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986653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一、溶液(一)溶解1、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 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 分层。3、溶液的特征。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稳定性:若外界条件不变,溶液可以永久存在。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 过,所以溶液透明。注: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有Cu2+呈蓝色,有Fe3+ 呈黄色,有MnO4呈紫红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4、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有些物

2、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 升高,如氢氧化钠(NaOH )等,有些物质溶于水导致温度降低。如:硝酸铵(NH4NO3)等。5、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加热(或升温);搅拌(或振荡);将 固体研成粉末。(二)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2、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剂通常为液体,常见的有水、酒精、 汽油等。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但当液体和水互 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如碘酒中,酒精是溶 剂,而在酒精的水溶

3、液中,酒精又作溶质了。 若没有指明溶剂,一般指的是水溶液。3、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名称溶质溶剂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 2水H2O盐酸氯化氢HCI水H2O碘酒碘I2酒精C2H5OH4、溶液的质量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5、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2)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CD)(3)理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 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

4、计算在内。 当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不止一种时, 其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应是这种溶质质 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分比。(4)关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具体情况 若溶质全部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直接利用上述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若溶质虽不与水反应,但没有全部溶解,则溶质质量只计算溶解部分,未溶解 部分不能参与计算。 若溶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就为反应后的生成物 了。 若溶质为结晶水合物,溶于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就不包括结晶水的质量。 因为 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结晶水就转化为溶液中的溶剂了。6、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量筒、托盘天平、药匙、胶头滴管实

5、验步骤:计算、称量(对固体溶质)或量取(对液体物质)、溶解、装瓶,贴签。 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为例说明。(1)计算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所需要 的:蔗糖质量:50gX5% = 2.5g,水的质量:50g 2.5g = 47.5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2.5g蔗糖倒入烧杯中,近似认为水的密度为1g/cm3,用量筒量取 47.5mL 水。(3)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蔗糖的烧杯中,用玻琉棒搅拌,加速蔗糖的溶解。(4)装瓶,贴签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上注明溶液的名称以及 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7、分离

6、可溶物与不溶物时,可用过滤的方法。步骤: 溶解: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不溶物残留于过滤器中,可溶物存在于滤液中。蒸发:将滤液置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发至有较多量固体析出,停止加热。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相互转化: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4、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相同温度下,同种 溶质的溶液中,饱和溶液最浓。5、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 100

7、克溶剂(通常溶剂为水)里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意义:例:在20 C时氢氧化钙Ca(0H)2的溶解度为0.165克,表示的意义 为:20 C时氢氧化钙Ca(OH) 2在100克水中溶解0.165克后,就达到了饱和状 态0、有关计算:例1 : 20C时NaCI的溶解度是36g。该温度下,将15g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若将 20gNaCI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溶质质 量分数为多少?形成的溶液是(填 饱和”或不饱和”溶液。6溶解度曲线: 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是温度,将溶解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表现在 直角坐标系中,则得到该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8、。如图有 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I. A、C物质溶解度曲线坡度大,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B物质溶解度曲线坡度小,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n. 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往右上升,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溶解度曲线往右下降,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a川.t1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 > B >At3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 > B >CP点意义:t2时,A、C物质溶解度相等。4、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CO2气体从水中逸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气压减少 而减小;人喝了啤酒(或饮料)后会打嗝,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5、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固体物质结晶通常有两种方式。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物质 蒸发的方法(如上图中B物质)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的物质 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如上图 A物 质)。6、结晶法分离混合物、适用范围:结晶法适用于两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其中一种固体的溶解度受 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另一种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比较小 (如:硝酸钾中混 有少量氯化钠)。(2)、操作步骤:配制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物质(硝酸钾)的热的饱和溶 液。冷却结晶。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