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汇编.doc

上传人:水手 文档编号:1318374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法不可违教学设计汇编.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课 题】法不可违【评价标准】情感态度价值知识能力感受法律的尊严,增强法制观念3.4.1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理解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与类别;懂得不违法是人们的行为的底线。3.4.2刑法和制定刑法的目的了解知道什么是刑法和制定刑法的目的。3.4.3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了解识记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3.4.4刑罚与刑罚的种类了解知道刑罚的含义,了解刑罚的种类。【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明确为什么要遵守法律,在内容设计上共两目,第一目“谁都不能违法”意在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课文通过“小勤的事例”说明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之后通过三个情景引出违法的含义,填表区别三种违法含义

2、及区别。第二目“犯罪必受惩罚”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犯罪行为和刑事处罚。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不论什么原因,只要触犯了法律,就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学生情况分析】针对初一年级学生思想不成熟,法制意识不健全的思想认识的现状,针对初一学生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现实。同时又结合异地教学对学生不够了解的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闻题材导入,以自主探究、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方式,比较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懂得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从而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教学目标】情感价值目标 感受法律的尊严,懂得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懂得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能力目标:逐步形成分辨是非,

3、辨别善恶的能力。逐步形成提取信息、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能力。知识目标: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并区别三种类别,知道什么是刑法及制定它的目的。了解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知道刑罚的含义及类型【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并区别三种类别,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难点:感受法律的尊严,懂得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懂得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对比分析法。教师教学方式:多媒体、案例分析法、实践探究法、设疑讨论法。【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引用“我爸是李刚”这句网络媒体频率较高的话。设问:1、是否了解这句网络红语背后的真实故事

4、?2、故事的结局如何?1、思考并回答1、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2、有结局顺势过渡到本课的主题法不可违。一切藐视法律权威的行为,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行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3、初步形成法不可违的认识活动一:第一步:以小梅同学收集的案例与资料让学生分享:1、孙兴吸毒2、娱乐明星高晓松酒驾3、大学生药家鑫撞人且杀人4、拾金而昧第二步:以小梅困惑求助的方式提出系列问题。1、你能告诉我,吸毒、醉驾、杀人、拾金而昧都是什么行为?2、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类别呢?为什么?3、区别罪与非罪的标准?按题中的表述“辛银行将豁免甲公司200年度利息400万元”,可能是分期付息,因此调整分录为:4、如何区别民事、行政违法行为?第

5、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答小梅的困惑。更正分录如下:第四步:知识抢答。教师总结:无论是名人还是百姓,无论是以什么形式违法,都要承担法律的责任。如果我们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任重道远的话,那就至少我们不能违法,因为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1、学生了解图片背后的新闻案例。2、自主探究完成表格(见附学生探究记录卡)1、解:(1)决策树3、让学生展示探究结果。4、对比表格中的违法类别回答教师提问。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905、抢答C4 800万元B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应确认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1)1、这一活动通过鲜活的新闻题材激发学生的兴趣。9严重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存在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封闭。(

6、)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了解违法行为、区别违法行为的类别。掌握犯罪含义及特征的知识,了解刑法、刑罚的知识。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抽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3、通过知识抢答:进一步落实知识。【解析】:4、通过总结表格强化知识,又由其共同点承担法律责任。进一步强化法不可违的思想意识。懂得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答题要点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性的减少;继发性纤溶系统的激活; FDP的形成; 微血管的损伤。活动二:你来当法官1、展示视频“两儿子为救母抢劫”2、提问:假如你是法官,你将怎么判决这两个孝子?理由是什么?教师总结:法院是否像同学的判决一样呢?带着问题来看看下一段视频。1、学生一四人小组

7、的形式进行谈论交流。2、各组派代表发言以一个让小梅纠结的“孝子”违法的视频,激发学生思考探究欲望。从而能够在矛盾的争辩中做到既熟悉犯罪的有关知识。又能够形成犯罪必受惩罚的思想认识。活动三:1、展示“法院最终判决结果”的视频2、提出问题:(1)案例中他需承担怎么的法律责任?为什么?(2)审判长的话给你怎样的启发?3、展示网友看法。教师总结:提倡、提醒、提倡:我们要学习张氏兄弟优秀的道德品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追求高尚的道德人格。提醒: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不论你是像高晓松、孙兴一样名人还是普通百姓,也无论你是像药家鑫恶意违法,还是像张氏兄弟一样出于善意。违法必将受罚。如果说道德是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我们行为的底线。1、学生听取信息并提取有效信息。2、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谈体会与感受3、看网评受教育。让法官最后判决为学生的迷惑解疑。同时用网友和老师的总结教育学生“行孝也要守法”。进一步升华犯罪必受惩罚,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的认识。活动四:辨一辨:违法就是犯罪教师总结。找学生黑板写思路落实基础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活动五:总结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