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3174107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植物检疫性真菌病害第五章 检疫性真菌病害 植物检疫性真菌常见 检疫检验技术 直接检验 染色检验 洗涤检验 保湿萌芽检验 分离培养检验 1. 直接检验 适用范围:具明显症状的植物材料 主要工具:放大镜或解剖镜, 主要 是利用肉眼现场快速初检 2. 染色检验法 原理:染病的组织, 或病原菌本身, 经 特殊的化学药品处理后, 可带有特殊的颜色 例如:马铃薯癌肿病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薯块上癌瘤不明显时,可做徒手切片,加 1 滴 1的“藏花红” 染色液,健康组织细胞壁呈亮红色, 感病组织细胞壁呈暗红色。 3. 洗涤检验法 原 理:种子表面常附着真菌孢子, 将一

2、定量的样品放入容器内, 加一定量的无菌水, 充分振荡,可使病菌孢子洗涤下来,而后离心后,可沉淀,镜检沉淀物可确定其 种类和数量。 主要仪器和试剂: 振荡器、离心机、显微镜、0.1 吐温溶液等 主 要试验流程如下: 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种子表面的病菌孢子不一定能完全洗 涤下来; 离心管内,悬浮液表面常形成一层极难沉降的孢子薄膜,管壁上也可 能黏附孢子; 将悬浮液滴于玻片时,由于孢子迅速沉淀,造成一些视野间孢子 分布极不均匀; 操作不够严格,造成人为误差。 4. 保湿萌芽检验 原理:种子 携带的真菌,无论外表黏附的还是潜伏种子内的, 在种子萌发阶段即可开始侵染, 甚至有些在种子还未萌发时就可长出

3、病菌。 主要仪器及试剂:吸水纸、沙土、 冰箱、培养箱等。 主要包括:保湿培养检验、沙土萌芽和土内萌芽检验等三种 方法,其中保湿培养检验法是国内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吸水纸法 5. 分离培养 检测 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 小麦矮腥黑穗病Wheat dwarf bunt 分布: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一种病害,它 于 1847 年及 1860 年先后发现于捷克和美国, 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蔓延, 目前 已在欧洲、北美、南美、澳洲、亚洲、非洲等 40 多个国家发生。 寄主:禾本科 5个族, 18 个属, 65个种。主要栽培植物有冬小麦、大麦、黑麦,冰草属为天 然发病的主要禾草寄主。 危害性:

4、1962年美国减产 68.7 ,1972年西部 7 州, 平均减产17%,损失1.2亿Kg。菌瘿可存活10年以上。症状:系统侵染性, 表现为:病株特矮(1/31/2 ),分孽特多(1倍),病穗特密,病粒特硬,有 鱼腥臭味。病原菌:Tilletiacontroversa J.G. Kihn, in Rabenhorst, Hedwigia13: 188 (1874) Position in classification:Tilletiaceae, Tilletiales, Exobasidiomycetidae, Ustilaginomycetes,Basidiomycota, Fungi 形态

5、特征:冬孢子 ,冬孢子萌发。 生物学特征:冬孢 子萌发-215 (38)C,弱光400600lx,土壤含水量3588%,萌发周期 长 3个月。冬孢子内含有内源孢子萌发抑制剂。 生理分化:美国 15小种,德 国8个小种。 初侵染来源:土壤带菌,冬孢子可存活 1 年,菌瘿可存活 310 年。 传播:种子;运输工具、包装材料及下脚料;粪肥;雨水。发病规律:侵染期长, 12月4月, 12月是盛期,幼嫩分蘖处侵入,细胞间蔓延, 50天 到生长点,随寄主生长,菌丝进入穗原始体,到各个花器,破坏子房,形成冬孢 子堆。长时间38 C低温利于侵染;冬麦区苗期日平均温度010 C达45d以上,即使没有雪覆盖也同样

6、利于发病。TCK的循环:流行因素:大面积感病品种、足够菌源、冬季日均温 010 C的日数40d、稳定积雪70d以上,积雪 厚度10cm以上。国内适生区域:西北高原冬麦区和新疆、青藏高原晚播冬麦区 极为适宜病害的发生, 属高度危险区; 江淮流域及华北、 东北冬麦区基本适合病害发生,属危险区;西南高海拔地区有时也具备病菌入侵条件,也可能受害;春 麦区不发病。 检验与检测: 直接检查:放大镜 菌瘿 洗涤检查: 50g+ 100ml无菌水,振荡5min, 1015ml离心3min,定容,制片观察。 冬抱子鉴 定:孢子形态鉴定(网脊高度、 胶鞘厚度、网目径、孢子大小、不育细胞等)。 冬 抱子自发荧光实验

7、:TCK抱子于荧光显微镜下有自发荧光现象, 而TCT抱子则无。 冬抱子萌发试验:5 C、17 C下,光照。矮腥抱子5 C下21d开始萌发,17 C不萌发。PCR技术:弓I物 5'-TGACAACGGATCTCTTGGTT-3'-检疫和防治 进口小麦和TCACCAACTCCAAGCAATCT-3 ',20处有特异扩增带。原粮必须进行检疫,病麦需除害处理 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件 的口岸加工灭菌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130C 30min或120 C 1h。病区用40%五氯硝基苯,种子重量 0.5的药量拌种,并在播种沟内施药处理。或单用1的药量拌种 重病地应轮作倒

8、茬或改种春小麦。 冬小麦晚播可减轻发病。 种植抗病品种。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Wheat karnal bunt 分布: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拉克、土耳 其、黎巴嫩、叙利亚、原苏联、瑞典、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等。 寄主:小 麦、硬粒小麦、六倍体小麦 危害及重要性:产量影响不大,对品质影响较大, 3%面粉具臭味(三甲胺) 。 症状:局部侵染性,部分黑穗病,麦粒的一部分被侵 染,小穗顶端麦粒黑斑,颖片张开,主要侵染胚乳,一般不侵染胚,在种子腹面 表皮下形成冬抱子堆, 背面胚乳部分仍完好。 病原菌: Tilletia indica Mitra 异名: Neovossia indica Po

9、sition in classification:Tilletiaceae, Tilletiales, Exobasidiomycetidae, Ustilaginomycetes,Basidiomycota, Fungi冬抱子:棕褐色,球形,近球形,2249卩m,外壁棘状突起,1.55 11 m ;未成熟黄色,透明胶质鞘,成熟消失,外壁有尖形尾丝。 不孕细胞球形,近球形,泪珠状,半透明,淡黄褐色,附着菌丝体残体,13331 m 。 冬孢子萌发: 4 月以上休眠期,萌发产生 10 1901 m 先菌丝,上产生 65185个担孢子, 长镰刀形, 可不配对结合, 而直接产生芽管, 作侵染菌丝用。

10、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 土壤带菌, 秸秆和粪肥等带菌。 冬孢子可存活 5年。 传 播:种子;运输工具、包装材料及下脚料;粪肥;雨水 ; 也可气传。 生理分化: 异宗配合,印度 7个生理小种。 发生规律:冬孢子萌发的适温 1522 C,扬花期先菌丝产生的担抱子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产生次生担抱子,上 生芽管,从颖片、外稃和内稃开张的气孔侵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病流行与湿度正相关,与温度反相关。因此,扬花期遇多云、寡日照、细雨多雾 的高湿天气适宜发病。 检验方法: 直接检查: 根据病粒的特有症状鉴定 洗涤 检验发病轻的麦粒可用0.2 %NaOH浸24h (1825 C),吸去多余液体,实体 显微镜

11、下观察。乌黑发亮的种子有病,淡褐色无病。 PCR技术:扩增引物为 5' -CGTGTGAGCCATGCTACGA和T53-AACTTCCAAGGCGACCGTT在3743bp 处有一特异性扩增带, 其他近似种或相关种均未出现该扩增带。 检疫和防治: 严格检疫 高温灭菌: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件的口岸加工灭菌 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85C,相对湿度80%,处理3min可以杀死抱子,处理 5min 可以杀死菌瘿。 农业措施:小麦与鹰嘴豆间作,适时早播,病轻。 化学 防治:三唑类和苯并吡咯类拌种,喷洒药剂(萎锈灵)等。 烟草霜霉病Tobacoo blue mold 分布与危害:

12、1891 年澳大利亚首先报道,后传入欧洲、非 洲、美洲和亚洲,现广泛分布,中国尚未发现。苗床和田间均发1960 年欧洲流病,蔓延速度极快,引起大量植株枯死,是烟草的毁灭性病害 行,法国和比利时烟草损失8090%, 1961年损失干烟叶100,000吨。寄主范 围:专性侵染, 寄主范围窄, 主要侵染烟草, 自然条件下, 还可侵染番茄、 辣椒、 茄子和马铃薯等茄科植物, 人工接种可侵染矮牵牛、 酸浆和灯笼草等。 症状: 发病时期: 主要在苗期, 大田期也发生。 发病部位:主要为害叶片。 症状特点: 因病原菌的生理型不同, 受害部门也有差异, 如美国流行的是美国生理型。 主要 危害幼苗,成株感染较少

13、,不易感染茎部;欧洲流行提澳洲生理型,其危害特点 是除危害烟草幼苗外, 还能危害烟茎和成株。 病叶表面和边缘表现淡黄色、 黄绿 色、暗绿色的病斑,病斑为圆形、近圆形、多角形或形状不规则。病害发展迅速 时,病斑可相互连接起来,布满整个叶片,或没有明显的界限。病叶背面密生灰 蓝色或灰褐色的霜霉层, 干烟叶一般表现为灰白色或灰褐色, 苗床上的病苗表现 为灰蓝色。条件适宜时,叶表面也产生霜霉层,随着病斑的发展,逐渐变褐色, 甚至深褐色, 最后成为枯褐色。 干烟叶上病斑表面有突起, 老病斑边缘有一圈青 褐色环,与马铃薯晚疫病症状相似。 烤后的烟叶症状尚隐约可见; 空气湿度大时, 病斑更为明显。 烟草霜霉

14、病与其他病害的症状区别:烟草霜霉病的病斑有时 容易与烟草黑胫病叶部症状相混淆。因黑胫病叶部病斑圆形,表现青褐色大斑, 呈水渍状,背面霉层稀少,毛短色白,与霜霉病仍有区别。另外,烟草霜霉病染 病部位产生霜状霉层,不仔细观察与烟草白粉病产生的白色粉状霉层也易于混 淆,但因霜霉病的霜状霉层大多局限于病叶背面, 而白粉病的粉状霉层则在叶片 的正反两面都产生, 只要仔细观察亦不难区别。 病原菌: 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 f.sp. tabacina (Adam) Skalicky 异名 ?Peronospora tabacina D.B.Adam Peronospor

15、a hyoscyami de BaryPeronospora nicotianae Speg 英文名称: blue mould of tobacco;tobaccoblue mould ;downy mildew ; angular tobacco leaf spot;tobacco blackfire ; tobacco wildfire分类地位: Chromista 藻物界(也称假菌界 ) 、Oomycota, Oomycetes, Peronosporales, Peronosporaceae 病原菌形态特征 ?细胞内菌丝产生细胞内吸器,孢囊梗在叶片的下表面通过气孔口伸出,长 450-7

16、50卩m二叉式分枝,基部分枝成锐角,上部呈直角,顶端弯曲,末端尖, 上生抱子囊;抱子囊透明无色,柠檬形,大小16-28 Xl3-17?m,每个抱子含8-22 核;卵孢子黄褐色到红褐色,球形,大小 24-75 ?m, 周围光滑或粗糙的外膜, 干燥时收缩成棱角状皱纹, 在死亡叶片、 叶柄和茎的叶肉中大量存在。 病原菌 生物学特征: 在适宜湿度条件下,抱子囊生成的最低温度为1-2 °C,最适宜温度为15-23 C,最高温度为30 C,而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抱子形成所需的最 适湿度范围是叶面相对湿度97-100%。抱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最低I 一 2C, 最适为15-22C,30C有少量萌发

17、,35C萌发率为0.1%。卵抱子有极强的抗逆 性,经贮存4年后仍能存活;在80C下烘烤4天,然后在35C、RH5 60%条 件下发酵, 抱子仍有侵染能力。 致病性分化: 本病菌的美国生理型和澳洲生理 型致病性不同。澳洲生理型存在有 3 个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气流传播: 气流传播是烟霜霉病得以造成重大危害的主要途径,而抱囊抱子是进行气流传播的主要病原体,根据气流及温度、湿度条件,抱子在两小时之内, 可传播200km最高可达1600km,由于抱子所具有的高度传播能力,在南欧和北 非早春的气体抱子可直接成为初侵染的来源。 ?卵抱子传播:在美国东南部烟区, 存在于病土中的卵抱子和存在于病残烟组织中的越冬菌丝的旧苗床是翌年春季 侵染来源, 在加拿大甚至中欧和北欧, 卵抱子也是翌年侵染的主要来源, Krober曾报告 50个月的卵抱子仍可造成较低的侵染率, 但田间发病则很稀少。 在南欧,卵抱子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