现了当时学士们悠闲的生活和风雅的仪态。满,表现了当时学士们悠闲的生活和风雅的仪态。19职贡图轴(宋摹
13、本)(梁)20 萧绎是梁元帝(公元505554年),字世诚,自幼聪慧好学,博涉技艺,能文又善书画,尤以肖像最擅。生平著述甚多,后人撰有梁元帝集。艺文类聚卷五十五载有萧绎“职贡图一卷”,据此,美术史专家认为,宋人此卷即据萧绎的职贡图摹绘而成。萧绎擅长人物、肖像、以及佛教画、风俗画、花鸟画等。图中现存列国使者立像十二人,皆左向侧身,身后楷书榜题、疏注国名及山川道路、风土人情、舆梁朝的关系、纳贡物品等。列国使臣自右至左为:波斯国、百济国、丘兹国、倭国、狼牙修国等等。在此图中,使者的站姿几乎雷同,但其个性特别,或文静秀弱,或朴质豪爽,或机智慧敏,各具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独特气质,表露无遗,并
14、且都有那种有幸称为使者的恭敬欣喜的情态。另外,画中人物比例准确,线描遒劲流畅,敷色高雅古朴,人物承袭了魏晋以来谨严而富装饰性的风格,体现了中国南朝绘图艺术的水平。21五百强盗成佛作战(西魏)详见备注22五百强盗成佛作战(西魏)敦煌285窟西壁上层,属于因缘故事题材,讲述的是侨萨罗国500强盗作乱,国王派兵镇压,俘虏后全被挖去双眼放逐山林,佛以神通使500人眼睛复明,强盗遂皈依佛法最终成佛。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姿态生动,是西魏时期敦煌壁画中代表性作品之一。23 1隋代隋代虽然历时短暂,但曾出现一度辉煌局面,聚集南北画家虽然历时短暂,但曾出现一度辉煌局面,聚集南北画家之精英,各展所长,之精英,各展
15、所长,涌现出扬子华、展子虔、扬契丹、田僧亮等名涌现出扬子华、展子虔、扬契丹、田僧亮等名家家,或精于宫观,或擅画贵族车马,或以佛寺壁画见长,惟憾鲜有,或精于宫观,或擅画贵族车马,或以佛寺壁画见长,惟憾鲜有画迹流传。它们在南北朝与唐代之间有承上启下重要的作用,是唐画迹流传。它们在南北朝与唐代之间有承上启下重要的作用,是唐朝绘画灿烂发展的前奏。朝绘画灿烂发展的前奏。2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绘画也达到了鼎盛时,绘画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它是古代绘画发展的又一高峰,不仅为中国艺术增添了光辉,期,它是古代绘画发展的又一高峰,不仅为中国艺术增添了光辉,而且对世界美术也
16、发生着重要影响。而而且对世界美术也发生着重要影响。而人物画也在此时进入到其发人物画也在此时进入到其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展史上的黄金时期。初唐人物画,除以阎立本为代表的中原画风外,还有以尉迟乙初唐人物画,除以阎立本为代表的中原画风外,还有以尉迟乙为代表的西域画风,而为代表的西域画风,而对中国人物画影响最大的人物画家是盛唐时对中国人物画影响最大的人物画家是盛唐时期的吴道子期的吴道子。五隋、唐时期的人物画(五隋、唐时期的人物画(581907年)年)24 位于山东嘉祥英山徐敏行夫妇合葬墓西壁中部,发现于1976年。画面上4人身着圆领衫袍,并肩而立,二人执灯,一人执伞,一人执扇。虽然4人在站立方向上一致
17、但几个人之间相互照应的眼神面部表情却显出了微妙变化,代表了隋代人物画的较高成就。备骑出行图(隋代)备骑出行图(隋代)25步辇图步辇图 卷卷 阎立本阎立本 唐唐 此图描绘的是唐贞观十五年(公元此图描绘的是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李世民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2627 右侧端坐于步辇上的为李世民,周围有抬辇、撑伞、张扇的九位宫女,左侧第一位红衣虬髯者为典礼官,其后身着藏服者即为禄东赞,第三位着白袍者是内官。画面生动地描绘了人物的不同身份、仪态、气质及相互关系,李世民威严中透露出平和,禄东赞严肃而又略显拘谨,其服
18、饰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于汉人的气质。作品线条流畅,设色浓丽,体现出一派庄重的气氛。步辇图步辇图 卷卷 阎立本阎立本 唐唐28阎立本(?阎立本(?673),),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曾任将作大臣、工人。曾任将作大臣、工部尚书,后又任右相。部尚书,后又任右相。擅画人物、车马、台阁,擅画人物、车马、台阁,尤长于政治性题材的历尤长于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和肖像画创作。史画和肖像画创作。历代帝王像卷(局部)历代帝王像卷(局部)(唐,阎立本,绢本设色,(唐,阎立本,绢本设色,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29 此图描绘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代13个帝王的形象,此画描绘晋武帝
19、司马炎,画家着重通过对不同帝王外貌特征的刻画,表现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和个性,并寓褒贬于其中,尤其对晋武帝司马炎的刻画更为出色,人物方颐大耳,双唇紧闭,目光炯炯有神,表现出对象的雄图大略和威严仪态。杨坚的深谋远虑与杨广的虚浮外貌形成对照。历代帝王图的13位帝王中,既有开国明主和有为之君,也有昏庸腐败,祸国殃民的皇帝,可见此图也有明显的鉴戒教训的目的。画风工整,铁线描勾线凝重有力,设色浓重并运用了晕染法。历代帝王图阎立本阎立本30众女侍(局部)众女侍(局部)(唐代)(唐代)陕西乾县乾陵永泰公主墓。1960年发掘,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唐高宗李治第7女,17岁时便被母亲武则天赐死,与其夫武延基合葬于乾陵
20、旁。本图描绘了宫中女侍的形象,线条劲健流畅,服饰略施晕染,人物性格气质也十分鲜明,是唐墓壁画中的精品。31簪花仕女图(局部)卷 周昉 唐 此图绘衣着华丽的四嫔妃和两侍女在庭园里逗犬、闲步赏花、弄蝶的情景。详见备注32 画中右起第一位贵妇,身披紫衫,左手执拂尘,右手轻拢纱衣,侧身逗弄着身旁摇头摆尾的小狗。另一位贵妇,肩披白纱,右手纤指上挑,左手出袖,目视小狗,似乎正为它的可爱状所陶醉。其身后的贵妇凝视着手中的小花,陷入沉思。她的身后站着一个手执长柄团扇的侍女,垂目低眉,神态黯然。假山石前一株辛夷花正绚烂盛放,一贵妇立在花旁,手捏蝴蝶,回首侧身注视着身后的小狗和白鹤。画中贵妇们的纱衣长裙和高发花饰
21、为唐时盛妆,髻上簪大牡丹花,下插茉莉花,在青丝的衬托下,更显雅洁明丽。整幅作品行笔轻细柔媚,匀力平和,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滑如凝脂的肌肤和透明的薄纱。此种艺术表现手法,是周昉贵族妇女人物画风格的至高体现。3334 高逸图 卷 孙位 唐 孙位,浙江绍兴人。善画人物、松石墨竹等,兼长鬼神画。唐末入蜀,是蜀中画家第一人。此图为竹林七贤图中的四贤,分别为山涛、王戎、刘伶、阮籍。四人表情、面容、体态各不相同,形神毕肖,同时有侍童、器物作为补充。人物强调刻画眼神,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表现出骨气奇伟的特征,开启五代画法先河。35 五代两宋时期五代两宋时期的绘画在唐代以后展现出又一灿烂辉煌的绘画在唐代以后展现出
22、又一灿烂辉煌的鼎盛局面。其中五代是中国绘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的鼎盛局面。其中五代是中国绘画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具有承上启下和开辟新风的历史地位;宋代具有承上启下和开辟新风的历史地位;宋代300余年中绘余年中绘画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极度繁荣(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极度繁荣(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同步)。五代纷争,中原地区朝代频繁更替和战火不断画同步)。五代纷争,中原地区朝代频繁更替和战火不断弥漫,而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等地区战乱较少,局面相对稳弥漫,而长江中下游和四川等地区战乱较少,局面相对稳定,经济、文化仍得到继续发展。加之南唐和西蜀政权的定,经济、文化仍得到继续发展。加之南唐和
23、西蜀政权的统治者也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些画家和美术匠统治者也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些画家和美术匠师纷纷流向江浙和四川,美术的重心也因之发生转移。师纷纷流向江浙和四川,美术的重心也因之发生转移。南南唐和西蜀成为当时美术最为发达的地区唐和西蜀成为当时美术最为发达的地区。六五代、两宋时期的人物画六五代、两宋时期的人物画 (9071279年)年)36 宋朝建立,在比较长的时期内社会相对安定,中原的经济和宋朝建立,在比较长的时期内社会相对安定,中原的经济和文化又得到恢复和发展。首都文化又得到恢复和发展。首都开封开封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有近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24、绘画创作活动空前活跃。北宋初期,是有近百万人口的大都市,绘画创作活动空前活跃。北宋初期,西蜀、南唐的画家相继来到开封,和中原画家共同形成阵容强大西蜀、南唐的画家相继来到开封,和中原画家共同形成阵容强大的化合队伍。绘画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每逢年节还有节令画应的化合队伍。绘画作为商品出现在市场,每逢年节还有节令画应市。公元市。公元1127年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年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杭州),杭州杭州继开封之后成为绘画发展中心,北方一些画家纷纷南渡,和继开封之后成为绘画发展中心,北方一些画家纷纷南渡,和江南画家共同促成了南宋绘画艺术的繁荣。在北宋文人绘画潮流江南画家共同
25、促成了南宋绘画艺术的繁荣。在北宋文人绘画潮流的基础上,一些汉族士大夫画家重新活跃起来,的基础上,一些汉族士大夫画家重新活跃起来,燕京燕京(今北京)(今北京)成为北方绘画发展中心,并对元代绘画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成为北方绘画发展中心,并对元代绘画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表现贵族士大夫生活的绘画,在唐代的基础上有着相当发展,表现贵族士大夫生活的绘画,在唐代的基础上有着相当发展,西蜀宫廷画家西蜀宫廷画家阮知诲、阮惟德阮知诲、阮惟德父子皆以此擅长。南唐父子皆以此擅长。南唐周文矩、顾周文矩、顾闳中闳中等人更是此中高手,他们的创作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上层等人更是此中高手,他们的创作鲜明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上层人物的生
26、活面貌,塑造形象也更为细腻传神,甚至能刻画出较为人物的生活面貌,塑造形象也更为细腻传神,甚至能刻画出较为复杂的内心世界。复杂的内心世界。37韩颐载夜宴图 卷 顾闳中 五代38韩颐载夜宴图 卷 顾闳中 五代顾闳中,生卒年不详,江南人,善作人物画。韩颐载,南唐大臣,原为北方豪族,避乱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后因李后主猜疑北方人,便放意杯酒,沉湎声色,最终抑郁而终。此图即李后主派画家顾闳中夜至其家,窃其夜宴情景,后根据记忆画成的。此卷共分五段,分别绘“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情景,各段之间用屏风、床塌等相隔,但构图却是连续的。人物画精致入微,神态细腻,个性尽显,
27、尤其是主人公的描绘极为深入,将其超然自适、放荡不羁而又沉郁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赋色清丽典雅,用笔工整,充分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39韩颐载夜宴图 卷 顾闳中 五代4041宋,张择端,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择端,北宋画家。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画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清明上河图艺术手法质朴无华,墨骨淡彩,线条遒劲老练,兼工带写,设色清淡典雅,朴实浑厚,宫殿门墙,桥梁舟车结构准确、比例合理,兼取了界画工整准确和写意画活泼淋漓的长处,以工带写,使作品既有界画典雅精美的特点,又有写意画神韵毕肖的优点。42 梁楷的画被时人评为描写飘逸”,“逸”指的是自由奔放、意趣超尘、潇洒自然、不
28、拘法度的风格,这种风格对以后中国绘画产生了重大影响,此图正是梁楷“逸”格的集中体现。画面描绘一酒后烂醉、憨态可掬的仙人,通体均以泼洒般的水墨淋漓书写,通过墨色的浓淡造成视觉上的扑溯迷离,这即为著名的泼墨画法。人物压缩的五官,放大的衣衫均显示了醉意的神态,笔简神具,闲逸自然。泼墨仙人图泼墨仙人图 轴轴 梁楷梁楷 南宋南宋4344七元代的人物画(七元代的人物画(12711368年)年)元代前期,在绘画中寄托对先朝的怀念,并以曲折的方式表露他们的政治态度。元代中后期在画坛上显露才华的多是遭遇落魄、经历坎坷的文人,创作上以山水花鸟及墨竹、墨梅最为盛行,用画笔表现隐逸遁世或游乐闲适的生活态度。他们强调文
29、人士大夫的艺术趣味。元代绘画重视笔墨性能的发挥,以诗文题画成为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书法、文学、与绘画结合为一体。他们特别注重主观意趣抒发,作画“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不言“画”而名为“写”,以表现自己的特殊追求。汉族地主官僚集中的江浙一带成为文人画创作的活跃地区,并对明清文人画发展具有直接和重大的影响。依附于宗教的宗教美术在这个时期得以发展,造像活动盛极一时,出现了中国美术史上宗教美术最后一次高潮。元代的人物画比起山水花鸟画来较为逊色,从事者多为宫廷、职业画家及民间画工,其中肖像画成就较为突出,代表者首推王绎(1333?)454647 浴马图浴马图 卷卷 赵孟頫赵孟頫 元元此图为工笔着
30、色画,绘九位奚官在绿荫溪边为群马洗刷沐浴的情景。十四匹骏马分墨、白、灰、褐、花斑等诸色,体格雄伟,神态各异,或饮水吃草,或昂首嘶鸣,或卧立顾盼,奚官有牵马临溪者,有冲溪马身者,亦有岸边乘凉者。所有形象有动有静,既互相照应,又互不干扰,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构图能力。画面充满阳光感,与清澈的河水和岸边柳荫形成强烈对比,风格秀润工丽,是赵氏人物鞍马的杰作。48 在在美美术术领领域域里里,明明清清两两代代文文人人士士大大夫夫绘绘画画仍仍占占有有主主导导地地位位,画画家家众众多多,画画派派林林立立,盛盛况况超超过过前前代代,绘绘画画在在社社会会上上有有了了很很大大普普及及。有有些些文文人人画画家家注注意意个
31、个性性的的抒抒发发和和风风格格的的独独创创,也也有有的的标标榜榜师师法法古古人人而而追追求求笔笔情情墨墨趣趣,更更有有的的文文人人以以绘绘画画谋谋生生,在在创创作作中中带带有有了了世世俗俗化化成成分分。民民间间绘绘画画也也非非常常活活跃跃,年年画画和和版版画画的的成成就就非非常常突突出出。宗宗教教艺艺术术明明显显的的趋趋于于衰衰落落之之势势。除除西西藏藏的的喇喇嘛嘛教教艺艺术术外外,寺寺庙庙壁壁画画和和雕雕塑塑殊殊少少佳佳作作。西西方方美美术术虽虽然然有有传传教教士士传传人人中中国国,但但真真正正对对西西方方美术的学习和借鉴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美术的学习和借鉴则是在鸦片战争以后。八明清时期的人
32、物画(八明清时期的人物画(13681911年)年)491 1明明代代绘绘画画,整整个个明明代代300300年年中中,江江浙浙一一带带的的绘绘画画活活动动非非常常繁繁盛盛。初初期期,以以职职业业画画家家为为主主的的浙浙派派受受到到社社会会的的欣欣赏赏和和重重视视,国国家家把把技技艺艺高高超超的的职职业业画画家家中中选选拔拔征征召召于于宫宫廷廷,令令其其传传写写帝帝王王肖肖像像,创创作作为为统统治治阶阶级级歌歌功功颂颂德德的的历历史史画画。中中期期,苏苏州州地地区区的的文文人人画画蔚蔚然然而而兴兴,并并迎迎合合社社会会上上追追求求风风雅雅的的风风气气,走走向向雅雅俗俗工工赏赏之之路路,形形成成了了
33、声声势势浩浩大大的的吴吴门门画画派派。后后期期,文文人人画画呈呈现现多多元元化化的的趋趋势势,以以徐徐渭渭为为代代表表的的写写意意花花鸟鸟画画,以以董董其其昌昌为为代代表表的的提提倡倡笔笔墨墨情情趣趣的的山山水水画画,以以陈陈洪洪绶绶为为代代表表的的人人物物画画和和以以曾曾鲸鲸为为代代表表的的肖肖像像画画都都有有突突出出表表现现。明明代代杰杰出出的的人人物物画画家家有有仇仇英英、唐唐寅寅、陈陈洪洪绶绶、崔崔子子忠忠,曾曾鲸鲸等等。尤尤其其是是陈陈洪洪绶绶的的人人物物画,至今还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画,至今还对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502 2清清代代绘绘画画,清清代代的的绘绘画
34、画领领域域中中,文文人人画画创创作作仍仍占占有有被被压压倒倒的的趋趋势势,以以山山水水花花鸟鸟题题材材为为多多,人人物物画画特特别别是是直直接接反反映映社社会会生生活活的的人人物物画画明明显显衰衰退退。人人物物画画以以乾乾隆隆、嘉嘉庆庆时时最最盛盛,题题材材内内容容除除仕仕女女、神神佛佛、渔渔樵樵、耕耕读之外,也有记载史实、风俗的人物画。读之外,也有记载史实、风俗的人物画。清清末末,随随着着近近代代商商业业城城市市的的成成长长,不不少少画画家家云云集集于于大大都都市市上上海海,靠靠卖卖画画为为生生。著著名名画画家家有有赵赵之之谦谦、任任熊熊、任任熏熏、任任颐颐、吴吴昌昌硕硕等等,他他们们的的绘
35、绘画画活活动动适适应应着着城城市市的的审审美美情情趣趣,力力创创新新路路。广广东东地地区区的的居居廉廉、居居巢巢等也有新的建树,成为开创岭南画派的先驱等也有新的建树,成为开创岭南画派的先驱。51钟钟馗馗夜夜游游图图(明明)详见备注52 钟馗与鬼是自唐以来宫廷和民间常见的绘图题材。戴进的钟馗夜游图,用顿挫用力、迅捷方折的行笔,勾写出威风凛凛的钟馗和面目狰狞的鬼卒在山涧间夜巡的森然气氛,并成功地将自然环境与人物活动富有情趣地统一起来,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戴进的画用笔阔放,苍秀挺拔,善于表现山川的苍劲挺拔之气,往往赋予作品以浓厚的生活气息。钟馗夜游图是传统题材,元代龚开曾描绘过,但戴进的处理方
36、法不一样。他把人物画得很大。充满画面,其中又特别突出人物的眼睛。钟馗坐在由四个小鬼抬着的舆轿上,另外两个鬼卒为之撑伞和挑行李,月色朦胧,行色匆匆,像是在巡视和探索人间鬼怪。戴进这位名冠当代的大画家,在同行的谗害下穷途潦倒、坎坷一生,其身世与传说中怀才不遇的钟馗何其相似。此图正抒发了画家仕途受挫后满腔悲愤的感慨,寄托了扫除天下妖孽,祛尽人间邪魅的理想。5354n此图描绘唐代歌妓李端端向诗人张祜乞诗的故事。李端端手持牡丹似在诉说,屏风前端坐的张祜和三侍女都凝神倾听。人物衣纹用铁线描,屏风山水作小斧劈铍。有自题诗一首点明主旨。李端端图轴(明代,唐寅)55 唐李白蜀道难中有“钊阁峥嵘何崔嵬,一夫当关,
37、万夫莫开”的名句。此图描绘了蜀道剑阁的陡峻,栈道深谷,长松倒挂,加上冰雪严寒,使人产生“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画中点景人物一一精心刻画,加强了画面效果。剑阁图轴(明代,仇英)56明妃出塞图(仇英,明妃出塞图(仇英,明代)明代)n此图选自仇英人物故事图册。此册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文人逸事等为题材,绘人物、仕女及背景山水。此图绘汉代昭君出塞的故事。57n汉宫春晓图(局部)(明代,仇英)58董其昌小像(明代董其昌小像(明代 曾鲸)曾鲸)n曾氏灰肖像较为逼真。此图描绘董其昌青衫乌帽,两目有神,以松石作为背景补画。5960这是一幅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人物故事画。升庵,即明代著名学者杨慎,他因谏遭贬于
38、边地三十多年,失意时曾胡粉敷面,挽双髻,插花而游。此图正是绘他酒醉后由侍女捧钵跟随,似醉似歌的放浪神态。升庵簪花图轴(右)升庵簪花图轴(右)陈洪绶,明代,绢本陈洪绶,明代,绢本色,纵色,纵143.5厘米,厘米,横横61.5厘米,北京故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博物院。61 何天章行乐图卷陈洪绶,明代,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163厘米,苏州博物馆。何天章曾参与明末复社,风流高逸。此图绘何氏临水而坐,美人相伴,梅竹清雅。人物衣纹用长线勾勒,显示出深厚的白描功底。旧题此图为陈洪绶、严谨、李畹生合作。6263 此图绘钟馗坐在此图绘钟馗坐在一小鬼身上,头戴乌一小鬼身上,头戴乌帽,须发四炸,白描帽,须发四
39、炸,白描衣纹遒劲而有动势。衣纹遒劲而有动势。钟馗像轴钟馗像轴石涛,清代,纸石涛,清代,纸本设色,上海博本设色,上海博物馆物馆64碎琴图轴n黄慎,清代,纸本设色。n碎琴取材于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钟逝世后伯牙因失知音而砸碎古琴。此图为作者晚年的作品,构图凝炼,用篆隶笔法,人物面部描绘传神。65 绘乾隆皇帝在雪景中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设色鲜艳,人物众多。以西洋画法为主,略参以中国技法,当时的焦秉贞、冷枚、唐岱、徐扬等多受其影响。弘历雪景行乐图郎世宁,清代,绢本设色,北京故宫博物馆。66酸寒尉像轴n清,任颐,纸本设色,浙江省博物馆。n任颐(18041895)。初名润,字小楼,后改字伯年,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寄寓浙江萧山。擅画人物、山水、花鸟,尤工肖像。任颐之画在江南一带影响甚大,为“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67n愚公移山n此画是作者在印度创作的。画中有奋力开山凿石的青壮年,也有须发皆白的老者和送水饭的女司女及儿童。作者根据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创作了此画,意在唤醒中国的民众,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全面抗战。画面中的男子多为裸体,是以印度人为模特在写生的基础上创作的,造型准确,结构严谨,显示出了作者扎实的素描功底。68697071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简单分析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阎立本的步辇图 两幅作品的特点。72谢谢欣赏再见再见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