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OC

上传人:doc321 文档编号:13025771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学 制:四 年 起用年级:2014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计算思维、系统思维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能力的计算机行业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计算机应用研究、开发及相关技术管理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遵循计算机领域行业标准的前提下,能够主动发挥创新意识,独立或合作完成复杂软硬件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任务。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 能够综合运用系统化、工程化、模块化、层次化等思想,考虑社会、法律、安全等多种非技术因素,完成计算机特定软硬件系统的设计、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2. 具有完成计算机软硬

2、件项目或单元模块的研发、测试、维护、评价等工作的能力。3. 具有辩证思维、计算思维和决策意识,能够不断学习并灵活运用计算机行业内的现代工具,分析并解决复杂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 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备多学科团队合作、沟通和项目管理能力。5. 具有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 能够跟踪国内外最新技术,对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有前瞻性。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计算机技术应用和软件开发方面的思维、操作技能训练,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和教学科研的初步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2.具有运用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自然科学、专业理论知识解决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工程问题的能力;3.针对实际工程问题,能够选择、使用合适的开发工具和测试技术,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设计、模拟或实现;4.针对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实际工程问题,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及专业知识进行抽象、分析,为系统方案设计提供依据;5.针对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能够利用文献、网络等信息资源,设计系统方案。设计过程考虑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现创新意识;6.能够利用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

4、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研究;7.理解与掌握工程管理与经济评价方法,并能在工程实践中应用;8.具有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分析和评估工程实践对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9.具有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一定的国际视野,具有组织管理、书面表达及交流沟通能力;10.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不断学习适应行业技术进步。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授

5、予学位:工学学士8 / 8一、培养计划总体安排表学年学期教 学 进 度 安 排(周)理论教学军 训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电子工艺实习考试假期小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ABCDEFGH一1BBAAAAAAAAAAAAAAAH15216242AAAAAAAAAAAAAAAAAAH181726二3AAAAAAAAAAAAAAAAAAAH1916264AAAAAAAAAAAAAAHCCGG14221726三5AAAAAAAAAAAAAHDDDDDD13616266AAAAAAAAAAAAAAAAHDD1621726四7EEEEDDAAAAAAAAAAA

6、AAH132416268FFFFFFFFFFFFFFFFF01717二、毕业生学分要求类 别各 学 期 规 定 学 分 数最低毕业要求备 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学时数学分数百分比理论 教 学公共基础课平台公共基础必修课1618157.500.51.5095258.532.23%公共基础选修课022200009663.30%专业课平台专业基础课36.5911.5149008485329.20%专业限选课00004940272179.37%专业选修课0.250.2543.252.250176105.51%小 计19.2526.52621.252221.757.7502344144.579.61%周 学

7、 时21.0722.5322.1123.227.0820.719.85集中实践性环节2004626175923720.39%累 计21.2526.52625.252823.7513.75172936181.5100%三、教 学 安 排课程平台课 程 类 别序 号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 学 分学时数周 学 时开 课 学 期总 学 时上 机实 验 (践)公 共 基 础 课平台 公 共 基 础 必 修 课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A232/1641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B1.524/842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232/1641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32/163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8、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321646形势与政策 0.58227形势与政策0.58248形势与政策 0.58269形势与政策 0.582710体育 120/122111体育 120/122212体育 120/122313体育 120/122414外语A 4644115外语A 4644216外语A 4644317外语A 2.5404418高等数学A* 2.5404119高等数学A* 2.5404120高等数学A* 3484221高等数学A* 3484222线性代数B232422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3484324大学物理 3484225大学物理 3484326物理实验A 232324327物理实验

9、A 1.524244428工程化学 23264129创新与特长教育1167小计58.5952公 共 选 修 课1社会科学类2322人文艺术类2323工程技术类232小计6961041A0090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程序设计*34820412041A0100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程序设计*2.54020423041A0070离散数学46462续上表课程平台课 程 类 别序 号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 学 分学时数周 学 时开 课 学 期总 学 时上 机实 验 (践)专业 课 平 台专 业基 础 课4041A0130数据结构A*4.57216635041A0110电路原理2.54086/36081A0650复变

10、函数与积分变换C2324/37041A0150模拟电子技术基础3488/648041A0750工程导论116449041A0140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556246410041A0160数字电子技术基础464126411041A0230计算机组成原理*4.572126512041A0240数据库原理及应用*34886/513041A0190操作系统A*3.5564514041A9190编译原理*3486515041A0310嵌入式系统2326/4616041A0290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4.572166617041A0320软件工程A*2.54056小计53848专 业 限 选 课1041A02

11、50算法设计与分析B2328452041A0390计算机控制原理2326453041A0170Linux应用技术23216464041A0330专业外语232465041A6060计算机网络原理A*3488466041A0270Web数据库技术(Java)23210467041A0360并行计算导论23216478041A0370多媒体技术应用2321647小计17272专 业 选 修 课1141A0020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0.258212141A0030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0.258243141A0040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0.258264141A0050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0.2

12、58275051A0930管理科学基础1.52456041A0760系列专题讲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667计算方法与程序设计232458计算机图形学D232459计算机系统结构B2324610嵌入式软件设计2324711Windows程序设计2324612计算机系统安全2324713管理信息系统2324714Web架构设计与开发232124715UML建模技术1.52447续上表课程平台课 程 类 别序 号课程编码课 程 名 称 学 分学时数周 学 时开 课 学 期总 学 时上 机实 验 (践)专业 课 平 台专 业 选 修 课16.NET软件设计232124617软件测试技术1.5244

13、718系统软件分析与设计232164619云计算23284720移动平台程序开发3481647小计31.5520注: 1.周学时后有“/”的表示该课程要在前半学期开课,周学时前有“/”的表示该课程在后半学期开课。 2.课程名称后有“*”的表示该课程是学位课。四、专业培养计划说明1、本专业最低毕业要求学分为181.5分。2、本专业培养计划安排课内理论总学时2344学时,占总学时79.84%,主要由五类课程组成:(1)公共基础课29门,952学时,计58.5学分,占理论总学时40.61%。(2)专业基础课17门,848学时,计53学分,占理论总学时36.18%。(3)专业限选课8门,272学时,计

14、17学分,占理论总学时11.60%。(4)公共选修课中,学生应至少修够96学时,计6学分,占理论总学时4.10%。公共选修课包括人文艺术类、社会科学类和工程技术类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个人基础、能力、兴趣选修。其中人文艺术类不少于32学时,计2学分,社会科学类不少于32学时,计2学分;工程技术类不少于32学时,计2学分。(5)专业选修课中,学生应至少修够176学时,计10学分,占理论总学时7.51%。(6)设置学位课16门,784学时,计49学分,占理论总学时33.45%。3、本专业培养计划四年内安排集中实践性环节37周,37学分,占总学时20.16%。五、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序号课程编码项目

15、名称学分学期起止周备注1141A0010国防教育与军事训练213-42011A0100金工实习D2416-173031A1840电子工艺实习A2418-194041A0720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15175041A0210EDA课程设计2515-166041A9220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519-207041A0470编译原理课程设计15188041A0610软件工程课程设计16189041A0520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161910041A0770专业综合课程设计275-611041A0630生产实习471-412041A0460毕业设计1781-17合计37六、课外安排与要求1.在“培养计

16、划安排”中的“实验(践)”栏内,斜杠下的数字为课外安排课时。2.体育课安排的课外学时主要用于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具体考核在学生的综合成绩中体现。3.部分课程额外安排的上机学时是提供学生课余练习所用,不计入成绩考核。4.对于思政课安排的课外学时,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参加社会调查、参与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和自愿服务、公益活动等,以提交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考核。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拓扑图线性代数电子工艺实习编译原理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程序设计II计算机应用基础与程序设计I计算机网络原理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Web数据库技术离散数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选修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产实习专业任选课模块专业综合课程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外 语高等数学毕业实习毕业设计EDA课程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金工实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路原理物理实验大学物理体 育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四学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