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电子教案_6811.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724096 上传时间:2021-1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5.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电子教案_68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电子教案_68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电子教案_68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电子教案_68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电子教案_68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电子教案_68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电子教案_6811.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册·第一组一、单元专题: 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二、课程标准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良好书写的习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的能力。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3、初步学会默读,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三、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 金色的草地 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 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

2、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 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 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四、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 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

3、元, 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五、单元学习目标1、认识本组“坝、傣、昌”等13 个生字,会写“坪、戴”等36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4、激发学生团结友爱、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六、单元重难点1、认识 13 个生字,会写36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七、课时安排: 10课时1.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2.金色的草地2课时3.爬天都峰2课时4.槐乡的孩子1课时语文园地 14课时1、我们的民族

4、小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会认 5 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蝴蝶”等词语。2. 我能读通课文。学习重点会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难点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习过程学习学习活动学习评价二次备课环节活动 1环节一激趣导入环节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谈话: 1、出示图片: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瞧,有傣族的、 有景颇族的、 还有阿昌族、 德昂族的。谁能来为大家介绍介绍自己收集的民族。2、相机出示相关词语: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认读生字:领读、指名读师:你们图文结合着, 自己又认识了词语,了不起。活动 2指名朗读课文,了解学情正音

5、。( 1)正音: “傣”读“ di”,要和“泰”区别读音和字形。“坝”的读音是“ bà”,不要错读成 “ bèi”。“戴”是半包围结构。 【完成目标一】活动 3词语: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 【完成目标一】活动 4解决掉拦路虎,就让我们学习课文吧!活动 5初读课文:请同学们拿出放在课桌里的文章, 放声地读, 读准生字词, 读通课文。互读,指名读,齐读重点词语【评价目标一】互读,指名读,开火字车读词语,能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生字 【评价目标一】互读,指名读,分段读文 【评价目标二】书写易错环节三指导读文【完成目标二】活动

6、6同桌交流质疑不理解的词语、易错的字音,师生共同解决。活动 71、再读课文,思考: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美丽) 你是默读、指名读,让学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生说课文叙述顺序并用2、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按自己的话简要说民族小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上学的路上学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评价目标二】点题)【完成目标二】活动 8写完字后,仔细端环节五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重点指导: “戴”、 “舞” (完成目指导书写较,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标二)构美。 (评价目标二)我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引导者

7、,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附:板书设计(第一课时)我们的民族小学戴舞上学的路上来到学校上课下课文末点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学习重点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学习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学习过程学习环节环节一复习导入环节二品读探究学习活动学习评价二次备课活动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 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节课我们要继续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发现民族小

8、学的美和课文的美。活动 2二、研读课文(一)感受美丽、感受异同1、默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你读懂了些什么?2、学生交流: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 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默读、静思、划一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划、小组讨论汇报【评3、比较句子, 体会描写的具体性:价目标二】你喜欢哪种写法?为什么?出示:早晨,从各处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早晨, 从山坡上, 从坪坝里, 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通过简繁句的对比, 体会描写要具体,而且抓住事物的特点,“山坡、坪坝、开着绣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突出西南边陲山区的特点。4、比较句子, 体会“的字结构”的运用特点。出示:,

9、 走来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学生。,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有傣族的小学生、有景颇族的小学生、 有阿昌族的小学生和德昂族的小学生, 还有汉族的小学生。, 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 有阿昌族和得昂族的, 还有汉族的。(第一句过于概括, 第二句表述累赘、第三句运用“的”字结构,既具体又简洁。) 5、指导朗读:现在这句话,你想怎么读?(指名读齐读)6、过渡: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 都成了好朋友。 读着读着,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呢?7、学生交流: 我仿佛看到了 ,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 向敬爱的老师问好, 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随机解释: 招呼,用手招, 用嘴呼

10、。)8、指导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们, 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 高高兴兴地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个学校美不美?如果你是这所民族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听到这样的赞美, 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自豪) 指名读: 谁能读出这样自豪的感情?谁还愿意来赞美一下我们的民族小学? 齐读:让我们一边想,一边读, 用朗读表达对我们的民族小学的赞美之情吧 。【完成目标二】活动 31、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画出描写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句子。2、(上课了, 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11、)想象拓展:课文中没有具体去描写孩子们是怎么上课的,那你能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民族小学的孩子们是怎样上课的吗?3、语言训练:这时,如果我们就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评价目标一】是窗外的蝴蝶、小猴、小鸟、树枝,我们会怎样想呢?用上老师给出的句式来说一说。如果我是一只(),我会()。环节四总结升华4、读读找找:课文中又是怎么样窗外安静的句子呢?请你用波浪线画出来。5 、指导理解: 课文为什么不直接描写课堂内的安静,而是写窗外很安静呢?(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和情趣性。)6 、读读背背:这句子写得多美啊,请你把它背下来。 回家以后, 积累到你的采蜜本上, 并且再从其他途径积累两句描写安静的句子。?活动 41、朗

12、读想象: 当,当当。 下课了,各个民族的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做些什么呢?自己读第 3 自然段,找一找哪些是描写上课的句子, 哪些是描写下课的句子,用“ / ”隔开。 理解:一段文字里面写了两部分内容, 我们说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中间用“ / ”隔开。 想象:各民族的小朋友在操场上做些什么呢? 体会民族特色: 你觉得哪句更合适?为什么?2、比较句子: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捉迷藏、跳长绳、做游戏,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3、理解:孔雀舞、摔跤是少数民族特有活动, 这样写更能突出这所小学的民族特色。4、体会间接描写:作者没有具体展开写小朋友是如何活动的, 而是写了小鸟、松鼠也赶来

13、看热闹, 这样写又有什么妙处?谁能体会? (简介描写、 与前面呼应) 指导朗读 。活动 5男女比赛1、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所民族小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2、2、比较下面的句子, 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然后读出相应的语气语调。出示:这就是我们的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第二句把一句话的意思分成两部分来说,强调了“边疆”特色,表达齐读【评价目标二】了作者对这所边疆小学无比喜爱的思3、想感情。朗读的时候要重读。)品读加点的词语, 体会句子的含义。A、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认真地朗读这句话,思考: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表现出这所学校“民族”的特点?B、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认真地朗读这句话,思考: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表现出这所学校“边疆” 的特点?4、让我们把最后一段再有感情地朗读一遍。活动 5教师总结教学反思附:板书设计美丽团结我们的民族小学自豪 骄傲欢乐祥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