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有感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对他们弘扬优良传统、做好矿产勘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建队以来,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一代代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展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英雄地质队”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广大党员干部要从“回信”中汲取先锋力量,领悟“英雄地质队”爱国奉献、为国找矿、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卓绝精神,始终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走好“复兴之路”,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业绩和荣光。致敬“甘于奉献、为国找矿”的爱国精神,走好“不忘初
2、心、牢记使命”的忠诚之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从招远建队到探获国内首个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再到率先实现国内“攻深找盲”战略突破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六队人不忘初心、矢志奋斗、地质报国,探获三山岛、焦家、寺庄、纱岭、水旺庄等14个特大型金矿,是全国找金最多的地质队,在我国黄金地质勘查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英雄队伍”的事迹中汲取忠诚爱国的先锋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中不断筑牢信仰之基、
3、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向着新时代赶考之路勇毅前行。致敬“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走好“争当表率、勇立潮头”的成长之路。树高叶茂,系于根深。创立“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理论,打破“大断裂只导矿不储矿”的传统理论,提出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和阶梯式成矿模式,创建新类型“辽上式”黄铁矿碳酸盐脉型金矿床式多年来,六队始终坚持科技攻关,创新找矿关键技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谱写矿业地质理论研究新篇。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英雄队伍”的事迹中汲取忠诚履职的先锋力量,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谨小慎微的工作态度站好一班岗
4、守好一方土,做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危难关口不撂挑子,困难面前不卸担子。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以坐不住、慢不得、等不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新征程上争当表率、勇立潮头。致敬“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走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奋斗之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六队人来说,山就在那里,森林就在那里,沙漠就在那里,一次次跋山涉水,一次次翻山越岭,一次次风餐露宿,只要能为祖国寻找到更多的资源和财富,他们便会义无反顾地出发。在无人区里安营扎寨,克服高原反应,徒步勘查二三十公里,对抗极端恶劣天气,他们不曾有半句怨言。广大党员干部要从“英雄队伍”的事迹中汲取勇于斗争的先锋力量,不断增强危机
5、意识和斗争精神,保持昂扬向上、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的奋斗姿态,勇于走出“舒适区”,敢于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基层一线、攻坚前沿的“实践熔炉”,经风雨、见世面。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担时代使命,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读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有感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对他们弘扬优良传统、做好矿产勘查工作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一个党员一盏灯,一名党员一面旗”,是灯就要闪亮,是旗就要飘扬。作为党员干部,要知不足
6、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扛起神圣使命,挺起钢铁脊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灿烂的人生华章。 挺起“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脊梁,营造“敢拔头筹、走在前列”之势。“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回溯历史,多少革命先辈虽九死而不悔、历千难而前赴后继、涉万险而勇往直前。作为党员干部,要以马克思主义“罗盘”为指引,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学习中增强信仰信念,以深厚的理论素养“压舱”,用热爱和坚守点亮梦想,寻着“真理的味道”积极投身基层一线,激荡出“立鸿鹄志,做奋斗者”的高远之志,迸发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般的磅礴力量。要吹响冲锋号,争当“排头兵”,以“我是党员,我
7、带头”的高度政治自觉,在忠诚担当中绽放时代芳华,在砥砺奋进中织就盛世图景,做到“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磨砺“越是困难越向前”的斗争意志,汇聚“事争一流、唯旗是夺”之功。“犯其至难,图其至远。”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未被压垮,而是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作为党员干部,要秉持“行千里于脚下”的执着追求,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个人的拼搏奋斗融入实现强国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使命砥砺前行,争做开拓进取的创新者、担当作为的奋斗者,把“不可能”变成“一定能”。要发扬无私无畏、勇敢顽强的优良作风,敢于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主动出击,以狭路相
8、逢勇者胜的气概尽显“无惧风雨、勠力同心”的铁血担当,一仗接着一仗打、一茬接一茬干,用自己“时时放心不下”的实际行动,让党和人民群众“放得下心”。 永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答好“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之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只有始终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重心,始终从人民需求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细致入微“下马观花”做调查、“眼睛向下”找结果,多一些“接地气”的淳朴声音和为民谋利的“真把式”,把为民服务这件大事一干到底,争当心系群众的“贴心人”。要站稳人立场,把“一枝
9、一叶总关情”的人民情怀转化为攻坚克难抓落实、以上率下聚合力的具体实践,绘出最大为民“同心圆”,用实干和实绩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让鱼水之情更加浓厚,党的根基更加稳固。读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有感心得体会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要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回信纸短情长、寓意深远,这是对全体地质工作者的谆谆教诲,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逐梦前行、矢志报国的殷殷嘱托。踏上新的百年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回信深意,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高擎爱国奉献“旗”、紧握开拓创新“剑”、用
10、好艰苦奋斗“宝”,在民族复兴的逐梦新征程上砥砺前行,书写建功立业新篇章。高擎爱国奉献“旗”,坚定“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逐梦航向。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生生不息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支撑。在党的领导下,以山东地矿局六大队为代表的我国地质工作者,以浓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把践行效国之行、实现强国之梦作为崇高理想和人生的价值追求,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扬帆起航,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把实现个人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筑
11、牢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紧握开拓创新“剑”,勇闯“踏平坎坷是坦途”的逐梦征程。开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矿产资源勘查上勇于创新突破,以科技赋能推动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展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新征程上应对未知的风险和挑战,要勇立时代潮头,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开创新局、赢得主动、创造先机。要拿出“开路”“架桥”的魄力与胆识、智慧和勇气,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开拓创新为要义,以人民幸福为旨归,在困境中寻求出路,在逆境中实现崛起,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用好艰苦奋斗“宝”,
12、凝聚“团结一致向未来”的逐梦伟力。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建队以来,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精神的深刻内涵。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传家宝。能不能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关系着中华民族事业兴衰成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奋斗成果,做艰苦奋斗精神的示范者、引领者、维护者,发扬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涵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崇高境界,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全部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以廉政为民的公仆情怀,不断凝聚同心逐梦的人民伟力。读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
13、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有感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勉励他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奋力书写“英雄地质队”新篇章。年轻干部应当从总书记的回信中,读懂肩负的时代使命,找准人生前行的航向,矢志不渝、接续奋斗,以拼搏奉献之姿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铿锵步伐。读懂“忠诚所感金石开,勉建功名垂竹帛”的赤子之心,用对党忠诚筑牢信仰之基。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突破了一项项找矿关键技术,取得过一系列嘉奖荣誉,他们从胜利不断迈向新的胜利,靠的是他们始终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他们的字典
14、里,忠诚是内心的信仰、精神的高地、力量的源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回溯百年党史,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有“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刘伯坚,有“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的谷文昌正是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在关键时刻站得出,在危难关头豁得出,中华民族才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年轻干部要始终永葆赤子之心、公仆本色,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勇于到一线担苦、担难、担险,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忠诚,才能信念坚定、无惧风浪,充满
15、攻坚克难的前进力量。读懂“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奋斗密码,用昂扬斗志扬起奋进风帆。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一代代六队地质人迈过千山万山,跨过千沟万壑,深耕胶东大地,锐意开拓进取,30年来,共发现金2122吨,书写了我国地质勘察史上的壮丽诗篇,铸就了熠熠生辉的金色篇章。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他们的跋山涉水、挥汗如雨、披荆斩棘。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年轻干部要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勇挑重担、苦干实干,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要以六队地质人为榜样,把
16、初心和使命扎根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涵养“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劲和“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一往无前、越挫越勇,不断攻克干事创业路上的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读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用点滴付出汇聚前行动能。六队地质人在聚焦为国寻矿的同时,更是积极服务基层群众,掘地挖井,探测土壤成分、精准提升土壤肥力,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为生态富民、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有的六队地质家庭已是三代人接续奋斗、一脉相承,以家族的传承,默默坚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燃烧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年华。民族大义藏于胸,人民利益举过顶。我们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始终将人民群
17、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无论是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重任千钧、今再启航,年轻干部绝不能骄傲自满、沾沾自喜,更不能脱离群众、以权谋私,而应当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以百姓心为心,扎根基层一线、倾情为民服务,以默默无闻的奉献、点点滴滴的付出,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下生动注脚。读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有感心得体会10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回信中表示,建队以来,你们一代代队员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展现
18、了我国地质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从“回信”中汲取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的奋进力量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做出更多更大贡献。以“想担当”的毅力在“跋山涉水”中铸忠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想担当”才会“有担当”。想担当是一种境界、一种态度,是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是敢担当、能担当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自成立以来,就把“矢志报国”写在为国找矿之中,一代代地质工作者用实干奔赴使命、用热血铸就
19、忠诚。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站在跋山涉水的新征程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和隐形变异的各种“糖衣炮弹”,要保持想担当这份毅力,就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决拒绝随波逐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政治立场,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主动将个人的志向融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将许党报国的忠诚镌刻在“赶考”行程中,以对党忠诚、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担好本职、做好本分、履好本责。以“会担当”的能力在“风餐露宿”中练真功。会担当的能力来源于与之相匹配的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有成事的真本领。从招远建队到探获国内首个特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再到
20、率先实现国内“攻深找盲”战略突破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人苦练钻探本领,在实践中创立了“焦家式”金矿成矿模式和找矿理论,打破了“大断裂只导矿不储矿”的传统理论这些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地质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金矿勘查理论与技术的执着,离不开地质工作者会担当背后栉风沐雨依然前行、风餐露宿也不放弃的韧劲。生在新时代,面向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岗位向书本学、向原著学,反复研读、感悟思考,以知识充实自身,做到融会贯通见实效;向前辈学、向群众学,既身入更心入,从鲜活思想中汲取营养;向榜样学、向实践学,把基层一线、服务民生一线、经济发展一线、急难险重一线等作为最好的课堂,在不畏艰苦、砥砺前行中练就勇担使
21、命、求真务实的真功夫,不断为走好新时代赶考路注入“新能量”。以“敢担当”的魄力在“攻坚克难”中当先锋。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更是推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地质工作者面对高山峡谷、戈壁荒漠,凭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凭着“敢担当”的魄力先后攻克漏失地层封堵、卡钻等深孔钻探“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累计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60余项策马扬鞭再奋蹄,砥砺奋进谱新篇。新时代、新要求,处于砥砺奋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期,改革发展的攻坚期,还有许多“硬仗”要打,广大党员干部要汲取地质工作者敢担当背后的无私奉献和攻坚克难品质,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赢得主动。面对重大任务和原则问题,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尽忠职守,敢想敢干。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斗争、只争朝夕,把全部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全部精力用在抓工作上,事事挺身而出、时时冲锋在前,真正当好党和人民的“急先锋”。